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學生里,只有顏淵被推重為好學,然而顏淵總是窮困纏身,連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飽,終於過早地死去了.盜跖成天殺無辜的人,烤人的心肝當肉吃,兇殘。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盜跖什麼意思:盜跖顏淵的典故[朗讀]
盜跖原名柳下跖,因為是盜賊的祖先,所以又叫盜跖.不知道是因為惡行頗多,還是因為自己哥哥太有名(他哥哥就是有名的坐懷不亂的魯國大夫柳下季),反正大部分史書沒有記載,只有莊子裡面有記述.也因此,許多史學家說盜跖根本是虛構人物,歷史上根本沒有盜跖可說是盜賊中英雄人物,唱響中國盜賊千年宣傳口號的「盜亦有道」,水滸中打的「替天行道」就是嚴格貫徹這一精神.還有就是盜跖把聖人孔子給罵的啞口無言,也算給盜賊長了臉。
盜跖是春秋時期和孔子同代的一個山大王(或稱起義領袖),後來把他作為暴虐的化身,這個人橫行幾國,屠城劫掠,幾乎達到了聖人的境界,可是很早就因為貧困病死了,但不是善良的人;顏回壽命短:盜跖壽命長,最後竟善終了.顏回是孔子最賢能的弟子.兩個人一個惡卻得到善終,另一個善卻早亡.在世俗的眼光里比喻上天沒眼,善惡的命運不公平這句話譯成現代漢語是,卻不是兇惡的人。
出自辛棄疾《卜運算元》卜運算元飲酒敗德盜跖儻名丘,孔子還名跖.跖聖丘愚直至今,美惡無真實.簡冊寫虛名,螻蟻侵枯骨.千古光陰一霎時,且進杯中物。
正所謂「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這是說一個人外表裝的非常君子,但做起事來卻完全不顧臉面,胡作非為.大約是用來形容君子劍直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