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簡單。羅斯福當時根本不是跟資本家講情面,而是直接拿刀逼著他們交稅。你覺得那些富人是因為羅斯福說了幾句好聽的話就乖乖交錢?別傻了!羅斯福是個狠角色,要是不交稅,警察直接上門,法院照樣辦。敢反抗?那是不可能的。
當時的稅收政策也是狠得讓人咋舌。個人所得稅最高能達到94%,遺產稅是77%。基本上是把富人身上的錢颳得差不多了。你想想看,富人那時候根本沒有多少錢能留給自己,奢華的生活想都別想。羅斯福為了拯救國家,連黃金都不放過。他直接派警察去銀行,把黃金全都收了。敢說不行?你就被「國有化」了,啥都不用說。
不過問題來了。雖然羅斯福那一系列措施幫美國渡過了大蕭條,但也暴露出一個大問題——集中過多的權力太危險。羅斯福之後,大家開始意識到,權力過於集中會有很大的風險,沒人敢再讓總統有那麼大的權力。於是,制度改革開始了,搞出了現在這種制衡機制總統、國會、最高法院都互相牽制,誰都不敢獨裁。
這也不全是壞事。羅斯福通過新政讓美國渡過了危機,但也讓大家看到了集權的隱患。所以,美國開始改變,避免出現「獨裁」式的領導,雖然政治體制變得複雜了,但也更穩固了。
但如今的美國,改革的步伐慢得像烏龜一樣。面對超級資本和各種利益集團,誰敢像羅斯福那樣沖在前面?現在的政府往往選擇和大企業妥協,改革時不敢動真格。看起來好像是在治標不治本。想搞大改革難度太高,大家都害怕再來個羅斯福。現在美國的政治就像是一種「平衡」,但有時候,這種平衡反而拖慢了進展。
美國為什麼再也沒有「羅斯福新政」?不是因為那種做法不好,而是大家不想再看到一個像羅斯福那樣的強人出來。美國的政治體制已經努力建立了制衡機制,雖然改革慢點,但最重要的是避免過度集權,防止歷史重演。
- 政治問答
- 答案列表
美國為什麼不再搞 羅斯福新政[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