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過了,但是被反殺了!美國,原本的打算是在2008年收割東大,之後把熱錢引進印度,再經過10年左右,把印度收一遍。結果全部失算,收東大沒成功,去印度的熱錢還沒站穩,就被敲詐得褲衩子都不剩。
這事兒說起來還挺逗的,本來美國佬打著如意算盤,想著2008年先從東亞那幾個國家下手,等賺夠了再轉戰印度,盤算著十年左右就能把印度的油水榨乾。
結果呢,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東亞那邊沒撈著啥好處,跑去印度的熱錢還沒站穩腳跟,就被印度狠狠敲了一筆,褲衩子都快賠掉了。這印度也真是的,猴急猴急的,瓜還沒熟呢,就把藤給砍了,估計也是兜里太乾淨了,每年幾千億美刀的貿易逆差可不是鬧著玩的。
說白了,印度是怎麼「反殺」美國的呢?其實就那麼幾招。印度那政策,變得比翻書還快,外國去投資,三天兩頭就碰到政策風險,打官司更是家常便飯,投進去的錢啥時候能回本,心裡都沒底。
舉個栗子,印度政府動不動就找茬罰外國公司的款,狠起來連人家資產都直接沒收了,你說誰受得了?還有,印度那基礎設施,真是一言難盡,路不好,電也不夠用,做生意成本高不說,風險還大。你想啊,印度的港口效率那叫一個低,通關手續又麻煩,貨物運來運去,光物流成本就老高了。
美國一看這情況,得,經濟上搞不定印度,來硬的也不行,萬一印度倒向東大了,那更麻煩了。於是,美國佬立馬變臉,開始跟印度套近乎,結果好傢夥,北美現在到處都是印度移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美國在印度虧了不少錢,要是再不搞好關係,那窟窿可就更大了。
印度這「反殺」也說明了,新興市場國家不好惹。這些國家雖然發展快,但毛病也不少,政策不穩定、基礎設施差、腐敗嚴重,這些都是老問題了。外國佬要是想去投資,可得掂量掂量,做好功課,別到時候賠了夫人又折兵。
印度每年幾千億美刀的貿易逆差,也說明了它經濟底子薄。太依賴進口,自己又沒啥能賣的出去,貿易逆差越來越大,經濟發展更是難上加難。印度這事兒也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了個醒,別光顧著發展,經濟結構也得調整好,不然到頭來,哭都來不及。
美國在印度栽了跟頭,也說明了,就算你再有錢有勢,在國際上混,也得小心謹慎,別太飄了。國際關係複雜著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要想不吃虧,就得摸清對方的底細,別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美國為什麼不收割印度[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