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是金牌,年齡是銀牌,能力是銅牌,關係是王牌。
如果你沒關係被提撥了,那是你有能力,遇到了正直的上司。
總之:必須要關係,工作做的再好,上面沒人關注提拔都是空的。
- 政治問答
- 答案列表
幹部提拔晉升時,關係真的重要嗎[朗讀]
有關係,是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非常博大精深的話。說到某某有關係時,總會給人諱莫如深的感覺。尤其是在提拔晉升時候,一說到誰有關係,那就感覺這個人的提拔就是板上釘釘了。
在區縣、地市,各類關係盤管錯節,姻親、近親屬會成為影響幹部提拔晉升的重要因子。尤其是幹部提拔晉升之後,大家會對每個人的背景進行顯微鏡的探測和盤查,然後倒推出各類關係。
但是,這其實是一種倖存者偏差。而且從實際操作中來看,有沒有人依靠關係上的呢?確實有,但是並不盡然。
以縣處級幹部為例,縣處級幹部是有市委組織部管理或者省廳黨組進行管理。從現行的幹部選拔任用程序來看,必須要組織部長、黨組書記或者市委書記首肯。這幾個人不點頭,誰都沒用。
也就是說,想要提拔縣處級,你需要搞定的人是正廳級的省廳黨組書記或者市委書記。說實話,能做到正廳級的,你至少需要比他強勢的正廳級領導或者更高層級的領導打招呼才行。
但是,貴人語重。這個層級的幹部,相互之間打招呼可不是簡單打招呼那麼簡單,你必須要有可以交流的東西才行,尤其是在幹部選任方面,說情打招呼是個紅線,和黨組書記打招呼的人必須要和他關係很好,有一定私交,工作上有來往。
所以,你要打招呼,必須要滿足的條件是:
1.你的關係和正廳平級或者更高,或者位高。
2.和正廳有一定私交,工作上有交流。
3.能在某個方面幫上正廳。
這些還是必要條件。也就是俗話說的,能說得上話。否則,你打招呼也沒用。
但是,還有一個關鍵的點,正廳幹部幹部,別人的意見他會聽嗎?
其實,我們很多人有個誤區,覺得正廳級幹部的影響力非常大,說一句話就能辦很多事。不可否認,確實有這種情況,但是解決業務上的問題和幹部選任問題是兩個不同層面、不同維度、不同程度的事。
首先,這個單位的工作責任是這個正廳的,他需要的是真正能給他辦事的人,也就是說,他需要用職位去激勵那些跟著他衝鋒陷陣的人。別人插隊一個,他的人就要少一塊蛋糕。
另外,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也有問題。人是他提拔的,但是提拔的人感謝的不是他,而是關係。從心理上,如果沒有非常大的可以交換的東西,這個是非常難的。
不要小看這些一把手。無論是縣委書記、市委書記和省廳、市局的一把手,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幹部選任是他們手中最核心的權力。能做到這個位置的人,都是非常有定見的,你推薦一個人就想進我的隊伍,首先得我能看的上,我看不上,那有無數種方法拒絕你。
群眾基礎不好,班子有不同意見,群眾有反應,工作需要磨練,這次崗位不適合……這些話我聽過太多遍了,你想影響一個一把手的決定,太難了。
我們不否認,真的有人能這麼做,也確實有人這麼做到過。
但是,如果你沒有背景、沒有關係,不要氣餒,不要因為自己的家庭出身卑微而自卑,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強有力的助力而失望,機會都是自己爭取來的。無論是有關係還是沒有關係,繞不開的一個就是必須要得到主要領導的認可。
前幾天,我文章里有評論提到很多事例。自己的領導,普通家庭出身,工作努力,受到組織認可,不到40歲就走上副廳領導崗位。還有一個兄弟提到他的堂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也是個人努力走上了副廳級。
我身邊也有很多,都是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外地,很多都是做題家出身,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真正那些所謂有關係的人,甚至是以前局領導的孩子,或者別的單位局級領導的孩子,在我們單位發展都很一般。
你有關係,在職級晉升,或者入職時候,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幹部提拔選任時候,是真刀真槍的比拼,單純有關係,沒用。
又有關係,又努力的人,才是真的厲害。
其實,這幾年我有一個感觸,可能說出來會刺傷一些人。
有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反倒公子病很嚴重,工作不積極主動,加班熬夜一點不想干,能跑就跑,能拖就拖,入職了就想躺平。反倒一些家裡條件比較好的,工作很主動認真,肯干能吃苦,對於領導布置的工作,能夠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真的希望這些只是個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