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最大化
前兩天一個朋友和我說,工作上遇到一些事情,他們公司二把手走了,他以為他會接二把手。
沒想到老闆把另一個負責內勤的同事提成了二把手。他感到心裡拔涼拔涼的,覺得可能是他在領導眼裡太不可控。
我的這個朋友是個很有能力,很有想法,很有魄力的人。畢業工作幾年後毅然決然從機關選擇復員。
一個人獨自在外考證打拚,並在新一線城市站穩腳跟。工作之餘還做自媒體,有二十多萬粉絲。
他和我說了這個事情後,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但是卻並沒有太感到意外和憤慨。因為這本就是社會真相的一部分。
我原來也是一個追求所謂公平正義的理想主義的憤青。看不慣很多事情。但是後來一朝頓悟,才發現都是自己一廂情願而已。
事實就在那裡,不會因為個人的接受與否而改變。你不接受,你就持續痛苦,你接受了,就可以平和的面對。
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總是說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相一致。客觀世界無法改變,就只能改變主觀認識。
就以領導用人這事來說。很多人都認為要公平公正,任人唯賢。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會有這樣的期望。
真的是因為他們的道德素質高尚,想要構建和諧大同的理想社會麼?其實並不是。
而是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沒有話語權,命運被別人把控在手裡。所以就希望別人能夠公平公正。這樣他才有機會。
但是沒有話語權的人,是連什麼是公平公正都無法定義的。
他心中所謂的公平公正,也是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制定的唯心標準罷了。
所以千里馬覺得誰跑的最快就用誰。老黃牛覺得誰最踏實肯干就用誰。狗認為誰能咬人就用誰。雞認為誰最會打鳴就用誰。
那有決定權的人是怎麼認為的呢?誰最好用,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就用誰。
雞耕不了地,牛咬不了人,狗騎不了人,馬打不了鳴。
用一群只會打鳴的雞,天天嘰嘰喳喳不幹實事不行。用一群只會耕地的牛,天天埋頭犁地死氣沉沉不行。
用一群日行千里的馬,天天烈性未除難以掌控不行。用一群只會咬人的狗,天天相互攀咬相互攻擊不行。
所以雞要用,因為叫聲好聽;馬要用,因為跑的夠快;牛要用,因為地不能荒;狗要用,因為他最聽話。
如果只能選一個怎麼辦呢?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會的優先選狗,因為狗最忠誠,最聽話,會咬人。
當然也有可能是鷹。因為鷹的攻擊性跟強。還能飛上天。
可是哪裡來的鷹呢?都說了鷹能飛。那當然是空降的了。
說到這裡。肯定又有人會反駁。你說的太黑暗了。我們這裡很多老黃牛都用起來了。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那是因為牛的數量太多了,得把老黃牛用起來,給小黃牛們打個樣,告訴他們,成為老黃牛是有出路的。
而且有一部分老黃牛,實際上是馬變的,因為一部分雞,狗和鷹占了馬的名額,所以只能先當做牛用。
他們管自己叫做牛馬。沒有牛的淡定,也沒有馬的洒脫。
所以用人的問題。不必太較真。有時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用你達不到利益最大化而已。
- 職場問答
- 答案列表
選人用人的第一要務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