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改善我鎮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增加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鞏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建設成果,全區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示範帶頭作用,各項管護機制常態化實施,並根據我鎮實際,特制定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及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鞏固示範村建設效果,健全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實現「三無四凈(即無垃圾雜物亂堆亂放、無污水廢水亂排亂流、無農業生產廢棄物亂丟亂埋,大街小巷凈、房前屋後凈、村莊周圍凈、道路沿線凈)」,真正解決農村「髒亂差」現象。
二、主要機制
(一)建立統一的保潔員隊伍和工作職責。
在全村建立統一的保潔員隊伍,做到統一聘用,統一職責,統一工資,統一監督管理。
1、統一聘用。各村公開張貼告示公布保潔員的工作職責、目標任務等,公平、公開接受村民報名,按照每400人配一名保潔員的比例確定保潔員數量及工作範圍。經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決定,按保潔員就地就近和自然村為單位確定了17個保潔員分別管護區域如下:(1)傍寺一村;(2)傍寺二、三村;(3)平崗村;(4)石台五、雲台村;(5)石台四、新村;(6)雲台三、四、達道;(7)新興一、二;(8)魚花塘;(9)留良一、二、下崀;(10)石寧一;(11)石寧二、三;(12)格坑一;(13)格坑二;(14)石安一村;(15)石安二村;(16)芙來一、山伯;保潔員優先從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困難戶等弱勢群體中聘用。保潔員以村委會管理為主,由村委會與保潔員簽訂勞動合同。
2、統一職責。每天早、午、晚對本轄區巷道進行清掃和巡查,對發現房前屋後亂堆亂放、亂倒垃圾現象進行勸阻和制止,幫助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做好轄區內道路、河道沿線日常保潔,保持全村環境衛生乾淨整潔;負責全村公共區域花草樹木的灌溉及公共綠地的管護修剪工作;監督村民集中投放垃圾,做到垃圾入桶;督促村民對禽畜進行圈養。完成村「兩委」交辦的臨時保潔任務;每天要對轄區主要道路、公共場所等重點區域進行一次清掃;包村幹部及各村委會幹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各保潔員的出勤及完成工作情況進行檢查。
3、統一工資。村級保潔員實行固定工資+績效工資相構成。保潔員每月基礎工資從每人每年18元收取的保潔費中解決。先試行半年(從2019年7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做法可行的,可推行兩年,兩年後保潔員的績效工資由收取保潔費的剩餘資金去解決。
4、統一監督管理。由村委會以片區為單位,村監委每月對17個村保潔員履職情況進行監督並考核評分。根據考核督導結果,確定績效工資是否發放。衛生保持不達標的村,保潔員績效工資不予發放。考核評分人員由村兩委幹部、村監委、黨員或群眾代表組成。
(二)農戶及街道商鋪「門前三包」責任制。
為營造清潔優美的農村人居環境,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決定建立「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責任制,望各村群眾認真學習,自覺遵守執行。
1、包衛生清潔。各農戶及街道各商鋪負責房前屋後的清掃保潔,不向門外潑灑髒水和傾倒垃圾、糞便,不亂丟瓜果皮、煙頭、紙屑、塑料袋及一切生產、生活垃圾,做到房屋四周無紙屑、煙頭、無瓜果皮、無污水糞便、無亂倒垃圾、無廢棄物推積、無污水溢流、無蚊蠅滋生地、無衛生死角。禽畜集中圈養,做到髒了就掃,把垃圾投放至就近的垃圾箱內,確保環境衛生整潔。
2、包綠化管護。各農戶加大房前屋後綠化力度,適時種植樹木花草,不得擅自破壞公共林木,不得在村上亂釘、亂刻、亂掛衣物和搭建臨時建構築物,不得將垃圾倒在樹根底部或公共行道上,不將污水、污物倒入門前排水溝和路面。
3、包秩序管理。房前屋後不得亂搭亂建,不得堆放柴堆、雜草;不得占道堆放建築材料,不得占道晾曬穀物,不占用人行道、公共場所停放車輛,不損壞公共設施。及時整治自家院落的殘垣斷壁,不得影響村容村貌。
4、做到戶清掃、村收集、鎮調運、縣處理。
(三)村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為嚴格執行村衛生管理制度,強化衛生保潔工作,特制定如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1、各村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兩委成員、村監督成員、村民小組長、婦女代表為成員組成檢查小組,每月對本村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檢查評比,對考核優秀的家庭授予「星級戶」稱號,每年評4次,每次一個星,掛牌獎勵。
2、檢查範圍:村莊內村戶落實門前「三包」情況進行檢查。
3、檢查時間:每月例行檢查一次,除此之外還進行不定期抽查。
4、檢查辦法:定期檢查,檢查組成員統一集合,到各村民家中實地查看評分。張榜公布得分情況,並存檔作為考核各組工作的重要內容,對衛生工作較差的農戶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5、獎勵措施。對20戶以下自然村每月獎勵1名「星級戶」,對20戶以上自然村每季度獎勵2名「星級文明戶」,每季共獎勵20戶(13條20戶以上+4條20戶以下),每戶給予獎勵10斤花生油。
(四)村莊環境整治村規民約。
為切實做好各村環境整治工作,有效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優化人居環境,各村根據本村實際情況。
經本村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後,制定本村環境整治「村規民約」,要求如下:
1、凡居住在本村莊內的全體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執行本村村規民約。
2、積極參加衛生活動,參與和支持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落實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責任制,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杜絕垃圾亂扔、糞便亂排,柴草、。
雜物等亂堆、亂放現象。建立衛生戶紅黑名單,每月一公布;對列入黑名單的戶,將暫緩其享受各項惠民政策,並影響其子女入學、入黨、參軍、報考公務員等政審。
4、家禽家畜集中圈養,不得散養,狗必須拴養,死禽死畜要深埋。
5、確保村內道路及兩側和公共場所衛生整潔,無糞堆糞坑、無散養牲畜、無私搭亂建現象、無柴草、無垃圾,保證道路暢通。
6、保持河道清潔,不得將垃圾、農藥瓶和農田雜草等。
一切雜物倒入各大小河道。
7、自覺維護村內綠化地段的樹木,不亂砍亂伐樹木。
保持綠化地段無雜物、無雜草、無垃圾,確保樹木生長旺盛,沒有枯樹枝,樹木及時修剪。
8、嚴禁焚燒秸稈,村民有義務進行監督舉報,對違反規定的農戶給予相應處罰。
9、自覺維護好村內公共設施的完好性,不得隨意破壞垃圾桶、垃圾池、綠地、路燈、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
10、村委會定期進行衛生評比,並把評比結果在公示欄。
上公布。
11、違反上述規定者,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視情況給子處理,追究相關責任。
12、各村村規民約如需修改,須經本村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13、村委會負責監督本村《村規民約》的實施,並有權對違反者教育和批評。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農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 6篇[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