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回望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闢偉大道路、創造偉大事業、取得偉大成就,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和政治品格,堅定表明前進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爭取更大光榮的決心和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講話,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回顧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英勇頑強奮鬥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深刻闡述偉大建黨精神,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深入闡明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以史為鑑、開創未來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向全黨發出莊嚴號召,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通篇講話更是指引我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朝著偉大夢想奮勇前進的綱領性文獻。
10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華民族的面貌煥然一新。正因為有革命前輩們的艱苦奮鬥,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如今和平、穩定的幸福生活。作為新時代的黨員領導幹部,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將所學理論與工作相結合,自覺肩負使命與責任擔當,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二是要以史為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用理論知識、黨史知識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身政治高度、政治站位,充分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三是勤勉奮進,以革命志士為目標榜樣,帶領身邊同志以全新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帶著自豪與榮耀干好本職工作,「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幹部我帶頭」,為新時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七一心得體會2021[朗讀]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氣勢磅礴,每一句鏗鏘的語調,每一個堅定的眼神,每一次經久不息的掌聲,都讓我眼含熱淚,心起波瀾,這是一次精神洗禮,一次心靈震撼。兩個「不答應」讓我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華夏兒女都倍感振奮。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無不彰顯100年以來我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雄偉風采。跟黨走,我們贏得了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跟黨走,我們建設了社會主義,開啟了古老中國的新時代;跟黨走,我們偉大的祖國以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時代賦予我們廣大青年人的政治職責和歷史使命,它謳歌了一代代人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敬業奉獻、頑強奮鬥的實幹精神,激勵著我們媒體人不斷奮進、再創佳績。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出彩人、爭干出彩事,永攀高峰,永葆青春,為黨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增磚添瓦、奉獻力量!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自己力量。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無不彰顯100年以來我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雄偉風采。跟黨走,我們贏得了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跟黨走,我們建設了社會主義,開啟了古老中國的新時代;跟黨走,我們偉大的祖國以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時代賦予我們廣大青年人的政治職責和歷史使命,它謳歌了一代代人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敬業奉獻、頑強奮鬥的實幹精神,激勵著我們媒體人不斷奮進、再創佳績。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出彩人、爭干出彩事,永攀高峰,永葆青春,為黨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增磚添瓦、奉獻力量!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自己力量。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基層黨員幹部們沖在前列、干在實處,在「疫」戰中磨鍊品格、在防控中鍛鍊能力,以大無畏、大毅力、大智慧在防疫第一線練就了各種各樣的「本領」。
爭分奪秒,在「疫」戰中學會「騰雲駕霧」。兵貴神速,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每分每秒都至關重要,要上傳下達,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搏鬥。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上,他們爭分奪秒、晝夜不息,展現「生死時速」。在防疫一線,基層幹部們不僅要讓目光往上看,明確上級的安排部署,也要把身體往下沉,把防疫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他們馬不停蹄,奔波於各級部門,聯防聯控找對策;他們夜以繼日,穿梭在街頭巷尾,摸排抓重點,在病毒尚未全面爆發之跡,就在各個基層黨支部築起了堅強的橋頭堡,在病毒還未大規模擴散之前,就已經在基層一線陣地織就了緊密的防護網。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騰雲駕霧」,衝鋒在前,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才讓我們更加相信,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愛和希望。
一心多用,在「疫」戰中化身「三頭六臂」。我們是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而基層幹部不過百萬人,他們一個個在這場「疫」戰中身先士卒,化身「三頭六臂」,上聽指令、下送溫情、前搞、後抓摸排,既要填制表格、分析數據,又要電話詢問、上門走訪。他們立足基層土地上,想到群眾心坎里;吹響防疫衝鋒號,干到大局需要處,在不同的時刻扮演者不同的身份,在群眾尚未意識到病毒的可怕時,他們是搶先宣傳的「宣傳員」,在群眾宅家無聊想出門閒逛時,他們是堅持不退的「守門員」,當群眾由於不出門而缺少生活物資時,他們又是暖心服務的「快遞員」。他們化身「三頭六臂」、精通「七十二變」,把群眾安全放在最高位置,以為人民服務為最高標準,以讓群眾放心為最高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激發潛能,在「疫」戰中練就「不壞金身」。「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從全面動員至今已經過了20多天,這段時間以來,基層黨員幹部們堅持「再苦再累不下火線」,在防疫一線連續奮戰,甚至沒有休息過哪怕半天的時間。他們白天上街巡察,精準鎖定並勸返每一個未戴口罩的群眾,晚上篩查數據,從龐大的數據海中挑選出有用的信息。他們中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嬰兒要養育,還有臥病在床的老人要贍養,但他們堅持「疫情面前,幹部不退」,舍小家為大家,化小愛為大愛,他們早已在20多天的持續奮戰中練就以「不壞金身」。清早起床、凌晨回家,基層黨員幹部們用行動完美詮釋了「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共產黨員意志品性。
黨旗就是戰旗,黨章就是獎章,在這場全國動員的防疫戰中,基層黨員幹部們不懼風險、率先垂範,在「疫」戰里樹起了標杆,戰出了風采,以黨章作勳章,讓黨徽綻光輝,將個人命運與群眾安危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與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同頻共振,在「疫」戰中書寫了屬於基層的壯麗華章。
爭分奪秒,在「疫」戰中學會「騰雲駕霧」。兵貴神速,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每分每秒都至關重要,要上傳下達,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搏鬥。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上,他們爭分奪秒、晝夜不息,展現「生死時速」。在防疫一線,基層幹部們不僅要讓目光往上看,明確上級的安排部署,也要把身體往下沉,把防疫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他們馬不停蹄,奔波於各級部門,聯防聯控找對策;他們夜以繼日,穿梭在街頭巷尾,摸排抓重點,在病毒尚未全面爆發之跡,就在各個基層黨支部築起了堅強的橋頭堡,在病毒還未大規模擴散之前,就已經在基層一線陣地織就了緊密的防護網。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騰雲駕霧」,衝鋒在前,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才讓我們更加相信,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愛和希望。
一心多用,在「疫」戰中化身「三頭六臂」。我們是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而基層幹部不過百萬人,他們一個個在這場「疫」戰中身先士卒,化身「三頭六臂」,上聽指令、下送溫情、前搞、後抓摸排,既要填制表格、分析數據,又要電話詢問、上門走訪。他們立足基層土地上,想到群眾心坎里;吹響防疫衝鋒號,干到大局需要處,在不同的時刻扮演者不同的身份,在群眾尚未意識到病毒的可怕時,他們是搶先宣傳的「宣傳員」,在群眾宅家無聊想出門閒逛時,他們是堅持不退的「守門員」,當群眾由於不出門而缺少生活物資時,他們又是暖心服務的「快遞員」。他們化身「三頭六臂」、精通「七十二變」,把群眾安全放在最高位置,以為人民服務為最高標準,以讓群眾放心為最高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激發潛能,在「疫」戰中練就「不壞金身」。「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從全面動員至今已經過了20多天,這段時間以來,基層黨員幹部們堅持「再苦再累不下火線」,在防疫一線連續奮戰,甚至沒有休息過哪怕半天的時間。他們白天上街巡察,精準鎖定並勸返每一個未戴口罩的群眾,晚上篩查數據,從龐大的數據海中挑選出有用的信息。他們中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嬰兒要養育,還有臥病在床的老人要贍養,但他們堅持「疫情面前,幹部不退」,舍小家為大家,化小愛為大愛,他們早已在20多天的持續奮戰中練就以「不壞金身」。清早起床、凌晨回家,基層黨員幹部們用行動完美詮釋了「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共產黨員意志品性。
黨旗就是戰旗,黨章就是獎章,在這場全國動員的防疫戰中,基層黨員幹部們不懼風險、率先垂範,在「疫」戰里樹起了標杆,戰出了風采,以黨章作勳章,讓黨徽綻光輝,將個人命運與群眾安危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與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同頻共振,在「疫」戰中書寫了屬於基層的壯麗華章。
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的日子裡,我常心潮起伏,激情澎湃!我為何如此激動?我的腦海時時常浮現出一個又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我的視線充滿著黨團幹部為人民忘我工作、舉功盡瘁的影像……我為黨的有這麼多優秀黨員,有這麼多好乾部,有這麼堅強的基層組織而激動。
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剛剛進入__廣播電視總台工作,儘管我沒能夠參與抗震救災一線的直接報道,但我的思想感情,時刻跟隨著災區人民的不幸和一線記者的忘我精神在奔涌。__衛視記者王俊是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接到前往汶川報道的任務,她有過猶豫,因為一次意外的車禍已經讓孩子沒有了爸爸,她不能確定到這次去汶川會不會讓孩子再失去唯一的媽媽,但是強忍著不舍,親親孩子稚嫩的小臉,她和我的眾多同事們毅然踏上了救災報道征程。
在反覆崩塌的毀損山路上,在險灘激流的衝鋒舟上,在令人揪心的搶救現場,在餘震不斷的每一處災區險境,他們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在第一時間將一條條災情信息、一個個救災現場的實況傳遞給全國人民,傳遞給全世界。
也許你要問:他們難道不害怕嗎?不,他們有過膽怯,有過無助,他們有過交通、通訊全部中斷以為再也回不來的時刻,甚至互留遺言,那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們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奔赴前線?是什麼情感竟然可以超越親情讓人倍感溫暖?在抗震救災報告會上,王俊說:「作為中共黨員,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用這些真實感人的故事告訴全世界,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2015年我很幸運地進入共青團__省委機關工作,成為一名共青團干。領導的親切,同事的熱情,青年人的可愛,讓我迅速融入這個朝氣蓬勃,年輕奮進的集體。在這個集體中間,我每天學習著,每天收穫著:
團省委機關,我們共同的大家庭,一個幾十人的團隊高舉著「團結青年跟黨走」的旗幟,從青年到學聯,從城市到鄉村,從青年創業到大學生就業,從「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提案到「共青求是大講堂」,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代表著最廣大青年的根本利益,凝聚著廣大青年的赤誠之心。
我為何如此激動?因為我記得廣州亞運會青年志願者燦爛的笑臉,我記得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周新武為基層事業獻出36歲寶貴生命的義薄雲天,我記得團省委三萬工作隊頂烈日、踏泥濘不辭辛苦地奔走在地頭田間。
我為何如此激動?因為我記得「田園小康」為廣大農村創業青年送去的溫暖,我記得__省第二屆慈善晚宴上各界人士紛紛解囊的慷慨瞬間,我記得荊楚青年心向黨,團省委一聲號召,十萬青年重走大別山。
我為何如此激動?在母親的100華誕之際,我們黨正在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旗幟下邁出新步伐。回顧這艱難的100年,從任人宰割、一盤散沙到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從千瘡百孔、積貧積弱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從災難深重的百年沉淪到踏上民族復興的騰飛之路,我們黨正帶領中國人民書寫著人類歷史上一幅逶迤而又氣勢磅礴、雄渾而又絢麗多彩的壯美篇章。
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剛剛進入__廣播電視總台工作,儘管我沒能夠參與抗震救災一線的直接報道,但我的思想感情,時刻跟隨著災區人民的不幸和一線記者的忘我精神在奔涌。__衛視記者王俊是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接到前往汶川報道的任務,她有過猶豫,因為一次意外的車禍已經讓孩子沒有了爸爸,她不能確定到這次去汶川會不會讓孩子再失去唯一的媽媽,但是強忍著不舍,親親孩子稚嫩的小臉,她和我的眾多同事們毅然踏上了救災報道征程。
在反覆崩塌的毀損山路上,在險灘激流的衝鋒舟上,在令人揪心的搶救現場,在餘震不斷的每一處災區險境,他們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在第一時間將一條條災情信息、一個個救災現場的實況傳遞給全國人民,傳遞給全世界。
也許你要問:他們難道不害怕嗎?不,他們有過膽怯,有過無助,他們有過交通、通訊全部中斷以為再也回不來的時刻,甚至互留遺言,那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們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奔赴前線?是什麼情感竟然可以超越親情讓人倍感溫暖?在抗震救災報告會上,王俊說:「作為中共黨員,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用這些真實感人的故事告訴全世界,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2015年我很幸運地進入共青團__省委機關工作,成為一名共青團干。領導的親切,同事的熱情,青年人的可愛,讓我迅速融入這個朝氣蓬勃,年輕奮進的集體。在這個集體中間,我每天學習著,每天收穫著:
團省委機關,我們共同的大家庭,一個幾十人的團隊高舉著「團結青年跟黨走」的旗幟,從青年到學聯,從城市到鄉村,從青年創業到大學生就業,從「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提案到「共青求是大講堂」,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代表著最廣大青年的根本利益,凝聚著廣大青年的赤誠之心。
我為何如此激動?因為我記得廣州亞運會青年志願者燦爛的笑臉,我記得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周新武為基層事業獻出36歲寶貴生命的義薄雲天,我記得團省委三萬工作隊頂烈日、踏泥濘不辭辛苦地奔走在地頭田間。
我為何如此激動?因為我記得「田園小康」為廣大農村創業青年送去的溫暖,我記得__省第二屆慈善晚宴上各界人士紛紛解囊的慷慨瞬間,我記得荊楚青年心向黨,團省委一聲號召,十萬青年重走大別山。
我為何如此激動?在母親的100華誕之際,我們黨正在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旗幟下邁出新步伐。回顧這艱難的100年,從任人宰割、一盤散沙到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從千瘡百孔、積貧積弱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從災難深重的百年沉淪到踏上民族復興的騰飛之路,我們黨正帶領中國人民書寫著人類歷史上一幅逶迤而又氣勢磅礴、雄渾而又絢麗多彩的壯美篇章。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廣場慷慨激昂地說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共產黨從一艘小小紅船走來承載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百年篳路藍縷,百年風雨兼程,百年歷程波瀾壯闊,百年奮鬥成就輝煌。
百年前,中國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魚肉」,今天我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百年前,路上國門破碎,海上門戶洞開,今天,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百年前,中國經濟發展嚴重滯後於西方世界,今天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已開發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百年前,中國連年饑荒,百姓忍飢挨餓,今天14億中國人的飯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百年前,上學讀書對普通孩子來說遙不可及,今天國家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百年前,老百姓生病時無助絕望,今天,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百年前,貧困的夢魘嚴重地困擾中國,今天,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百年前,中國出行不便,交通建設受制於人,今天我國高鐵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故我中華之少年當學吾輩之楷模,揚民族之精神,做到:
一、以史為鑑,開創未來
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形成和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增強「四個自信」、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從黨史學習中傳承精神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是無數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功臣,我們必須學習不怕困難、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我們要繼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三、從黨史學習中凝練擔當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時,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少年時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代又一代青年接過前輩的名字,那赤子的熱血從未改變,那堅定的信念從未改變。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何其有幸生於華夏,見證百年風茂,今少年不忘國之風骨,願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江河萬里豐碑昂首,一部黨史寫滿不朽的輝煌。在鮮紅的黨旗下,讓我們緊密團結,如鋼似鐵,昂首挺胸,如松似柏。牢記黨的教誨,不忘艱苦歲月,以吾輩之青春,護我盛世之中華,以寸心報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以汗水和熱血,續寫輝煌。
中國共產黨從一艘小小紅船走來承載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百年篳路藍縷,百年風雨兼程,百年歷程波瀾壯闊,百年奮鬥成就輝煌。
百年前,中國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魚肉」,今天我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百年前,路上國門破碎,海上門戶洞開,今天,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百年前,中國經濟發展嚴重滯後於西方世界,今天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已開發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百年前,中國連年饑荒,百姓忍飢挨餓,今天14億中國人的飯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百年前,上學讀書對普通孩子來說遙不可及,今天國家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百年前,老百姓生病時無助絕望,今天,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百年前,貧困的夢魘嚴重地困擾中國,今天,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百年前,中國出行不便,交通建設受制於人,今天我國高鐵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故我中華之少年當學吾輩之楷模,揚民族之精神,做到:
一、以史為鑑,開創未來
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形成和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增強「四個自信」、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從黨史學習中傳承精神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是無數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功臣,我們必須學習不怕困難、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我們要繼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三、從黨史學習中凝練擔當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時,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少年時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代又一代青年接過前輩的名字,那赤子的熱血從未改變,那堅定的信念從未改變。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何其有幸生於華夏,見證百年風茂,今少年不忘國之風骨,願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江河萬里豐碑昂首,一部黨史寫滿不朽的輝煌。在鮮紅的黨旗下,讓我們緊密團結,如鋼似鐵,昂首挺胸,如松似柏。牢記黨的教誨,不忘艱苦歲月,以吾輩之青春,護我盛世之中華,以寸心報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以汗水和熱血,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