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近期的學習,我感到,我們全xx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的黨員幹部一定要以高度政治自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力量,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紮實推動我xx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學史明理,在深刻領悟內涵中增強政治自覺
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明理的內涵十分豐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是最基本的三個方面。弄明白這些道理,對提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增強砥礪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黨興則國興,黨強則國強。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領導核心作用。
學史明理就是要從黨走過的風雲激盪的歷史中、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長期實踐中,從黨始終堅持刀刃向內開展自我革命中,搞清楚我們黨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搞清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基本道理,搞清楚我們黨為什麼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生機活力,鑄就「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的政黨傳奇,進而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二)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造。它的誕生,在人類歷史上猶如一輪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為長期在黑暗中摸索的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指明了方向。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引中國人民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三)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託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鬥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黨帶領人民團結奮鬥,為民族復興掃清了根本障礙,創造了有利條件。歷史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走得對、走得通、走得好,是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人間正道。
二、聚焦學史增信,在感受偉大成就中堅定信念信心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我們要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感悟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從黨史中汲取堅定自信開新局的力量。
(一)築牢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風雨百年,記載了無數共產黨人堅守人生信條、不懼艱難困苦、不畏流血犧牲、矢志艱苦奮鬥的光輝事跡。學習黨史,是一次與革命先烈們跨越時空的靈魂對話,在這樣的對話中感悟老一輩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強大精神力量。通過學習,更加深刻領會到,「革命理想高於天」,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們要在學習黨史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經常補「鈣」壯「骨」,堅守共產黨人精神高地,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二)堅定「四個自信」。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不懈奮鬥,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了偉大的改革開放,大踏步趕上時代,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通過學習,加深了對「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我們勝利前進的不竭力量源泉」「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的理解。學史增信,就應深入學習黨成功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寶貴經驗,學習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深刻認識我們黨是如何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三)做到「兩個維護」。維護黨的權威和黨的領袖的權威,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原則。通過學習黨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讓人深切感到,面向未來,要確保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最關鍵的是做到「兩個維護」。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是成立於新時代的政治機關,退役軍人工作有自身特殊性,我們要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把對黨忠誠作為首要的政治品質,涵養政治品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兩個維護」融入血液、鑄入靈魂。在黨史學習中,我們必須增強對「兩個維護」的理性認同和情感認同,提高「兩個維護」的行動自覺,始終堅定不移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
三、聚焦學史崇德,在牢記初心使命中踐行黨的宗旨
百年黨史,是共產主義道德閃耀光輝的歷史。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獨特的精神風範、崇高的思想境界,樹立起奮勇前行的精神航標。我們要通過學習黨史,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修好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心學」。
(一)不忘初心葆本色。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塑造初心、守護初心並矢志奮鬥的歷史,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通過學黨史,要帶著對老一輩革命家們的敬意,多發「靈魂之問」、「時代之問」,更加自覺以革命先烈先輩為鏡,不斷增強對黨的理念認同、價值認同、情感認同,始終堅守初心,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二)淬鍊黨性強修養。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面對不同形勢任務時,都能始終如一地堅持加強黨性修養。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我們堅持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終身課題,從紅色精神譜系中立心鑄魂,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身上體悟道德風範,把革命先輩跨越時空的革命精神財富融入血脈,自覺傳承和弘揚先輩們堅如磐石信仰、崇高為民情懷、艱苦奮鬥本色,自覺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強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形象,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
(三)踐行宗旨促發展。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回首百年征程,我們黨一直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詮釋著人民至上的錚錚誓言。通過讀紅色家書、看紅色故事,深切感到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我們就無往而不勝。我們要繼續「趕考」,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把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解決他們的困難問題作為工作重點,把他們是否滿意、是否認可作為檢驗標準,把廣泛發動、緊緊依靠他們作為重要方法,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做好退役軍人工作,在新征程中實現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四、聚焦學史力行,在奮進新征程中展現擔當作為
站在「十四五」開局新起點上,我們要將黨史學習教育中激發的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具體行動,不待揚鞭自奮蹄,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一)傳承紅色基因擔使命。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重要職責,全xx革命舊居舊址和革命紀念館(博物館)有xxxx多處,全xx烈士紀念設施有xxx處。我們要加強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利用,充分發揮烈士紀念設施、英烈事跡的作用,弘揚紅色文化,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陣地和方式方法,在全社會營造紅色基因傳承濃厚氛圍,讓黨員幹部自覺弘揚百年英烈精神,當好紅色傳人,傳承好紅色基因,把黨的事業奮力推向前進,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二)改進工作作風辦實事。我們要準確把握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新規律新特點,把奮力拚搏作為工作主旋律,以實實在在的作風,體現「學史力行」。要緊扣「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在全系統紮實組織開展「替烈士看爹娘,為烈屬辦實事」活動、「學雷鋒、辦實事」便民服務活動,「滿懷忠誠講尊崇,千行百業共擁軍」和「老兵永遠跟黨走」系列活動,深入推廣「尊崇工作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退役軍人保障法》,做精做實基層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切實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急難愁盼問題,讓擁軍優屬、尊崇軍人、關愛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讓紅土聖地開遍「尊崇」之花,不斷增強廣大退役軍人的榮譽感、尊崇感、獲得感。
(三)增強鬥爭本領開新局。崢嶸黨史,銘刻著無數革命先烈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奮勇犧牲的鬥爭歷程,彰顯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鬥爭精神。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在攻堅克難中發揚鬥爭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增強鬥爭本領,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要切實把服務保障部隊練兵備戰作為退役軍人工作的重心,全力做好新形勢下的擁軍支前工作,深化雙擁共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部隊官兵實際問題,大力支援部隊能打仗打勝仗,不斷提升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保障效能和水平,有效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從黨歷次代表大會縱覽黨史——黨課講稿[朗讀]
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偉大精神永傳承,承前啟後續新篇。」讀史使人明智,明智方能立志,立志才能行遠。百年黨史是一部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的革命史,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責任史,是一部頑強拼搏、求真求進的奮鬥史。我們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廣大黨員幹部當用心學好黨史「必修課」,啟迪智慧、汲取經驗、傳承精神,在新征程上奮發作為。
重溫波瀾壯闊的「戰鬥史詩」,品讀「革命精神」里的「甘苦味」。「知所從來,方明所去。」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百年黨史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積澱了豐富生動的歷史經驗,凝聚了豐沛磅礴的奮鬥力量。「常思來路多艱辛,今朝砥礪自奮蹄。」廣大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這門「必修課」時,要用心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戰鬥史詩,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所經歷的艱辛歷程,深深緬懷革命先烈為黨和人民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勳。在深學深悟中,真正弄明白「我是誰」的角色定位,立穩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標,傳承革命火種、賡續紅色血脈,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多一些「革命精神」的「甘苦味」。
傾聽震撼人心的「歷史聲響」,感悟「為民初心」里的「真情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無數共產黨人用初心寫就了「人民至上」的感人篇章、用使命繪濃了「讓人民滿意」的壯美畫卷。他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他是「心裡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焦裕祿、他是「甘為人民做樵夫」的廖俊波。「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走過百年歲月,我們黨所進行的一切鬥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使命,聆聽動人故事、看齊先進典型,廣大黨員幹部當用情學習黨史,感悟真摯的為民情懷,展現今朝幹部的責任擔當,用心團結群眾、凝聚群眾、感召群眾,讓社會充滿濃濃的「真情味」。
撫摸澎湃洶湧的「奮鬥脈搏」,涵養「求真求進」里的「拼搏味」。「理想為因,實行為果。」回望百年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了億萬人民,一路攻堅克難、奮勇拼搏,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卓越成就,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剛剛過去的今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書寫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史詩,取得了脫貧攻堅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順利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無論是激情燃燒的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的洪流浪潮中,亦或是新時代的發展歷程中,「奮鬥的脈搏」始終奔涌、始終強勁。廣大黨員幹部要用力汲取黨史里的磅礴動力,在危難困境中奮起、在挫折絕境中突圍、在磨難逆境中闖拼,不斷提升個人本領,答好「時代之問」,涵養出求真求進的「拼搏味」。
「偉大精神永傳承,承前啟後續新篇。」讀史使人明智,明智方能立志,立志才能行遠。百年黨史是一部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的革命史,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責任史,是一部頑強拼搏、求真求進的奮鬥史。我們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廣大黨員幹部當用心學好黨史「必修課」,啟迪智慧、汲取經驗、傳承精神,在新征程上奮發作為。
重溫波瀾壯闊的「戰鬥史詩」,品讀「革命精神」里的「甘苦味」。「知所從來,方明所去。」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百年黨史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積澱了豐富生動的歷史經驗,凝聚了豐沛磅礴的奮鬥力量。「常思來路多艱辛,今朝砥礪自奮蹄。」廣大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這門「必修課」時,要用心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戰鬥史詩,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所經歷的艱辛歷程,深深緬懷革命先烈為黨和人民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勳。在深學深悟中,真正弄明白「我是誰」的角色定位,立穩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標,傳承革命火種、賡續紅色血脈,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多一些「革命精神」的「甘苦味」。
傾聽震撼人心的「歷史聲響」,感悟「為民初心」里的「真情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無數共產黨人用初心寫就了「人民至上」的感人篇章、用使命繪濃了「讓人民滿意」的壯美畫卷。他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他是「心裡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焦裕祿、他是「甘為人民做樵夫」的廖俊波。「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走過百年歲月,我們黨所進行的一切鬥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使命,聆聽動人故事、看齊先進典型,廣大黨員幹部當用情學習黨史,感悟真摯的為民情懷,展現今朝幹部的責任擔當,用心團結群眾、凝聚群眾、感召群眾,讓社會充滿濃濃的「真情味」。
撫摸澎湃洶湧的「奮鬥脈搏」,涵養「求真求進」里的「拼搏味」。「理想為因,實行為果。」回望百年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了億萬人民,一路攻堅克難、奮勇拼搏,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卓越成就,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剛剛過去的今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書寫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史詩,取得了脫貧攻堅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順利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無論是激情燃燒的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的洪流浪潮中,亦或是新時代的發展歷程中,「奮鬥的脈搏」始終奔涌、始終強勁。廣大黨員幹部要用力汲取黨史里的磅礴動力,在危難困境中奮起、在挫折絕境中突圍、在磨難逆境中闖拼,不斷提升個人本領,答好「時代之問」,涵養出求真求進的「拼搏味」。
同志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的豐富內涵,凝聚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以及為什麼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怎樣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課題的全方位、深層次的思考。透徹理解這顆「初心」,是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現實需要?
一、堅守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不動搖
信仰和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首要內涵。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馬克思主義信仰解決了我們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旗幟問題。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識分子來到上海成立中共,這個事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當時很多人不看好,我們黨重要的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一筆錢,人一走,這筆錢就可能沒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釗因為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員工薪資,這8所高校成立了聯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應城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採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
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這些人無論從智商、學歷、出身、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都不見得會比毛澤東差,其中張國燾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只是一個負責會議記錄的書記員。但張國燾最後在國民黨軍統當了特務,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和國民黨特務聯繫在一起,這是什麼樣的歷史命運?他們7個人不管當漢奸的、當叛徒的,假如歷史是可知的,作為中共的發起人,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親手成立的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嗎?他們竟然不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能不糊塗嗎?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後只剩2個人依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我們這個黨能從中國政治舞台邊緣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一個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澤東,居功至偉。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也就不能走到我們中間來?
中國共產黨97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所以,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
二、堅持黨領導一切的忠心不動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李大釗: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我們宣傳馬克思主義已經培養了許多革命同志,如同紅花種子撒遍全國各地。我深信:共產主義必將得到光榮勝利,將來的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瞿秋白:從容就義。
葉挺:出獄後要求恢復黨籍。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以黨為主心骨和堅強領導核心。96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忘初心,就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誠於黨。「對黨忠誠」,是每一位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的錚錚誓言,也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基本義務之一。忠心於黨始終是黨的好乾部的基本標準。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識,更是對馬克思主義領導思想的堅持和繼承。
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核心要義是對人民的赤膽忠誠。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並首次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來,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出身,黨章中有明確的界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
十九大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載入新修訂的黨章,成為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公僕本色,時刻牢記服務之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服務」。一方面,執政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擺正黨與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領導就是服務」,必須樹立公僕意識。如何維護人民的中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四、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不動搖
中華民族燦爛歷史綿延流長,疆域遼闊(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占領了歐洲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西到波斯灣、匈牙利、東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緯60度線以內,並對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區統治了1〜2個半世紀,這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近代中國的落後讓中國飽嘗亡國滅種的災難,割讓和喪失土地200多萬平方公里。《馬關條約》賠款2.3億兩白銀,《辛丑條約》賠款9.8億兩白銀。抗日戰爭中人口傷亡在3480-5000萬人之間。受戰爭損害的人口為2億人。2000萬英烈拋頭顱灑熱血,有名有姓僅330萬人,紅西路軍烈士21800多人,僅有6600名有據可查。實現中化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夢想。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了突出歷史貢獻。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96年前的中國正處在漫漫長夜難明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國家命運岌岌可危。在那個時候,人們多麼渴望有一個堅強的政治力量,能夠領導中國人民走上強國富民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她為了把人民大眾從這種災難深重、水深火熱的舊中國中解脫出來,用了28年的、懈奮鬥和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先後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4個階段,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據中國檔案館記載,從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主要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後,我們的國家一窮二白,面對積貧積弱的困難局面,從1949年到1978年,我們黨還是較好地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鋪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的成長需要交學費,我們這麼大一個黨也不例外,當時經歷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說交了10年的學費,10年的學費讓我們黨吸取了深刻的經驗教訓,所以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我們黨依靠偉大智慧帶領全國人民,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開闢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是從1978年12月到現在。在這個時期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主要是進行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這期間,我們黨經受住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金融危機等國際風波的影響,經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恢復了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從第1顆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到神舟載人航天、蛟龍深海下潛,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局面到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運籌帷幄,沉著應對,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作出一系列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重要決策,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華民族走上了全面復興、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五、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不動搖
今天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綜合國力全面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領導中國科學發展的黨;是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的黨。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才能強盛、民族才能振興、人民才能富裕。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捧著一顆為人民做實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來概括歷史性成就。習近平同志特彆強調,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那麼,為什麼說是全方位的和開創性的?所謂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所謂開創性的,是指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五年來,我們靠什麼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靠什麼實現了歷史性變革?根據十九大報告的論述,我們要從三個方面來把握根本原因,即三個「一」:一個核心、一個理論、一條道路?
一個核心,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定要有一個核心才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生重大歷史改變的時候,當我們的國家的歷史方位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這個核心就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凝結起來,集中起來,形成歷史發展的合力。
一個理論,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科學的理論能夠引導著實踐沿著正確的方向縱深發展。十八大以後,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它的強大的理論指導力量。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就是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取得的。
一條道路,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共同發展,開拓前進。我們一直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夠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巳經成為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們才能夠不斷地取得新的輝煌。
我們有幸處在新時代,更有責於新時代。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將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進程必將加速推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的豐富內涵,凝聚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以及為什麼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怎樣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課題的全方位、深層次的思考。透徹理解這顆「初心」,是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現實需要?
一、堅守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不動搖
信仰和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首要內涵。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馬克思主義信仰解決了我們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旗幟問題。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識分子來到上海成立中共,這個事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當時很多人不看好,我們黨重要的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一筆錢,人一走,這筆錢就可能沒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釗因為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員工薪資,這8所高校成立了聯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應城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採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
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這些人無論從智商、學歷、出身、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都不見得會比毛澤東差,其中張國燾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只是一個負責會議記錄的書記員。但張國燾最後在國民黨軍統當了特務,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和國民黨特務聯繫在一起,這是什麼樣的歷史命運?他們7個人不管當漢奸的、當叛徒的,假如歷史是可知的,作為中共的發起人,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親手成立的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嗎?他們竟然不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能不糊塗嗎?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後只剩2個人依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我們這個黨能從中國政治舞台邊緣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一個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澤東,居功至偉。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也就不能走到我們中間來?
中國共產黨97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所以,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
二、堅持黨領導一切的忠心不動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李大釗: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我們宣傳馬克思主義已經培養了許多革命同志,如同紅花種子撒遍全國各地。我深信:共產主義必將得到光榮勝利,將來的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瞿秋白:從容就義。
葉挺:出獄後要求恢復黨籍。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以黨為主心骨和堅強領導核心。96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忘初心,就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誠於黨。「對黨忠誠」,是每一位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的錚錚誓言,也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基本義務之一。忠心於黨始終是黨的好乾部的基本標準。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識,更是對馬克思主義領導思想的堅持和繼承。
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核心要義是對人民的赤膽忠誠。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並首次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來,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出身,黨章中有明確的界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
十九大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載入新修訂的黨章,成為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公僕本色,時刻牢記服務之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服務」。一方面,執政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擺正黨與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領導就是服務」,必須樹立公僕意識。如何維護人民的中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四、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不動搖
中華民族燦爛歷史綿延流長,疆域遼闊(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占領了歐洲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西到波斯灣、匈牙利、東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緯60度線以內,並對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區統治了1〜2個半世紀,這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近代中國的落後讓中國飽嘗亡國滅種的災難,割讓和喪失土地200多萬平方公里。《馬關條約》賠款2.3億兩白銀,《辛丑條約》賠款9.8億兩白銀。抗日戰爭中人口傷亡在3480-5000萬人之間。受戰爭損害的人口為2億人。2000萬英烈拋頭顱灑熱血,有名有姓僅330萬人,紅西路軍烈士21800多人,僅有6600名有據可查。實現中化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夢想。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了突出歷史貢獻。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96年前的中國正處在漫漫長夜難明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國家命運岌岌可危。在那個時候,人們多麼渴望有一個堅強的政治力量,能夠領導中國人民走上強國富民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她為了把人民大眾從這種災難深重、水深火熱的舊中國中解脫出來,用了28年的、懈奮鬥和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先後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4個階段,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據中國檔案館記載,從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主要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後,我們的國家一窮二白,面對積貧積弱的困難局面,從1949年到1978年,我們黨還是較好地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鋪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的成長需要交學費,我們這麼大一個黨也不例外,當時經歷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說交了10年的學費,10年的學費讓我們黨吸取了深刻的經驗教訓,所以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我們黨依靠偉大智慧帶領全國人民,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開闢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是從1978年12月到現在。在這個時期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主要是進行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這期間,我們黨經受住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金融危機等國際風波的影響,經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恢復了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從第1顆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到神舟載人航天、蛟龍深海下潛,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局面到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運籌帷幄,沉著應對,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作出一系列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重要決策,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華民族走上了全面復興、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五、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不動搖
今天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綜合國力全面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領導中國科學發展的黨;是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的黨。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才能強盛、民族才能振興、人民才能富裕。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捧著一顆為人民做實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來概括歷史性成就。習近平同志特彆強調,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那麼,為什麼說是全方位的和開創性的?所謂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所謂開創性的,是指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五年來,我們靠什麼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靠什麼實現了歷史性變革?根據十九大報告的論述,我們要從三個方面來把握根本原因,即三個「一」:一個核心、一個理論、一條道路?
一個核心,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定要有一個核心才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生重大歷史改變的時候,當我們的國家的歷史方位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這個核心就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凝結起來,集中起來,形成歷史發展的合力。
一個理論,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科學的理論能夠引導著實踐沿著正確的方向縱深發展。十八大以後,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它的強大的理論指導力量。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就是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取得的。
一條道路,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共同發展,開拓前進。我們一直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夠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巳經成為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們才能夠不斷地取得新的輝煌。
我們有幸處在新時代,更有責於新時代。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將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進程必將加速推進。
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歡聚一堂、共迎新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誕辰,風華正茂。回溯黨走過的歷史征途,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中國號」巍巍巨輪的破浪前行,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是由一批批前赴後繼的共產黨人、革命先烈用血淚譜寫的壯麗詩篇。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站在新的歷史時期,恰逢辛丑牛年,我們要用心感悟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從中汲取砥礪前行、堅韌進取的奮鬥不息「牛」力量,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勇往直前。
「雄關漫道真如鐵」,堅定執著如「牛」奮鬥信念。百年道路,苦難輝煌。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歷經磨難,終成大業。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響,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煙到建國大業,從春風到小康實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一路「雄關漫道真如鐵」,實現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學習百年黨史,我們看到大大小小的苦難和挫折一直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道路,艱難的境遇,艱巨的任務,造就了我們革命樂觀主義態度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造就了我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和自強不息的生命力。歷史是記錄往昔的鐵筆,我們要在深入學習黨史中,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才能正確認識黨100年的苦難輝煌,才能堅定執著如「牛」的奮鬥信念,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轉化為鑄就輝煌的精神動力,在精神傳承中錘鍊出不懈奮鬥的擎天之力?
「一枝一葉總關情」,傳承苦幹如「牛」奮鬥。百年風雨,如磐。100年歷程,艱辛備至,困難迭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一次次化危為機,最終奪取全國政權,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復興之路?是因為「我們這個隊伍是完全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是因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從革命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到建設時期講奉獻、敢登攀,再到大潮中勇探索、闖新路,湧現出無數像張思德、焦裕祿、余元君、黃文秀一樣的革命先烈、英雄模範和時代先鋒,他們嘔心瀝血甚至以生命為代價,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創造出屬於千萬人的幸福。歷史是照亮現實的明燈,我們要在深入學習黨史中,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才能深刻理解黨100年的如磐,才能傳承苦幹如「牛」的奮鬥,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轉化為激勵勇擔使命,戰勝前行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的蓬勃之力?
「早起前山路正長」,賡續奔跑如「牛」奮鬥宏願。百年奮進,薪火相傳。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我們擁有了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建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鐵路、最長的橋樑、最繁忙的港口……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以「永不停歇」的堅定定力,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歷史是開啟未來的鑰匙,我們要在深入學習黨史中,弄清楚前輩們的歷史宏願、奮鬥目標,才能自覺領悟黨100年的薪火相傳,才能賡續奔跑如「牛」的復興宏願,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轉化為創造出更大奇蹟、走向新輝煌的薪火之力。
磨難、奮鬥、宏願——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刻骨銘心的磨難,我們的人民進行了感天動地的奮鬥,我們黨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業。學習黨史中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能正確認識黨100年的苦難輝煌。
通過「一枝一葉總關情」,能深刻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明晰「早起前山路正長」,使我們更明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深切渴望。我想,這就是我們學習黨史最大的現實意義,也是給予我們蓬勃不息奮鬥「牛」力量的不竭源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誕辰,風華正茂。回溯黨走過的歷史征途,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中國號」巍巍巨輪的破浪前行,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是由一批批前赴後繼的共產黨人、革命先烈用血淚譜寫的壯麗詩篇。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站在新的歷史時期,恰逢辛丑牛年,我們要用心感悟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從中汲取砥礪前行、堅韌進取的奮鬥不息「牛」力量,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勇往直前。
「雄關漫道真如鐵」,堅定執著如「牛」奮鬥信念。百年道路,苦難輝煌。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歷經磨難,終成大業。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響,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煙到建國大業,從春風到小康實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一路「雄關漫道真如鐵」,實現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學習百年黨史,我們看到大大小小的苦難和挫折一直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道路,艱難的境遇,艱巨的任務,造就了我們革命樂觀主義態度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造就了我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和自強不息的生命力。歷史是記錄往昔的鐵筆,我們要在深入學習黨史中,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才能正確認識黨100年的苦難輝煌,才能堅定執著如「牛」的奮鬥信念,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轉化為鑄就輝煌的精神動力,在精神傳承中錘鍊出不懈奮鬥的擎天之力?
「一枝一葉總關情」,傳承苦幹如「牛」奮鬥。百年風雨,如磐。100年歷程,艱辛備至,困難迭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一次次化危為機,最終奪取全國政權,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復興之路?是因為「我們這個隊伍是完全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是因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從革命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到建設時期講奉獻、敢登攀,再到大潮中勇探索、闖新路,湧現出無數像張思德、焦裕祿、余元君、黃文秀一樣的革命先烈、英雄模範和時代先鋒,他們嘔心瀝血甚至以生命為代價,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創造出屬於千萬人的幸福。歷史是照亮現實的明燈,我們要在深入學習黨史中,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才能深刻理解黨100年的如磐,才能傳承苦幹如「牛」的奮鬥,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轉化為激勵勇擔使命,戰勝前行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的蓬勃之力?
「早起前山路正長」,賡續奔跑如「牛」奮鬥宏願。百年奮進,薪火相傳。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我們擁有了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建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鐵路、最長的橋樑、最繁忙的港口……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以「永不停歇」的堅定定力,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歷史是開啟未來的鑰匙,我們要在深入學習黨史中,弄清楚前輩們的歷史宏願、奮鬥目標,才能自覺領悟黨100年的薪火相傳,才能賡續奔跑如「牛」的復興宏願,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轉化為創造出更大奇蹟、走向新輝煌的薪火之力。
磨難、奮鬥、宏願——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刻骨銘心的磨難,我們的人民進行了感天動地的奮鬥,我們黨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業。學習黨史中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能正確認識黨100年的苦難輝煌。
通過「一枝一葉總關情」,能深刻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明晰「早起前山路正長」,使我們更明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深切渴望。我想,這就是我們學習黨史最大的現實意義,也是給予我們蓬勃不息奮鬥「牛」力量的不竭源泉。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黨史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學習黨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黨員幹部要通過學習黨史,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學思踐悟中汲取前行力量。
學習黨史,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學習黨史,有助於黨員幹部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有助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都使得風險隱患增多、風險挑戰加大、重大風險潛藏。黨員幹部要通過學習黨史,始終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政治本色,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鬥爭。
學習黨史,厚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情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未來5年及15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擘畫了宏偉藍圖。要把這張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廣大黨員幹部必須扛起使命擔當。學習黨史,有助於黨員幹部深刻認識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擔當本質,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努力傳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成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讓黨員幹部始終把初心記在心間,把使命扛在肩上,厚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情懷,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踐行為民服務宗旨。
學習黨史,錘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近百年奮鬥歷程中,黨經受了風風雨雨的考驗,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勝利也有挫折,有經驗也有教訓。學習黨史有助於黨員幹部從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吸收歷史的教訓,少走彎路,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通過學習黨史,不斷強化黨員幹部的忠誠意識,加強個人修養,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常懷感恩之心,正確對待和行使好手中的權力,拒絕誘惑,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錘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做清正廉潔的好乾部。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我們應認真學習黨史,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新的起點上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學習黨史,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學習黨史,有助於黨員幹部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有助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都使得風險隱患增多、風險挑戰加大、重大風險潛藏。黨員幹部要通過學習黨史,始終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政治本色,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鬥爭。
學習黨史,厚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情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未來5年及15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擘畫了宏偉藍圖。要把這張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廣大黨員幹部必須扛起使命擔當。學習黨史,有助於黨員幹部深刻認識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擔當本質,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努力傳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成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讓黨員幹部始終把初心記在心間,把使命扛在肩上,厚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情懷,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踐行為民服務宗旨。
學習黨史,錘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近百年奮鬥歷程中,黨經受了風風雨雨的考驗,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勝利也有挫折,有經驗也有教訓。學習黨史有助於黨員幹部從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吸收歷史的教訓,少走彎路,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通過學習黨史,不斷強化黨員幹部的忠誠意識,加強個人修養,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常懷感恩之心,正確對待和行使好手中的權力,拒絕誘惑,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錘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做清正廉潔的好乾部。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我們應認真學習黨史,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新的起點上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