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練目的:
為切實加強學校安全管理,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吸取「四川汶川地震」對學校師生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的教訓,提高我校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地震發生時的應急、自救自護技能,使全校師生在地震發生時能快速有序的逃生,特制定本次地震疏散演練方案。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後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組織安排:
(1)組織領導小組。
組長:劉學禮。
副組長:高彥軍李軍軍。
成員:全體班主任,科任教師。
(2)現場指揮小組:
指揮:劉佳威(少隊輔導員)。
三、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事、全體動員、及時疏散、保護師生、減少損失。
四、演練安排:
1、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2)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全體師生。
3、時間:2014年5月11日召開全體教職議部署演練方案。正式演練在5月12下午第二節課。
五、演練準備。
1、使全體教職工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組織學生學習有關自我保護知識。並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疏散練習,熟悉疏散線路,進行自救逃生練習。教育學生做到:①遇事不慌,頭腦冷清。
②判明情況,思考對策。③積極自救,互幫互助。④聽從指揮,有序疏散。同時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六、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各班主任要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各班主任職責:
1、「地震警報」(鈴)發出後,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2、「地震警報」解除後,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3、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4、劉佳威:負責撤離後的場地指揮。
5、疏散引導:全體班主任。
職責:指揮學生疏散撤離,做好人員和物資的疏散自救工作。
七、演練程序:
(一)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廣播系統中宣布:老師們,全體同學,學莊中心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二)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鈴)。
2、上課教師(演練時為班)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地震來了,不要慌」,並指揮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演練時間為2分鐘。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地震演練方案[朗讀]
一、活動原則:
1、安全預防原則。學校學生數多,樓道狹窄,演練前要做好一切準備,確保師生安全。
2、有序與無序結合原則。有序:緊急疏散時,教師要根據疏散情況,及時調整學生疏散次序;無序:接到警報後,學生可以自選擇時機和通道迅速撤離,教師對班級學生並無強制性地集隊,等待要求。
3、寓教於樂原則。
二、活動措施:
1、加強安全意識培養及自護能力訓練。利用講座、班隊課、討論會等形式,學生掌握安全緊急疏散的知識、要點、技能等必備知識技能。
2、教師動員會。演練前對全體教師進行演練的意義、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及人員分工的動員。
3、制定安全緊急疏散的預案。包括撤離次序,有關教師等方面。
三、活動內容:
1、學生對緊急警報的辨認。
2、學生應對緊急情況的反應。
3、學生緊急撤離時,必備的心理和技能反應。
4、教師在緊急情況下的心理反應,以及處理能力。
四、安全緊急疏散預案:
1、演習前每位教師務必認真閱讀此冊。
2、演習時每位教師務必保證學生有序、迅速、安全地撤離現場到集合地點。
3、演習時,每位教師務必在自己的崗位上指揮。
4、撤離時發生意外,崗位教師務必迅速處理並及時電告總指揮。
5、全體教師務必保證師生安全。
五、活動實施步驟:
發動:各班級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演練的目的意義,懂得安全演練重要性。
1、學校及各班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校園網、學生集會等多種形式,採取豐富多樣的形式,大力防震減災。達到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的。
2、重點做好消防疏散演練。學校將在3月27日上午9:10進行全校性的模擬「快速撤離教學樓」演練。具體步驟如下:
(1)班主任在安全演練前利用晨會時間對學生進行防災安全逃生方法的指導。
(2)第一階段廣播播報即將進行安全緊急疏散演練(9:05)。
(3)第二階段聽到警報聲(9:10)。
當堂課的科任教師聽到警報後,要立即停止上課,組織學生進入逃生演練,班主任快速進入班級帶領學生按平時集會線路有序快速撤離教學樓到操場集中。
(4)第三階段為檢查與小結。
由陳__副校長對本次演練活動進行點評與小結。
3、本次安全演練要求:
(1)班主任必須始終跟班(包括副班主任),撤離時一前一後指揮。
(2)學校領導、後勤組及相關人員到相應教學樓的樓道參與安全監管。
(3)撤離演練的要點:一是雙手抱頭,護住頭部;二是身體重心儘可能降低;三是撤離動作快而有序。演練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讓學生正確掌握逃生方法。
1、安全預防原則。學校學生數多,樓道狹窄,演練前要做好一切準備,確保師生安全。
2、有序與無序結合原則。有序:緊急疏散時,教師要根據疏散情況,及時調整學生疏散次序;無序:接到警報後,學生可以自選擇時機和通道迅速撤離,教師對班級學生並無強制性地集隊,等待要求。
3、寓教於樂原則。
二、活動措施:
1、加強安全意識培養及自護能力訓練。利用講座、班隊課、討論會等形式,學生掌握安全緊急疏散的知識、要點、技能等必備知識技能。
2、教師動員會。演練前對全體教師進行演練的意義、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及人員分工的動員。
3、制定安全緊急疏散的預案。包括撤離次序,有關教師等方面。
三、活動內容:
1、學生對緊急警報的辨認。
2、學生應對緊急情況的反應。
3、學生緊急撤離時,必備的心理和技能反應。
4、教師在緊急情況下的心理反應,以及處理能力。
四、安全緊急疏散預案:
1、演習前每位教師務必認真閱讀此冊。
2、演習時每位教師務必保證學生有序、迅速、安全地撤離現場到集合地點。
3、演習時,每位教師務必在自己的崗位上指揮。
4、撤離時發生意外,崗位教師務必迅速處理並及時電告總指揮。
5、全體教師務必保證師生安全。
五、活動實施步驟:
發動:各班級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演練的目的意義,懂得安全演練重要性。
1、學校及各班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校園網、學生集會等多種形式,採取豐富多樣的形式,大力防震減災。達到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的。
2、重點做好消防疏散演練。學校將在3月27日上午9:10進行全校性的模擬「快速撤離教學樓」演練。具體步驟如下:
(1)班主任在安全演練前利用晨會時間對學生進行防災安全逃生方法的指導。
(2)第一階段廣播播報即將進行安全緊急疏散演練(9:05)。
(3)第二階段聽到警報聲(9:10)。
當堂課的科任教師聽到警報後,要立即停止上課,組織學生進入逃生演練,班主任快速進入班級帶領學生按平時集會線路有序快速撤離教學樓到操場集中。
(4)第三階段為檢查與小結。
由陳__副校長對本次演練活動進行點評與小結。
3、本次安全演練要求:
(1)班主任必須始終跟班(包括副班主任),撤離時一前一後指揮。
(2)學校領導、後勤組及相關人員到相應教學樓的樓道參與安全監管。
(3)撤離演練的要點:一是雙手抱頭,護住頭部;二是身體重心儘可能降低;三是撤離動作快而有序。演練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讓學生正確掌握逃生方法。
一、演練時間。
2018年6月14日15點30分。
二、演練組織。
總指揮:蔣樹財。
副總指揮:倉洋嘉措、才文桑周。
信號發布組:縣公安消防大隊。
宣傳報道組:縣應急辦。
信息聯絡組:縣地震局。
疏散引導組:縣應急辦、縣安監局、縣公安消防大隊、縣地震局。
(一號樓)。
一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縣地震局負責安排。
一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政府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五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辦公室安排。
(二號樓)。
二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縣委政法委負責安排。
二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縣委組織部負責安排。
二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縣扶貧開發局負責安排。
二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縣機要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
三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人社局安排。
三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國土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交通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審計局負責安排。
(四號樓)。
四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殘聯負責安排。
四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團縣委負責安排。
四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宣傳部負責安排。
四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統戰部負責安排。
(五號樓)。
五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環保林業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住建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紅十字會負責安排。
三、演練程序。
(一)總指揮宣布演練活動開始。
(二)縣消防大隊發出「地震警報」信號。
(三)全體幹部職工立即停止手頭工作,迅速抱頭、躲避在各自的辦公桌旁或辦公室承重牆旁,並儘可能用其他物品保護頭部。演練時間為1分鐘。(躲避的姿勢:將一隻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受傷害,另一隻手用力抓緊桌腿;在牆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面保護自己)。
(四)1分鐘後,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
(五)各引導員組織幹部職工有秩序地進行緊急疏散。
1.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後,幹部職工在疏散引導員的帶領下有秩序地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指定的地點蹲下;2.到達指定疏散區域後,各部門立即清點人員和受傷人員情況,並向信息聯絡組報告,信息聯絡組負責向總指揮報告。
(六)由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四、相關要求。
(一)演練前要分析應急避險的環境條件,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單位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二)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三)演練過程中,上下樓梯要安全有序,避免造成傷害。各樓引導員按時到位,指揮員積極積極有序地疏散參練幹部職工。
2018年6月14日15點30分。
二、演練組織。
總指揮:蔣樹財。
副總指揮:倉洋嘉措、才文桑周。
信號發布組:縣公安消防大隊。
宣傳報道組:縣應急辦。
信息聯絡組:縣地震局。
疏散引導組:縣應急辦、縣安監局、縣公安消防大隊、縣地震局。
(一號樓)。
一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縣地震局負責安排。
一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政府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五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辦公室安排。
(二號樓)。
二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縣委政法委負責安排。
二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縣委組織部負責安排。
二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縣扶貧開發局負責安排。
二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縣機要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
三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人社局安排。
三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國土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交通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審計局負責安排。
(四號樓)。
四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殘聯負責安排。
四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團縣委負責安排。
四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宣傳部負責安排。
四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統戰部負責安排。
(五號樓)。
五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環保林業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住建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紅十字會負責安排。
三、演練程序。
(一)總指揮宣布演練活動開始。
(二)縣消防大隊發出「地震警報」信號。
(三)全體幹部職工立即停止手頭工作,迅速抱頭、躲避在各自的辦公桌旁或辦公室承重牆旁,並儘可能用其他物品保護頭部。演練時間為1分鐘。(躲避的姿勢:將一隻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受傷害,另一隻手用力抓緊桌腿;在牆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面保護自己)。
(四)1分鐘後,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
(五)各引導員組織幹部職工有秩序地進行緊急疏散。
1.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後,幹部職工在疏散引導員的帶領下有秩序地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指定的地點蹲下;2.到達指定疏散區域後,各部門立即清點人員和受傷人員情況,並向信息聯絡組報告,信息聯絡組負責向總指揮報告。
(六)由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四、相關要求。
(一)演練前要分析應急避險的環境條件,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單位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二)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三)演練過程中,上下樓梯要安全有序,避免造成傷害。各樓引導員按時到位,指揮員積極積極有序地疏散參練幹部職工。
一、演練內容、時間、地點
內容:地震緊急疏散演練。
時間xxx年4月15日下午5時整。
地點:新都小學校園,實地演練。
二、演練目標:安全、有序、快速撤離教室,緊急、有效救援滯留人員,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三、演練指揮機構
成立應急疏散演練領導小組,負責緊急疏散過程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工作。
組長:吳文海(校長)。
副組長:陳濤(德育後勤副校長)、岳陽(教學副校長)。
成員:王玉森(德育主任)、羊成儒(總務主任)、陳賢高(教務主任)、王秋林(教務副主任)、陳開宏(大隊輔導員)。
四、應急疏散演練人員具體崗位職責
應急疏散過程中,全體教職工的首要任務是組織指揮學生從地震現場緊急撤離到安全地帶。其它相應事項待全體師生安全撤離後再依照各組織系統職能開展。
(一)領導小組成員具體崗位職責。
1、陳賢高主任在三樓走廊左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2、陳濤副校長在三樓走廊右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3、羊成儒主任在二樓走廊左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4、王玉森主任在二樓走廊右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5、吳文海校長在教學樓背後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6、王秋林主任在教學樓前面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7、岳陽副校長和陳開宏老師在操場負責指揮學生集合。
(二)教職工具體崗位職責。
1、演練開始時,班級學生疏散工作由當堂教師負責組織,無課的班主任應及時趕往教室與當堂教師配合組織學生疏散。
2、無課的非班主任教師及教輔、工勤人員按以下指定地點負責引導學生疏散線路,維持疏散秩序:
一樓樓梯口責任人:李年家李元桃(左);陳妃符樂平(右)。
二樓樓梯口責任人:陳秋春蒲誠(左);林江香羊克東(右)。
三樓樓梯口責任人:鄧振仁李蘭杏(左)唐學成羊裕璜(右)。
教學樓後面責任人:陳青羊保孟。
教學樓前面責任人:李華傑羊月娥。
3、攝像:符金位。
4、計時:陳開宏。
內容:地震緊急疏散演練。
時間xxx年4月15日下午5時整。
地點:新都小學校園,實地演練。
二、演練目標:安全、有序、快速撤離教室,緊急、有效救援滯留人員,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三、演練指揮機構
成立應急疏散演練領導小組,負責緊急疏散過程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工作。
組長:吳文海(校長)。
副組長:陳濤(德育後勤副校長)、岳陽(教學副校長)。
成員:王玉森(德育主任)、羊成儒(總務主任)、陳賢高(教務主任)、王秋林(教務副主任)、陳開宏(大隊輔導員)。
四、應急疏散演練人員具體崗位職責
應急疏散過程中,全體教職工的首要任務是組織指揮學生從地震現場緊急撤離到安全地帶。其它相應事項待全體師生安全撤離後再依照各組織系統職能開展。
(一)領導小組成員具體崗位職責。
1、陳賢高主任在三樓走廊左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2、陳濤副校長在三樓走廊右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3、羊成儒主任在二樓走廊左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4、王玉森主任在二樓走廊右側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5、吳文海校長在教學樓背後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6、王秋林主任在教學樓前面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7、岳陽副校長和陳開宏老師在操場負責指揮學生集合。
(二)教職工具體崗位職責。
1、演練開始時,班級學生疏散工作由當堂教師負責組織,無課的班主任應及時趕往教室與當堂教師配合組織學生疏散。
2、無課的非班主任教師及教輔、工勤人員按以下指定地點負責引導學生疏散線路,維持疏散秩序:
一樓樓梯口責任人:李年家李元桃(左);陳妃符樂平(右)。
二樓樓梯口責任人:陳秋春蒲誠(左);林江香羊克東(右)。
三樓樓梯口責任人:鄧振仁李蘭杏(左)唐學成羊裕璜(右)。
教學樓後面責任人:陳青羊保孟。
教學樓前面責任人:李華傑羊月娥。
3、攝像:符金位。
4、計時:陳開宏。
一、演練目的
通過演練,切實提高全校師生在突發性地震事件發生時緊急避險和應急保護能力,正確掌握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對學校、師生生命財產的危害。
二、演練時間
20xx年5月14日。
三、演練地點
學校課堂、操場。
四、演練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
2、應急疏散演練。
五、演練指揮部
1、指揮長:夏國雲。
副指揮長:肖路生。
2、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班主任):
①「地震警報」發出後,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②「地震警報」解除後,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地點」:學校操場。
③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3、各應急組組長:
(1)信號組:後勤處負責人,負責信號人員安排。
(2)疏散線路沿線工作組:教務處負責人,負責安排教學樓層,樓外各類拐角處人員(一、二層之間、二、三層之間、三、四層之間),可按樓指定分負責人。
①合理調節學生疏散的進度,特別是防止過度擁擠造成。
②處理學生疏散過程中的偶發事件。
(3)疏散集中地點指揮組:常洪軒,負責本組人員安排,在疏散集中地點現場指揮。
4、攝影:黃曉臣。
5、醫護:周亞萍。
六、演練前準備
1、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培訓。
(1)對老師培訓:了解地震應急避震自救;維持正常秩序,切忌慌亂;熟悉有序撤離路線和疏散「安全」地點;熟悉演練信號,應急避震和疏散分別以哨音和廣播作為啟動信號,應急避震啟動信號為連續三聲急促的哨音,重複3遍,持續約20秒鐘,疏散啟動信號為廣播發出緊急疏散口令。
(2)對學生培訓:各班採用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演練程序和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避震和疏散的演練信號,熟悉應急疏散路線和到達地點。
(3)說明本次演練的目的是日常性教育培訓,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選定好各個班級演練時疏散的路線及集中地點。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集中地點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正式演練前舉行一至二次預演,確保正式演練圓滿成功。
七、演練要求
1、保持鎮定,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確保安全。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強調學生在疏散行進中不得回頭找尋遺失物件,防止。)。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八、演練步驟
1、演練指揮部人員就位,組織指揮。各應急組相關人員就位待命。指揮長啟動程序: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同學,常周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請各班演練指導員(班主任)重申演練程序和演練要求。(5分鐘)。
2、演練開始,信號組發出模擬地震警報信號:
(1)應急避震: 應急避震啟動信號響起後,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立即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里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1分鐘後學生復位,聽信號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2)應急疏散:應急疏散啟動信號通知後,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按照疏散方案和預定路線迅速組織同學們撤離到指定地點(操場),下樓梯時要招呼學生注意安全,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後,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
(3)清點人數:夏國雲下達命令,按照事先劃定好的各年級和各班級的方位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立即清點人數,分班級向各年級組長報告,各年級組長匯總年級人數後向指揮長報告。
(4)演練總結。
1、請夏校長總結講話。
2、請現場指導專家對現場演練進行點評。
3、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依次退場,返回教室。
通過演練,切實提高全校師生在突發性地震事件發生時緊急避險和應急保護能力,正確掌握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對學校、師生生命財產的危害。
二、演練時間
20xx年5月14日。
三、演練地點
學校課堂、操場。
四、演練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
2、應急疏散演練。
五、演練指揮部
1、指揮長:夏國雲。
副指揮長:肖路生。
2、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班主任):
①「地震警報」發出後,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②「地震警報」解除後,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地點」:學校操場。
③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3、各應急組組長:
(1)信號組:後勤處負責人,負責信號人員安排。
(2)疏散線路沿線工作組:教務處負責人,負責安排教學樓層,樓外各類拐角處人員(一、二層之間、二、三層之間、三、四層之間),可按樓指定分負責人。
①合理調節學生疏散的進度,特別是防止過度擁擠造成。
②處理學生疏散過程中的偶發事件。
(3)疏散集中地點指揮組:常洪軒,負責本組人員安排,在疏散集中地點現場指揮。
4、攝影:黃曉臣。
5、醫護:周亞萍。
六、演練前準備
1、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培訓。
(1)對老師培訓:了解地震應急避震自救;維持正常秩序,切忌慌亂;熟悉有序撤離路線和疏散「安全」地點;熟悉演練信號,應急避震和疏散分別以哨音和廣播作為啟動信號,應急避震啟動信號為連續三聲急促的哨音,重複3遍,持續約20秒鐘,疏散啟動信號為廣播發出緊急疏散口令。
(2)對學生培訓:各班採用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演練程序和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避震和疏散的演練信號,熟悉應急疏散路線和到達地點。
(3)說明本次演練的目的是日常性教育培訓,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選定好各個班級演練時疏散的路線及集中地點。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集中地點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正式演練前舉行一至二次預演,確保正式演練圓滿成功。
七、演練要求
1、保持鎮定,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確保安全。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強調學生在疏散行進中不得回頭找尋遺失物件,防止。)。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八、演練步驟
1、演練指揮部人員就位,組織指揮。各應急組相關人員就位待命。指揮長啟動程序: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同學,常周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請各班演練指導員(班主任)重申演練程序和演練要求。(5分鐘)。
2、演練開始,信號組發出模擬地震警報信號:
(1)應急避震: 應急避震啟動信號響起後,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立即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里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1分鐘後學生復位,聽信號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2)應急疏散:應急疏散啟動信號通知後,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按照疏散方案和預定路線迅速組織同學們撤離到指定地點(操場),下樓梯時要招呼學生注意安全,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後,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
(3)清點人數:夏國雲下達命令,按照事先劃定好的各年級和各班級的方位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立即清點人數,分班級向各年級組長報告,各年級組長匯總年級人數後向指揮長報告。
(4)演練總結。
1、請夏校長總結講話。
2、請現場指導專家對現場演練進行點評。
3、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依次退場,返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