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絕慶黨建九十周年》
浩渺乾坤日月梭。
人間盛世樂祥和。
旭陽九野山河秀。
赤縣同吟感謝歌。
2、《七律建黨九十周年感懷》
滾滾烏雲罩九洲。
工農浴血匯洪流。
鐮錘殺敵豪情邁。
將士揮戈壯志酬。
春風吹大地。
飛旋彩筆繪藍圖。
憂民憂國心無愧。
立黨為公九十秋。
3、《古風黨旗頌》
九秩黨旗紅。
笑唱南湖風。
情灑西柏坡。
霞映北京城。
旗手前引路。
億眾續長征。
雄心寫壯志。
和諧奔復興。
4、《建黨九十周年紀念有感》
中華大地氣氤氳。
曠古欣迎馬列魂。
抗日除倭昭日月。
改朝換代扭乾坤。
寺僧惑問周期事。
民主肓培萬代根。
壽誕九十歌湊唱。
長生不老永年輕。
5、《定風波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
旗飄神州歷九旬。
腥風血雨浴精神。
幾代躬耕花璀璨。
鮮艷,承前矢志更芳芬。
問道聲多心意惇。
求本。征途險惡慎思倫。
歧路滄桑染血處。
回顧,長歌圓夢祭英魂。
6、《沁園春建黨九十周年紅船起航(1)》
五嶽呻呻。
大地昏昏。
惡水波瀾。
報俄邦十月。
一聲炮響。
神州五四。
數吼雲端。
紅色幽靈。
京城瀰漫。
掀起湘江波浪翻。
需何日。
願大鸞翔宇。
躍上藍天。
誰來收拾河山。
看北李南陳引眾賢。
聚首來上海。
胸懷赤縣。
再游湖上。
駕馭紅船。
十二男兒。
激揚文宇。
大浪淘沙各異篇。
觀滄海。
乘長風破浪。
直掛雲帆。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歌頌黨的詩詞名句[朗讀]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6.苛政猛於虎。(禮記)。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10.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1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2.知恥近乎勇。(禮記)。
1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15.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
16.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
2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3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3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2.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33.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3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41.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45.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4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49.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50.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51.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5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54.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55.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56.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57.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58.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60.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6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6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6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64.識時務者為俊傑。(孔子)。
65.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
6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6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6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70.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
71.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7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7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7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7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7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77.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7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7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80.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8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8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83.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84.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8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86.聽其言,觀其行。(論語)。
8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88.吾日參省吾身。(曾子)。
89.貧而無怨,富而不驕。(論語)。
90.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
9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92.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孔子)。
9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9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95.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
96.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7.智者不惑,仁者不優,勇者不懼。(論語)。
98.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99.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10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0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02.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
10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104.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
10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孟子)。
10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07.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
10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09.如欲平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孟子)。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矣。(孟子)。
111.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112.楊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
113.挾泰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而不能也。(孟子)。
114.為長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為也。(孟子)。
11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1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118.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
11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20.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121.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
122.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
12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孟子)。
1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周)。
1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126.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老子)。
127.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周)。
1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周)。
129.彼一是非,此一是非。(莊周)。
130.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131.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132.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荀子)。
133.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晏子)。
134.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1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6.流言止於智者。(荀子)。
137.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老子)。
138.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39.千里之提,潰於蟻穴。(韓非子)。
140.置之死地而後生,(孫子)。
141.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142.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老子)。
143.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孫子)。
144.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145.遠水不救近火。(韓非子)。
146.掛羊頭賣狗肉。(晏子)。
14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14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149.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150.輕則寡謀,驕則無禮(國語)。
15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152.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左傳)。
15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154.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
155.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156.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呂氏春秋)。
157.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158.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159.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16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左傳)。
161.貪天之功,據為己有。(左傳)。
162.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163.香餌之下,必有死魚。
164.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左傳)。
165.行千里者半九十。
16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67.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荀子)。
168.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6.苛政猛於虎。(禮記)。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10.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1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2.知恥近乎勇。(禮記)。
1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15.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
16.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
2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3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3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2.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33.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3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41.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45.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4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49.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50.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51.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5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54.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55.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56.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57.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58.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60.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6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6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6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64.識時務者為俊傑。(孔子)。
65.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
6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6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6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70.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
71.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7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7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7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7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7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77.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7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7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80.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8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8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83.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84.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8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86.聽其言,觀其行。(論語)。
8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88.吾日參省吾身。(曾子)。
89.貧而無怨,富而不驕。(論語)。
90.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
9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92.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孔子)。
9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9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95.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
96.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7.智者不惑,仁者不優,勇者不懼。(論語)。
98.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99.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10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0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02.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
10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104.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
10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孟子)。
10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07.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
10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09.如欲平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孟子)。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矣。(孟子)。
111.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112.楊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
113.挾泰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而不能也。(孟子)。
114.為長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為也。(孟子)。
11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1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118.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
11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20.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121.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
122.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
12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孟子)。
1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周)。
1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126.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老子)。
127.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周)。
1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周)。
129.彼一是非,此一是非。(莊周)。
130.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131.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132.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荀子)。
133.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晏子)。
134.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1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6.流言止於智者。(荀子)。
137.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老子)。
138.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39.千里之提,潰於蟻穴。(韓非子)。
140.置之死地而後生,(孫子)。
141.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142.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老子)。
143.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孫子)。
144.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145.遠水不救近火。(韓非子)。
146.掛羊頭賣狗肉。(晏子)。
14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14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149.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150.輕則寡謀,驕則無禮(國語)。
15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152.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左傳)。
15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154.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
155.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156.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呂氏春秋)。
157.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158.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159.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16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左傳)。
161.貪天之功,據為己有。(左傳)。
162.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163.香餌之下,必有死魚。
164.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左傳)。
165.行千里者半九十。
16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67.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荀子)。
168.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一)建黨佳節到,七月一日紅。
向著太陽我放聲高歌,歌唱斧頭、鐮刀、五星。
難忘南湖的紅船,南昌的槍聲;
瑞金的星星之火,井岡的挺拔青松;
遵義城頭的霞光,雪山草地的崢嶸。
隨便看看吧。
耳畔還迴響著南泥灣的勞動號子,寶塔山上的《東方紅》。
我們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伴著《國,際歌》的旋律去戰鬥。
贏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他們前的萬道彩虹。
九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歌聲更加豪邁動聽。
我們歌唱江南的杏花春雨,也歌唱戈壁灘上的駝鈴。
我們歌唱呼倫貝爾的駿馬,也歌唱曾母暗沙的濤聲。
我們歌唱神舟號遨遊太空,也歌唱嫦娥號巡視廣寒宮。
我們歌唱農民豐收的喜悅,也歌唱工人的勞動熱情。
我們歌唱黨的英明領導,也歌唱解放軍這座堅強的鋼鐵長城。
值此萬眾歡慶的時刻,讓我們放開響亮的歌喉,唱支山歌給黨聽。
用我們的心靈祝福我們的黨永遠快樂!永遠年青。
帶領全國人民努力奮鬥,把東方神州這個泱泱大國建設得。
更加富強、繁榮、昌盛。
永遠團結、和諧、安定。
(二)
徜徉在和平的祥和里。
沐浴在和諧的春風中。
我們聆聽著前進的腳步聲。
品味著動人的交響。
所有的思緒片刻間。
凝聚在鐵錘和鐮刀相擁的黨旗上。
栩栩生輝。
感謝您。
祖國母親偉大的黨。
90年的風雨兼程。
鑄就了您超人的意志。
90年的披荊斬棘。
鍛造了您鋼鐵的脊樑。
從南湖小船上的星星之火。
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日千里艱辛的里程留下您。
奮鬥的腳步。
執著的豪情。
二萬五千里長征跋涉的足跡。
90年的奮鬥歷程。
鑄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熊熊火炬。
中華民族正昂首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道路上。
鏗鏘闊步。
矗立世界巔峰。
我們看到。
神州大地閃爍著您五彩的光芒。
擁抱遼闊大地。
我們耳聞。
萬里河山迴蕩著您醉人的歌聲。
我們。
聆聽新世紀的交響樂曲。
沐浴小康生活的五彩芬芳。
迎接和諧社會的萬道霞光。
中華騰飛的和諧列車正在向前飛駛傳承民族之精華。
架設和平之橋樑。
盤點今天。
國民經濟飛速發展。
奧運聖火激情傳遞。
小康生活初具規模。
和諧社會深入人心。
此時此刻。
品味累累碩果的芳香。
分享鮮花如海的喜慶。
體會頌歌如潮的感動。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早已融入全中國人的心靈深處。
萌發著鮮嫩的綠芽微微綻放。
迎接著明天更加燦爛的太陽歌頌黨詩朗誦篇三。
總是聽見鏗鏘的腳步在黑暗中啟程。
總是聽見星星之火從歷史深處。
吶喊著一路奔跑,總是聽見一支步槍。
驚醒沉睡的山河,總是聽見一捧小米。
喂養著嗷嗷待哺的革命九十年的長詩讀得歲月熱淚盈眶。
九十年一個信念將日子擦得越來越亮。
九十年,在鐮刀、麥穗、鐵錘的骨頭中碰出火花。
一次船上的偉大會議,一次洪水般。
浩蕩的會師,一段二萬五千里路的破繭成蝶。
一腔熱血,一朵燒紅的信念……。
黨啊!當我像一棵小草偎依在大地胸前。
迎著朝陽,我聽見您把春天掰開。
種植富足民生的聲音,聽見火焰。
在時間裡奔跑的聲音,聽見一匹快馬。
將生活馱向光明的聲音,還聽見那個。
曾經柔弱瘦小的七月變得高大。
漫山遍野都是她歌唱的聲音。
向著太陽我放聲高歌,歌唱斧頭、鐮刀、五星。
難忘南湖的紅船,南昌的槍聲;
瑞金的星星之火,井岡的挺拔青松;
遵義城頭的霞光,雪山草地的崢嶸。
隨便看看吧。
耳畔還迴響著南泥灣的勞動號子,寶塔山上的《東方紅》。
我們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伴著《國,際歌》的旋律去戰鬥。
贏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他們前的萬道彩虹。
九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歌聲更加豪邁動聽。
我們歌唱江南的杏花春雨,也歌唱戈壁灘上的駝鈴。
我們歌唱呼倫貝爾的駿馬,也歌唱曾母暗沙的濤聲。
我們歌唱神舟號遨遊太空,也歌唱嫦娥號巡視廣寒宮。
我們歌唱農民豐收的喜悅,也歌唱工人的勞動熱情。
我們歌唱黨的英明領導,也歌唱解放軍這座堅強的鋼鐵長城。
值此萬眾歡慶的時刻,讓我們放開響亮的歌喉,唱支山歌給黨聽。
用我們的心靈祝福我們的黨永遠快樂!永遠年青。
帶領全國人民努力奮鬥,把東方神州這個泱泱大國建設得。
更加富強、繁榮、昌盛。
永遠團結、和諧、安定。
(二)
徜徉在和平的祥和里。
沐浴在和諧的春風中。
我們聆聽著前進的腳步聲。
品味著動人的交響。
所有的思緒片刻間。
凝聚在鐵錘和鐮刀相擁的黨旗上。
栩栩生輝。
感謝您。
祖國母親偉大的黨。
90年的風雨兼程。
鑄就了您超人的意志。
90年的披荊斬棘。
鍛造了您鋼鐵的脊樑。
從南湖小船上的星星之火。
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日千里艱辛的里程留下您。
奮鬥的腳步。
執著的豪情。
二萬五千里長征跋涉的足跡。
90年的奮鬥歷程。
鑄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熊熊火炬。
中華民族正昂首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道路上。
鏗鏘闊步。
矗立世界巔峰。
我們看到。
神州大地閃爍著您五彩的光芒。
擁抱遼闊大地。
我們耳聞。
萬里河山迴蕩著您醉人的歌聲。
我們。
聆聽新世紀的交響樂曲。
沐浴小康生活的五彩芬芳。
迎接和諧社會的萬道霞光。
中華騰飛的和諧列車正在向前飛駛傳承民族之精華。
架設和平之橋樑。
盤點今天。
國民經濟飛速發展。
奧運聖火激情傳遞。
小康生活初具規模。
和諧社會深入人心。
此時此刻。
品味累累碩果的芳香。
分享鮮花如海的喜慶。
體會頌歌如潮的感動。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早已融入全中國人的心靈深處。
萌發著鮮嫩的綠芽微微綻放。
迎接著明天更加燦爛的太陽歌頌黨詩朗誦篇三。
總是聽見鏗鏘的腳步在黑暗中啟程。
總是聽見星星之火從歷史深處。
吶喊著一路奔跑,總是聽見一支步槍。
驚醒沉睡的山河,總是聽見一捧小米。
喂養著嗷嗷待哺的革命九十年的長詩讀得歲月熱淚盈眶。
九十年一個信念將日子擦得越來越亮。
九十年,在鐮刀、麥穗、鐵錘的骨頭中碰出火花。
一次船上的偉大會議,一次洪水般。
浩蕩的會師,一段二萬五千里路的破繭成蝶。
一腔熱血,一朵燒紅的信念……。
黨啊!當我像一棵小草偎依在大地胸前。
迎著朝陽,我聽見您把春天掰開。
種植富足民生的聲音,聽見火焰。
在時間裡奔跑的聲音,聽見一匹快馬。
將生活馱向光明的聲音,還聽見那個。
曾經柔弱瘦小的七月變得高大。
漫山遍野都是她歌唱的聲音。
秋雨——高樓目盡欲薄暮,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水池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景——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迴蕩。
秋菊——寧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寒風中。
秋思——故友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閒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更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舍秋。
秋悟——大師講解悲秋事,不似墨客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水池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景——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迴蕩。
秋菊——寧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寒風中。
秋思——故友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閒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更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舍秋。
秋悟——大師講解悲秋事,不似墨客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1、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2、夢從海底跨枯桑。——劉辰翁《西江月·新秋寫興》。
3、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柳永《甘草子·秋暮》。
4、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5、別離滋味濃於酒。——張耒《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
6、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陸遊《秋思》。
7、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蘇軾《念奴嬌·中秋》。
8、筍柱鞦韆游女並。——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9、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0、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李白《送張舍人之江東》。
11、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鄭侍御謫閩中》。
12、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13、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湯顯祖《江宿》。
14、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殘菊》。
15、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
16、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元好問《秋懷》。
17、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林逋《詠秋江》。
18、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9、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20、秋晚佳晨重物華,高台復帳駐鳴笳。——宋祁《九日置酒》。
2、夢從海底跨枯桑。——劉辰翁《西江月·新秋寫興》。
3、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柳永《甘草子·秋暮》。
4、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5、別離滋味濃於酒。——張耒《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
6、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陸遊《秋思》。
7、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蘇軾《念奴嬌·中秋》。
8、筍柱鞦韆游女並。——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9、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0、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李白《送張舍人之江東》。
11、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鄭侍御謫閩中》。
12、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13、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湯顯祖《江宿》。
14、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殘菊》。
15、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
16、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元好問《秋懷》。
17、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林逋《詠秋江》。
18、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9、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20、秋晚佳晨重物華,高台復帳駐鳴笳。——宋祁《九日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