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參觀後,我感受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下,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將這段英雄史詩、這份赤子情懷、這股團結精神銘記心中,傳承好、發揚好湘江戰役偉大精神,奮力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湘江戰役書寫了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英雄史詩。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最關鍵的一仗。經此一役,中央紅軍從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其慘烈程度著實令人痛心。面對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無數革命先烈不畏犧牲、前赴後繼、捨生忘死,才最終殺出一條血路,撕開了重兵設防的封鎖線。湘江戰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英雄史詩,無數革命先烈將紅色火種播撒在中華大地。這樣一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更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廣大黨員幹部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精神品質,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面前,都要迎難。
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展現出新時代黨員幹部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新面貌。
湘江戰役涵養了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赤子情懷。「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在湘江戰役,當接到中革軍委「保證我野戰軍全部突過封鎖線」的命令後,全軍將士即使面臨生死危急,仍然在「誓死保衛黨中央」的鏗鏘誓言下,絕對服從命令,從而確保黨中央順利突破湘江。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面前,在數倍於己的敵人面前,因為心中有對黨的絕對忠誠,才最終扭轉了戰鬥局面,粉碎了蔣介石欲將紅軍置於死地的罪惡企圖。穿越百年黨史,這份赤子情懷更顯得彌足珍貴。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從灌陽新圩阻擊戰,到光華鋪阻擊戰,再到覺山鋪阻擊戰,無數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熱血軍魂,譜寫軍民一心、團結互助的「魚水情」。在廣西興安縣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年近百歲的瑤族老奶奶趙良英,是紅軍長征湘江。
戰役的見證者,更是紅軍墓的守陵人。她幫助紅軍磨米、燒開水,找吃的、借用的,對傷病員,她不僅幫熬草藥治病,還一口一口地喂受傷紅軍。可以說,湘江戰役彰顯了黨領導下的紅軍和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的軍民情、魚水情。翻開新時代的篇章,這種團結互助精神,都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廣大黨員幹部要將這段崢嶸歲月銘記心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揚「一面旗、一盤棋、一股繩」的團結合作精神,共同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局面。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參觀扶眉戰役紀念館心得體會12篇[朗讀]
上周末,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參觀後,我感受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下,黨史學習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將這段英雄史詩、這份赤子情懷、這股團結精神銘記心中,傳承好、發揚好湘江戰役偉大精神,奮力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湘江戰役書寫了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英雄史詩。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最關鍵的一仗。經此一役,中央紅軍從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其慘烈程度著實令人痛心。面對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無數革命先烈不畏犧牲、前赴後繼、捨生忘死,才最終殺出一條血路,撕開了重兵設防的封鎖線。湘江戰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英雄史詩,無數革命先烈將紅色火種播撒在中華大地。這樣一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更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廣大黨員幹部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精神品質,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面前,都要迎難。
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展現出新時代黨員幹部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新面貌。
湘江戰役涵養了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赤子情懷。「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在湘江戰役,當接到中革軍委「保證我野戰軍全部突過封鎖線」的命令後,全軍將士即使面臨生死危急,仍然在「誓死保衛黨中央」的鏗鏘誓言下,絕對服從命令,從而確保黨中央順利突破湘江。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面前,在數倍於己的敵人面前,因為心中有對黨的絕對忠誠,才最終扭轉了戰鬥局面,粉碎了蔣介石欲將紅軍置於死地的罪惡企圖。穿越百年黨史,這份赤子情懷更顯得彌足珍貴。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從灌陽新圩阻擊戰,到光華鋪阻擊戰,再到覺山鋪阻擊戰,無數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熱血軍魂,譜寫軍民一心、團結互助的「魚水情」。在廣西興安縣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年近百歲的瑤族老奶奶趙良英,是紅軍長征湘江。
戰役的見證者,更是紅軍墓的守陵人。她幫助紅軍磨米、燒開水,找吃的、借用的,對傷病員,她不僅幫熬草藥治病,還一口一口地喂受傷紅軍。可以說,湘江戰役彰顯了黨領導下的紅軍和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的軍民情、魚水情。翻開新時代的篇章,這種團結互助精神,都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廣大黨員幹部要將這段崢嶸歲月銘記心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揚「一面旗、一盤棋、一股繩」的團結合作精神,共同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局面。
當下,黨史學習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將這段英雄史詩、這份赤子情懷、這股團結精神銘記心中,傳承好、發揚好湘江戰役偉大精神,奮力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湘江戰役書寫了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英雄史詩。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最關鍵的一仗。經此一役,中央紅軍從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其慘烈程度著實令人痛心。面對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無數革命先烈不畏犧牲、前赴後繼、捨生忘死,才最終殺出一條血路,撕開了重兵設防的封鎖線。湘江戰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英雄史詩,無數革命先烈將紅色火種播撒在中華大地。這樣一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更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廣大黨員幹部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精神品質,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面前,都要迎難。
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展現出新時代黨員幹部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新面貌。
湘江戰役涵養了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赤子情懷。「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在湘江戰役,當接到中革軍委「保證我野戰軍全部突過封鎖線」的命令後,全軍將士即使面臨生死危急,仍然在「誓死保衛黨中央」的鏗鏘誓言下,絕對服從命令,從而確保黨中央順利突破湘江。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面前,在數倍於己的敵人面前,因為心中有對黨的絕對忠誠,才最終扭轉了戰鬥局面,粉碎了蔣介石欲將紅軍置於死地的罪惡企圖。穿越百年黨史,這份赤子情懷更顯得彌足珍貴。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從灌陽新圩阻擊戰,到光華鋪阻擊戰,再到覺山鋪阻擊戰,無數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熱血軍魂,譜寫軍民一心、團結互助的「魚水情」。在廣西興安縣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年近百歲的瑤族老奶奶趙良英,是紅軍長征湘江。
戰役的見證者,更是紅軍墓的守陵人。她幫助紅軍磨米、燒開水,找吃的、借用的,對傷病員,她不僅幫熬草藥治病,還一口一口地喂受傷紅軍。可以說,湘江戰役彰顯了黨領導下的紅軍和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的軍民情、魚水情。翻開新時代的篇章,這種團結互助精神,都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廣大黨員幹部要將這段崢嶸歲月銘記心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揚「一面旗、一盤棋、一股繩」的團結合作精神,共同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局面。
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魚。
從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回來已經一百多天了,這句話在我腦海里久久不散,心情也久久不平靜。在湘江參觀紅色足跡,我被紅軍士兵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死後的獻身精神感染,受到他們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的衝擊。
在敵我條件差異化的情況下,國民黨認為湘江圍剿戰是不可破壞的囚籠,但勇敢的紅軍士兵成功地粉碎了敵人看起來必勝的計劃,渡江成功了。紅軍士兵是怎麼做到的?
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打破國民黨三條封鎖線的紅軍到達湘江時已經成為疲憊的老師,數倍的敵軍占據湘江有利地形,擺出圍剿決戰的姿勢。在危難面前,紅軍士兵們相信千條路,萬條路,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有道路,只要跟著共產黨走,一定能贏,農民一定能成為主人,為了勝利沒有表現出我的戰鬥精神,勇敢地奮鬥。
快走!快點走!快點走!快點突破包圍!浮橋沒有工程的依賴,沒有飛機大炮的掩護,勇敢的紅軍不怕辛苦,以執著的革命信念,前僕人用血肉的軀體築起屏障,鋪上浮橋,敵軍多次轟炸,浮橋多次斷裂。他們以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壓制饑寒和恐懼,在槍林彈雨下優秀地完成了架橋任務。
依靠鐵的紀律。在一座小山上,紅五師死守陣地奮鬥三晝夜不退半步阻止敵軍的紅三十四師為了完成護衛任務堅持到最後一兵一卒,沒有人逃兵受重傷的士兵在療傷過程中絕對不眾的針線,而是用身體有價值的東西交換……。他們總是把紀律放在前面,寧願為共產主義獻身也不願逃兵,寧願戰死沙場也不踩紅線也不走紅線,用紀律的力量建造銅牆鐵壁,阻止敵人,為大部隊渡過時間。
依靠榜樣的精神。陳樹湘受傷被俘,他以斷腸明志的方式為蘇維埃新中國流出了最後一滴血,面對蜂擁而至的敵人,受重傷的紅五團政委搖搖晃晃,寧願自殺也不願拖累戰友的危急時刻,為了保護陣地而死亡的耿猛拔刀衝進敵人的戰鬥……這場渡江戰役有很多無名英雄,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忘記,衝鋒在前,用寶貴的生命實踐共產黨員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激發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興安縣革命紀念碑下,面對黨旗,面對睡在那個地方的烈士們,我每次讀入黨誓言,腦子裡都會出現熟悉的身影,心裡裝著人民,但是沒有裝備自己的縣委書記焦裕祿的青春獻給扶貧事業的基層幹部黃文秀是年度花甲戰爭疫病的先驅鍾南山……。
他們都是我們熟悉的先進典型人物,和很多革命先烈們一樣保護初心,在職場勇敢奮鬥,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一生,努力成為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優秀戰士。
興安之行,我接受了紅色精神的洗禮,紅軍士兵為革命勝利擦亮了初心的底色,用實際行動征服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意志。
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車站就會變高,心胸開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實現風雨不安。習近平總書記說,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很多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壓艙石,是克服困難的偉大力量,堅定不移才能最終成功。
面對困難時,與身邊的優秀黨員幹部相比,強烈比較了自己的不足。
調到紀檢監察機關協助宣傳已經半年了。每次看到同事們在媒體報紙上發表的情報原稿,武鳴區在南寧市紀檢監察新聞情報排行榜上又前進,同事們白天忙於業務晚上加班寫原稿的場面就出現在我眼前。知道這些成績的背後是辛苦的支付,自己也暗中下定決心以他們為榜樣,但是因為文字的基礎不夠等,寫作遲了。
領導多次鼓勵我,指導我,自己似乎無法擺脫能力恐慌的困境。現在想起來,我的這個困難在很多優秀黨員面前完全是一件小事,結果自己的理想信念不牢固,難以克服。
每個歷史,每個典型,都是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我認為,當我再次遇到困難或困惑時,我可以從榜樣中吸取力量,戰勝困難,找到前進的道路。
從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回來已經一百多天了,這句話在我腦海里久久不散,心情也久久不平靜。在湘江參觀紅色足跡,我被紅軍士兵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死後的獻身精神感染,受到他們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的衝擊。
在敵我條件差異化的情況下,國民黨認為湘江圍剿戰是不可破壞的囚籠,但勇敢的紅軍士兵成功地粉碎了敵人看起來必勝的計劃,渡江成功了。紅軍士兵是怎麼做到的?
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打破國民黨三條封鎖線的紅軍到達湘江時已經成為疲憊的老師,數倍的敵軍占據湘江有利地形,擺出圍剿決戰的姿勢。在危難面前,紅軍士兵們相信千條路,萬條路,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有道路,只要跟著共產黨走,一定能贏,農民一定能成為主人,為了勝利沒有表現出我的戰鬥精神,勇敢地奮鬥。
快走!快點走!快點走!快點突破包圍!浮橋沒有工程的依賴,沒有飛機大炮的掩護,勇敢的紅軍不怕辛苦,以執著的革命信念,前僕人用血肉的軀體築起屏障,鋪上浮橋,敵軍多次轟炸,浮橋多次斷裂。他們以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壓制饑寒和恐懼,在槍林彈雨下優秀地完成了架橋任務。
依靠鐵的紀律。在一座小山上,紅五師死守陣地奮鬥三晝夜不退半步阻止敵軍的紅三十四師為了完成護衛任務堅持到最後一兵一卒,沒有人逃兵受重傷的士兵在療傷過程中絕對不眾的針線,而是用身體有價值的東西交換……。他們總是把紀律放在前面,寧願為共產主義獻身也不願逃兵,寧願戰死沙場也不踩紅線也不走紅線,用紀律的力量建造銅牆鐵壁,阻止敵人,為大部隊渡過時間。
依靠榜樣的精神。陳樹湘受傷被俘,他以斷腸明志的方式為蘇維埃新中國流出了最後一滴血,面對蜂擁而至的敵人,受重傷的紅五團政委搖搖晃晃,寧願自殺也不願拖累戰友的危急時刻,為了保護陣地而死亡的耿猛拔刀衝進敵人的戰鬥……這場渡江戰役有很多無名英雄,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忘記,衝鋒在前,用寶貴的生命實踐共產黨員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激發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興安縣革命紀念碑下,面對黨旗,面對睡在那個地方的烈士們,我每次讀入黨誓言,腦子裡都會出現熟悉的身影,心裡裝著人民,但是沒有裝備自己的縣委書記焦裕祿的青春獻給扶貧事業的基層幹部黃文秀是年度花甲戰爭疫病的先驅鍾南山……。
他們都是我們熟悉的先進典型人物,和很多革命先烈們一樣保護初心,在職場勇敢奮鬥,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一生,努力成為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優秀戰士。
興安之行,我接受了紅色精神的洗禮,紅軍士兵為革命勝利擦亮了初心的底色,用實際行動征服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意志。
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車站就會變高,心胸開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實現風雨不安。習近平總書記說,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很多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壓艙石,是克服困難的偉大力量,堅定不移才能最終成功。
面對困難時,與身邊的優秀黨員幹部相比,強烈比較了自己的不足。
調到紀檢監察機關協助宣傳已經半年了。每次看到同事們在媒體報紙上發表的情報原稿,武鳴區在南寧市紀檢監察新聞情報排行榜上又前進,同事們白天忙於業務晚上加班寫原稿的場面就出現在我眼前。知道這些成績的背後是辛苦的支付,自己也暗中下定決心以他們為榜樣,但是因為文字的基礎不夠等,寫作遲了。
領導多次鼓勵我,指導我,自己似乎無法擺脫能力恐慌的困境。現在想起來,我的這個困難在很多優秀黨員面前完全是一件小事,結果自己的理想信念不牢固,難以克服。
每個歷史,每個典型,都是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我認為,當我再次遇到困難或困惑時,我可以從榜樣中吸取力量,戰勝困難,找到前進的道路。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