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普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黨員幹部、教育人民群眾,堅守基層意識形態工作陣地,築牢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按照省委、市委相關要求,就我鎮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我鎮嚴格按照我市《關於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從建平台、建隊伍、開展實踐活動著手,大力開展我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提高站位,充分認識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重大意義作用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重要任務是思想引領,核心內容是傳播普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牢牢把握這個主線,教育引導廣大幹群堅定信念信仰,把廣大群眾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要從加強「兩個堅決維護」核心思想、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高度,提升政治站位,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擺在首位,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基層意識形態、黨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把牢方嚮導向,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統籌安排、周密部署、精心設計,切實把宣講宣傳貫徹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二、積極響應,快速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平台的搭建
一是注重實踐讓文明建設發揮更大效力。突出強調「農村」實踐,補短板,提高農村文明建設的綜合水平。事實上,我鎮在農村文明建設中,已經探索不少成功的經驗。比如,完善村規民約,引導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抓好村風民俗建設、家庭美德建設、平安村建設、農家書屋建設等,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家庭觀、消費觀;營造敬老愛幼,鄰里互助,團結和睦、崇尚向善的濃厚文明鄉風。通過廣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升農民的「精氣神」。在此基礎上,抓好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同樣強調實踐的作用,通過實踐探索,讓農民在文明創建中增強自豪感,增強自覺性,增強自信心,增強凝聚力,讓廣大農村真正煥發出加快發展的蓬勃朝氣和強大的內生動力。
二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應體現在提升農民素質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全面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讓傳統農民轉變為新時代的新型農民。這就需要把文明實踐貫穿融入到農村生產生活之中,著力建設和拓展載體,組織開展好送理論、送科技、送論等活動,結合農村實際集中宣講十九大精神和農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問題,以期增強信心、凝聚共識。同時,注意虛功實做,廣泛開展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培訓,成立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專家為主的講師團,指導基層開展全產業鏈培訓服務。扶持農民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創建家庭農場,跟蹤解決農民生產實際問題,不斷增強文明實踐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
三是全面鋪開,打造村級文明實踐站。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內容、有活動、有保障「五有」標準,通過整合村級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等現有資源,村「兩委」班子擔任文明實踐活動站工作人員,鎮黨委支持活動經費,在全鎮13個村建立了村級文明實踐站。
四是因地制宜,打造屯級文明實踐點。要求有屯級文化綜合樓的村屯的必須建立文明實踐點,沒有文化綜合樓的村屯可以因地制宜在村級活動室或者人員集聚比較多的地方設立文明實踐點,所需要的經費由鎮、村兩級提供。如我鎮主力村就在群眾經常集聚的村口小廣場中設立了文明實踐點,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有效扭轉了屯裡面聚眾打牌、喝酒的風氣。
三、明確任務,全面把握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總體要求
「新時代文明傳習所」是宣傳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是學習研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宣傳宣講各項方針政策、助推精準脫貧、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是加強基層黨建、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渠道,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引領社會風尚的重要平台。通過建設「新時代文明傳習所」,進一步提高城鄉社會文明程度和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城鄉群眾生活品質,推動城市文明向全域文明轉變,奮力建設創新人文宜居新鎮。一突出政治引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築牢共同思想基礎,引領群眾一起奮鬥,推動城鄉發展、鄉村振興,創造幸福生活。二堅持精準務實。始終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供需精準、供給有效,真正為城鄉群眾提供高質量、常態化、受歡迎的文明傳習志願服務。三保持常態長效。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推動文明傳習活動和傳習隊伍常態化,持續化,打造一支常駐群眾身邊的志願服務隊伍,把傳習陣地建到群眾家門口,實現人人都是「文明傳習者」。四注重全面覆蓋。採取「集中+分散」、「固定+流動」相結合原則,廣泛開展文明傳習活動和服務,提高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養,助力鄉村振興,共建幸福家園。五著力補齊短板。把各種優質資源和公共服務有序、有效、持久地配送到農村,全力打造農村群眾的精神家園和「富足、健康、快樂、時尚」的品質生活。探索形成一套適應新時代要求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思路、對策和方法,實現鄉村精神文明從形式到內容的轉變,補齊「精神短板」。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進一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我們一定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發揮好鎮一級的主體作用和樞紐功能,聚焦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著力整體統籌工作內容、建立有效運行機制、科學統籌調配資源、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高標準、高質量進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開創美好鎮凝神聚力。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新時代的文明實踐所工作總結[朗讀]
今年以來,xx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持縣委書記親自抓、宣傳部門重點抓、全縣上下合力抓,通過大力實施「六三三計劃」,努力彰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規範性、實效性、多樣性,讓文明實踐之花在海西大地越開越艷。
一、按照「六個有」要求,充分體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規範性。
一是有組織。建立三級組織體系。縣委、縣政府印發關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的實施意見》,高規格成立由縣委書記親自擔任主任,常委宣傳部長和兩名副鄉長擔任副主任、25個部門和11個鄉鎮一把手為成員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並選配10名工作人員進駐辦公。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所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配備工作人員2-3名。村(社區)成立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任站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配備專職指導員1-2名。二是有隊伍。縣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由縣委書記任總隊長。鎮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支隊,由鎮黨委書記任支隊長。村(社區)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由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任隊長。按照「中心有志願服務專家庫,所有志願服務隊伍,站有鄉土人才志願者」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五大志願服務隊伍,即理論政策法規宣講志願服務隊伍、文化志願服務隊伍、教育志願服務隊伍、科技科普志願隊伍、健康促進與體育志願服務隊伍。三是有陣地。鎮、村(社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選擇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站等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固定陣地。所、站有道德講堂、志願服務站、未成年人活動室、科普教育等功能室和室外文體廣場。四是有制度。按照縣統一模板,縣、鎮、村(社區)將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成人員名單、工作職責、管理制度、志願人員、活動菜單、各功能室制度等內容布置上牆,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開展工作,確保不偏不漏。五是有流程。實行「菜單式」志願服務,即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供需平台上,將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內容列成「菜單」,通過各志願服務組織「備菜」,群眾「點菜」,縣鎮調劑「配菜」,志願者上門「送菜」,群眾現場「品菜」,縣鎮財政「買單」6個流程,讓群眾像上飯店一樣輕鬆選擇文明實踐活動「菜肴」,從而實現群眾文明實踐活動需求和志願組織提供志願服務項目的無縫對接。
六是有活動。把開展多形式的活動貫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始終。舉辦春晚、創業就業文藝晚會、第10屆「激情八月活力xx」廣場文化演出周暨灌河流域四市五縣文化聯誼、首屆青年歌手大賽、廣場舞大賽、優秀文化進校園等活動156次,組織送戲、送電影下鄉、進校園1577場,組織開展「八禮四儀」系列活動60餘場次,開展校園防欺凌講座30餘場,拍攝未成年人教育小視頻7期,開展其它各類活動268場次,發放《留守兒童安全防範手冊》500餘本。全縣縣誌願江蘇平台註冊志願者6.8萬人,志願組織總數302個。
二、按照「三個分」步驟,切實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效性。
一是堅持分層推進。堅持早推進,早落實,按照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制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按照體系要求,梳理縣級層面的志願服務項目。各鎮制訂鎮級層面服務菜單,村級成立各具特色的互幫小組。二是堅持分批推進。選擇部分試點鎮、村(社區)掛牌。按邊掛牌邊整合資源邊開展活動要求,同步開展文明實踐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結合實際,在抓好規定動作同時,創造自身特色,全面開展各項文明實踐工作。縣對試點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工作進行評估總結,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全面推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三是堅持分期推進。目前,新集鎮、百祿鎮、新安鎮、北陳集鎮已率先完成鎮級層面的文明實踐所建設,李集鎮新民村等9個村率先完成村級試點工作,其它鎮村陸續啟動建設。
三、按照「三個不」原則,全面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多樣性。
一是鼓勵創新,不搞上下一樣粗。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各部門、各鎮大膽創新,縣衛健委創新改革外出務工人員醫療報銷制度,在外務工人員住院的,只要通過手機註冊,上傳基本信息、醫院就診病歷、發票等,就可以直接實現醫保異地結算。縣法院實行民事訴訟預先調解制度,利用「二線」老同志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優勢,組織他們做好民事訴訟預先調解工作,今年以來,有40多起民事訴訟案件經過調解撤訴,避免了民事審判帶來的信訪涉案案件。二是鼓勵先行,不搞全縣齊步走。要求各單位、各鎮、村按照相關標準,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鼓勵部分條件好的單位和鎮村當好排頭兵,條件成熟一個,推動一個,建設一個。三是鼓勵特色,不搞左右一個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根據不同條件、不同群體和不同的文化現狀,精心設計各具特色的項目和載體,鼓勵各鎮、各部門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拿出拳頭產品。如:張店鎮大力弘揚傳統的鑼鼓文化,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唱響文明交響曲;湯溝鎮大力弘揚民俗文化和酒文化,讓特色古鎮綻放現代文明之花;堆溝港鎮大力弘揚灌河文化,在灌河序曲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高地。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借鑑兄弟單位經驗,邊實踐探索、邊總結完善,重點做好四個方面:一是做細志願服務菜單,只要群眾有需求,志願服務菜單就體現出來;二是做快志願服務流程,簡化群眾點單環節,做到一張名片、一個留言、一個電話,志願服務送到家;三是做全實服務內容,要把菜單設計的內容實實在在的安排到位,不搞假大空,不搞樣子工程,不求面子好看;四是做嚴服務隊伍,凡是參加志願服務工作的人員,要嚴格管理,嚴格獎懲,營造一種「好人受追捧、愛心有好報」的社會風氣。
一、按照「六個有」要求,充分體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規範性。
一是有組織。建立三級組織體系。縣委、縣政府印發關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的實施意見》,高規格成立由縣委書記親自擔任主任,常委宣傳部長和兩名副鄉長擔任副主任、25個部門和11個鄉鎮一把手為成員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並選配10名工作人員進駐辦公。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所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配備工作人員2-3名。村(社區)成立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任站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配備專職指導員1-2名。二是有隊伍。縣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由縣委書記任總隊長。鎮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支隊,由鎮黨委書記任支隊長。村(社區)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由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任隊長。按照「中心有志願服務專家庫,所有志願服務隊伍,站有鄉土人才志願者」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五大志願服務隊伍,即理論政策法規宣講志願服務隊伍、文化志願服務隊伍、教育志願服務隊伍、科技科普志願隊伍、健康促進與體育志願服務隊伍。三是有陣地。鎮、村(社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選擇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站等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固定陣地。所、站有道德講堂、志願服務站、未成年人活動室、科普教育等功能室和室外文體廣場。四是有制度。按照縣統一模板,縣、鎮、村(社區)將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成人員名單、工作職責、管理制度、志願人員、活動菜單、各功能室制度等內容布置上牆,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開展工作,確保不偏不漏。五是有流程。實行「菜單式」志願服務,即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供需平台上,將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內容列成「菜單」,通過各志願服務組織「備菜」,群眾「點菜」,縣鎮調劑「配菜」,志願者上門「送菜」,群眾現場「品菜」,縣鎮財政「買單」6個流程,讓群眾像上飯店一樣輕鬆選擇文明實踐活動「菜肴」,從而實現群眾文明實踐活動需求和志願組織提供志願服務項目的無縫對接。
六是有活動。把開展多形式的活動貫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始終。舉辦春晚、創業就業文藝晚會、第10屆「激情八月活力xx」廣場文化演出周暨灌河流域四市五縣文化聯誼、首屆青年歌手大賽、廣場舞大賽、優秀文化進校園等活動156次,組織送戲、送電影下鄉、進校園1577場,組織開展「八禮四儀」系列活動60餘場次,開展校園防欺凌講座30餘場,拍攝未成年人教育小視頻7期,開展其它各類活動268場次,發放《留守兒童安全防範手冊》500餘本。全縣縣誌願江蘇平台註冊志願者6.8萬人,志願組織總數302個。
二、按照「三個分」步驟,切實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效性。
一是堅持分層推進。堅持早推進,早落實,按照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制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按照體系要求,梳理縣級層面的志願服務項目。各鎮制訂鎮級層面服務菜單,村級成立各具特色的互幫小組。二是堅持分批推進。選擇部分試點鎮、村(社區)掛牌。按邊掛牌邊整合資源邊開展活動要求,同步開展文明實踐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結合實際,在抓好規定動作同時,創造自身特色,全面開展各項文明實踐工作。縣對試點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工作進行評估總結,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全面推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三是堅持分期推進。目前,新集鎮、百祿鎮、新安鎮、北陳集鎮已率先完成鎮級層面的文明實踐所建設,李集鎮新民村等9個村率先完成村級試點工作,其它鎮村陸續啟動建設。
三、按照「三個不」原則,全面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多樣性。
一是鼓勵創新,不搞上下一樣粗。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各部門、各鎮大膽創新,縣衛健委創新改革外出務工人員醫療報銷制度,在外務工人員住院的,只要通過手機註冊,上傳基本信息、醫院就診病歷、發票等,就可以直接實現醫保異地結算。縣法院實行民事訴訟預先調解制度,利用「二線」老同志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優勢,組織他們做好民事訴訟預先調解工作,今年以來,有40多起民事訴訟案件經過調解撤訴,避免了民事審判帶來的信訪涉案案件。二是鼓勵先行,不搞全縣齊步走。要求各單位、各鎮、村按照相關標準,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鼓勵部分條件好的單位和鎮村當好排頭兵,條件成熟一個,推動一個,建設一個。三是鼓勵特色,不搞左右一個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根據不同條件、不同群體和不同的文化現狀,精心設計各具特色的項目和載體,鼓勵各鎮、各部門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拿出拳頭產品。如:張店鎮大力弘揚傳統的鑼鼓文化,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唱響文明交響曲;湯溝鎮大力弘揚民俗文化和酒文化,讓特色古鎮綻放現代文明之花;堆溝港鎮大力弘揚灌河文化,在灌河序曲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高地。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借鑑兄弟單位經驗,邊實踐探索、邊總結完善,重點做好四個方面:一是做細志願服務菜單,只要群眾有需求,志願服務菜單就體現出來;二是做快志願服務流程,簡化群眾點單環節,做到一張名片、一個留言、一個電話,志願服務送到家;三是做全實服務內容,要把菜單設計的內容實實在在的安排到位,不搞假大空,不搞樣子工程,不求面子好看;四是做嚴服務隊伍,凡是參加志願服務工作的人員,要嚴格管理,嚴格獎懲,營造一種「好人受追捧、愛心有好報」的社會風氣。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