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頒授「七一勳章」儀式上的重要講話,使我深刻領會領導講話精神實質,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承擔起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使命,發揮總會計師作用,敢於擔當,善於作為,把集團公司的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下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三點體會:
百年來,在歷史長河中前行,穿過大風大浪,越過急流險灘,終於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抓住黨史學習教育的契機,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以百年黨史砥礪「趕考之路」。
在百年黨史中堅定理想信念。回首百年黨史,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與淚水鋪就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從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到篳路藍縷的建設時期,再到如今穩步前行的發展階段,我們黨從不缺乏「舍小家為大家」的奮鬥者,他們雖然年紀不同,事跡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新時代黨員幹部要從黨史學習教育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把對理想信念的堅守轉化成為國為民的行動,用一座座精神豐碑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爭,面對矛盾危機敢於迎難而上。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在新時代不斷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
在百年黨史中強化使命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革命戰爭年代,使命是在危急存亡之際挺身而出;新中國成立之初,使命是在一窮二白之時添磚加瓦;立足建黨百年,使命是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成就上,向著新的目標揚帆遠航。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以史為鏡,在革命故事中汲取鬥爭經驗,在奮鬥歷程中沉澱先輩智慧。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狠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執著,敢於直面挑戰,勇於挑起重任,迎接前進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當今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牢牢把握住「創新」這個有力武器,在如火如荼的鄉村振興中,做好政策、技術、項目等方面創新。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100周年重要講話的心得體會12篇[朗讀]
五四風雷,百年激盪。在五四運動100周年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切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深刻闡述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深情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重溫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更好地弘揚五四精神、激發復興力量,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動指南。
一、道路新起點:五四運動成為探索中國道路的偉大開端
偉大的歷史事件,其意義必將隨著歷史演進愈發彰顯其光芒。10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五四運動扭轉了鴉片戰爭後中國不斷沉淪的發展趨向,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將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和中國封建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華民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為挽救國家危亡,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幾乎沒有間斷過。然而,歷次反對外國侵略的戰爭也好,太平天國農民運動也好,鼓吹愛國救亡和變法圖強的戊戌維新也好,一次次奮起,又一次次失敗。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主義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五四運動的爆發,正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危機步步加深的背景下,各種社會矛盾鬥爭的總爆發。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遭受外交失敗,再一次陷於民族危難。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顧維鈞曾回憶道:「以前我們也曾想過最終方案可能不會太好,但卻不曾料到結果竟是如此之慘。」中國人民徹底清醒地認識到「公理難伸,強權未已」,愛國風暴洶湧而至。與以往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同,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社會各階級群眾第一次共同行動,使五四運動有了前所未有最廣泛的革命力量;「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改造強盜世界」等主張徹底打破近代以來的「尊洋主義」,賦予反帝反封建鬥爭新的內容;各種群眾組織「直接以革命手段行使平民的政權」,使運動迸發出驚天動地的革命鬥爭力量,救亡圖存由此翻開新的篇章。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五四運動的傑出的歷史意義,在於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使走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中國的歷史必然。舊的路走不通了,就會尋找新的出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在蘇俄從書本上的學說變為活生生的現實,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力量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工人和農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社會的主人。這場革命給正在苦悶中摸索、在黑暗中苦鬥的中國先進分子展示了一條新的出路。吳玉章在回憶五四運動時說:「革命有希望,中國不會亡,要改變過去革命的辦法。……必須依靠下層人民,必須走俄國人的道路。」在十月革命影響下,在愛國運動衝擊震盪下,整個中華民族從沉睡中復甦了。五四之後,學生運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婦女運動等廣泛開展起來。人民大眾的覺醒和奮起促使更多先進分子選擇依靠民眾的革命道路。走社會主義道路,成為越來越多先進分子的共識。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五四運動之前,經過早期新文化運動的衝擊,中國思想界「正如久壅的水閘,一旦開放,旁流雜出,雖是噴沫鳴濺,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當時,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合作主義、泛勞動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等各種主義和思潮蜂擁而起,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為人們所重視。五四運動為新思想、新文化開闢了道路,促使思想界沿著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方向探求改造社會的新出路,介紹、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逐步成為進步思想界的主流。當時創辦的400多種新刊物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或傾向於社會主義的達200多種。《新青年》雜誌逐漸轉變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新文化運動發展為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特別是對各種思潮和政治主張的反覆鑑別比較,越來越多的愛國進步青年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開始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集合起來。在五四運動擔任主要領導骨幹的那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實踐中得到淬鍊和成長,很快完成從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等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逐步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同志在回顧五四時期思想經歷時就談道:「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青年周恩來在致友人書信中寫道,「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1922年,惲代英在一篇文章中呼籲:「我們應研究唯物史觀的道理,喚起被經濟生活壓迫得最厲害的群眾」。他們都把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深刻思考中國的革命和未來,使中國人民找到了爭取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鬥爭登上歷史舞台創造了條件」。無產階級的覺醒,對五四運動鬥爭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讓早期共產主義者認識到無產階級必然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早期共產主義者主動脫下長衫、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眾中去了解他們的疾苦,啟發他們的覺悟,使之由自在的階級成為自為的階級。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直接推動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中國革命就有了新的領導核心力量,這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區別於舊民主主義革命最根本的特徵。
二、思想新解放:偉大五四運動孕育了偉大五四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在當時,愛國首先是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帝國主義奴役和封建軍閥政府賣國行徑;進步首先是反對阻礙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沒落的東西,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民主首先是推翻專制獨裁的舊制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學首先是探索指導中國人民改變受奴役、受壓迫地位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深深積澱在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精神動力。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無論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就是愛國的精神;都在經歷一個共同的過程,就是探求強國的道路;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五四運動作為偉大的愛國運動,點燃了振興中華的新希望。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表現出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五四運動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與以往的愛國主義相比較,具有歷史進步性和鮮明時代性。這種愛國主義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與民主和科學精神緊密聯繫,追求發展進步;不是空發議論,而是付諸行動,以「直接行動」投入反帝運動。
五四運動激發了全民族的偉大覺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鬥爭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進行的以「民主與科學」為代表的思想啟蒙,主要是藉助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專制。五四運動後,一些先進分子清醒地認識到,只有首先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才有可能迎來民族文化的繁榮興盛。五四運動作為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在追求真理中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猛烈衝擊和蕩滌了幾千年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大大喚醒了廣大民眾對民族危亡和國家命運的深刻認識。五四先驅們以唯物史觀為武器,從反對封建思想入手,進而提出反對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鬥爭的立足點,從爭取個人的個性解放,擴展到爭取人民群眾的社會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鬥爭方式,從少數人的思想批判,逐步地發展為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從此以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潮流,任何人都無法阻擋。
五四運動展現了頑強的鬥爭精神。1939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說:「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鬥』。我們共產黨是繼承這個傳統的,現在傳下來了,以後更要繼續傳下去。」五四運動通過人民群眾反對帝國主義欺侮和封建軍閥賣國行徑的鬥爭,掀起了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愛國人士廣泛參加的全國性群眾鬥爭,是中國人民以往前赴後繼鬥爭的繼續和新的發展。在五四運動中,愛國青年和人民群眾奮起抗爭,迫使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親日派官僚,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實現了運動的直接鬥爭目標。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五四運動是一場真正顯示全民族力量的群眾運動,以愛國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工人階級顯示了偉大的力量。通過五四運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鬥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
三、時代新內涵:在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發揚五四精神
百年前的中國,如愛國華僑謝纘泰那幅著名「時局圖」中,被象徵列強的熊、鷹、犬、蛙盤踞覬覦,中國所有的據理力爭,在西方的欺凌之下化為烏有。百年後的今天,中國正以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聲音得到傾聽,中國方案備受期待。從五四運動出發,中國人自主探索尋路,硬是從黑夜沉沉中找到了光亮、走向了光明,日益走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目標,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五四運動高揚的精神旗幟,成為築夢路上激勵中國人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百年斗轉星移,五四精神始終保持著不老的青春,放射出永不磨滅的時代光芒。100年的歷史雄辯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五四精神最忠實的繼承者、弘揚者和踐行者。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才逐步變為現實,五四精神的火炬才能代代相傳。在探索、開闢、拓展中國道路的百年歷史進程中,五四精神被不斷賦予新的豐富內涵,不斷彰顯新的時代價值,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
發揚五四精神,奮力走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五四運動時,中國的先進分子「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提出了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偉大理想。五四運動後,中國共產黨從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出發,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近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今天發揚五四精神,就要把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統一起來,總結運用黨和人民探索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擔負起歷史重任,在奔跑中奮力逐夢,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發揚五四精神,奮力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道路至關重要,道路選擇錯誤,就會多走彎路,甚至走上邪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血與火中蹚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改革開放後,我們又沿著五四運動開啟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成功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正確與否,中國人最有發言權。當今世界,總有一些人對我們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千方百計設置障礙。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史、近14億人口的大國發展社會主義,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今天發揚五四精神,就要深刻認識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是不可分割的,要引導人們以史為鑑、以史為師,深刻理解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性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就是要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保持志不改、道不變的定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扎紮實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發揚五四精神,奮力走好人民當家作主之路。五四運動前,人們所接受的民主是伴隨著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和掠奪活動而傳入的資產階級民主。五四時期,中國的先進分子明確提出,「二十世紀的『德謨克拉西』,乃是被征服的新興無產勞動階級,因為自身的共同利害,對於征服階級的財產工商界要求權利的旗幟」,民主不再指的是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指多數人的民主、以勞動群眾為群體的民主。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勞動大眾翻身做主人不懈奮鬥。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進行了廣泛的民主實踐,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開闢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新紀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越來越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的優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現出來。今天發揚五四精神,就要充分認識到,人民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就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就要把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具體體現到黨和國家各方面治理活動和工作上來,體現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自身利益的實現與發展上來。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年來,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為人民戰鬥、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鬥,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做新時代的奮鬥者、五四精神的傳承者。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繼續發揚五四精神,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不斷譜寫無愧於前輩、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壯麗篇章。
一、道路新起點:五四運動成為探索中國道路的偉大開端
偉大的歷史事件,其意義必將隨著歷史演進愈發彰顯其光芒。10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五四運動扭轉了鴉片戰爭後中國不斷沉淪的發展趨向,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將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和中國封建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華民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為挽救國家危亡,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幾乎沒有間斷過。然而,歷次反對外國侵略的戰爭也好,太平天國農民運動也好,鼓吹愛國救亡和變法圖強的戊戌維新也好,一次次奮起,又一次次失敗。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主義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五四運動的爆發,正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危機步步加深的背景下,各種社會矛盾鬥爭的總爆發。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遭受外交失敗,再一次陷於民族危難。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顧維鈞曾回憶道:「以前我們也曾想過最終方案可能不會太好,但卻不曾料到結果竟是如此之慘。」中國人民徹底清醒地認識到「公理難伸,強權未已」,愛國風暴洶湧而至。與以往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同,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社會各階級群眾第一次共同行動,使五四運動有了前所未有最廣泛的革命力量;「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改造強盜世界」等主張徹底打破近代以來的「尊洋主義」,賦予反帝反封建鬥爭新的內容;各種群眾組織「直接以革命手段行使平民的政權」,使運動迸發出驚天動地的革命鬥爭力量,救亡圖存由此翻開新的篇章。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五四運動的傑出的歷史意義,在於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使走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中國的歷史必然。舊的路走不通了,就會尋找新的出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在蘇俄從書本上的學說變為活生生的現實,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力量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工人和農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社會的主人。這場革命給正在苦悶中摸索、在黑暗中苦鬥的中國先進分子展示了一條新的出路。吳玉章在回憶五四運動時說:「革命有希望,中國不會亡,要改變過去革命的辦法。……必須依靠下層人民,必須走俄國人的道路。」在十月革命影響下,在愛國運動衝擊震盪下,整個中華民族從沉睡中復甦了。五四之後,學生運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婦女運動等廣泛開展起來。人民大眾的覺醒和奮起促使更多先進分子選擇依靠民眾的革命道路。走社會主義道路,成為越來越多先進分子的共識。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五四運動之前,經過早期新文化運動的衝擊,中國思想界「正如久壅的水閘,一旦開放,旁流雜出,雖是噴沫鳴濺,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當時,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合作主義、泛勞動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等各種主義和思潮蜂擁而起,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為人們所重視。五四運動為新思想、新文化開闢了道路,促使思想界沿著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方向探求改造社會的新出路,介紹、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逐步成為進步思想界的主流。當時創辦的400多種新刊物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或傾向於社會主義的達200多種。《新青年》雜誌逐漸轉變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新文化運動發展為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特別是對各種思潮和政治主張的反覆鑑別比較,越來越多的愛國進步青年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開始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集合起來。在五四運動擔任主要領導骨幹的那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實踐中得到淬鍊和成長,很快完成從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等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逐步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同志在回顧五四時期思想經歷時就談道:「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青年周恩來在致友人書信中寫道,「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1922年,惲代英在一篇文章中呼籲:「我們應研究唯物史觀的道理,喚起被經濟生活壓迫得最厲害的群眾」。他們都把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深刻思考中國的革命和未來,使中國人民找到了爭取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鬥爭登上歷史舞台創造了條件」。無產階級的覺醒,對五四運動鬥爭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讓早期共產主義者認識到無產階級必然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早期共產主義者主動脫下長衫、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眾中去了解他們的疾苦,啟發他們的覺悟,使之由自在的階級成為自為的階級。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直接推動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中國革命就有了新的領導核心力量,這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區別於舊民主主義革命最根本的特徵。
二、思想新解放:偉大五四運動孕育了偉大五四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在當時,愛國首先是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帝國主義奴役和封建軍閥政府賣國行徑;進步首先是反對阻礙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沒落的東西,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民主首先是推翻專制獨裁的舊制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學首先是探索指導中國人民改變受奴役、受壓迫地位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深深積澱在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精神動力。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無論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就是愛國的精神;都在經歷一個共同的過程,就是探求強國的道路;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五四運動作為偉大的愛國運動,點燃了振興中華的新希望。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表現出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五四運動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與以往的愛國主義相比較,具有歷史進步性和鮮明時代性。這種愛國主義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與民主和科學精神緊密聯繫,追求發展進步;不是空發議論,而是付諸行動,以「直接行動」投入反帝運動。
五四運動激發了全民族的偉大覺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鬥爭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進行的以「民主與科學」為代表的思想啟蒙,主要是藉助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專制。五四運動後,一些先進分子清醒地認識到,只有首先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才有可能迎來民族文化的繁榮興盛。五四運動作為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在追求真理中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猛烈衝擊和蕩滌了幾千年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大大喚醒了廣大民眾對民族危亡和國家命運的深刻認識。五四先驅們以唯物史觀為武器,從反對封建思想入手,進而提出反對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鬥爭的立足點,從爭取個人的個性解放,擴展到爭取人民群眾的社會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鬥爭方式,從少數人的思想批判,逐步地發展為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從此以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潮流,任何人都無法阻擋。
五四運動展現了頑強的鬥爭精神。1939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說:「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鬥』。我們共產黨是繼承這個傳統的,現在傳下來了,以後更要繼續傳下去。」五四運動通過人民群眾反對帝國主義欺侮和封建軍閥賣國行徑的鬥爭,掀起了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愛國人士廣泛參加的全國性群眾鬥爭,是中國人民以往前赴後繼鬥爭的繼續和新的發展。在五四運動中,愛國青年和人民群眾奮起抗爭,迫使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親日派官僚,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實現了運動的直接鬥爭目標。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五四運動是一場真正顯示全民族力量的群眾運動,以愛國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工人階級顯示了偉大的力量。通過五四運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鬥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
三、時代新內涵:在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發揚五四精神
百年前的中國,如愛國華僑謝纘泰那幅著名「時局圖」中,被象徵列強的熊、鷹、犬、蛙盤踞覬覦,中國所有的據理力爭,在西方的欺凌之下化為烏有。百年後的今天,中國正以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聲音得到傾聽,中國方案備受期待。從五四運動出發,中國人自主探索尋路,硬是從黑夜沉沉中找到了光亮、走向了光明,日益走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目標,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五四運動高揚的精神旗幟,成為築夢路上激勵中國人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百年斗轉星移,五四精神始終保持著不老的青春,放射出永不磨滅的時代光芒。100年的歷史雄辯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五四精神最忠實的繼承者、弘揚者和踐行者。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才逐步變為現實,五四精神的火炬才能代代相傳。在探索、開闢、拓展中國道路的百年歷史進程中,五四精神被不斷賦予新的豐富內涵,不斷彰顯新的時代價值,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
發揚五四精神,奮力走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五四運動時,中國的先進分子「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提出了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偉大理想。五四運動後,中國共產黨從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出發,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近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今天發揚五四精神,就要把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統一起來,總結運用黨和人民探索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擔負起歷史重任,在奔跑中奮力逐夢,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發揚五四精神,奮力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道路至關重要,道路選擇錯誤,就會多走彎路,甚至走上邪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血與火中蹚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改革開放後,我們又沿著五四運動開啟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成功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正確與否,中國人最有發言權。當今世界,總有一些人對我們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千方百計設置障礙。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史、近14億人口的大國發展社會主義,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今天發揚五四精神,就要深刻認識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是不可分割的,要引導人們以史為鑑、以史為師,深刻理解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性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就是要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保持志不改、道不變的定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扎紮實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發揚五四精神,奮力走好人民當家作主之路。五四運動前,人們所接受的民主是伴隨著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和掠奪活動而傳入的資產階級民主。五四時期,中國的先進分子明確提出,「二十世紀的『德謨克拉西』,乃是被征服的新興無產勞動階級,因為自身的共同利害,對於征服階級的財產工商界要求權利的旗幟」,民主不再指的是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指多數人的民主、以勞動群眾為群體的民主。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勞動大眾翻身做主人不懈奮鬥。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進行了廣泛的民主實踐,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開闢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新紀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越來越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的優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現出來。今天發揚五四精神,就要充分認識到,人民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就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就要把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具體體現到黨和國家各方面治理活動和工作上來,體現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自身利益的實現與發展上來。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年來,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為人民戰鬥、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鬥,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做新時代的奮鬥者、五四精神的傳承者。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繼續發揚五四精神,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不斷譜寫無愧於前輩、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壯麗篇章。
在陽光下靜靜地讀著這個故事傳說,聞著紙張的清香,感受著陽光的溫暖,體驗著以前長征的艱辛,銘記著黨在我心中。
今天,我讀完了《紅軍長征故事傳說》,當我把這本書合上的一瞬間,那一位位勇敢頑強的英雄,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浮現在我的眼前。我輕輕睜開雙眸,淚水在不經意間流下……這一個個故事傳說,是多麼令人感動!為了讓士兵喝上新鮮的魚湯,而自己餓得犧牲了的炊事班班長;故意說謊了節省糧食的紅軍小鬼;捨己為人,把乾糧讓給別人的小紅軍小蘭;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的劉胡蘭;勇敢頑強的王小二……這些故事傳說匯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讚歌!「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道出了不到革命根據地,不打敗日本侵略者,不取得革命的徹底勝利,決不是「好漢」的宏偉志向和堅強決心。
今年是中國建黨100周年。我就一直在思索,黨在我心中有什麼?輕啟記憶的小河,小時候,黨在我心中是映照著紅旗的隆隆炮火,是攻城拔寨勇往直前的人民解放軍的嘹亮軍歌,是紀念館中斑斑的血衣,是牆上的巨幅畫像中莊嚴宣告的新中國……那時候,黨在我心中是遙遠而神奇的。繫上紅領巾的我開始注意,家鄉的泥濘小路變得寬敞平坦,偏僻的小城裡人們的歡聲笑語迴蕩在藍天,大人們都說:「黨的政策好啊!」黨在我心中,開始變得偉大、親切,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那麼模糊了,而是變得真切。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它已是溶入我靈魂的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激情。它已成為我畢生不變的信念。它已溶入在我的生活中,它已溶入在我的工作中,它溶入在我的血液。我們現在的一切,都與黨密不可分,在黨建立一百周年之際,讓我又憶起了漫漫長征途,又憶起了紅軍的氣勢磅礴,這也提醒了我們:心中要永遠記著黨,記著國家,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熟悉的歌聲從我耳邊響起,堅定了我將發揚黨那偉大而又無私的精神,堅定了我要孜孜不倦的學習,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做一名稱職的中國人。
今天,我讀完了《紅軍長征故事傳說》,當我把這本書合上的一瞬間,那一位位勇敢頑強的英雄,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浮現在我的眼前。我輕輕睜開雙眸,淚水在不經意間流下……這一個個故事傳說,是多麼令人感動!為了讓士兵喝上新鮮的魚湯,而自己餓得犧牲了的炊事班班長;故意說謊了節省糧食的紅軍小鬼;捨己為人,把乾糧讓給別人的小紅軍小蘭;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的劉胡蘭;勇敢頑強的王小二……這些故事傳說匯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讚歌!「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道出了不到革命根據地,不打敗日本侵略者,不取得革命的徹底勝利,決不是「好漢」的宏偉志向和堅強決心。
今年是中國建黨100周年。我就一直在思索,黨在我心中有什麼?輕啟記憶的小河,小時候,黨在我心中是映照著紅旗的隆隆炮火,是攻城拔寨勇往直前的人民解放軍的嘹亮軍歌,是紀念館中斑斑的血衣,是牆上的巨幅畫像中莊嚴宣告的新中國……那時候,黨在我心中是遙遠而神奇的。繫上紅領巾的我開始注意,家鄉的泥濘小路變得寬敞平坦,偏僻的小城裡人們的歡聲笑語迴蕩在藍天,大人們都說:「黨的政策好啊!」黨在我心中,開始變得偉大、親切,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那麼模糊了,而是變得真切。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它已是溶入我靈魂的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激情。它已成為我畢生不變的信念。它已溶入在我的生活中,它已溶入在我的工作中,它溶入在我的血液。我們現在的一切,都與黨密不可分,在黨建立一百周年之際,讓我又憶起了漫漫長征途,又憶起了紅軍的氣勢磅礴,這也提醒了我們:心中要永遠記著黨,記著國家,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熟悉的歌聲從我耳邊響起,堅定了我將發揚黨那偉大而又無私的精神,堅定了我要孜孜不倦的學習,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做一名稱職的中國人。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心潮澎湃、激動萬分。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哈爾濱海關將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嚴守祖國北大門安全,推動龍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新的征程上,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用好龍江紅色資源,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企業和人民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
新的征程上,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始終保持打擊走私高壓態勢,切實維護正常外貿秩序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和國門生物安全,強化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新的征程上,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面推動龍江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和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不斷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為推動龍江全面振興發展和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做出海關更大貢獻。
新的征程上,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用好龍江紅色資源,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企業和人民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
新的征程上,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始終保持打擊走私高壓態勢,切實維護正常外貿秩序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和國門生物安全,強化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新的征程上,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面推動龍江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和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不斷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為推動龍江全面振興發展和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做出海關更大貢獻。
「紅星閃閃亮,照我去戰鬥……」《紅星照我去戰鬥》這首歌曲家喻戶曉,優美的歌聲,不僅是那個時代的名片和象徵,而且已經升華為人民奮鬥的時代精神。今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再次唱響這首老歌勾勒出火紅歲月,用這首時代「紅星」照亮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奮戰新征程上再創輝煌業績。
初心不改,「前赴後繼跟黨走」。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年代,到風和日麗的和平年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前仆後繼,鍥而不捨,用血水和汗水譜寫了一篇篇時代的謳歌與壯舉,創造出一個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千秋偉業,百年風華,「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已經規劃建立,黨帶領中華兒女昂首挺胸闊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更要篤定信念、滋養初心,堅定如磐的革命理想信念,種下一心為民的思想「根芽」,繼續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為完成黨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奮鬥。
使命不負,「革命重擔挑肩上」。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已經過去的20__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構築了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十三五」規劃順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非凡成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年,各種風險矛盾挑戰依然存在,國際形勢錯綜複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依然存在,我們可謂「重任在肩」。開啟新征程,揚帆再出發,需要大家永不懈怠、一往無前,乘風破浪、堅毅前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新年所強調的:「征途漫漫,惟有奮鬥。」發展藍圖已經擘畫,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在這場時代的接力賽中,我們必將跑好我們這一棒,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作出貢獻。
勇毅不泯,「萬里江山披錦繡」。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艱險越向前。美好的生活不是等來的,不是靠來的,而是勇毅的韌勁奮鬥實幹出來的。今年,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對,迎難而上,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越是在泰山壓頂的危急時刻,越要堅信黨的領導,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因此,我們要增強政治意識、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擔政治責任、提高政治能力,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用我輩之奮鬥換來山河錦繡、國泰民安,以優異的成績獻禮建黨100周年。
初心不改,「前赴後繼跟黨走」。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年代,到風和日麗的和平年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前仆後繼,鍥而不捨,用血水和汗水譜寫了一篇篇時代的謳歌與壯舉,創造出一個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千秋偉業,百年風華,「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已經規劃建立,黨帶領中華兒女昂首挺胸闊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更要篤定信念、滋養初心,堅定如磐的革命理想信念,種下一心為民的思想「根芽」,繼續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為完成黨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奮鬥。
使命不負,「革命重擔挑肩上」。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已經過去的20__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構築了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十三五」規劃順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非凡成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年,各種風險矛盾挑戰依然存在,國際形勢錯綜複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依然存在,我們可謂「重任在肩」。開啟新征程,揚帆再出發,需要大家永不懈怠、一往無前,乘風破浪、堅毅前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新年所強調的:「征途漫漫,惟有奮鬥。」發展藍圖已經擘畫,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在這場時代的接力賽中,我們必將跑好我們這一棒,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作出貢獻。
勇毅不泯,「萬里江山披錦繡」。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艱險越向前。美好的生活不是等來的,不是靠來的,而是勇毅的韌勁奮鬥實幹出來的。今年,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對,迎難而上,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越是在泰山壓頂的危急時刻,越要堅信黨的領導,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因此,我們要增強政治意識、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擔政治責任、提高政治能力,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用我輩之奮鬥換來山河錦繡、國泰民安,以優異的成績獻禮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