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2019年8月,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條例》的主要內容並做下一步貫徹落實要求。
《條例》的主要內容。
《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工作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職責使命、實踐要求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貫穿其中。
《條例》的架構:共13章53條,大致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包括總則、組織領導和職責兩章,主要是目的依據、定位作用、指導思想、根本任務、工作原則,以及機構設置、黨委和黨委宣傳部職責等管總的內容。第二板塊是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規定了宣傳領域各方面工作,包括理論、新聞輿論和出版、思想道德建設、文化文藝、網際網路宣傳和信息內容管理、對外宣傳、基層宣傳工作、意識形態管理、加強黨對宣傳工作的全面領導等。第三板塊包括保障和監督、附則兩章,主要是機制保障、經費保障、表彰激勵、調研輿情和信息化保障、法治保障、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規定。
宣傳工作的定位作用:宣傳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加強黨的思想政治領導、鞏固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的重要方式;是為實現黨的主張和奮鬥目標動員組織黨員、幹部和群眾所進行的理論武裝、與論引導、思想教育、文化建設、文明培育等工作和活動;宣傳工作是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宣傳工作的指導思想:宣傳工作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擔當舉旗織、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證、與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宣傳工作的根本任務:《條例》提出了「一個高舉」「兩個鞏固」「三個建設」的宣傳工作根本任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織;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城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
《條例》對各級黨委承擔的宣傳工作職責的規定:做好宣傳工作需要全黨動手;各級黨委對宣傳工作負主體責任,應當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加強對宣傳領域重大戰略性任務的統籌指導和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
《條例》規定了黨委的7項主要職責:1.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委關於宣傳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及指示精神,指導和督促檢查下級黨組織做好宣傳工作;2.定期研究部署宣傳工作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項;3.研究制定宣傳工作的重要政策;4.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5.統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6.領導宣傳部門做好宣傳工作;7.領導同級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做好本部門本單位本領域宣傳工作。
《條例》對各級黨委宣傳部承擔的工作職責的規定:黨委宣傳部是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主管意識形態方面工作的職能部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牽頭協調部門。
《條例》規定了黨委宣傳部的16項工作職責:1.貫徹落實黨對宣傳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2.統籌協調意識形態工作;3.指導協調理論研究、學習、宣傳工作;4.統籌分析研判和引導社會與論;5.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6.統籌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7.統籌協調精神文化產品創作和生產;8.指導協調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以及旅遊業發展,指導協調國有文化資產監管工作;9.宏觀指導網際網路宣傳和信息內容建設管理工作,統籌協調新媒體建設與管理;10.統籌開展對外宣傳工作;11.協調推進宣傳領域法治建設;12.統籌指導與情信息工作;13.負責宣傳工作的內容建設和口徑管理;14.按照幹部管理權限負責宣傳系統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管理;15.指導下級黨委宣傳工作;16.完成同級黨委和上級黨委宣傳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條例》對加強基層宣傳工作出實招:
在機構設置和工作力量上,規定鄉鎮(街道)黨組織明確1名黨委(黨工委)委員負責宣傳工作,村(社區)黨組織配備宣傳員;國有以及國有控股單位黨組織設置宣傳工作機構;高校黨委設立宣傳部;國有參股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宣傳員;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中黨的基層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宣傳工作機構,或者配備從事宣傳工作的人員。
在陣地建設上,規定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加強基層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廣播電視機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中心、文體廣場等文化設施的建設、管理和使用。
在經費保障上,規定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健全農村文化建設經費保障機制;支持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群眾性文化活動開展;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加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下面,我結合工作實際,就宣傳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要在深學細悟中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思想自覺。中央制定頒布《條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提升宣傳思想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水平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加強宣傳思想戰線黨的建設的重大政治要求,我們要把學習貫徹《條例》作為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的內在要求,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最新要求上來,推動××系統宣傳思想工作找准新方位、邁上新台階。
二、要在全面對標中堅持守正創新,展現更大作為。我們要按照《條例》規定要求,緊扣「一個高舉」「兩個鞏固」「三個建設」的根本任務,不斷提升××系統宣傳思想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圍繞「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加快構築思想文化引領高地;圍繞「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加快構築道德風尚建設高地;圍繞「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講好××故事,展現××新形象,增強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信心和動力。
三、要在真抓實幹中嚴格落實責任,確保落地生根。系統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要把貫徹落實《條例》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精心組織、周密安排,以務實有效的舉措推動各項規定落到實處。宣傳解讀要深入透徹,各單位要將《條例》納入學習培訓計劃,推動領導幹部學在先、用在前,引導幹部群眾更好了解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方針政策。要把《條例》執行情況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完善大宣傳格局,高標準推進各項任務落實,不斷開創××系統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朗讀]
宣傳思想工作歸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失去了具體的、活生生的人,宣傳思想工作就失去了著力點和落腳點。最近,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鮮明指出,我們「既要解決實際問題,又要解決思想問題」。那麼,解決思想問題乃至解決實際問題,工作往哪裡做?對此,我們要往心上做、往心上下。
一、學好新條例,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毛澤東同志說過:「人心就是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心是最大的力量」。在新條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充分體現了黨的領袖情系群眾、關注民生的為民情懷,也指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對人民責任。
1、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一要強信心。信心不光是要有,關鍵是強。強是一個形容詞,也是一個動詞,就是不斷增強信心。當今世界,如果說自信,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政黨、哪一個民族能像中國、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這樣有理由自信。我們的自信既是對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信心,也是對黨、人民、核心和領袖的信心;既來自5000年文明史、97年黨的奮鬥歷史、69年新中國建設史,也來自40年改革開放史,來自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來自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僅就宣傳思想工作而言,5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從根本上扭轉了意識形態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當然,各方面各領域還存在一些困難,面臨新的挑戰,人民群眾還有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中心環節,在堅定信心、鼓舞鬥志上下更大功夫,把「強」的要求落到實處,讓「強」的效果進一步顯現出來。
2、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二要聚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聚民心的工作要從政治高度來認識,也要從政治效果上來衡量。無論是思想理論、新聞輿論,還是影視文藝,都必須把政治效果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能被市場「綁架」,被金錢「異化」,被娛樂「致死」。要敬畏民心、回應民心、順應民心,才能凝聚民心。民心不能失,也不能散。聚的方向就是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聚的目的就是把全黨全國人民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聚的方式和手段,就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
3、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三要暖人心。人心冷暖關乎天下得失。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暖人心」的要求,這本身就很「暖人心」。這平平常常的三個字意味深長、意蘊深遠,值得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每一個人體會、牢記並躬身踐行。強信心也好、聚民心也好,如果沒有暖人心做基礎,就會事倍功半。一切形式的作品,只有撥動人心敏感之弦,才能讓人心生暖意,才能激發陽光與向上的情愫,從正面和積極的方向影響社會,激勵他人。暖人心首先是正能量。負能量的東西只能讓人心寒。一些以所謂揭陰暗來取悅市場、取悅洋人的作品之所以不受歡迎,原因就在這裡。暖人心還要是真感情,體現對黨、國家、民族、人民的真感情。只有真感情才是美好的,虛情假意只能創作和生產出低俗庸俗媚俗。
4、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四要築同心。築同心就是做大同心圓。所謂同心圓,就是圓心相同而半徑不同的圓,半徑越長圓就越大。築同心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築同心,講故事是一種好形式、好辦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講好三大故事,即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
二、貫徹新條例,宣傳思想工作要圍著一顆心發力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營造一個昂揚奮進的精神環境,這是宣傳思想工作的價值所在,也是目標所向。其中,強信心是宣傳思想工作出發點,聚民心是努力方向,暖人心是重要的實現方式,築同心是落腳點和檢驗標準。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點:
1、強信心必須舉旗幟。信心來自真理的魅力,決定於理論的清醒和堅定。這就要求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促進學懂弄通做實,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轉化為全社會的精神動力。全民奮發進取的信心來源於優秀的文化滋養。宣傳思想工作要堅持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因為她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成功的,已凝結為新時代的文化成果。
2、聚民心必須正導向。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才能實現聚民心的光榮使命。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把全黨全國人民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是宣傳思想工作時刻不能偏離的方向,也是重要的歷史經驗。我們正在進行的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會遇到難以想像的複雜形勢。作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身保持清醒和自信,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以激發全社會形成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為己任,以聚民心為光榮。
3、暖人心必須接地氣。宣傳思想工作是凝聚共識的重要方式,目的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同心圓,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受眾大多數是普通群眾,身居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具有多樣性。這就要求宣傳思想工作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各種媒體成為同群眾交流溝通的平台,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渠道。只有抱著暖人心的態度,才能把話說到受眾的心裡去。
4、築同心必須抓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已經開啟,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抓住中心不動搖,上下同心則必勝。宣傳思想工作的目的不僅要讓幹部齊心,更要讓群眾同心。「群眾齊心了,一切事情就好辦了」。面對「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面對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只有「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才能把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一、學好新條例,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毛澤東同志說過:「人心就是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心是最大的力量」。在新條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充分體現了黨的領袖情系群眾、關注民生的為民情懷,也指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對人民責任。
1、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一要強信心。信心不光是要有,關鍵是強。強是一個形容詞,也是一個動詞,就是不斷增強信心。當今世界,如果說自信,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政黨、哪一個民族能像中國、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這樣有理由自信。我們的自信既是對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信心,也是對黨、人民、核心和領袖的信心;既來自5000年文明史、97年黨的奮鬥歷史、69年新中國建設史,也來自40年改革開放史,來自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來自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僅就宣傳思想工作而言,5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從根本上扭轉了意識形態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當然,各方面各領域還存在一些困難,面臨新的挑戰,人民群眾還有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中心環節,在堅定信心、鼓舞鬥志上下更大功夫,把「強」的要求落到實處,讓「強」的效果進一步顯現出來。
2、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二要聚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聚民心的工作要從政治高度來認識,也要從政治效果上來衡量。無論是思想理論、新聞輿論,還是影視文藝,都必須把政治效果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能被市場「綁架」,被金錢「異化」,被娛樂「致死」。要敬畏民心、回應民心、順應民心,才能凝聚民心。民心不能失,也不能散。聚的方向就是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聚的目的就是把全黨全國人民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聚的方式和手段,就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
3、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三要暖人心。人心冷暖關乎天下得失。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暖人心」的要求,這本身就很「暖人心」。這平平常常的三個字意味深長、意蘊深遠,值得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每一個人體會、牢記並躬身踐行。強信心也好、聚民心也好,如果沒有暖人心做基礎,就會事倍功半。一切形式的作品,只有撥動人心敏感之弦,才能讓人心生暖意,才能激發陽光與向上的情愫,從正面和積極的方向影響社會,激勵他人。暖人心首先是正能量。負能量的東西只能讓人心寒。一些以所謂揭陰暗來取悅市場、取悅洋人的作品之所以不受歡迎,原因就在這裡。暖人心還要是真感情,體現對黨、國家、民族、人民的真感情。只有真感情才是美好的,虛情假意只能創作和生產出低俗庸俗媚俗。
4、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四要築同心。築同心就是做大同心圓。所謂同心圓,就是圓心相同而半徑不同的圓,半徑越長圓就越大。築同心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築同心,講故事是一種好形式、好辦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講好三大故事,即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
二、貫徹新條例,宣傳思想工作要圍著一顆心發力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營造一個昂揚奮進的精神環境,這是宣傳思想工作的價值所在,也是目標所向。其中,強信心是宣傳思想工作出發點,聚民心是努力方向,暖人心是重要的實現方式,築同心是落腳點和檢驗標準。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點:
1、強信心必須舉旗幟。信心來自真理的魅力,決定於理論的清醒和堅定。這就要求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促進學懂弄通做實,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轉化為全社會的精神動力。全民奮發進取的信心來源於優秀的文化滋養。宣傳思想工作要堅持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因為她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成功的,已凝結為新時代的文化成果。
2、聚民心必須正導向。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才能實現聚民心的光榮使命。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把全黨全國人民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是宣傳思想工作時刻不能偏離的方向,也是重要的歷史經驗。我們正在進行的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會遇到難以想像的複雜形勢。作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身保持清醒和自信,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以激發全社會形成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為己任,以聚民心為光榮。
3、暖人心必須接地氣。宣傳思想工作是凝聚共識的重要方式,目的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同心圓,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受眾大多數是普通群眾,身居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具有多樣性。這就要求宣傳思想工作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各種媒體成為同群眾交流溝通的平台,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渠道。只有抱著暖人心的態度,才能把話說到受眾的心裡去。
4、築同心必須抓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已經開啟,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抓住中心不動搖,上下同心則必勝。宣傳思想工作的目的不僅要讓幹部齊心,更要讓群眾同心。「群眾齊心了,一切事情就好辦了」。面對「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面對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只有「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才能把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