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花奶牛養殖共有13棟欄舍,每棟欄舍分為南、北兩面,分為產房舍、犢牛舍、育肥牛舍、育成後備牛舍、高產牛舍、中產牛舍、低產牛舍、干奶牛舍,牛場建有擠奶廳、流動擠奶車、飼料房等,共有技術員10人。水牛養殖共有6棟,欄舍情況如上,牛場無擠奶廳、流動擠奶車,技術員有3名。
修蹄組工作學習。
我於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修蹄組學習,修蹄組共有三名修蹄師傅,主要內容有以下:
修蹄的操作。
修蹄操作的前提是在認識與學會使用修蹄器具的情況下進行,修蹄器具有修蹄刀與修蹄鉗。修蹄為四腳全修,把兩蹄間隙處修理為彎月狀,蹄根高於蹄胸,把蹄尖剪平。此修理方法有利於牛在直立或行走時重心落於蹄根與蹄尖。修理過程中把摻雜在蹄上的污質、壞死部分、裂縫部分等清除掉。修蹄工作要求在牛保定的情況下進行,保定方法為機器保定,所以要求學會使用修蹄保定車與牛腳的固定。修蹄對象為經產母牛,修蹄完成後用5%碘酊+敵百蟲混合藥液消毒。
常見蹄病的治療。
常見蹄病有(1)蹄炎。牛蹄因被機械損傷後再被細菌感染而出現化膿、腐爛。治療:先將創傷部分修理好,同時削除腐爛化膿部分,然後用碘酊混合藥液消毒,最後用藥包紮,用藥為木瓜提取素+雲南白藥+魚石脂。(2)蹄葉炎。病因:蹄間隙部分因炎症反應產生的肉芽組織過多而出現紅腫熱痛的肉團。治療:用刀切除肉團,然後用藥包紮如上。(3)寄生蟲。因蹄修理不當而有污質物或因蹄有傷口未能及時處理,導致寄生蟲寄居於此生長繁殖從而損傷牛蹄,出現化膿、腐爛、創傷口等。治療:清除污質、寄生蟲、炎症部分並用清水沖洗乾淨,再把牛蹄修理工整,必要時修改牛蹄受力點,最後包紮用藥如上。
如有蹄病嚴重的牛隻要登記好耳號與欄號,向獸醫組彙報。
畜牧組工作學習。
我於11月5日至11月11日在畜牧組學習,畜牧組有兩位技術員,內容如下:
奶牛常喂飼料有:羊草、苜蓿草、花生藤、棉籽、豆皮、菊花粕、啤酒糟、麥麩、玉米粉、飼料添加劑、水等。飼料添加原則為:先干後濕,先粗後精,先輕後重。每次添加配好飼料都要在飼料車中攪拌十分鐘,確保飼料混合均勻。
飼料水分測定。每個月都要測飼料水分兩次,分別在月初與月底測,如與下雨天氣則多測幾次。水分測定採用粗略烘乾法即使用微波爐烘乾。首先採樣,採樣使用五點採樣法,在一棟欄舍的一面飼料槽里分別在距離均衡的五個點採取奶牛未採食部分的飼料。其次稱樣,從採取來的樣品飼料中稱取200至500克作為測定樣並且計數。接著烘乾,按樣品飼料的重量與濕度來選擇烘乾火力的大限與時間,火力大小分為高火、中高火、中火、中低火、低火。每次選擇火力大小與時間後都要進行一次稱重並且記數。然後依次循環,直到樣品飼料的重量衡定不變為止。最後計算,用樣品飼料的初重減去烘乾後的重量得到水分的重量,再用水分的重量除以初重得到飼料水分的百分比。飼料的百分比理想值為52%。
賓州篩法測飼料。賓州篩分為四層,每層之間有網格隔開,由上而下網格依次變密。按賓州篩操作方法操作使得飼料分為四層,稱出每一層飼料的重量並計算出百分比。使用此方法可得出飼料的精粗比與飼料切碎情況。
牛剪耳耳號的識別。牛剪耳號數位四位數,第一位數表示出生年號,後三位數為編號數。從牛的正面的左邊讀起(即從牛的右耳讀至左耳),每隻耳朵分為上下兩部分,每部分又分為耳尖部分與耳根部分,耳尖部分一個剪口表示數字3,耳根部分的一個剪口表示數字1,然後耳尖部分剪口的數字與耳根部分的剪口數字相加得出一個位數字。如耳牌號為8034的剪口為牛右耳的下面耳尖剪口為兩個剪口、耳根部的剪口為兩個剪口,右耳上面無剪口,左耳上面耳尖不有一個剪口、耳根部無剪口,左耳下面耳尖部有一個剪口、耳根部有一個剪口,從正對牛的左邊讀起,則讀為08034。
繁殖組工作學習。
我於11月xx日至11月18日在繁殖組學習,繁殖組有兩名技術員。內容如下:
觀察牛發情。觀察牛發情的時間為早上6:30-7:30左右,下午5:00-6:00左右。
牛發情的外觀表現為爬跨、相互爬跨、腰背部有爬跨過的痕跡、精神興奮、外陰紅腫、陰門掛有粘液等。內部表現卵巢腫大、出現卵泡、子宮頸變硬,內部表現通過直腸檢查來觸摸。一般後備母牛的發情表現比成母牛明顯,卵巢、卵泡、子宮頸的情況比成母牛的容易觸摸。贏區別假性發情,母牛在懷孕5個月時小牛開始長毛,小牛長毛時容易使得母牛出現爬跨行為。
配種。確定母牛發情後通過直腸檢查來觸摸卵泡,觀察卵泡大小、軟硬情況來確定配種時間。般情況是早上發現晚上配,下午發現早上配,中間間隔8個小時左右。精液保存在液氮中保存,所以配種前需要解凍精液。凍精液為在37.5攝氏度的恆溫水浴鍋中解凍,將精液從液氮罐中取出放入水浴鍋中15-30秒後取出。解凍精液是配種的關鍵,解凍精液後在半個小時內必須配種,否則精子將會死亡成為無效精子。後備牛使用性別控制精液配種,成母牛使用常規精液配種,因為後備母牛的內環境較成母牛好,精卵結合率較高。配種採用人工受精,通過直腸觸摸與輸精槍來進行人工受精。
母牛產犢牛。預產:通過母牛的配種時間來確定產犢牛的時間,其規律為月減3日加6。母牛懷孕1-7個月產犢為流產,7-8個月為早產,9-10個月為正常產。一般流產出的犢牛不可存活,早產出的可能存活也可能死亡。犢牛產出的姿勢為 游泳式即前腳與頭部先產出,其他姿勢為胎位不正。一般情況下胎位不正均需要助產,並且肌注催產素。後備母牛需要助產的幾率比成母牛大,因其產道較小。產出犢牛後等待母牛舔乾淨犢牛身上的羊水後立即將犢牛移至犢牛舍,並且將母牛趕去特定欄舍。母牛甜食羊水有利於排除胎衣,母牛產犢1小時左右必須罐服產後大補液+益母草+糖,罐服約50斤左右,這樣有利於母牛恢復體力。有利於產奶。
治療胎衣不下。母牛在產後一天未排出胎衣則視為胎衣不下。治療胎衣不下用藥為:早期用濃鹽水+土黴素子宮灌藥,早期主要通過濃鹽水來腐爛胎衣。中期先通過直腸將腐爛的胎衣摸出後再用土黴素+氯礬諾,中期主要通過土黴素來抗菌消炎與通過氯礬諾來防腐除臭。後期若出現化膿等炎症則用藥為宮乳康,無炎症用慶大黴素或者不用藥。
臨床獸醫組工作學習。
我於11月19日至11月25日在獸醫組學習,獸醫組共有5名技術員。內容如下:
理念:生產獸醫的最高層次是做預防獸醫。
獸醫保健工作堅持以防為主,防重於治原則,年度工作要做到沒有重大疫情發生,普通病的發病率控制在正常水平。
母牛常見病:
(1)乳房炎。症狀:在擠出的牛奶中有白色顆粒、化膿等炎性物質,並伴有腥臭味等。用藥:首選青黴素+鏈黴素,治療一天後若無明顯好轉則換用a、慶大黴素+頭孢精典或者b、魚腥草+四環素或c、磺胺類藥等抗生素。用藥方式為乳管注射,對症狀嚴重者外加靜注抗生素。
(2)產後癱瘓。症狀:母牛產犢後臥地不起。靜注用藥:葡萄糖酸鈣+磷酸二氫鈉+維生素acd+50%葡萄糖。
(3)母牛食欲不振。症狀:母牛不採食或者食慾不好,精神狀態不好。靜注用藥:青黴素+鏈黴素+岑連+10%葡萄糖+濃鹽水。
(4)母牛拉稀。用藥:恩諾沙星+岑連+補鉀補鈉注射液。
(5)關節炎。母牛關節炎使用安痛定。
(6)真胃偏移。症狀:母牛不採食,精神不振。用聽診器聽診左胸肋第6-8根之間的中下部位置,用聽診器聽診的同時用叩診器手擊打聽診部位的周邊,若出現敲打鋼管音,則說明出現了真胃或網胃、瓣胃偏移。治療:為手術治療。先在三角嵌窩處進行局部麻醉,然後從三角嵌窩處開刀,帶上消毒一次性手套後從開刀處伸手進腹腔內將胃的位置調正。調整後用青黴素消毒傷口,縫針,先縫腹膜,再縫腹肌,最後縫皮。再口腔罐服石蠟油,最後靜注補液+抗生素。
用藥的用量與劑量按母牛的體況、大小、病情來選用。
犢牛常見病。
(1)關節炎。症狀:關節紅腫、化膿。用藥:先用魚石脂摸塗患病部位,然後肌注坡痛消,嚴重者肌注安痛定。
(2)拉稀。犢牛拉稀肌注克痢王,嚴重者肌注恩諾沙星。
(3)感冒與咳嗽。症狀:鼻鏡掛鼻液、打噴嚏、流鼻液為感冒;咳嗽氣喘為咳嗽。用藥:肌注氟苯尼考。
(4)肚臍感染。肚臍感染會導致深部小腸感染,小腸壞死、粘連,從而導致犢牛死亡。
所以犢牛出生後應馬上用碘酊消毒,消毒藥充分。發現肚臍感染後用碘酊消毒的同時還要肌注或靜注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防止全身感染。
犢牛用藥的劑量用量結合結合體況體重、病情。
獸藥的生產商為:河北遠征藥業、寧波三生藥業、廣西大學北斗星藥業。
牛場消毒。大門入口消毒使用石灰水,每兩天或者三天換一次消毒水。欄舍消毒使用撒石灰粉,每個月消毒兩次。
水牛生產養殖。
我於11月25日至xx月2日在水牛所學習,共有3名技術員。內容如下:
水牛的日常管理。水牛的交配方式為本交,公牛與母牛共欄,按公母比為1:50左右來配對。與欄之間不能讓公牛碰面,否則將會出現嚴重的打鬥行為。每過一個月將母牛之間進行相互調欄,這樣有利於促進公牛的性慾。每天擠奶之前肌注1-2毫升催產素給母牛,這樣有利於母牛產奶。每天下午四點左右將水牛趕去水池泡水,一次趕一欄,儘量避免出現混亂。水牛欄舍地板為水泥地板,所以每天都需要進行沖欄,一個星期消毒一次,消毒藥石灰水消毒。
水牛穿鼻。為了以後的日常管理,水牛在出生兩個月後進行穿鼻。穿鼻使用穿鼻針穿,從鼻隔膜下面的軟骨穿進去,儘量穿在鼻軟骨中。穿鼻需要在保定的情況下進行,每次穿完鼻後都要進行場地消毒。
修蹄組工作學習。
我於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修蹄組學習,修蹄組共有三名修蹄師傅,主要內容有以下:
修蹄的操作。
修蹄操作的前提是在認識與學會使用修蹄器具的情況下進行,修蹄器具有修蹄刀與修蹄鉗。修蹄為四腳全修,把兩蹄間隙處修理為彎月狀,蹄根高於蹄胸,把蹄尖剪平。此修理方法有利於牛在直立或行走時重心落於蹄根與蹄尖。修理過程中把摻雜在蹄上的污質、壞死部分、裂縫部分等清除掉。修蹄工作要求在牛保定的情況下進行,保定方法為機器保定,所以要求學會使用修蹄保定車與牛腳的固定。修蹄對象為經產母牛,修蹄完成後用5%碘酊+敵百蟲混合藥液消毒。
常見蹄病的治療。
常見蹄病有(1)蹄炎。牛蹄因被機械損傷後再被細菌感染而出現化膿、腐爛。治療:先將創傷部分修理好,同時削除腐爛化膿部分,然後用碘酊混合藥液消毒,最後用藥包紮,用藥為木瓜提取素+雲南白藥+魚石脂。(2)蹄葉炎。病因:蹄間隙部分因炎症反應產生的肉芽組織過多而出現紅腫熱痛的肉團。治療:用刀切除肉團,然後用藥包紮如上。(3)寄生蟲。因蹄修理不當而有污質物或因蹄有傷口未能及時處理,導致寄生蟲寄居於此生長繁殖從而損傷牛蹄,出現化膿、腐爛、創傷口等。治療:清除污質、寄生蟲、炎症部分並用清水沖洗乾淨,再把牛蹄修理工整,必要時修改牛蹄受力點,最後包紮用藥如上。
如有蹄病嚴重的牛隻要登記好耳號與欄號,向獸醫組彙報。
畜牧組工作學習。
我於11月5日至11月11日在畜牧組學習,畜牧組有兩位技術員,內容如下:
奶牛常喂飼料有:羊草、苜蓿草、花生藤、棉籽、豆皮、菊花粕、啤酒糟、麥麩、玉米粉、飼料添加劑、水等。飼料添加原則為:先干後濕,先粗後精,先輕後重。每次添加配好飼料都要在飼料車中攪拌十分鐘,確保飼料混合均勻。
飼料水分測定。每個月都要測飼料水分兩次,分別在月初與月底測,如與下雨天氣則多測幾次。水分測定採用粗略烘乾法即使用微波爐烘乾。首先採樣,採樣使用五點採樣法,在一棟欄舍的一面飼料槽里分別在距離均衡的五個點採取奶牛未採食部分的飼料。其次稱樣,從採取來的樣品飼料中稱取200至500克作為測定樣並且計數。接著烘乾,按樣品飼料的重量與濕度來選擇烘乾火力的大限與時間,火力大小分為高火、中高火、中火、中低火、低火。每次選擇火力大小與時間後都要進行一次稱重並且記數。然後依次循環,直到樣品飼料的重量衡定不變為止。最後計算,用樣品飼料的初重減去烘乾後的重量得到水分的重量,再用水分的重量除以初重得到飼料水分的百分比。飼料的百分比理想值為52%。
賓州篩法測飼料。賓州篩分為四層,每層之間有網格隔開,由上而下網格依次變密。按賓州篩操作方法操作使得飼料分為四層,稱出每一層飼料的重量並計算出百分比。使用此方法可得出飼料的精粗比與飼料切碎情況。
牛剪耳耳號的識別。牛剪耳號數位四位數,第一位數表示出生年號,後三位數為編號數。從牛的正面的左邊讀起(即從牛的右耳讀至左耳),每隻耳朵分為上下兩部分,每部分又分為耳尖部分與耳根部分,耳尖部分一個剪口表示數字3,耳根部分的一個剪口表示數字1,然後耳尖部分剪口的數字與耳根部分的剪口數字相加得出一個位數字。如耳牌號為8034的剪口為牛右耳的下面耳尖剪口為兩個剪口、耳根部的剪口為兩個剪口,右耳上面無剪口,左耳上面耳尖不有一個剪口、耳根部無剪口,左耳下面耳尖部有一個剪口、耳根部有一個剪口,從正對牛的左邊讀起,則讀為08034。
繁殖組工作學習。
我於11月xx日至11月18日在繁殖組學習,繁殖組有兩名技術員。內容如下:
觀察牛發情。觀察牛發情的時間為早上6:30-7:30左右,下午5:00-6:00左右。
牛發情的外觀表現為爬跨、相互爬跨、腰背部有爬跨過的痕跡、精神興奮、外陰紅腫、陰門掛有粘液等。內部表現卵巢腫大、出現卵泡、子宮頸變硬,內部表現通過直腸檢查來觸摸。一般後備母牛的發情表現比成母牛明顯,卵巢、卵泡、子宮頸的情況比成母牛的容易觸摸。贏區別假性發情,母牛在懷孕5個月時小牛開始長毛,小牛長毛時容易使得母牛出現爬跨行為。
配種。確定母牛發情後通過直腸檢查來觸摸卵泡,觀察卵泡大小、軟硬情況來確定配種時間。般情況是早上發現晚上配,下午發現早上配,中間間隔8個小時左右。精液保存在液氮中保存,所以配種前需要解凍精液。凍精液為在37.5攝氏度的恆溫水浴鍋中解凍,將精液從液氮罐中取出放入水浴鍋中15-30秒後取出。解凍精液是配種的關鍵,解凍精液後在半個小時內必須配種,否則精子將會死亡成為無效精子。後備牛使用性別控制精液配種,成母牛使用常規精液配種,因為後備母牛的內環境較成母牛好,精卵結合率較高。配種採用人工受精,通過直腸觸摸與輸精槍來進行人工受精。
母牛產犢牛。預產:通過母牛的配種時間來確定產犢牛的時間,其規律為月減3日加6。母牛懷孕1-7個月產犢為流產,7-8個月為早產,9-10個月為正常產。一般流產出的犢牛不可存活,早產出的可能存活也可能死亡。犢牛產出的姿勢為 游泳式即前腳與頭部先產出,其他姿勢為胎位不正。一般情況下胎位不正均需要助產,並且肌注催產素。後備母牛需要助產的幾率比成母牛大,因其產道較小。產出犢牛後等待母牛舔乾淨犢牛身上的羊水後立即將犢牛移至犢牛舍,並且將母牛趕去特定欄舍。母牛甜食羊水有利於排除胎衣,母牛產犢1小時左右必須罐服產後大補液+益母草+糖,罐服約50斤左右,這樣有利於母牛恢復體力。有利於產奶。
治療胎衣不下。母牛在產後一天未排出胎衣則視為胎衣不下。治療胎衣不下用藥為:早期用濃鹽水+土黴素子宮灌藥,早期主要通過濃鹽水來腐爛胎衣。中期先通過直腸將腐爛的胎衣摸出後再用土黴素+氯礬諾,中期主要通過土黴素來抗菌消炎與通過氯礬諾來防腐除臭。後期若出現化膿等炎症則用藥為宮乳康,無炎症用慶大黴素或者不用藥。
臨床獸醫組工作學習。
我於11月19日至11月25日在獸醫組學習,獸醫組共有5名技術員。內容如下:
理念:生產獸醫的最高層次是做預防獸醫。
獸醫保健工作堅持以防為主,防重於治原則,年度工作要做到沒有重大疫情發生,普通病的發病率控制在正常水平。
母牛常見病:
(1)乳房炎。症狀:在擠出的牛奶中有白色顆粒、化膿等炎性物質,並伴有腥臭味等。用藥:首選青黴素+鏈黴素,治療一天後若無明顯好轉則換用a、慶大黴素+頭孢精典或者b、魚腥草+四環素或c、磺胺類藥等抗生素。用藥方式為乳管注射,對症狀嚴重者外加靜注抗生素。
(2)產後癱瘓。症狀:母牛產犢後臥地不起。靜注用藥:葡萄糖酸鈣+磷酸二氫鈉+維生素acd+50%葡萄糖。
(3)母牛食欲不振。症狀:母牛不採食或者食慾不好,精神狀態不好。靜注用藥:青黴素+鏈黴素+岑連+10%葡萄糖+濃鹽水。
(4)母牛拉稀。用藥:恩諾沙星+岑連+補鉀補鈉注射液。
(5)關節炎。母牛關節炎使用安痛定。
(6)真胃偏移。症狀:母牛不採食,精神不振。用聽診器聽診左胸肋第6-8根之間的中下部位置,用聽診器聽診的同時用叩診器手擊打聽診部位的周邊,若出現敲打鋼管音,則說明出現了真胃或網胃、瓣胃偏移。治療:為手術治療。先在三角嵌窩處進行局部麻醉,然後從三角嵌窩處開刀,帶上消毒一次性手套後從開刀處伸手進腹腔內將胃的位置調正。調整後用青黴素消毒傷口,縫針,先縫腹膜,再縫腹肌,最後縫皮。再口腔罐服石蠟油,最後靜注補液+抗生素。
用藥的用量與劑量按母牛的體況、大小、病情來選用。
犢牛常見病。
(1)關節炎。症狀:關節紅腫、化膿。用藥:先用魚石脂摸塗患病部位,然後肌注坡痛消,嚴重者肌注安痛定。
(2)拉稀。犢牛拉稀肌注克痢王,嚴重者肌注恩諾沙星。
(3)感冒與咳嗽。症狀:鼻鏡掛鼻液、打噴嚏、流鼻液為感冒;咳嗽氣喘為咳嗽。用藥:肌注氟苯尼考。
(4)肚臍感染。肚臍感染會導致深部小腸感染,小腸壞死、粘連,從而導致犢牛死亡。
所以犢牛出生後應馬上用碘酊消毒,消毒藥充分。發現肚臍感染後用碘酊消毒的同時還要肌注或靜注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防止全身感染。
犢牛用藥的劑量用量結合結合體況體重、病情。
獸藥的生產商為:河北遠征藥業、寧波三生藥業、廣西大學北斗星藥業。
牛場消毒。大門入口消毒使用石灰水,每兩天或者三天換一次消毒水。欄舍消毒使用撒石灰粉,每個月消毒兩次。
水牛生產養殖。
我於11月25日至xx月2日在水牛所學習,共有3名技術員。內容如下:
水牛的日常管理。水牛的交配方式為本交,公牛與母牛共欄,按公母比為1:50左右來配對。與欄之間不能讓公牛碰面,否則將會出現嚴重的打鬥行為。每過一個月將母牛之間進行相互調欄,這樣有利於促進公牛的性慾。每天擠奶之前肌注1-2毫升催產素給母牛,這樣有利於母牛產奶。每天下午四點左右將水牛趕去水池泡水,一次趕一欄,儘量避免出現混亂。水牛欄舍地板為水泥地板,所以每天都需要進行沖欄,一個星期消毒一次,消毒藥石灰水消毒。
水牛穿鼻。為了以後的日常管理,水牛在出生兩個月後進行穿鼻。穿鼻使用穿鼻針穿,從鼻隔膜下面的軟骨穿進去,儘量穿在鼻軟骨中。穿鼻需要在保定的情況下進行,每次穿完鼻後都要進行場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