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千千萬,對於「如何成為一名好醫生」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如果說專業知識和技術是優秀醫務工作者的硬實力,那麼醫德就是他們的軟實力。二部保健門診的__醫生給出的答案是:「對得起病人,不辜負病人的託付。」給出這個答案,需要高超醫術和崇高醫德的完美結合。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固然感人,但是,在平凡的醫生崗位上一干二十年,盡心盡責,每一天每件事,都要對得起病人、不辜負病人的託付,何嘗不是大醫精誠的一種境界。
作為保健門診的骨幹力量,__醫生除了要完成門診的診療任務外,還擔負有重要的特診醫療保健任務。南昌擁堵,__為了按時巡診,騎著自己的電動車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他從來沒有耽誤過巡診。在一次他騎著電動車巡診的路上,一輛汽車為了超車,不惜逆行,跨線迎面沖了過來,把他撞倒。當時的那個疼,躺在地上好幾分鐘才緩過神來,電動車前輪更是被撞得變形。為了不影響巡診,__留下肇事司機的車牌號和電話號碼後,擦乾身上的滲血,把電動車停放在路邊,騎上一部共享單車,繼續往巡診對象家裡趕。當時心裡只想著別耽誤巡診顧不上自己的傷,事後才發現身上多處挫傷,扭傷的膝關節痛了好幾個月。但他認為,再苦再痛,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職稱考試,在專業技術人員扎堆的醫療行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職稱考試的前夕,安排他護送一位保健對象前往上海就診,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對象安頓下來、辦好住院手續,他就能回來。但等到__與上海交接完畢、和保健對象打招呼要回來時,保健對象卻說,希望他留下來、不讓他走。老同志當時診斷為腫瘤,心情低落,脾氣不佳,對治療有牴觸情緒,家屬也希望他留下來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為了不辜負這份信任,__選擇留了下來,在上海一呆就是半個多月。等到治療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緒穩定且同意他回家時,一年一次的職稱考試已經結束。眼看著同學同事們興高采烈地憧憬晉升,他只能默默地準備明年再考。後來有同事對他說:「你如果當時回來參加考試,對保健對象的診療其實沒有多大影響,但是,你錯過了晉升對你個人影響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無助的眼神,他平靜地說:「我不後悔。」相比個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熟悉__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病友們身體上有什麼不舒服,都喜歡打電話先問問他。今年5月份的一個周末,半夜12點多,一陣急促的鈴聲將他叫醒。電話那頭是位姓董的老太太,八十多歲,兒女不在身邊,就靠一個保姆照顧。老太太當天下午就開始頭痛,以為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裡頭卻越來越痛、無法入睡。接到這電話,理應建議老太太趕緊打120急救電話,既簡單又最安全。可是聽著老太太期盼的聲音,他還是決定到老太太家裡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時,他開車到達老太太家裡,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淚便奪眶而出,雙手緊緊抓著他的手不肯放開。經過初步檢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壓不高,沒有發熱,手腳也不麻木,考慮是偏頭痛。鑒於老太太家裡這種情況,住院的確很是不方便,__於是半夜開車找藥店,幫老太太買了急需吃的藥,看著老太太吃藥躺下後才離開。離開老太太家裡時,保姆對他說:「董老看到你來了,眼睛裡放著光,頭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__電話回訪,聽說老太太頭痛有了明顯好轉,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來。白求恩曾經說過:「當我在治病救人時,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多年門診坐下來,__發現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別多,患者眩暈發作感覺時天旋地轉,不能睜眼、不能起床,苦不堪言。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大量查閱資料,通過自學,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復位術。效果就是口碑,這種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卻又非常安全實用的治療方法,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還多次上門為患者手法復位。患者們為了表達感謝之情,有送紅包的、有送購物卡的、有請吃飯的,他都一一拒絕,他認為,他只是做了一個應該做到的。他心裡牢記的,還是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對得起病人,不辜負病人的託付——寥寥幾個字,語言質樸,道理簡單。__說,他要堅守好這幾個字,懷著對職業的崇敬、對病人的承諾在醫道之路上無悔前行。
__從醫路上的點點滴滴還有很多:碰上沒有帶夠錢的患者,他總是毫不猶豫地借錢給患者,讓患者能先吃上藥,儘快解除病痛。正是這份對患者的充分信任,讓患者也更加信任他,甚至有些口口相傳的患者不惜驅車幾百公里專門來找他看病。__不但對自己的病人好而且還特別有愛心,堅持每年參加義務獻血,已經有十五個年頭了。這些點點滴滴讓__的從醫之路更加熠熠生輝。
作為保健門診的骨幹力量,__醫生除了要完成門診的診療任務外,還擔負有重要的特診醫療保健任務。南昌擁堵,__為了按時巡診,騎著自己的電動車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他從來沒有耽誤過巡診。在一次他騎著電動車巡診的路上,一輛汽車為了超車,不惜逆行,跨線迎面沖了過來,把他撞倒。當時的那個疼,躺在地上好幾分鐘才緩過神來,電動車前輪更是被撞得變形。為了不影響巡診,__留下肇事司機的車牌號和電話號碼後,擦乾身上的滲血,把電動車停放在路邊,騎上一部共享單車,繼續往巡診對象家裡趕。當時心裡只想著別耽誤巡診顧不上自己的傷,事後才發現身上多處挫傷,扭傷的膝關節痛了好幾個月。但他認為,再苦再痛,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職稱考試,在專業技術人員扎堆的醫療行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職稱考試的前夕,安排他護送一位保健對象前往上海就診,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對象安頓下來、辦好住院手續,他就能回來。但等到__與上海交接完畢、和保健對象打招呼要回來時,保健對象卻說,希望他留下來、不讓他走。老同志當時診斷為腫瘤,心情低落,脾氣不佳,對治療有牴觸情緒,家屬也希望他留下來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為了不辜負這份信任,__選擇留了下來,在上海一呆就是半個多月。等到治療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緒穩定且同意他回家時,一年一次的職稱考試已經結束。眼看著同學同事們興高采烈地憧憬晉升,他只能默默地準備明年再考。後來有同事對他說:「你如果當時回來參加考試,對保健對象的診療其實沒有多大影響,但是,你錯過了晉升對你個人影響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無助的眼神,他平靜地說:「我不後悔。」相比個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熟悉__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病友們身體上有什麼不舒服,都喜歡打電話先問問他。今年5月份的一個周末,半夜12點多,一陣急促的鈴聲將他叫醒。電話那頭是位姓董的老太太,八十多歲,兒女不在身邊,就靠一個保姆照顧。老太太當天下午就開始頭痛,以為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裡頭卻越來越痛、無法入睡。接到這電話,理應建議老太太趕緊打120急救電話,既簡單又最安全。可是聽著老太太期盼的聲音,他還是決定到老太太家裡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時,他開車到達老太太家裡,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淚便奪眶而出,雙手緊緊抓著他的手不肯放開。經過初步檢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壓不高,沒有發熱,手腳也不麻木,考慮是偏頭痛。鑒於老太太家裡這種情況,住院的確很是不方便,__於是半夜開車找藥店,幫老太太買了急需吃的藥,看著老太太吃藥躺下後才離開。離開老太太家裡時,保姆對他說:「董老看到你來了,眼睛裡放著光,頭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__電話回訪,聽說老太太頭痛有了明顯好轉,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來。白求恩曾經說過:「當我在治病救人時,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多年門診坐下來,__發現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別多,患者眩暈發作感覺時天旋地轉,不能睜眼、不能起床,苦不堪言。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大量查閱資料,通過自學,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復位術。效果就是口碑,這種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卻又非常安全實用的治療方法,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還多次上門為患者手法復位。患者們為了表達感謝之情,有送紅包的、有送購物卡的、有請吃飯的,他都一一拒絕,他認為,他只是做了一個應該做到的。他心裡牢記的,還是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對得起病人,不辜負病人的託付——寥寥幾個字,語言質樸,道理簡單。__說,他要堅守好這幾個字,懷著對職業的崇敬、對病人的承諾在醫道之路上無悔前行。
__從醫路上的點點滴滴還有很多:碰上沒有帶夠錢的患者,他總是毫不猶豫地借錢給患者,讓患者能先吃上藥,儘快解除病痛。正是這份對患者的充分信任,讓患者也更加信任他,甚至有些口口相傳的患者不惜驅車幾百公里專門來找他看病。__不但對自己的病人好而且還特別有愛心,堅持每年參加義務獻血,已經有十五個年頭了。這些點點滴滴讓__的從醫之路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