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初心「永動能」。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四平戰役紀念館時強調,「要讓14億人民、9000多萬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很好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一部波瀾壯闊的黨史、新中國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的艱苦奮鬥和光輝歷程,展示了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信念與忠誠、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接續奮鬥,就要以史鑄魂,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初心「永動能」。
追根溯源守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築牢信仰基石。信仰,關乎一個政黨、民族的精神歸屬和前途命運,是凈化靈魂的甘露、催人奮進的動力。面對抗日烽煙、神州陸沉,面對內戰陰雲、存亡絕續,共產黨人都以堅定的「信仰之光」照亮在烈火和熱血中的永生之路,成就黨飽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征程。和平年代不需要拼刺刀、拋頭顱,但依然需要追根溯源憶初心,投身改革圖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厚植信仰根基,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以及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帶著感情學史明智、帶著責任讀史自省,將純凈之心融入信仰、精神之鈣注入靈魂。常「汲水」常「充電」,不斷用政治理論的「淬火」,「篩一篩」思想上的「雜質」,「除一除」精神上的「灰塵」,鑄起信仰的「萬里長城」,引領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築牢黨性之魂。
砥礪前行踐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奮鬥力量。面對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歷史畫卷,那些先烈事跡、那些革命背影宛若一串串閃光的印跡,照映出我們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的探索和奮鬥歷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發揚不怕犧牲、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擔當精神,為我們黨積累了寶貴的精神遺產,繪就了絢爛奪目的精神圖譜。新時代的「長征」同樣是具有開創性、艱巨性、複雜性的事業,我們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更加呼喚沉穩把舵、狠抓落實的實幹家和濤頭而立、在位有為的弄潮兒。黨員幹部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賡續「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的優良作風,涵養「闖出生路」「殺出血路」的奮進之力,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不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掃雷清障、滾石上山,繼續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拼搏創造揚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續寫偉大夢想。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服務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發展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人民「大我」而不惜犧牲「小我」,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就是要成為人民的「主心骨」和「遮風擋雨」的依靠。今天的中國,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幹部要把為民情懷深植於心、實踐於行、止於至善,就必須「站好位」,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涵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公僕情懷,把「人民滿意」作為各項工作的「標尺」,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時刻為困難群眾著想,讓百姓「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做實「一站式」服務,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將「人民至上」置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共同發力,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於黨員幹部來說,黨史、新中國史是這一教科書中最璀璨的篇章。通過歷史的演變去摸清時代的發展「脈搏」,把「根」尋明白,才能更好強化以史為鑑、走向未來的歷史思維,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
關鍵詞:黨史,國史,習近平。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宣講稿黨課講稿9篇[朗讀]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注重從黨的歷史和經驗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黨中央在不同歷史時期對黨史工作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黨史工作發展指明了方向。黨先後作出兩個關於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於同一全黨思想、推動黨和人民事業開創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專門下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式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黨史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提高黨員、幹部的素質和能力,對於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意義
披覽前蹤,鑒往開來。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調整時期,我國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艱巨性複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國內外意識形態領域許多問題涉及黨的歷史,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關係黨的形象、黨的生命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黨員、幹部更要以史為鑑,繼往開來,為科學發展貢獻力量,譜寫新的篇章。
(一)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是提高黨員素質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黨員、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為現代化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現在,大多數在職黨員幹部和領導幹部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許多人沒有經歷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艱苦鬥爭,也沒有直接參與新中國成立以後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沒有經歷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取得的成就以及歷史曲折缺乏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因此很需要組織和引導他們比較系統地學習黨的整個歷史,接受生動具體的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使命源於信仰。黨的歷史不僅同黨的過去相聯繫,也同黨的現在和未來相聯繫。只有對黨昨天的奮鬥有深切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現實工作,承擔起明天的新使命。因此,倍加珍惜黨的歷史,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是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必然要求,是黨員、幹部嚴格遵守黨章、發揮模範作用、履行權利義務的必然要求,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必然要求。
鑒往益於開來。由於多種原因,一些黨員、幹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黨史、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黨史還了解得不夠全面不夠深入;一些黨員、幹部對黨的歷史經驗的認識和把握還不夠科學不夠系統;一些黨員、幹部對黨史中的一些問題還存在模糊認識。這對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黨性原則、理想信念等產生了一定影響。黨員是黨的歷史人物的具體實踐者,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是黨的歷史人物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對於執政黨的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而言,只有銘記黨的歷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這是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現實要求;是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現實需要;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實需要。
(二)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是提高黨員能力的需要。
加強黨史的學習和研究,提高黨員、幹部的能力,關鍵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因此,要總結歷史經驗,科學把握黨的執政能力的構成。黨的執政能力的主體是由黨的幹部、廣大黨員和黨的各級組織三個部門構成的,相應地,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也體現為這三個主體的能力的提高。
第一,提高黨的領導幹部的能力。歷史經驗表明,對於執政黨而言,領導幹部是構成黨的整體要素之一,是黨的政治權力的直接承擔者,提高領導幹部的能力是提高黨的整體能力的關鍵。因此,考察黨的執政能力,首先是考察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控制和行使國家權力的能力,考察其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主要是對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的明確要求,核心在於提高領導幹部的執政素質和執政本領。
第二,提高廣大黨員的能力。歷史經驗證明,人民群眾評判黨的執政能力,不僅要看執政者運用權力為人民辦事的本領,而且要通過身邊黨員的言行來評價整個執政黨。因此,不直接掌握國家權力的廣大黨員的能力,同樣是執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和各種能力,通過他們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去,團結和帶領群眾完成黨和國家的任務,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關注的重頁頁要方面。
第三,提高黨的各級組織的能力。歷史經驗表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黨的整體執政能力並非各級領導幹部能力的簡單相加。在實踐中存在這種情況,我們配備到各級重要崗位上的幹部,其個體素質和能力都很強,但一旦組成一個班子,就可能出現許多矛盾,不僅影響執政效果,而且影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其中當然有個人因素,但更重。
要的還是制度和體制的因素。要研究整體的各個部分與各個要素的科學配置與有效組合,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制和機制,才能從整體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三)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是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需要。
歷史經驗證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任務的戰鬥堡壘。加強黨史的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總結經驗,拓寬領域、強化功能,不斷加強和鞏固黨的基層組織。
一是擴大基層組織覆蓋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高度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新形式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借鑑歷史經驗,結合新任務和新要求,努力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全社會。在以地域、單位為主設置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按照便於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在各類經濟組織、中介組織、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二是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黨的基層組織要借鑑黨的成功經驗,適應新形式新任務的要求,創新活動內容方式,準確把握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在擴大黨員參與面、提高時效性上下功夫,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結合行業和地區特點,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深化基層黨建工作三級聯創活動,完善「三會一課」制度。
三是推進黨的基層組織黨務公開工作。歷史經驗表明,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黨務公開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要以落實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表達權、監督權為重點,不斷提高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度;要堅持積極穩妥、注重實效,循序漸進、講求實效,保證公開的時效性和經常性,防止形式主義;要堅持統籌兼顧、改革創新,把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居務公開和辦事公開有機結合、協調運轉。
二、全面把握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的主要任務
2010年7月21日,黨中央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的主要任務;一是深化黨史研究,準確記載和反映黨的歷史;二是組織黨史學習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素質和能力;三是擴大黨史宣傳,普及黨史知識。
(一)準確把握黨史學習和研究的主題與主線。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不懈奮鬥,這是中共黨史的主題和主線。中共黨史是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並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成果的歷史,是黨自覺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這是中共黨史的主流和本質。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加強黨史的研究和教育,要把黨的革命史、創業史、奮鬥史的學習和研究與中國近代史的教育和研究結合起來。旗幟鮮明地揭示和宣傳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與核心作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通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和光輝成就;揭示和宣傳黨在長期奮鬥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黨史工作者和黨員、幹部必須堅持的黨性原則和政治責任。
探索規律,深化認識。加強黨史的研究和教育,要認識和把握黨史發展與黨史研究教育的規律,這是提高黨史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基點。掌握和運用這些規律,才能從黨的活動中揭示當代中國社會運動的規律。中共黨史既體現了世界政黨發展的普遍規律,又體現了符合國情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的特殊規律。把世界政黨發展的普遍規律與中國共產黨發展的特殊規律進行比較分析,既有利於我們深化對中共黨史、世界政黨史的規律性認識,又有利於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二)科學把握黨史學習和研究的基礎與關鍵。
黨史研究是黨史工作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堅持事實就是,準確記載和反映黨的歷史,是開展黨史宣傳教育的重要基礎;科學總結經驗,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失誤和曲折,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是推進黨史學習和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要學習研究和總結運用黨領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與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歷史經驗,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歷史借鑑和啟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充分發揮黨史研究宣傳與學習教育在深入認識和科學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學習研究和總結運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和長期執政的實踐經驗,及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為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歷史借鑑和啟示。充分發揮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在推進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要學習研究和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時代主題與國際環境形勢變化,制定和堅持正確的國際戰略方針的歷史經驗,為社會進步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歷史借鑑和啟示。充分發揮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在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准且把握時代主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系統把握以黨史學習推動思想建設的任務。
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是黨的成功經驗之一。開展黨史的學習和教育是加強思想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要把黨史的學習和教育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相結合,以各級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為重點,加強黨史的學習和教育。黨史宣傳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同意規劃,明確要求,創新方式,深入持久有效地推動黨員、幹部學習黨史。
第一,各級黨組織要把全面了解和正確認識黨的歷史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的重要任務。引導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自覺學習黨史、帶頭學習黨史,通過系統培訓、中心組學習和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推動黨員領導幹部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經驗,增強黨性觀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要把黨史作為重要課程納入教學體系,建立健全黨史教研部門和黨史教育基地,加強黨史人才隊伍建設。
第二,要組織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學習黨的歷史。黨員要通過黨史學習,著力加深對黨章、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提高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代代相傳。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史的學習培訓,使他們著力了解和掌握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基本經驗。
第三,各級各類學校、大專院校要開展與學生接受能力相對應的黨史教育。把黨史作為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知識、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英雄模範事跡教育。高等學校要積極發揮黨史研究和教育的重要陣地作用,重視開設黨史專業。科學整合教研力量,加強黨史學科建設,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推動黨史的研究和教育。
三、落實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任務的基本要求
我們黨的歷史是寶貴的政治財富,蘊含著豐富的治黨治國治軍的經驗和智慧。新形式下的黨史學習與研究,要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堅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地區工作大局,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統一,堅持把以史鑑今、資政育人作為根本任務,落實中央對黨史學習和研究的基本要求。
第一,堅持「四個服務」。深入落實中央對黨史學習和研究的要求,必須堅持「四個服務」:黨史學習和研究要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服務,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增強黨的群眾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服務,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之成為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堅定信念與實際行動;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服務,以加強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切實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科學推進我國和本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
第二,堅持「四個結合」。一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相結合,為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提供歷史借鑑;二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加強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教育相結合,幫助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加深對黨的歷史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熱愛黨和社會主義的感情;三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探索世界政黨興衰成敗的規律相結合,從中汲取有益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執政水平的經驗教訓;四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相結合,為實現國家和本地區的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提供依據。
第三,把握「三個堅持」。「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史,要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重視和解決偏離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問題,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的失誤和曲折,深入分析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治重犯的辦法、措施和制度;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史,必須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永遠銘記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就是從否定共產黨的歷史和社會主義的歷史打開缺口的歷史教訓,用事實予以批駁。加強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全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黨員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帶領廣大群眾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意義
披覽前蹤,鑒往開來。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調整時期,我國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艱巨性複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國內外意識形態領域許多問題涉及黨的歷史,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關係黨的形象、黨的生命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黨員、幹部更要以史為鑑,繼往開來,為科學發展貢獻力量,譜寫新的篇章。
(一)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是提高黨員素質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黨員、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為現代化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現在,大多數在職黨員幹部和領導幹部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許多人沒有經歷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艱苦鬥爭,也沒有直接參與新中國成立以後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沒有經歷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取得的成就以及歷史曲折缺乏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因此很需要組織和引導他們比較系統地學習黨的整個歷史,接受生動具體的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使命源於信仰。黨的歷史不僅同黨的過去相聯繫,也同黨的現在和未來相聯繫。只有對黨昨天的奮鬥有深切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現實工作,承擔起明天的新使命。因此,倍加珍惜黨的歷史,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是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必然要求,是黨員、幹部嚴格遵守黨章、發揮模範作用、履行權利義務的必然要求,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必然要求。
鑒往益於開來。由於多種原因,一些黨員、幹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黨史、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黨史還了解得不夠全面不夠深入;一些黨員、幹部對黨的歷史經驗的認識和把握還不夠科學不夠系統;一些黨員、幹部對黨史中的一些問題還存在模糊認識。這對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黨性原則、理想信念等產生了一定影響。黨員是黨的歷史人物的具體實踐者,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是黨的歷史人物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對於執政黨的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而言,只有銘記黨的歷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這是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現實要求;是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現實需要;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實需要。
(二)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是提高黨員能力的需要。
加強黨史的學習和研究,提高黨員、幹部的能力,關鍵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因此,要總結歷史經驗,科學把握黨的執政能力的構成。黨的執政能力的主體是由黨的幹部、廣大黨員和黨的各級組織三個部門構成的,相應地,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也體現為這三個主體的能力的提高。
第一,提高黨的領導幹部的能力。歷史經驗表明,對於執政黨而言,領導幹部是構成黨的整體要素之一,是黨的政治權力的直接承擔者,提高領導幹部的能力是提高黨的整體能力的關鍵。因此,考察黨的執政能力,首先是考察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控制和行使國家權力的能力,考察其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主要是對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的明確要求,核心在於提高領導幹部的執政素質和執政本領。
第二,提高廣大黨員的能力。歷史經驗證明,人民群眾評判黨的執政能力,不僅要看執政者運用權力為人民辦事的本領,而且要通過身邊黨員的言行來評價整個執政黨。因此,不直接掌握國家權力的廣大黨員的能力,同樣是執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和各種能力,通過他們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去,團結和帶領群眾完成黨和國家的任務,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關注的重頁頁要方面。
第三,提高黨的各級組織的能力。歷史經驗表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黨的整體執政能力並非各級領導幹部能力的簡單相加。在實踐中存在這種情況,我們配備到各級重要崗位上的幹部,其個體素質和能力都很強,但一旦組成一個班子,就可能出現許多矛盾,不僅影響執政效果,而且影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其中當然有個人因素,但更重。
要的還是制度和體制的因素。要研究整體的各個部分與各個要素的科學配置與有效組合,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制和機制,才能從整體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三)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是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需要。
歷史經驗證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任務的戰鬥堡壘。加強黨史的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總結經驗,拓寬領域、強化功能,不斷加強和鞏固黨的基層組織。
一是擴大基層組織覆蓋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高度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新形式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借鑑歷史經驗,結合新任務和新要求,努力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全社會。在以地域、單位為主設置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按照便於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在各類經濟組織、中介組織、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二是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黨的基層組織要借鑑黨的成功經驗,適應新形式新任務的要求,創新活動內容方式,準確把握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在擴大黨員參與面、提高時效性上下功夫,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結合行業和地區特點,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深化基層黨建工作三級聯創活動,完善「三會一課」制度。
三是推進黨的基層組織黨務公開工作。歷史經驗表明,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黨務公開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要以落實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表達權、監督權為重點,不斷提高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度;要堅持積極穩妥、注重實效,循序漸進、講求實效,保證公開的時效性和經常性,防止形式主義;要堅持統籌兼顧、改革創新,把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居務公開和辦事公開有機結合、協調運轉。
二、全面把握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的主要任務
2010年7月21日,黨中央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的主要任務;一是深化黨史研究,準確記載和反映黨的歷史;二是組織黨史學習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素質和能力;三是擴大黨史宣傳,普及黨史知識。
(一)準確把握黨史學習和研究的主題與主線。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不懈奮鬥,這是中共黨史的主題和主線。中共黨史是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並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成果的歷史,是黨自覺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這是中共黨史的主流和本質。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加強黨史的研究和教育,要把黨的革命史、創業史、奮鬥史的學習和研究與中國近代史的教育和研究結合起來。旗幟鮮明地揭示和宣傳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與核心作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通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和光輝成就;揭示和宣傳黨在長期奮鬥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黨史工作者和黨員、幹部必須堅持的黨性原則和政治責任。
探索規律,深化認識。加強黨史的研究和教育,要認識和把握黨史發展與黨史研究教育的規律,這是提高黨史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基點。掌握和運用這些規律,才能從黨的活動中揭示當代中國社會運動的規律。中共黨史既體現了世界政黨發展的普遍規律,又體現了符合國情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的特殊規律。把世界政黨發展的普遍規律與中國共產黨發展的特殊規律進行比較分析,既有利於我們深化對中共黨史、世界政黨史的規律性認識,又有利於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二)科學把握黨史學習和研究的基礎與關鍵。
黨史研究是黨史工作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堅持事實就是,準確記載和反映黨的歷史,是開展黨史宣傳教育的重要基礎;科學總結經驗,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失誤和曲折,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是推進黨史學習和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要學習研究和總結運用黨領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與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歷史經驗,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歷史借鑑和啟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充分發揮黨史研究宣傳與學習教育在深入認識和科學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學習研究和總結運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和長期執政的實踐經驗,及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為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歷史借鑑和啟示。充分發揮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在推進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要學習研究和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時代主題與國際環境形勢變化,制定和堅持正確的國際戰略方針的歷史經驗,為社會進步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歷史借鑑和啟示。充分發揮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在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准且把握時代主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系統把握以黨史學習推動思想建設的任務。
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是黨的成功經驗之一。開展黨史的學習和教育是加強思想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要把黨史的學習和教育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相結合,以各級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為重點,加強黨史的學習和教育。黨史宣傳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同意規劃,明確要求,創新方式,深入持久有效地推動黨員、幹部學習黨史。
第一,各級黨組織要把全面了解和正確認識黨的歷史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的重要任務。引導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自覺學習黨史、帶頭學習黨史,通過系統培訓、中心組學習和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推動黨員領導幹部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經驗,增強黨性觀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要把黨史作為重要課程納入教學體系,建立健全黨史教研部門和黨史教育基地,加強黨史人才隊伍建設。
第二,要組織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學習黨的歷史。黨員要通過黨史學習,著力加深對黨章、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提高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代代相傳。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史的學習培訓,使他們著力了解和掌握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基本經驗。
第三,各級各類學校、大專院校要開展與學生接受能力相對應的黨史教育。把黨史作為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知識、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英雄模範事跡教育。高等學校要積極發揮黨史研究和教育的重要陣地作用,重視開設黨史專業。科學整合教研力量,加強黨史學科建設,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推動黨史的研究和教育。
三、落實加強黨史學習和研究任務的基本要求
我們黨的歷史是寶貴的政治財富,蘊含著豐富的治黨治國治軍的經驗和智慧。新形式下的黨史學習與研究,要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堅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地區工作大局,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統一,堅持把以史鑑今、資政育人作為根本任務,落實中央對黨史學習和研究的基本要求。
第一,堅持「四個服務」。深入落實中央對黨史學習和研究的要求,必須堅持「四個服務」:黨史學習和研究要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服務,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增強黨的群眾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服務,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之成為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堅定信念與實際行動;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服務,以加強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切實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科學推進我國和本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
第二,堅持「四個結合」。一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相結合,為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提供歷史借鑑;二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加強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教育相結合,幫助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加深對黨的歷史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熱愛黨和社會主義的感情;三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探索世界政黨興衰成敗的規律相結合,從中汲取有益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執政水平的經驗教訓;四是把黨史學習和研究與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相結合,為實現國家和本地區的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提供依據。
第三,把握「三個堅持」。「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史,要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重視和解決偏離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問題,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的失誤和曲折,深入分析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治重犯的辦法、措施和制度;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史,必須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永遠銘記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就是從否定共產黨的歷史和社會主義的歷史打開缺口的歷史教訓,用事實予以批駁。加強黨史研究宣傳和學習教育,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全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黨員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帶領廣大群眾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高校青年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更應深入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教誨,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自己的專業學習、融入自己的內心理想,從而在新的時代建功立業,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將黨史教育內容作為思政課的核心構成,以系統的「必修課」教育青年學生「學史明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引領教育事業發展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將黨史教育貫穿於學校立德樹人的全過程。只有充分挖掘並發揮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課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價值,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才能有效提升青年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引導其樹立遠大理想和勇於擔當作為的品格,從而以昂揚姿態投身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黨史、用黨史,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青年學生「三觀」培育的重要載體,黨史教育對青年學生的品格塑造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其理論解釋力、說服力和感召力遠勝於單純的理論說教。可以說,沒有黨史支撐的思想理論教育肯定會變成乾癟的說教,就會缺乏生機和活力。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只有將黨史教育作為思政課教學體系中的核心構成,對黨史教育再部署、再落實、再強化,完整、系統地進行黨史教育,才能讓青年學生「樹立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並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理論問題?
把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貫穿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以豐富的「營養劑」滋養青年學生「學史增信」。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奮鬥歷程,這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充滿艱險、充滿神奇的百年,更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穫成功、失誤後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贏得未來的百年。當今青年學生大多是「90後」和「00後」,是在改革開放開啟的美好時代中出生和成長,幾乎沒有機會去切身體會中國曾經的貧窮與落後。如何有效將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通過黨史的學習教育增強青年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成為當前思政課體系建設必須解決的問題。
高校黨史教育務必要以我們黨關於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地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引領青年學生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從黨史中尋找理論滋養和精神支柱,全面、系統和正確地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百年的奮鬥歷程與偉大成就,從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以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彰顯思政課的價值導向,以榜樣的力量引導青年學生「學史崇德」。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在思政課教育教學特別是黨史專題教育中,我們要把國家的人物形象和民族的脊樑擔當樹立起來,使之成為青年學生的學習榜樣,要把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範凝結出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出來,使之成為新時代的精神風尚。青年學生通過黨史學習就是要答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道歷史大考題,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以楊靖宇、焦裕祿、孔繁森、黃文秀等這樣的時代楷模為榜樣,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錘鍊奉獻社會和服務人民的良好品格,永葆赤子之心,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將立德樹人和鑄魂育人作為思政課的評價標準,以時代的召喚帶動青年學生「學史力行」。「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一定要把「立德樹人」和「鑄魂育人」實現有機結合,通過對黨史的學習教育,引導青年響應時代召喚,自覺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主動投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實踐,聽黨話、跟黨走,在攻堅克難中激發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提高應對風險、戰勝挑戰的能力水平,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將黨史教育內容作為思政課的核心構成,以系統的「必修課」教育青年學生「學史明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引領教育事業發展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將黨史教育貫穿於學校立德樹人的全過程。只有充分挖掘並發揮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課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價值,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才能有效提升青年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引導其樹立遠大理想和勇於擔當作為的品格,從而以昂揚姿態投身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黨史、用黨史,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青年學生「三觀」培育的重要載體,黨史教育對青年學生的品格塑造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其理論解釋力、說服力和感召力遠勝於單純的理論說教。可以說,沒有黨史支撐的思想理論教育肯定會變成乾癟的說教,就會缺乏生機和活力。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只有將黨史教育作為思政課教學體系中的核心構成,對黨史教育再部署、再落實、再強化,完整、系統地進行黨史教育,才能讓青年學生「樹立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並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理論問題?
把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貫穿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以豐富的「營養劑」滋養青年學生「學史增信」。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奮鬥歷程,這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充滿艱險、充滿神奇的百年,更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穫成功、失誤後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贏得未來的百年。當今青年學生大多是「90後」和「00後」,是在改革開放開啟的美好時代中出生和成長,幾乎沒有機會去切身體會中國曾經的貧窮與落後。如何有效將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通過黨史的學習教育增強青年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成為當前思政課體系建設必須解決的問題。
高校黨史教育務必要以我們黨關於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地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引領青年學生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從黨史中尋找理論滋養和精神支柱,全面、系統和正確地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百年的奮鬥歷程與偉大成就,從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以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彰顯思政課的價值導向,以榜樣的力量引導青年學生「學史崇德」。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在思政課教育教學特別是黨史專題教育中,我們要把國家的人物形象和民族的脊樑擔當樹立起來,使之成為青年學生的學習榜樣,要把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範凝結出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出來,使之成為新時代的精神風尚。青年學生通過黨史學習就是要答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道歷史大考題,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以楊靖宇、焦裕祿、孔繁森、黃文秀等這樣的時代楷模為榜樣,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錘鍊奉獻社會和服務人民的良好品格,永葆赤子之心,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將立德樹人和鑄魂育人作為思政課的評價標準,以時代的召喚帶動青年學生「學史力行」。「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一定要把「立德樹人」和「鑄魂育人」實現有機結合,通過對黨史的學習教育,引導青年響應時代召喚,自覺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主動投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實踐,聽黨話、跟黨走,在攻堅克難中激發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提高應對風險、戰勝挑戰的能力水平,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同志們:
按照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有關要求,今天由我為大家上一堂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大家都是知道今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要求,要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顧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奮鬥歷程,發揚光榮傳統,堅守合作初心,加強自身建設。按照中央要求,我們及時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重點任務,引導各級黨員幹部在回顧和重溫黨的光輝歷史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下面,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我圍繞「為什麼」「學什麼」「怎麼學」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學習黨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借鑑?
一、「為什麼」要學習黨史,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鑑、更好前進。一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必然要求。學習黨史我們就會知道,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九十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於面對曲折,勇於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從客觀現實來看,全面了解黨所走過的奮鬥歷程,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對於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初心使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至關重要。二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以史為鑑、更好前進。認真學習黨史,釐清歷史脈絡,認清歷史事實,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能夠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是經歷革命、建設、改革長期考驗,在異常複雜環境中團結帶領我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偉大奇蹟的黨。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人民公僕、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就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讀深悟黨史,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讓廣大黨員幹部深刻地牢記初心使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做到永遠在路上。三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認真踐行、不負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立近100年來,無論革命、建設還是改革,無論順利還是曲折,我們黨始終在奮鬥中克服艱難曲折,靠奮鬥創造未來;千千萬萬共產黨員也在不懈奮鬥中堅守著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共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要從黨史中激發責任之心,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為民族之大我承擔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要從黨史中激發擔當之心,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要從黨史中激發為民之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與創造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二、學習黨史「學什麼」,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主要內容。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指出,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是要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翻閱中國共產黨近100年的歷史,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拼搏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奮鬥史。從嘉興南湖承載革命火種的小船,到劈波斬浪領航復興偉業的「中國號」巨輪,中國共產黨譜寫了執政14億人口大國的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教科書。作為黨員幹部,就應自覺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在學習黨史、借鑑黨史中汲取成長營養、獲取奮進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擔當時代重任。二是要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我們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保證。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反覆證明了一個道理: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在黨的歷史上,政治方向、政治路線一旦出現問題,形勢就會變得複雜,局勢也會隨之艱難,黨的前途命運則可能出現危險局面。歷史經驗和現實面臨的任務告訴我們,全黨上下只有繃緊政治意識這根弦,自覺站穩政治立場,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從政治高度看問題、辦事情,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及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政治判斷力,才能真正做到服從大局、圍繞核心、自覺看齊。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領悟力。面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重溫黨和人民共同走過的光輝歷程,堅定崇高的精神信仰,獲取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汲取革命前輩的智慧,練就「觀察事物的敏銳眼光,判斷時事的深刻洞見,處理人際關係的練達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動能力」,是我們學習黨史的落腳點。我們要在黨史學習中堅定信仰、獲得力量、汲取智慧,做到在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上頭腦特別清醒、眼睛特別明亮,善於從一般事務中發現政治問題,善於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善於從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中把握政治邏輯,堅持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執行力。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攻堅克難,一路成長,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黨。回望歷史,不難發現,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只有具備崇高信仰、嚴明紀律、自我犧牲精神、敢於且善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前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這需要全黨站在歷史和現實交會的高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努力前行。三是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堅決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我們黨歷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形式主義是一種幼稚的、低級的、不動腦子的東西」「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傢伙拋到糞缸里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治理,作風有明顯好轉,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這說明,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作出艱苦努力。這要求我們通過學習黨史,引導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思想上徹底消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四是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斷凈化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早在1932年的江西瑞金,中央蘇區政府就專門設置了檢舉木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不懈「打虎」「拍蠅」「獵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成效顯著。在新形勢下,我們黨員幹部應把黨史作為最好的營養劑,努力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經常攬鏡自照、每日三省。要嚴在第一次,常存「白袍點墨」之戒,在從政伊始,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嚴在關鍵處,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把「嚴」的基因薪火相傳。要嚴在細微處,常懷「堤潰蟻穴」之思,樹牢進步靠組織、溫暖靠家庭、消費靠工資的意識,從一包煙、一瓶酒、一盒茶做起,管好自己的手,做到乾乾淨淨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三、學習黨史「怎麼學」,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方法。
2015年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緻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要堅持正確方向、把握正確導向,準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進程、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黨派、重要人物。為我們揭示了黨史教育的方法。一是要真學、篤學。「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只有多學習黨史,學好黨史、學深黨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麼樣的黨,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出發、走向哪裡。只有理解和回答好這些問題,在真學、篤學黨史中尋根守魂,才能真正補足精神之鈣,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胸懷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上行穩致遠。二是要學深、學新。學習黨史,貴在學新、難在走心。我們黨是一個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成長奮進的黨。這一過程,黨的理論、黨的歷程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需要經常學、反覆學、比較學,掌握新知識、學出新氣象。要從黨史學習中吸取成功經驗,總結失敗教訓,不斷推陳出新,對標新要求,掌握新方法,走好新道路。要從經常學習中常學、常思、常省,對標初心使命,查一查、捋一捋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改造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合格黨員。通過在黨史學習中豐厚知識、提升能力,厚植人民至上情懷,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三是要學常、學實。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是我們黨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開啟新局面,就要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學在日常、學在實處,始終做到實實在在學、結合實際學,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真學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寶貴經驗,練就擔當的寬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領,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好「六保」任務,以劈波斬浪的勇氣、迎難而上的銳氣、向難而行的膽氣,不辱使命擔當,不負偉大夢想,書寫新時代新征程壯美華章?
同志們,學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亂。百年黨史,既是固根涵源的營養液、攬鏡自照的清醒劑,更是鑑往知來的航標燈。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闊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贏得一切挑戰,抓住一切機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按照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有關要求,今天由我為大家上一堂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大家都是知道今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要求,要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顧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奮鬥歷程,發揚光榮傳統,堅守合作初心,加強自身建設。按照中央要求,我們及時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重點任務,引導各級黨員幹部在回顧和重溫黨的光輝歷史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下面,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我圍繞「為什麼」「學什麼」「怎麼學」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學習黨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借鑑?
一、「為什麼」要學習黨史,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鑑、更好前進。一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必然要求。學習黨史我們就會知道,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九十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於面對曲折,勇於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從客觀現實來看,全面了解黨所走過的奮鬥歷程,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對於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初心使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至關重要。二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以史為鑑、更好前進。認真學習黨史,釐清歷史脈絡,認清歷史事實,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能夠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是經歷革命、建設、改革長期考驗,在異常複雜環境中團結帶領我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偉大奇蹟的黨。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人民公僕、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就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讀深悟黨史,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讓廣大黨員幹部深刻地牢記初心使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做到永遠在路上。三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認真踐行、不負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立近100年來,無論革命、建設還是改革,無論順利還是曲折,我們黨始終在奮鬥中克服艱難曲折,靠奮鬥創造未來;千千萬萬共產黨員也在不懈奮鬥中堅守著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共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要從黨史中激發責任之心,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為民族之大我承擔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要從黨史中激發擔當之心,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要從黨史中激發為民之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與創造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二、學習黨史「學什麼」,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主要內容。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指出,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是要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翻閱中國共產黨近100年的歷史,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拼搏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奮鬥史。從嘉興南湖承載革命火種的小船,到劈波斬浪領航復興偉業的「中國號」巨輪,中國共產黨譜寫了執政14億人口大國的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教科書。作為黨員幹部,就應自覺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在學習黨史、借鑑黨史中汲取成長營養、獲取奮進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擔當時代重任。二是要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我們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保證。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反覆證明了一個道理: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在黨的歷史上,政治方向、政治路線一旦出現問題,形勢就會變得複雜,局勢也會隨之艱難,黨的前途命運則可能出現危險局面。歷史經驗和現實面臨的任務告訴我們,全黨上下只有繃緊政治意識這根弦,自覺站穩政治立場,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從政治高度看問題、辦事情,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及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政治判斷力,才能真正做到服從大局、圍繞核心、自覺看齊。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領悟力。面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重溫黨和人民共同走過的光輝歷程,堅定崇高的精神信仰,獲取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汲取革命前輩的智慧,練就「觀察事物的敏銳眼光,判斷時事的深刻洞見,處理人際關係的練達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動能力」,是我們學習黨史的落腳點。我們要在黨史學習中堅定信仰、獲得力量、汲取智慧,做到在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上頭腦特別清醒、眼睛特別明亮,善於從一般事務中發現政治問題,善於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善於從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中把握政治邏輯,堅持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執行力。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攻堅克難,一路成長,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黨。回望歷史,不難發現,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只有具備崇高信仰、嚴明紀律、自我犧牲精神、敢於且善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前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這需要全黨站在歷史和現實交會的高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努力前行。三是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堅決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我們黨歷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形式主義是一種幼稚的、低級的、不動腦子的東西」「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傢伙拋到糞缸里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治理,作風有明顯好轉,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這說明,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作出艱苦努力。這要求我們通過學習黨史,引導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思想上徹底消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四是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斷凈化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早在1932年的江西瑞金,中央蘇區政府就專門設置了檢舉木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不懈「打虎」「拍蠅」「獵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成效顯著。在新形勢下,我們黨員幹部應把黨史作為最好的營養劑,努力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經常攬鏡自照、每日三省。要嚴在第一次,常存「白袍點墨」之戒,在從政伊始,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嚴在關鍵處,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把「嚴」的基因薪火相傳。要嚴在細微處,常懷「堤潰蟻穴」之思,樹牢進步靠組織、溫暖靠家庭、消費靠工資的意識,從一包煙、一瓶酒、一盒茶做起,管好自己的手,做到乾乾淨淨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三、學習黨史「怎麼學」,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方法。
2015年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緻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要堅持正確方向、把握正確導向,準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進程、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黨派、重要人物。為我們揭示了黨史教育的方法。一是要真學、篤學。「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只有多學習黨史,學好黨史、學深黨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麼樣的黨,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出發、走向哪裡。只有理解和回答好這些問題,在真學、篤學黨史中尋根守魂,才能真正補足精神之鈣,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胸懷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上行穩致遠。二是要學深、學新。學習黨史,貴在學新、難在走心。我們黨是一個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成長奮進的黨。這一過程,黨的理論、黨的歷程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需要經常學、反覆學、比較學,掌握新知識、學出新氣象。要從黨史學習中吸取成功經驗,總結失敗教訓,不斷推陳出新,對標新要求,掌握新方法,走好新道路。要從經常學習中常學、常思、常省,對標初心使命,查一查、捋一捋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改造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合格黨員。通過在黨史學習中豐厚知識、提升能力,厚植人民至上情懷,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三是要學常、學實。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是我們黨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開啟新局面,就要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學在日常、學在實處,始終做到實實在在學、結合實際學,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真學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寶貴經驗,練就擔當的寬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領,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好「六保」任務,以劈波斬浪的勇氣、迎難而上的銳氣、向難而行的膽氣,不辱使命擔當,不負偉大夢想,書寫新時代新征程壯美華章?
同志們,學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亂。百年黨史,既是固根涵源的營養液、攬鏡自照的清醒劑,更是鑑往知來的航標燈。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闊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贏得一切挑戰,抓住一切機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三個結合」。
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定,各級黨委(黨組)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十四五」開局之年,正在精心謀劃,周密安排部署,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起好步、開好局、有成效。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以上率下示範帶動學。
各黨委(黨組)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點內容,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好,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學習活動規範有序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要以上率下、學先一步、示範帶動,常學常新、不斷領悟,要堅持集體學習研討為主,以專家報告、參觀紅色陣地為重要輔助,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不斷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華,深入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始終銘記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傳承紅色基因,恪守人民情懷。要避免「以聽代學」「只學不講」,要通過深入學習,不斷增強歷史意識,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三會一課」相結合,形式多樣融會貫通學。
習近平總書記把黨史學習教育視為必修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各級黨組織要突出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抓在日常,融入「三會一課」,以開展主題黨課、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邀請專家講座、讀書會學習交流、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多樣融會貫通學,加強紅色教育洗禮,開展「行走黨課」,重溫黨的歷史,以深情的瞻仰、深邃的思考,引領黨員幹部以史為鑑,從黨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鈣」,將其融入共產黨人的血脈,真正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使黨員幹部心刻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奉獻。要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線,將黨史學習教育內生為黨員幹部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強勁的前行動力,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明責,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同時,黨員領導幹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帶頭深入到支部開展學習,並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分類指導,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工作推進」相結合,以學促干內化於行學。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學習,要注重與「工作推進」相結合,以學促干激發新動力,要以學篤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改革、經濟社會發展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與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效果結合起來。各級黨組織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到改革攻堅創新全過程,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做到內化於心、內化於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過程中,從黨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懷和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定為民情懷,堅定擔當本色,牢牢植根人民,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解決群眾問題上,作為服務群眾的攻堅之力,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錘鍊黨員幹部的政治品質,激發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積極主動為身邊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真正實現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培育黨員幹部「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一步一個腳印,不折不扣推動「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學習黨史要從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不斷加強自身黨性修養,牢記使命擔當,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發揚奮鬥精神,用忠誠和實幹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關鍵詞:學黨史。
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定,各級黨委(黨組)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十四五」開局之年,正在精心謀劃,周密安排部署,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起好步、開好局、有成效。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以上率下示範帶動學。
各黨委(黨組)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點內容,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好,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學習活動規範有序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要以上率下、學先一步、示範帶動,常學常新、不斷領悟,要堅持集體學習研討為主,以專家報告、參觀紅色陣地為重要輔助,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不斷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華,深入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始終銘記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傳承紅色基因,恪守人民情懷。要避免「以聽代學」「只學不講」,要通過深入學習,不斷增強歷史意識,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三會一課」相結合,形式多樣融會貫通學。
習近平總書記把黨史學習教育視為必修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各級黨組織要突出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抓在日常,融入「三會一課」,以開展主題黨課、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邀請專家講座、讀書會學習交流、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多樣融會貫通學,加強紅色教育洗禮,開展「行走黨課」,重溫黨的歷史,以深情的瞻仰、深邃的思考,引領黨員幹部以史為鑑,從黨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鈣」,將其融入共產黨人的血脈,真正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使黨員幹部心刻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奉獻。要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線,將黨史學習教育內生為黨員幹部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強勁的前行動力,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明責,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同時,黨員領導幹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帶頭深入到支部開展學習,並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分類指導,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工作推進」相結合,以學促干內化於行學。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學習,要注重與「工作推進」相結合,以學促干激發新動力,要以學篤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改革、經濟社會發展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與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效果結合起來。各級黨組織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到改革攻堅創新全過程,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做到內化於心、內化於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過程中,從黨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懷和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定為民情懷,堅定擔當本色,牢牢植根人民,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解決群眾問題上,作為服務群眾的攻堅之力,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錘鍊黨員幹部的政治品質,激發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積極主動為身邊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真正實現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培育黨員幹部「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一步一個腳印,不折不扣推動「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學習黨史要從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不斷加強自身黨性修養,牢記使命擔當,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發揚奮鬥精神,用忠誠和實幹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關鍵詞:學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