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胡紅寶,中共黨員,是三門峽市工商局競爭執法科科長。按照組織的安排,2015年4月份到雙龍灣鎮久富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久富村位於盧氏縣西南山區,是省級貧困村。全村轄6個居民組,174戶498人。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2994畝,耕地面積389畝,人均不足1畝。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基礎設施薄弱,生存環境惡劣,群眾生活困苦,聾、啞、呆、智障及殘疾多達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結構房屋中,個別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該村有貧困戶為88戶258口人,貧困發生率為49.5%;兜底戶13戶、33人,貧困面比較大、程度較深。
駐村以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的直接指導下,我牢記責任和使命,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理念,嚴守組織紀律,堅守工作崗位,緊密團結村兩委班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認真貫徹落實市、縣會議精神,堅持「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理念,緊緊圍繞「項目興村、產業富民」目標,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充分發揮作用,傾心投身脫貧攻堅,傾情幫扶貧困群眾,新發展產業項目5個,為村、群眾辦實事好事40餘件,爭取項目、財物、錢款總價值2600餘萬元,群眾收入穩步增長,脫貧31戶111人,貧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黨組織堡壘作用發揮明顯增強,一舉由軟弱渙散村、貧困村成為脫貧攻堅先進村,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一致讚揚,連續2年獲得三門峽市和盧氏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稱號,多次代表市派駐村第一書記做典型發言。
一、抓班子、帶隊伍,黨建引領促脫貧
按照「黨建引領、支部搭橋、黨員鋪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兩委班子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引領脫貧攻堅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抓好硬體提升,陣地建設有了新變化。先後籌措資金13000元,對村室、黨員活動陣地進行提升改造,堅持制度上牆,配備辦公家具;籌集近27萬元資金,修建二層樓房,黨員活動陣地擴大到280多平方,硬體建設水平大大提升,陣地面貌持續改觀,達到了爭創「五星級」黨支部條件。 二是強化黨性錘鍊,黨員擔當意識實現新提升。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黨員活動日為抓手,認真開展「黨員積分管理」等活動,帶領村幹部、黨員先後到獅子坪、洛陽龍峪灣學習黨建先進經驗,極大增強了黨員的自豪感、榮譽感和責任感,黨員戰鬥力大大提升,黨員精氣神進一步提振。
三是推進電子商務,脫貧產業有了新發展。市、縣組織部門籌資5萬多元,建成久富村電商服務站,成為全市「黨建+電商+扶貧」模式示範點,助推精準扶貧。目前,已開發農副、藥材食材、旅遊和花卉苗圃四類產品30多個品種,統一紙質包裝,統一標籤,提升了上行產品質量和數量,久富村黨建引領脫貧,電商產業帶動群眾脫貧的良好格局已經形成。
二、抓項目、夯基礎,村容村貌大改觀
實施精準扶貧以來,我同村兩委一班人,大力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宣揚先進典型,堅定群眾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決心,從提升村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項項群眾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實施。
一是積極推進村級道路建設。爭取資金近127萬元,硬化村級公路9條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徹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貫穿全村的投資近600萬元的5.28公里寬5.5米的水泥路拓寬工程,已於今年10月9日正式開工,明年5月份將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將徹底改變。
二是加快推進文化廣場建設。投資46萬元建設文化廣場,新修了群眾娛樂室、閱覽室、大舞台、活動健身場地等基礎設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資11萬元的村衛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過積極爭取,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為村償捐彩色b超儀2台,價值38.4萬元,極大改善了醫療條件。
三是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積極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重點對農戶房前屋後、村道河道垃圾、糞土亂堆等髒亂差現象進行整治,價值10萬元的垃圾車和12個垃圾箱、啟明公益基金會捐贈的價值30萬元垃圾桶全部到位,並配齊3名清潔員,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得到有力改善。聯通公司的寬頻網線實現了「家家通」;投資300多萬元的農村電網改造順利完工;投入25元資金對村室、黨員活動室進行改造;整治周邊環境,實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呈現出新的面貌。
三、抓產業、助脫貧,幫助群眾快致富
致富靠項目,發展靠產業。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緊緊瞄準產業項目,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切實解決農民致富無路、增收無門的問題。
一是抓住農業產業項目。爭取到670畝連翹種植到戶增收項目,已通過驗收,49.2萬元政策性補貼已下發到村民手中;爭取到北京啟明公益基金會資助資金15萬元,支持發展大櫻桃產業,今年已種植了100畝6000餘棵。初步形成長期見效的連翹產業和短期見效的香菇產業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二是大力推進勞務輸出。通過多種途徑,大力實施勞動力轉移就業脫貧,目前全村70餘人長期外出務工,60餘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
三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牽手河南省菜源實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8個生態盧氏雞養殖場,成為久富村第一個集體經濟項目,目前已初見效益,集體收入4.8萬元,貧困戶收入11.8萬元。
四是發展新型集體項目。投資90萬元的光伏發電項目已建成,即將併網發電,運轉正常每年將給村集體增收純利潤16萬元;投資169萬元的食用菌科技示範園,也即將動工,預計每年將給村集體帶來進20萬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產業項目的建成發展,極大地推動村經濟發展,加快村民脫貧的步伐。
黨旗招展千帆競,凝心聚力萬象新。在如熾黨旗的引領下,我和久富村黨員幹部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幹事創業的熱情、動真碰硬的豪情、奮發有為的激情,書寫脫貧攻堅新篇章,讓「久富」久富,成為名副其實的永久富裕之村。
久富村位於盧氏縣西南山區,是省級貧困村。全村轄6個居民組,174戶498人。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2994畝,耕地面積389畝,人均不足1畝。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基礎設施薄弱,生存環境惡劣,群眾生活困苦,聾、啞、呆、智障及殘疾多達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結構房屋中,個別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該村有貧困戶為88戶258口人,貧困發生率為49.5%;兜底戶13戶、33人,貧困面比較大、程度較深。
駐村以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的直接指導下,我牢記責任和使命,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理念,嚴守組織紀律,堅守工作崗位,緊密團結村兩委班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認真貫徹落實市、縣會議精神,堅持「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理念,緊緊圍繞「項目興村、產業富民」目標,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充分發揮作用,傾心投身脫貧攻堅,傾情幫扶貧困群眾,新發展產業項目5個,為村、群眾辦實事好事40餘件,爭取項目、財物、錢款總價值2600餘萬元,群眾收入穩步增長,脫貧31戶111人,貧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黨組織堡壘作用發揮明顯增強,一舉由軟弱渙散村、貧困村成為脫貧攻堅先進村,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一致讚揚,連續2年獲得三門峽市和盧氏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稱號,多次代表市派駐村第一書記做典型發言。
一、抓班子、帶隊伍,黨建引領促脫貧
按照「黨建引領、支部搭橋、黨員鋪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兩委班子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引領脫貧攻堅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抓好硬體提升,陣地建設有了新變化。先後籌措資金13000元,對村室、黨員活動陣地進行提升改造,堅持制度上牆,配備辦公家具;籌集近27萬元資金,修建二層樓房,黨員活動陣地擴大到280多平方,硬體建設水平大大提升,陣地面貌持續改觀,達到了爭創「五星級」黨支部條件。 二是強化黨性錘鍊,黨員擔當意識實現新提升。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黨員活動日為抓手,認真開展「黨員積分管理」等活動,帶領村幹部、黨員先後到獅子坪、洛陽龍峪灣學習黨建先進經驗,極大增強了黨員的自豪感、榮譽感和責任感,黨員戰鬥力大大提升,黨員精氣神進一步提振。
三是推進電子商務,脫貧產業有了新發展。市、縣組織部門籌資5萬多元,建成久富村電商服務站,成為全市「黨建+電商+扶貧」模式示範點,助推精準扶貧。目前,已開發農副、藥材食材、旅遊和花卉苗圃四類產品30多個品種,統一紙質包裝,統一標籤,提升了上行產品質量和數量,久富村黨建引領脫貧,電商產業帶動群眾脫貧的良好格局已經形成。
二、抓項目、夯基礎,村容村貌大改觀
實施精準扶貧以來,我同村兩委一班人,大力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宣揚先進典型,堅定群眾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決心,從提升村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項項群眾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實施。
一是積極推進村級道路建設。爭取資金近127萬元,硬化村級公路9條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徹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貫穿全村的投資近600萬元的5.28公里寬5.5米的水泥路拓寬工程,已於今年10月9日正式開工,明年5月份將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將徹底改變。
二是加快推進文化廣場建設。投資46萬元建設文化廣場,新修了群眾娛樂室、閱覽室、大舞台、活動健身場地等基礎設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資11萬元的村衛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過積極爭取,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為村償捐彩色b超儀2台,價值38.4萬元,極大改善了醫療條件。
三是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積極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重點對農戶房前屋後、村道河道垃圾、糞土亂堆等髒亂差現象進行整治,價值10萬元的垃圾車和12個垃圾箱、啟明公益基金會捐贈的價值30萬元垃圾桶全部到位,並配齊3名清潔員,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得到有力改善。聯通公司的寬頻網線實現了「家家通」;投資300多萬元的農村電網改造順利完工;投入25元資金對村室、黨員活動室進行改造;整治周邊環境,實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呈現出新的面貌。
三、抓產業、助脫貧,幫助群眾快致富
致富靠項目,發展靠產業。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緊緊瞄準產業項目,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切實解決農民致富無路、增收無門的問題。
一是抓住農業產業項目。爭取到670畝連翹種植到戶增收項目,已通過驗收,49.2萬元政策性補貼已下發到村民手中;爭取到北京啟明公益基金會資助資金15萬元,支持發展大櫻桃產業,今年已種植了100畝6000餘棵。初步形成長期見效的連翹產業和短期見效的香菇產業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二是大力推進勞務輸出。通過多種途徑,大力實施勞動力轉移就業脫貧,目前全村70餘人長期外出務工,60餘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
三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牽手河南省菜源實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8個生態盧氏雞養殖場,成為久富村第一個集體經濟項目,目前已初見效益,集體收入4.8萬元,貧困戶收入11.8萬元。
四是發展新型集體項目。投資90萬元的光伏發電項目已建成,即將併網發電,運轉正常每年將給村集體增收純利潤16萬元;投資169萬元的食用菌科技示範園,也即將動工,預計每年將給村集體帶來進20萬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產業項目的建成發展,極大地推動村經濟發展,加快村民脫貧的步伐。
黨旗招展千帆競,凝心聚力萬象新。在如熾黨旗的引領下,我和久富村黨員幹部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幹事創業的熱情、動真碰硬的豪情、奮發有為的激情,書寫脫貧攻堅新篇章,讓「久富」久富,成為名副其實的永久富裕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