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男,39歲,20xxx年8月被選派到盧氏縣獅子坪鄉下莊科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來,他堅持真情走訪群眾、真心服務群眾,團結村兩委班子,加強支部自身建設,千方百計發展產業,多措並舉強力脫貧,使下莊科村的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民生條件明顯提高,產業規模明顯擴大,脫貧步伐明顯加快,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充分體現,其本人第一書記的形象得到廣大認可,贏得普遍讚譽。
凝心聚力鞏固堡壘。
xx20xxx年擔任下莊科村第一書記之後,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調查了解下莊科村的基本情況,掌握了下莊科的自然、經濟等基本情況,找到下莊科成為全鄉、全縣重點扶貧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遠、基礎薄弱、文化落後、觀念陳舊等因素外,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過差是不容否認的重要原因。
xx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責任,能夠安下心、撲下身,有過皺眉、有過嘆息,但沒有報怨,沒有泄氣。首先與支部書記、支部成員促膝交談,共商良策。其次組織民主生活會正常化,開展「兩學一做、三會一課」活動,使散兵游泳的個體黨員聚攏到組織的大家庭之中,抱團取暖,信心倍增。緊接著分任務加壓力,共產黨員包戶扶貧,榮譽感、使命感激發了熱情。
「四議兩公開」制度的執行,進一步推動黨支部的建設。改變了過去的「只會不議」的不良會風,為民而議,為議而會。黨支部的提議要求支部書記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為民謀事的樣子;黨員大會審議,幫助每個黨員明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責任;兩委商議促進了團結,形成了合力;村民決議確保了方向形成了動力。決議公開和結果公開,更加彰顯了黨組織的坦蕩胸懷,密切了黨群關係,不少年輕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組織的新鮮血液、村兩委的後備梯隊,呈現出後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脫胎換骨,軟弱渙散的黨支部,真正變成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戰鬥堡壘。
攻堅克難擺脫貧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穩定民心,增強信心的工作,xx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為下莊科要項目跑資金,先後修通了4條到自然村的公路,總里程10.2公里,入戶路的硬化結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楊灰路的歷史。26萬元的文化廣場及配套器材,豐富了下莊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萬元資金幫助40戶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麗鄉村跨進了一步,使下莊科成為盧氏旅遊廊道上的一顆明珠。80萬農網改造項目,徹底解決了生產動力難題。72萬元建設了紅廟灣、草溝口、寺而溝三個通訊基站,消滅了信號盲區,溝通了與外界的聯繫,捕獲信息更為便捷。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第一書記擔負的重要任務,xx耗費了心血,想盡了辦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績。在澄清家底,確定對象之後,關鍵是上項目、上產業。沒有產業來支撐,攻堅脫貧嘴上功。xx一邊宣傳護林政策法規,一邊聯繫外購原料,幫助群眾穩定發展傳統產業代料香菇。在爭取縣林業局提供14.3萬株連翹苗,1.6萬株核桃苗發展林果產業外,自籌資金2萬元,為貧困戶購買4000株大櫻桃苗、2000株獼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為了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管理水平,xx與村兩委一班人馬組織成立了農民合作社,54個貧困戶養殖優質黑豬270頭,單項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戶安裝的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將給村集體帶來xxx萬元的可觀收入。
民生基礎的改善,扶貧產業的發展,幫助下莊科20戶88人實現了脫貧目標,同時為持續發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走村串戶溫暖民心。
駐村工作像回家,走罷東家串西家。xx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與農民的感情之緣可想而知,加上隨和愛動的性格,走村串戶成了工作常態和必修課程。
剛到下莊科村的時候,一切都很陌生。xx就抓緊時間到村各戶了解情況,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種沉到底,接地氣的方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愛戴,也給他的工作打開了方便之門。
黨建工作要求每一個黨員都要聚集在支部中,黨旗下,長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當一部分黨員的模範意識、紀律意識、組織觀念日漸淡化,對黨建活動冷漠。xx就登門拜訪,逐一交談,回憶歷史,談論現在,展望未來。老黨員李國泰就是這樣重新回到了組織的懷抱,並且成了活動的積極分子。
修路架橋,本是惠民利事,但觸及到少數人的利益之時,就產生了矛盾甚至衝突。下莊科村近兩年新修的幾條公路,都是xx苦口婆心,軟磨硬纏才得以實施的。
精準扶貧的第一步是精準識貧。而把「精準」這個動聽悅耳的詞語落實到實處並非易事,從最初不願當貧困戶臉上無光,到後期的不願退出怕收益受損,從開始不願上項目怕擔風險,到隨後膨大規模擠占份額。不管是調查計算的結果,集體研究的決議,還是張榜公示的內容,都是變成xx一次次「訪問」的談資,曉情喻理,才可以變成可以總結的成績。
工作的事認認真真,群眾個人的事也盡心竭力,學生上學,看病求醫,xx有忙必幫。雖然他是「外來戶」,「過路客」,卻把自己當成下莊科的一員。無論誰家的紅白喜事,他都登門幫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聯繫群眾,關心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xx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
遵紀守規塑造形象。
xx性格開朗,為人隨和,看似喜喜哈哈,實則細緻入微。雖然是天馬行空的「獨行俠」,卻時刻緊崩著紀律之弦,堅守崗位,嚴於律己,把組織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變成「5+2」,「白+黑」。兩年多時間從沒有脫崗漏崗受處分,也沒有遲到參會挨批評。有時晚上開完會驅車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現在下莊科。群眾戲稱「夜貓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長時間生活在村裡,每天和群眾打交道,xx很注意生活紀律,自帶爐灶、生火做飯。不僅做到不吃請、不收禮,不搞特殊,還自掏腰包買禮品,中秋、春節慰問老黨員,自己贏得了口碑,維護了黨的形象,樹起了「第一書記」的大旗。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作為一名第一書記,xx只是千千萬萬個第一書記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卻用自己的真實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肩上的歷史使命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應盡職責。
執著奉獻不言悔傾心為民顯作為。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優秀村書記先進事跡材料[朗讀]
xxx,男,漢族,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現年39歲,1996年12月在部隊服役,2010年1月轉業後安置到xxx市xx縣交通運輸局工作,2015年8月向組織主動請纓到xxx鄉xx村擔任第一書記。
xxx鄉xx村位於xxx鄉東南部,省定貧困村,轄9個居民組,耕地514畝,林地21000畝,267戶975口人,其中貧困戶130戶421人,已脫貧103戶359人。
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基層黨員,該同志對農民始終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對農村始終有一種無比特殊的感情,時刻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的光榮使命,堅持撲下身子,同村廣大幹群一道,把脫貧攻堅和黨的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落實,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推動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撲下身子,搞好調研,當村發展的明白人。該同志時刻銘記「擔負著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擔負著村級黨建的第一使命,怎樣工作才能讓組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責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為入村開展工作的第一要務,他主動向鄉政府、包村領導和村幹部討教,採取盯緊靠上的「土辦法」,和群眾接地氣、深談心是自己的強項。一天到晚地待在村裡,到老黨員、退休的老支書、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的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在對走訪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區分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分類召開了座談會,經過深入走訪調研,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及優勢劣勢,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該村脫貧攻堅工作規劃,精心繪製了脫貧攻堅對象需求、目標時限、幫扶措施、幫扶責任、組織機構等作戰圖,挂圖作戰,對表交賬,有計劃、有目標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二、建強組織,夯實基礎,當黨建工作的帶頭人。「藍圖繪就,重在添彩」。發展規劃制定後,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他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藉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緊緊圍繞全市開展的「百村示範千村提升」活動,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引導村「兩委」幹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杆定位,高標準落實;認真履行黨建指導員的職責,每月5日組織黨員幹部群眾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主動上黨課,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規範開好「三會一課」,要求每個黨員研讀政策,帶領群眾學政策,主動用政策為發展服務,深入學習增素質;培養和發展2名正式黨員和2名預備黨員,壯大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四必到」「四必訪」制度,把關心困難群體放在工作的首位來抓,兩年多來組織村兩委成員入戶看望困難群眾40餘戶,幫助解決實事難事30餘件。制定了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增強組織的戰鬥力,並加強對村黨支部工作的監督,要求村務工作事事要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讓群眾明白、使幹部清白,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村「三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拓寬渠道,調整產業,當脫貧致富的引路人。該同志深深牢記村民如何增收是脫貧的關鍵,先後帶領村民到本縣、赴外市5次進行產業發展觀摩學習,6次組織產業發展技術培訓,打破群眾慣性思維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全村群眾每年穩定發展食用菌230戶200萬袋,帶動108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發展獼猴桃種植136戶450畝,並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套種200畝,可帶動80戶困難群眾有穩定增收項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戶貧困戶共栽植連翹7.5萬株;發展蘭花種植10000株,可帶動22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發展大鯢養殖業,養殖大鯢1000尾。同時,幫助該村成立獼猴桃、食用菌、蘭花合作社3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貧困戶實現了戶戶都有3個以上長短結合的脫貧項目,為全村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為民服務,實心實意,當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該同志始終做到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扎紮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先後爭取資金1500餘萬元,從各個方面改善該村基礎設施:爭取資金60萬元高標準修建了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爭取資金112萬元建設150kw光伏發電項目,已併網發電,年發電收入15萬元,扶持貧困戶30戶,戶均增收3000元,村委終於有了集體經濟;爭取資金500萬元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對村級4.4公里道路進行拓寬升級改造,修築護路壩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鋪設柏油;爭取資金260萬元修建月子溝口大橋,已完成橋台建設任務;爭取資金70萬元對全村3公里河道進行清理整治,河道變得既整潔又暢通;爭取資金50萬元對村黨群服務中心再次升級改造,變成冬暖夏涼經濟適用兩層小木樓,各項服務進一步完善。爭取資金450萬元對全村150戶居民房屋進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戶,得到群眾一直好評;爭取資金12萬元修建旅遊公廁2所;爭取資金4萬元安裝監控,加強該村平安建設;爭取資金15萬元為村裡配備移動式垃圾箱10個,垃圾清運車1輛,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運;同時,本著「搬窮窩、斬窮根、換窮業」的扶貧工作思路,立足拔窮根,動員搬窮窩,使55戶177人享受了異地搬遷扶貧政策,已搬遷41戶145人;爭取市人行扶貧政策,2016年確定該村為金融扶貧試點村,率先在全市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戶貧困戶和131戶非貧困戶的基礎信息採集,檔案資料整理,信息錄入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已為貧困戶辦理小額貼息貸款57戶285萬元,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無啟動資金的難題,為全市開展金融扶貧工作做了標杆,目前,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達標,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強烈,「兩委」班子團結向上,全村上下和諧穩定。付出總有回報,該同志的工作業績受到各級領導一致肯定,得到群眾普遍讚譽,先後多次被縣和鄉黨委政府表彰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優秀共產黨員」。
xxx鄉xx村位於xxx鄉東南部,省定貧困村,轄9個居民組,耕地514畝,林地21000畝,267戶975口人,其中貧困戶130戶421人,已脫貧103戶359人。
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基層黨員,該同志對農民始終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對農村始終有一種無比特殊的感情,時刻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的光榮使命,堅持撲下身子,同村廣大幹群一道,把脫貧攻堅和黨的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落實,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推動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撲下身子,搞好調研,當村發展的明白人。該同志時刻銘記「擔負著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擔負著村級黨建的第一使命,怎樣工作才能讓組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責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為入村開展工作的第一要務,他主動向鄉政府、包村領導和村幹部討教,採取盯緊靠上的「土辦法」,和群眾接地氣、深談心是自己的強項。一天到晚地待在村裡,到老黨員、退休的老支書、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的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在對走訪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區分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分類召開了座談會,經過深入走訪調研,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及優勢劣勢,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該村脫貧攻堅工作規劃,精心繪製了脫貧攻堅對象需求、目標時限、幫扶措施、幫扶責任、組織機構等作戰圖,挂圖作戰,對表交賬,有計劃、有目標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二、建強組織,夯實基礎,當黨建工作的帶頭人。「藍圖繪就,重在添彩」。發展規劃制定後,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他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藉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緊緊圍繞全市開展的「百村示範千村提升」活動,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引導村「兩委」幹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杆定位,高標準落實;認真履行黨建指導員的職責,每月5日組織黨員幹部群眾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主動上黨課,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規範開好「三會一課」,要求每個黨員研讀政策,帶領群眾學政策,主動用政策為發展服務,深入學習增素質;培養和發展2名正式黨員和2名預備黨員,壯大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四必到」「四必訪」制度,把關心困難群體放在工作的首位來抓,兩年多來組織村兩委成員入戶看望困難群眾40餘戶,幫助解決實事難事30餘件。制定了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增強組織的戰鬥力,並加強對村黨支部工作的監督,要求村務工作事事要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讓群眾明白、使幹部清白,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村「三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拓寬渠道,調整產業,當脫貧致富的引路人。該同志深深牢記村民如何增收是脫貧的關鍵,先後帶領村民到本縣、赴外市5次進行產業發展觀摩學習,6次組織產業發展技術培訓,打破群眾慣性思維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全村群眾每年穩定發展食用菌230戶200萬袋,帶動108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發展獼猴桃種植136戶450畝,並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套種200畝,可帶動80戶困難群眾有穩定增收項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戶貧困戶共栽植連翹7.5萬株;發展蘭花種植10000株,可帶動22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發展大鯢養殖業,養殖大鯢1000尾。同時,幫助該村成立獼猴桃、食用菌、蘭花合作社3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貧困戶實現了戶戶都有3個以上長短結合的脫貧項目,為全村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為民服務,實心實意,當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該同志始終做到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扎紮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先後爭取資金1500餘萬元,從各個方面改善該村基礎設施:爭取資金60萬元高標準修建了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爭取資金112萬元建設150kw光伏發電項目,已併網發電,年發電收入15萬元,扶持貧困戶30戶,戶均增收3000元,村委終於有了集體經濟;爭取資金500萬元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對村級4.4公里道路進行拓寬升級改造,修築護路壩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鋪設柏油;爭取資金260萬元修建月子溝口大橋,已完成橋台建設任務;爭取資金70萬元對全村3公里河道進行清理整治,河道變得既整潔又暢通;爭取資金50萬元對村黨群服務中心再次升級改造,變成冬暖夏涼經濟適用兩層小木樓,各項服務進一步完善。爭取資金450萬元對全村150戶居民房屋進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戶,得到群眾一直好評;爭取資金12萬元修建旅遊公廁2所;爭取資金4萬元安裝監控,加強該村平安建設;爭取資金15萬元為村裡配備移動式垃圾箱10個,垃圾清運車1輛,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運;同時,本著「搬窮窩、斬窮根、換窮業」的扶貧工作思路,立足拔窮根,動員搬窮窩,使55戶177人享受了異地搬遷扶貧政策,已搬遷41戶145人;爭取市人行扶貧政策,2016年確定該村為金融扶貧試點村,率先在全市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戶貧困戶和131戶非貧困戶的基礎信息採集,檔案資料整理,信息錄入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已為貧困戶辦理小額貼息貸款57戶285萬元,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無啟動資金的難題,為全市開展金融扶貧工作做了標杆,目前,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達標,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強烈,「兩委」班子團結向上,全村上下和諧穩定。付出總有回報,該同志的工作業績受到各級領導一致肯定,得到群眾普遍讚譽,先後多次被縣和鄉黨委政府表彰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優秀共產黨員」。
xx來到xx4年了,這個縣的經濟綜合實力躍居全省第一,老城區改造後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活不斷改善。除了這些顯著變化,他在工作中有3件事讓當地很多人記在心裡。
一、提精神:國旗下帶領全體幹部宣誓
夏至過後,位於xx中部的xx市迎來一場升溫,傍晚外出納涼的市民多了。在輝發河、柳河沿岸13公里的優美景觀帶,一到晚間就變得熱鬧起來,人們或散步休閒,或圍坐聊天,河風吹拂中享受夏日清涼。
就在幾年前,兩河沿岸還不是這樣漂亮,老城區更是「髒亂差」。201x年調任xx的xx看到新城老城「新舊兩重天」,被深深刺痛,下決心打贏老城改造攻堅戰。
在xx辦公室,這位個頭不高、語速不快、思路清晰的xx市委書記站在城市規劃圖前,講述了當時的場景。
改造就需要資金,有的部門出現畏難情緒。xx說,條件都具備了還需要政府幹部做什麼?共產黨員能不能站出來走在前面?
為了提高大家的精氣神,xx提出每逢重大節日舉行升旗宣誓儀式。201x年新年,他帶領全體機關幹部站在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我是xx市國家公職人員……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為讓全市人民過上中等城市生活而努力奮鬥。」。
對黨和群眾的承諾植根心中,黨員幹部的幹勁足了。一時間,xx上下掀起老城改造熱潮。經過3年施工建設,投資13億元、16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全面改造,老城變成了新城,居民拍手稱讚。
二、動感情:為低保戶流下眼淚
初到xx時,xx一有時間就到大街小巷到處走到處看。在一次「三幫扶」走訪中,他看到身患淋巴癌的低保戶李華因沒錢醫治而放棄治療,躺在家中痛苦地呻吟,還看到一名2歲的孩子患上白血病沒錢治療,父母只能把孩子抱回家。
第二天的常委會上xx流下了眼淚。他說,看到這麼多家庭遇到生活困難,很心酸,很慚愧,很難受。「我們再困難,也絕不能讓低保戶因為治不起病在家等死。」最終,會議決定對患癌症、尿毒症等27種重大疾病的低保對象實行全額救助。
幾年來,當地已有近6000人受益,救助資金超過3500萬元。
在黑山頭村,莫衷偉的老伴患尿毒症七八年,每年光做腹膜透析就需要6萬多元,讓莫衷偉天天眉頭緊鎖。實施大病救助以後,莫衷偉眉頭終於舒展開,「生活見了亮兒」。
心裡裝著群眾,著力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已經成為xx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他經常召開低保戶和殘疾人座談會,現場徵求意見,群眾提出的訴求他都認真記錄。有一次群眾反映在市區找不到廁所,出門在外不方便。沒過幾天,沿街的就都掛出了「室內廁所免費開放」的提示板。
在xx市困難群眾和老年人比較集中的鐵北區,為了滿足老年人健身的需要,政府新建了一座便民體育場。有一次xx來這裡現場辦公,遇到一位正在健身的老太太。老人得知面前是xx後,說啥也要擁抱一下,表達心裡的謝意。
三、發脾氣:全市大會怒斥幹部不干事
在很多人印象中,xx工作時態度和藹,很少發脾氣。可在一次全市大會上,平日溫和的xx發怒了。對於一些幹部不作為的現象,他嚴厲批評:既然是組織上的人,既然為人民服務,遇到困難就不能退縮,更不能不謀事、不干事。
說起當時的情景,xx還記得很清楚。他說,很多外地人說東北的軟環境不好,只管招商,不管安商、輔商。這其中,幹部不作為是重要原因,要想發展,就必須改變這一局面。
為了實現讓全市人民過上中等城市生活的目標,xx把加快城市發展放在重要位置,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作,並結合當地實際及時調整產業主攻方向,提出重點發展醫藥健康產業。
3年多來,xx的經濟發展一年一個台階,201x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和地方級財政收入比201x年翻了一番,均列全省縣市第1位,超過了部分市州本級的收入水平。其中,醫藥健康產業產值連續3年以100億元、200億元、300億元的速度增長,也排在全省縣市第一位。
來xx之前,xx曾在通化縣工作,當時通化縣經濟發展也是一年一個台階。被問起在縣委書記崗位上工作有何訣竅時,xx笑著說,哪有什麼訣竅,就是要有一股爭一流的激情和決心,就是要有一種遇到困難不退縮的勇氣,就是想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一、提精神:國旗下帶領全體幹部宣誓
夏至過後,位於xx中部的xx市迎來一場升溫,傍晚外出納涼的市民多了。在輝發河、柳河沿岸13公里的優美景觀帶,一到晚間就變得熱鬧起來,人們或散步休閒,或圍坐聊天,河風吹拂中享受夏日清涼。
就在幾年前,兩河沿岸還不是這樣漂亮,老城區更是「髒亂差」。201x年調任xx的xx看到新城老城「新舊兩重天」,被深深刺痛,下決心打贏老城改造攻堅戰。
在xx辦公室,這位個頭不高、語速不快、思路清晰的xx市委書記站在城市規劃圖前,講述了當時的場景。
改造就需要資金,有的部門出現畏難情緒。xx說,條件都具備了還需要政府幹部做什麼?共產黨員能不能站出來走在前面?
為了提高大家的精氣神,xx提出每逢重大節日舉行升旗宣誓儀式。201x年新年,他帶領全體機關幹部站在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我是xx市國家公職人員……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為讓全市人民過上中等城市生活而努力奮鬥。」。
對黨和群眾的承諾植根心中,黨員幹部的幹勁足了。一時間,xx上下掀起老城改造熱潮。經過3年施工建設,投資13億元、16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全面改造,老城變成了新城,居民拍手稱讚。
二、動感情:為低保戶流下眼淚
初到xx時,xx一有時間就到大街小巷到處走到處看。在一次「三幫扶」走訪中,他看到身患淋巴癌的低保戶李華因沒錢醫治而放棄治療,躺在家中痛苦地呻吟,還看到一名2歲的孩子患上白血病沒錢治療,父母只能把孩子抱回家。
第二天的常委會上xx流下了眼淚。他說,看到這麼多家庭遇到生活困難,很心酸,很慚愧,很難受。「我們再困難,也絕不能讓低保戶因為治不起病在家等死。」最終,會議決定對患癌症、尿毒症等27種重大疾病的低保對象實行全額救助。
幾年來,當地已有近6000人受益,救助資金超過3500萬元。
在黑山頭村,莫衷偉的老伴患尿毒症七八年,每年光做腹膜透析就需要6萬多元,讓莫衷偉天天眉頭緊鎖。實施大病救助以後,莫衷偉眉頭終於舒展開,「生活見了亮兒」。
心裡裝著群眾,著力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已經成為xx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他經常召開低保戶和殘疾人座談會,現場徵求意見,群眾提出的訴求他都認真記錄。有一次群眾反映在市區找不到廁所,出門在外不方便。沒過幾天,沿街的就都掛出了「室內廁所免費開放」的提示板。
在xx市困難群眾和老年人比較集中的鐵北區,為了滿足老年人健身的需要,政府新建了一座便民體育場。有一次xx來這裡現場辦公,遇到一位正在健身的老太太。老人得知面前是xx後,說啥也要擁抱一下,表達心裡的謝意。
三、發脾氣:全市大會怒斥幹部不干事
在很多人印象中,xx工作時態度和藹,很少發脾氣。可在一次全市大會上,平日溫和的xx發怒了。對於一些幹部不作為的現象,他嚴厲批評:既然是組織上的人,既然為人民服務,遇到困難就不能退縮,更不能不謀事、不干事。
說起當時的情景,xx還記得很清楚。他說,很多外地人說東北的軟環境不好,只管招商,不管安商、輔商。這其中,幹部不作為是重要原因,要想發展,就必須改變這一局面。
為了實現讓全市人民過上中等城市生活的目標,xx把加快城市發展放在重要位置,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作,並結合當地實際及時調整產業主攻方向,提出重點發展醫藥健康產業。
3年多來,xx的經濟發展一年一個台階,201x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和地方級財政收入比201x年翻了一番,均列全省縣市第1位,超過了部分市州本級的收入水平。其中,醫藥健康產業產值連續3年以100億元、200億元、300億元的速度增長,也排在全省縣市第一位。
來xx之前,xx曾在通化縣工作,當時通化縣經濟發展也是一年一個台階。被問起在縣委書記崗位上工作有何訣竅時,xx笑著說,哪有什麼訣竅,就是要有一股爭一流的激情和決心,就是要有一種遇到困難不退縮的勇氣,就是想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__是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副主任科員,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__區抱古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他把扶貧扛在肩,致富抓在手,全面落實脫貧攻堅舉措,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__帶著感情和責任去扶貧,走村入戶,推動各項扶貧措施落實到村組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話生產,了解村情民意,和村民同吃同住,將駐村幫扶當做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務,以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出發點,逐戶制定幫扶計劃。他跑遍了抱古村11個自然村,走訪580多戶,切實感受到貧困群眾的「難」,找出了制約該村發展的「癥結」。蘭玉光是大隆水庫移民,大兒子在5歲時患上了軟骨病,欠下了一大筆債。在__的幫扶鼓勵下,蘭玉光大膽地試種了皇帝蕉,年收入突破8000多元。
__立足村情,堅定了引進香水蓮花種植和建設立番村共享農莊產業項目的決心。20__年8月,抱古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組織了首批13戶貧困戶,成立了抱古村香水蓮花專業合作社,首批種植睡蓮200畝,探索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抱古「蓮花世界」品牌。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為脫貧致富鋪平了道路。
__帶著感情和責任去扶貧,走村入戶,推動各項扶貧措施落實到村組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話生產,了解村情民意,和村民同吃同住,將駐村幫扶當做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務,以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出發點,逐戶制定幫扶計劃。他跑遍了抱古村11個自然村,走訪580多戶,切實感受到貧困群眾的「難」,找出了制約該村發展的「癥結」。蘭玉光是大隆水庫移民,大兒子在5歲時患上了軟骨病,欠下了一大筆債。在__的幫扶鼓勵下,蘭玉光大膽地試種了皇帝蕉,年收入突破8000多元。
__立足村情,堅定了引進香水蓮花種植和建設立番村共享農莊產業項目的決心。20__年8月,抱古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組織了首批13戶貧困戶,成立了抱古村香水蓮花專業合作社,首批種植睡蓮200畝,探索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抱古「蓮花世界」品牌。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為脫貧致富鋪平了道路。
xxx,男,漢族,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現年39歲,1996年12月在部隊服役,2010年1月轉業後安置到xxx市xx縣交通運輸局工作,2015年8月向組織主動請纓到xxx鄉xx村擔任第一書記。
xxx鄉xx村位於xxx鄉東南部,省定貧困村,轄9個居民組,耕地514畝,林地21000畝,267戶975口人,其中貧困戶130戶421人,已脫貧103戶359人。
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基層黨員,該同志對農民始終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對農村始終有一種無比特殊的感情,時刻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的光榮使命,堅持撲下身子,同村廣大幹群一道,把脫貧攻堅和黨的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落實,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推動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撲下身子,搞好調研,當村發展的明白人。該同志時刻銘記「擔負著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擔負著村級黨建的第一使命,怎樣工作才能讓組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責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為入村開展工作的第一要務,他主動向鄉政府、包村領導和村幹部討教,採取盯緊靠上的「土辦法」,和群眾接地氣、深談心是自己的強項。一天到晚地待在村裡,到老黨員、退休的老支書、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的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在對走訪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區分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分類召開了座談會,經過深入走訪調研,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及優勢劣勢,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該村脫貧攻堅工作規劃,精心繪製了脫貧攻堅對象需求、目標時限、幫扶措施、幫扶責任、組織機構等作戰圖,挂圖作戰,對表交賬,有計劃、有目標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二、建強組織,夯實基礎,當黨建工作的帶頭人。「藍圖繪就,重在添彩」。發展規劃制定後,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他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藉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緊緊圍繞全市開展的「百村示範千村提升」活動,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引導村「兩委」幹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杆定位,高標準落實;認真履行黨建指導員的職責,每月5日組織黨員幹部群眾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主動上黨課,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規範開好「三會一課」,要求每個黨員研讀政策,帶領群眾學政策,主動用政策為發展服務,深入學習增素質;培養和發展2名正式黨員和2名預備黨員,壯大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四必到」「四必訪」制度,把關心困難群體放在工作的首位來抓,兩年多來組織村兩委成員入戶看望困難群眾40餘戶,幫助解決實事難事30餘件。制定了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增強組織的戰鬥力,並加強對村黨支部工作的監督,要求村務工作事事要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讓群眾明白、使幹部清白,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村「三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拓寬渠道,調整產業,當脫貧致富的引路人。該同志深深牢記村民如何增收是脫貧的關鍵,先後帶領村民到本縣、赴外市5次進行產業發展觀摩學習,6次組織產業發展技術培訓,打破群眾慣性思維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全村群眾每年穩定發展食用菌230戶200萬袋,帶動108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發展獼猴桃種植136戶450畝,並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套種200畝,可帶動80戶困難群眾有穩定增收項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戶貧困戶共栽植連翹7.5萬株;發展蘭花種植10000株,可帶動22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發展大鯢養殖業,養殖大鯢1000尾。同時,幫助該村成立獼猴桃、食用菌、蘭花合作社3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貧困戶實現了戶戶都有3個以上長短結合的脫貧項目,為全村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為民服務,實心實意,當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該同志始終做到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扎紮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先後爭取資金1500餘萬元,從各個方面改善該村基礎設施:爭取資金60萬元高標準修建了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爭取資金112萬元建設150kw光伏發電項目,已併網發電,年發電收入15萬元,扶持貧困戶30戶,戶均增收3000元,村委終於有了集體經濟;爭取資金500萬元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對村級4.4公里道路進行拓寬升級改造,修築護路壩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鋪設柏油;爭取資金260萬元修建月子溝口大橋,已完成橋台建設任務;爭取資金70萬元對全村3公里河道進行清理整治,河道變得既整潔又暢通;爭取資金50萬元對村黨群服務中心再次升級改造,變成冬暖夏涼經濟適用兩層小木樓,各項服務進一步完善。爭取資金450萬元對全村150戶居民房屋進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戶,得到群眾一直好評;爭取資金12萬元修建旅遊公廁2所;爭取資金4萬元安裝監控,加強該村平安建設;爭取資金15萬元為村裡配備移動式垃圾箱10個,垃圾清運車1輛,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運;同時,本著「搬窮窩、斬窮根、換窮業」的扶貧工作思路,立足拔窮根,動員搬窮窩,使55戶177人享受了異地搬遷扶貧政策,已搬遷41戶145人;爭取市人行扶貧政策,2016年確定該村為金融扶貧試點村,率先在全市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戶貧困戶和131戶非貧困戶的基礎信息採集,檔案資料整理,信息錄入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已為貧困戶辦理小額貼息貸款57戶285萬元,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無啟動資金的難題,為全市開展金融扶貧工作做了標杆,目前,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達標,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強烈,「兩委」班子團結向上,全村上下和諧穩定。付出總有回報,該同志的工作業績受到各級領導一致肯定,得到群眾普遍讚譽,先後多次被縣和鄉黨委政府表彰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優秀共產黨員」。
xxx鄉xx村位於xxx鄉東南部,省定貧困村,轄9個居民組,耕地514畝,林地21000畝,267戶975口人,其中貧困戶130戶421人,已脫貧103戶359人。
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基層黨員,該同志對農民始終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對農村始終有一種無比特殊的感情,時刻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的光榮使命,堅持撲下身子,同村廣大幹群一道,把脫貧攻堅和黨的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落實,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推動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撲下身子,搞好調研,當村發展的明白人。該同志時刻銘記「擔負著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擔負著村級黨建的第一使命,怎樣工作才能讓組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責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為入村開展工作的第一要務,他主動向鄉政府、包村領導和村幹部討教,採取盯緊靠上的「土辦法」,和群眾接地氣、深談心是自己的強項。一天到晚地待在村裡,到老黨員、退休的老支書、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的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在對走訪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區分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分類召開了座談會,經過深入走訪調研,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及優勢劣勢,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該村脫貧攻堅工作規劃,精心繪製了脫貧攻堅對象需求、目標時限、幫扶措施、幫扶責任、組織機構等作戰圖,挂圖作戰,對表交賬,有計劃、有目標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二、建強組織,夯實基礎,當黨建工作的帶頭人。「藍圖繪就,重在添彩」。發展規劃制定後,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他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藉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緊緊圍繞全市開展的「百村示範千村提升」活動,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引導村「兩委」幹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杆定位,高標準落實;認真履行黨建指導員的職責,每月5日組織黨員幹部群眾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主動上黨課,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規範開好「三會一課」,要求每個黨員研讀政策,帶領群眾學政策,主動用政策為發展服務,深入學習增素質;培養和發展2名正式黨員和2名預備黨員,壯大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四必到」「四必訪」制度,把關心困難群體放在工作的首位來抓,兩年多來組織村兩委成員入戶看望困難群眾40餘戶,幫助解決實事難事30餘件。制定了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增強組織的戰鬥力,並加強對村黨支部工作的監督,要求村務工作事事要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讓群眾明白、使幹部清白,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村「三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拓寬渠道,調整產業,當脫貧致富的引路人。該同志深深牢記村民如何增收是脫貧的關鍵,先後帶領村民到本縣、赴外市5次進行產業發展觀摩學習,6次組織產業發展技術培訓,打破群眾慣性思維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全村群眾每年穩定發展食用菌230戶200萬袋,帶動108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發展獼猴桃種植136戶450畝,並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套種200畝,可帶動80戶困難群眾有穩定增收項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戶貧困戶共栽植連翹7.5萬株;發展蘭花種植10000株,可帶動22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發展大鯢養殖業,養殖大鯢1000尾。同時,幫助該村成立獼猴桃、食用菌、蘭花合作社3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貧困戶實現了戶戶都有3個以上長短結合的脫貧項目,為全村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為民服務,實心實意,當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該同志始終做到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扎紮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先後爭取資金1500餘萬元,從各個方面改善該村基礎設施:爭取資金60萬元高標準修建了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爭取資金112萬元建設150kw光伏發電項目,已併網發電,年發電收入15萬元,扶持貧困戶30戶,戶均增收3000元,村委終於有了集體經濟;爭取資金500萬元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對村級4.4公里道路進行拓寬升級改造,修築護路壩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鋪設柏油;爭取資金260萬元修建月子溝口大橋,已完成橋台建設任務;爭取資金70萬元對全村3公里河道進行清理整治,河道變得既整潔又暢通;爭取資金50萬元對村黨群服務中心再次升級改造,變成冬暖夏涼經濟適用兩層小木樓,各項服務進一步完善。爭取資金450萬元對全村150戶居民房屋進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戶,得到群眾一直好評;爭取資金12萬元修建旅遊公廁2所;爭取資金4萬元安裝監控,加強該村平安建設;爭取資金15萬元為村裡配備移動式垃圾箱10個,垃圾清運車1輛,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運;同時,本著「搬窮窩、斬窮根、換窮業」的扶貧工作思路,立足拔窮根,動員搬窮窩,使55戶177人享受了異地搬遷扶貧政策,已搬遷41戶145人;爭取市人行扶貧政策,2016年確定該村為金融扶貧試點村,率先在全市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戶貧困戶和131戶非貧困戶的基礎信息採集,檔案資料整理,信息錄入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已為貧困戶辦理小額貼息貸款57戶285萬元,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無啟動資金的難題,為全市開展金融扶貧工作做了標杆,目前,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達標,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強烈,「兩委」班子團結向上,全村上下和諧穩定。付出總有回報,該同志的工作業績受到各級領導一致肯定,得到群眾普遍讚譽,先後多次被縣和鄉黨委政府表彰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