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男,39歲,20xxx年8月被選派到盧氏縣獅子坪鄉下莊科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來,他堅持真情走訪群眾、真心服務群眾,團結村兩委班子,加強支部自身建設,千方百計發展產業,多措並舉強力脫貧,使下莊科村的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民生條件明顯提高,產業規模明顯擴大,脫貧步伐明顯加快,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充分體現,其本人第一書記的形象得到廣大認可,贏得普遍讚譽。
凝心聚力鞏固堡壘。
xx20xxx年擔任下莊科村第一書記之後,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調查了解下莊科村的基本情況,掌握了下莊科的自然、經濟等基本情況,找到下莊科成為全鄉、全縣重點扶貧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遠、基礎薄弱、文化落後、觀念陳舊等因素外,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過差是不容否認的重要原因。
xx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責任,能夠安下心、撲下身,有過皺眉、有過嘆息,但沒有報怨,沒有泄氣。首先與支部書記、支部成員促膝交談,共商良策。其次組織民主生活會正常化,開展「兩學一做、三會一課」活動,使散兵游泳的個體黨員聚攏到組織的大家庭之中,抱團取暖,信心倍增。緊接著分任務加壓力,共產黨員包戶扶貧,榮譽感、使命感激發了熱情。
「四議兩公開」制度的執行,進一步推動黨支部的建設。改變了過去的「只會不議」的不良會風,為民而議,為議而會。黨支部的提議要求支部書記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為民謀事的樣子;黨員大會審議,幫助每個黨員明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責任;兩委商議促進了團結,形成了合力;村民決議確保了方向形成了動力。決議公開和結果公開,更加彰顯了黨組織的坦蕩胸懷,密切了黨群關係,不少年輕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組織的新鮮血液、村兩委的後備梯隊,呈現出後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脫胎換骨,軟弱渙散的黨支部,真正變成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戰鬥堡壘。
攻堅克難擺脫貧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穩定民心,增強信心的工作,xx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為下莊科要項目跑資金,先後修通了4條到自然村的公路,總里程10.2公里,入戶路的硬化結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楊灰路的歷史。26萬元的文化廣場及配套器材,豐富了下莊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萬元資金幫助40戶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麗鄉村跨進了一步,使下莊科成為盧氏旅遊廊道上的一顆明珠。80萬農網改造項目,徹底解決了生產動力難題。72萬元建設了紅廟灣、草溝口、寺而溝三個通訊基站,消滅了信號盲區,溝通了與外界的聯繫,捕獲信息更為便捷。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第一書記擔負的重要任務,xx耗費了心血,想盡了辦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績。在澄清家底,確定對象之後,關鍵是上項目、上產業。沒有產業來支撐,攻堅脫貧嘴上功。xx一邊宣傳護林政策法規,一邊聯繫外購原料,幫助群眾穩定發展傳統產業代料香菇。在爭取縣林業局提供14.3萬株連翹苗,1.6萬株核桃苗發展林果產業外,自籌資金2萬元,為貧困戶購買4000株大櫻桃苗、2000株獼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為了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管理水平,xx與村兩委一班人馬組織成立了農民合作社,54個貧困戶養殖優質黑豬270頭,單項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戶安裝的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將給村集體帶來xxx萬元的可觀收入。
民生基礎的改善,扶貧產業的發展,幫助下莊科20戶88人實現了脫貧目標,同時為持續發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走村串戶溫暖民心。
駐村工作像回家,走罷東家串西家。xx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與農民的感情之緣可想而知,加上隨和愛動的性格,走村串戶成了工作常態和必修課程。
剛到下莊科村的時候,一切都很陌生。xx就抓緊時間到村各戶了解情況,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種沉到底,接地氣的方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愛戴,也給他的工作打開了方便之門。
黨建工作要求每一個黨員都要聚集在支部中,黨旗下,長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當一部分黨員的模範意識、紀律意識、組織觀念日漸淡化,對黨建活動冷漠。xx就登門拜訪,逐一交談,回憶歷史,談論現在,展望未來。老黨員李國泰就是這樣重新回到了組織的懷抱,並且成了活動的積極分子。
修路架橋,本是惠民利事,但觸及到少數人的利益之時,就產生了矛盾甚至衝突。下莊科村近兩年新修的幾條公路,都是xx苦口婆心,軟磨硬纏才得以實施的。
精準扶貧的第一步是精準識貧。而把「精準」這個動聽悅耳的詞語落實到實處並非易事,從最初不願當貧困戶臉上無光,到後期的不願退出怕收益受損,從開始不願上項目怕擔風險,到隨後膨大規模擠占份額。不管是調查計算的結果,集體研究的決議,還是張榜公示的內容,都是變成xx一次次「訪問」的談資,曉情喻理,才可以變成可以總結的成績。
工作的事認認真真,群眾個人的事也盡心竭力,學生上學,看病求醫,xx有忙必幫。雖然他是「外來戶」,「過路客」,卻把自己當成下莊科的一員。無論誰家的紅白喜事,他都登門幫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聯繫群眾,關心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xx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
遵紀守規塑造形象。
xx性格開朗,為人隨和,看似喜喜哈哈,實則細緻入微。雖然是天馬行空的「獨行俠」,卻時刻緊崩著紀律之弦,堅守崗位,嚴於律己,把組織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變成「5+2」,「白+黑」。兩年多時間從沒有脫崗漏崗受處分,也沒有遲到參會挨批評。有時晚上開完會驅車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現在下莊科。群眾戲稱「夜貓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長時間生活在村裡,每天和群眾打交道,xx很注意生活紀律,自帶爐灶、生火做飯。不僅做到不吃請、不收禮,不搞特殊,還自掏腰包買禮品,中秋、春節慰問老黨員,自己贏得了口碑,維護了黨的形象,樹起了「第一書記」的大旗。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作為一名第一書記,xx只是千千萬萬個第一書記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卻用自己的真實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肩上的歷史使命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應盡職責。
執著奉獻不言悔傾心為民顯作為。
凝心聚力鞏固堡壘。
xx20xxx年擔任下莊科村第一書記之後,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調查了解下莊科村的基本情況,掌握了下莊科的自然、經濟等基本情況,找到下莊科成為全鄉、全縣重點扶貧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遠、基礎薄弱、文化落後、觀念陳舊等因素外,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過差是不容否認的重要原因。
xx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責任,能夠安下心、撲下身,有過皺眉、有過嘆息,但沒有報怨,沒有泄氣。首先與支部書記、支部成員促膝交談,共商良策。其次組織民主生活會正常化,開展「兩學一做、三會一課」活動,使散兵游泳的個體黨員聚攏到組織的大家庭之中,抱團取暖,信心倍增。緊接著分任務加壓力,共產黨員包戶扶貧,榮譽感、使命感激發了熱情。
「四議兩公開」制度的執行,進一步推動黨支部的建設。改變了過去的「只會不議」的不良會風,為民而議,為議而會。黨支部的提議要求支部書記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為民謀事的樣子;黨員大會審議,幫助每個黨員明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責任;兩委商議促進了團結,形成了合力;村民決議確保了方向形成了動力。決議公開和結果公開,更加彰顯了黨組織的坦蕩胸懷,密切了黨群關係,不少年輕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組織的新鮮血液、村兩委的後備梯隊,呈現出後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脫胎換骨,軟弱渙散的黨支部,真正變成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戰鬥堡壘。
攻堅克難擺脫貧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穩定民心,增強信心的工作,xx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為下莊科要項目跑資金,先後修通了4條到自然村的公路,總里程10.2公里,入戶路的硬化結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楊灰路的歷史。26萬元的文化廣場及配套器材,豐富了下莊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萬元資金幫助40戶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麗鄉村跨進了一步,使下莊科成為盧氏旅遊廊道上的一顆明珠。80萬農網改造項目,徹底解決了生產動力難題。72萬元建設了紅廟灣、草溝口、寺而溝三個通訊基站,消滅了信號盲區,溝通了與外界的聯繫,捕獲信息更為便捷。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第一書記擔負的重要任務,xx耗費了心血,想盡了辦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績。在澄清家底,確定對象之後,關鍵是上項目、上產業。沒有產業來支撐,攻堅脫貧嘴上功。xx一邊宣傳護林政策法規,一邊聯繫外購原料,幫助群眾穩定發展傳統產業代料香菇。在爭取縣林業局提供14.3萬株連翹苗,1.6萬株核桃苗發展林果產業外,自籌資金2萬元,為貧困戶購買4000株大櫻桃苗、2000株獼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為了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管理水平,xx與村兩委一班人馬組織成立了農民合作社,54個貧困戶養殖優質黑豬270頭,單項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戶安裝的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將給村集體帶來xxx萬元的可觀收入。
民生基礎的改善,扶貧產業的發展,幫助下莊科20戶88人實現了脫貧目標,同時為持續發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走村串戶溫暖民心。
駐村工作像回家,走罷東家串西家。xx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與農民的感情之緣可想而知,加上隨和愛動的性格,走村串戶成了工作常態和必修課程。
剛到下莊科村的時候,一切都很陌生。xx就抓緊時間到村各戶了解情況,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種沉到底,接地氣的方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愛戴,也給他的工作打開了方便之門。
黨建工作要求每一個黨員都要聚集在支部中,黨旗下,長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當一部分黨員的模範意識、紀律意識、組織觀念日漸淡化,對黨建活動冷漠。xx就登門拜訪,逐一交談,回憶歷史,談論現在,展望未來。老黨員李國泰就是這樣重新回到了組織的懷抱,並且成了活動的積極分子。
修路架橋,本是惠民利事,但觸及到少數人的利益之時,就產生了矛盾甚至衝突。下莊科村近兩年新修的幾條公路,都是xx苦口婆心,軟磨硬纏才得以實施的。
精準扶貧的第一步是精準識貧。而把「精準」這個動聽悅耳的詞語落實到實處並非易事,從最初不願當貧困戶臉上無光,到後期的不願退出怕收益受損,從開始不願上項目怕擔風險,到隨後膨大規模擠占份額。不管是調查計算的結果,集體研究的決議,還是張榜公示的內容,都是變成xx一次次「訪問」的談資,曉情喻理,才可以變成可以總結的成績。
工作的事認認真真,群眾個人的事也盡心竭力,學生上學,看病求醫,xx有忙必幫。雖然他是「外來戶」,「過路客」,卻把自己當成下莊科的一員。無論誰家的紅白喜事,他都登門幫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聯繫群眾,關心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xx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
遵紀守規塑造形象。
xx性格開朗,為人隨和,看似喜喜哈哈,實則細緻入微。雖然是天馬行空的「獨行俠」,卻時刻緊崩著紀律之弦,堅守崗位,嚴於律己,把組織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變成「5+2」,「白+黑」。兩年多時間從沒有脫崗漏崗受處分,也沒有遲到參會挨批評。有時晚上開完會驅車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現在下莊科。群眾戲稱「夜貓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長時間生活在村裡,每天和群眾打交道,xx很注意生活紀律,自帶爐灶、生火做飯。不僅做到不吃請、不收禮,不搞特殊,還自掏腰包買禮品,中秋、春節慰問老黨員,自己贏得了口碑,維護了黨的形象,樹起了「第一書記」的大旗。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作為一名第一書記,xx只是千千萬萬個第一書記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卻用自己的真實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肩上的歷史使命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應盡職責。
執著奉獻不言悔傾心為民顯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