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8歲的李永軍是滄源自治縣勐省鎮和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自2007年上任以來,他心繫群眾,舍小家顧大家,帶領全體黨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短短几年間,和平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莊變美了,村民富裕了,李永軍一次又一次被村民選為村委會主任,成為群眾信任貼心的致富帶頭人。
李永軍深知村子要發展,村民要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為此,他鼓勵每位黨員以身作則,積極發展甘蔗產業,並要求每名黨員每年種植30畝甘蔗。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10674畝,產量6萬噸,產值6425萬元。為解決甘蔗運輸問題,通過籌資60萬元組建和平村運輸隊;他還積極對上對外協調,實施土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等工程,規範原有的村集體土地,使村集體土地面積增加1000多畝,總面積達2600畝,並通過承包方式交予農戶,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為調動組幹部的積極性,激發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村「兩委」通過採用「四議兩公開」辦法,經全村95%的村民同意,在每個榨季從全村甘蔗產量中按照每噸1元的比例收取費用,作為組幹部補貼,27名組幹部經過考核均可獲得補貼3600元,有效解決村組幹部的待遇問題,2015年,對250畝村集體用地進行招商引資,由村「兩委」統一管理,每年可獲利4萬元。通過盤活村集體經濟,2007年村「兩委」負債11萬元,目前已積累存款190餘萬元。
李永軍一直將村上的人飲問題記掛於心,通過實地考察,李永軍帶著村幹部到市、縣相關部門彙報,爭取建設資金110萬元。並充分動員全村群眾,積極投工投勞,每天每組出10人,加上村組幹部共105人,由李永軍帶隊,鑽山溝,宿野地,克服生活、施工的種種困難,歷時4個月全面完成和平村人畜飲水工程。目前該工程惠及全村9個村民小組718戶2536人,從根本上解決了和平村的人畜飲水問題。
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李永軍通過種植甘蔗率先致富,成了村裡的致富榜樣,先富裕起來的李永軍沒有忘記家鄉父老,他常說,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他先後扶持5戶農戶發展甘蔗種植,如今,這5戶農戶的年收入也都在3萬元以上。
2012年8月,李永軍因長期勞累,突發急性胰腺炎。病癒回到家中,妻子勸他別乾了,李永軍說:「我是群眾選上來的,就要服務好群眾。」李永軍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幾年來,為忙村裡的事務,他家裡的農活全靠妻子一個人,因勞力不足,自家的甘蔗減產60多噸,他自己也放棄了運輸業務,每年經濟損失近8萬元。但面對這些李永軍只是淡淡地說,群眾把我推選為村幹部,是對我的信任和期望,犧牲點自家的利益沒有什麼,再說好多村幹部不都和我一樣嗎,希望的就是在任期里盡力為群眾多辦實事?
在李永軍的帶領下,和平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收入穩步增加。如今的和平村,一片片高優蔗園,一條條硬板路,一幢幢新民居,處處洋溢著文明和諧新農村的溫馨氣息。2015年,和平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144元,高出全鎮人均收入近1000元。李永軍也先後獲得各項殊榮:2008年被省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被市委評為「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009年獲滄源自治縣十大農村致富能手;2010年被市委評為「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獲得「臨滄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李永軍深知村子要發展,村民要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為此,他鼓勵每位黨員以身作則,積極發展甘蔗產業,並要求每名黨員每年種植30畝甘蔗。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10674畝,產量6萬噸,產值6425萬元。為解決甘蔗運輸問題,通過籌資60萬元組建和平村運輸隊;他還積極對上對外協調,實施土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等工程,規範原有的村集體土地,使村集體土地面積增加1000多畝,總面積達2600畝,並通過承包方式交予農戶,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為調動組幹部的積極性,激發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村「兩委」通過採用「四議兩公開」辦法,經全村95%的村民同意,在每個榨季從全村甘蔗產量中按照每噸1元的比例收取費用,作為組幹部補貼,27名組幹部經過考核均可獲得補貼3600元,有效解決村組幹部的待遇問題,2015年,對250畝村集體用地進行招商引資,由村「兩委」統一管理,每年可獲利4萬元。通過盤活村集體經濟,2007年村「兩委」負債11萬元,目前已積累存款190餘萬元。
李永軍一直將村上的人飲問題記掛於心,通過實地考察,李永軍帶著村幹部到市、縣相關部門彙報,爭取建設資金110萬元。並充分動員全村群眾,積極投工投勞,每天每組出10人,加上村組幹部共105人,由李永軍帶隊,鑽山溝,宿野地,克服生活、施工的種種困難,歷時4個月全面完成和平村人畜飲水工程。目前該工程惠及全村9個村民小組718戶2536人,從根本上解決了和平村的人畜飲水問題。
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李永軍通過種植甘蔗率先致富,成了村裡的致富榜樣,先富裕起來的李永軍沒有忘記家鄉父老,他常說,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他先後扶持5戶農戶發展甘蔗種植,如今,這5戶農戶的年收入也都在3萬元以上。
2012年8月,李永軍因長期勞累,突發急性胰腺炎。病癒回到家中,妻子勸他別乾了,李永軍說:「我是群眾選上來的,就要服務好群眾。」李永軍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幾年來,為忙村裡的事務,他家裡的農活全靠妻子一個人,因勞力不足,自家的甘蔗減產60多噸,他自己也放棄了運輸業務,每年經濟損失近8萬元。但面對這些李永軍只是淡淡地說,群眾把我推選為村幹部,是對我的信任和期望,犧牲點自家的利益沒有什麼,再說好多村幹部不都和我一樣嗎,希望的就是在任期里盡力為群眾多辦實事?
在李永軍的帶領下,和平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收入穩步增加。如今的和平村,一片片高優蔗園,一條條硬板路,一幢幢新民居,處處洋溢著文明和諧新農村的溫馨氣息。2015年,和平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144元,高出全鎮人均收入近1000元。李永軍也先後獲得各項殊榮:2008年被省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被市委評為「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009年獲滄源自治縣十大農村致富能手;2010年被市委評為「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獲得「臨滄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