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施教育扶貧。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不斷完善救助體系,把貧困學生全部納入資助範疇,全面落實「三免一助」、」兩免一補」、貧困大學生助學貸款、雨露計劃政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xx%享受資助政策。
2、實施健康扶貧。組織xxx名醫師成立服務團隊,與貧困戶簽訂醫療服務協議,依託全區74座農村「健康小屋」,為貧困戶常年開展醫療健康服務。同時,組織中醫健康知識培訓,讓貧困戶掌握1-2項中醫適宜技術,為貧困戶購置了簡易保健器械。大力構建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免四減」(免收挂號費,減收5%治療費、xx%檢查費、xx%手術費、xx%住院床位費)救助、商業補充保險「五重保障」,落實分類救治政策,實行「一站式」結算,切實減輕貧困戶看病負擔。目前,貧困戶個人實際支付費用占總費用不足xx%。20xx年我區代表xx省(僅2縣區)通過了國家衛計委第三方評估。新華社以《xxxx:「健康扶貧」力阻「病根」變「窮根」》為題予以報道。
3、實施兜底扶貧。紮實開展低保、五保對象精準認定、精準核查工作,對已經脫貧、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及時予以清退,對擬申請的低保家庭、特困人員認真核查、及時納入。目前全區低保戶5xxx戶10xxx人,五保戶1xxx戶1xxx人,實現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態管理。今年1-8月份,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xxx萬元,特困供養資金xxx萬元,有效保障了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兜底作用。
4、實施危房改造扶貧。20xx年以來,我區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600多萬元,為300多個貧困戶,實施了危房改造,確保貧困戶住房安全。
5、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扶貧。20xx年以來,統籌財政扶貧資金,積極爭取美麗鄉村建設、行業幫扶等方面資金xx.x億元,用於貧困村、扶貧產業園區、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全面發力農村基礎設施集中攻堅,統籌推進「水、電、氣、訊」,加快建設383公里農村路網。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了農村垃圾市場化處理全覆蓋,加快推進廁所革命、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整治,極大改善了貧困村村容村貌,提升了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
6、實施金融扶貧。投入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資金3xxx萬元,與區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可為貧困戶和扶貧龍頭企業擔保貸款3億元,先後為2xxx戶貧困戶發放扶貧貸款3xx.x萬元,為12家扶貧企業發放扶貧貸款2xxx萬元。
7、實施智慧扶貧。按照「扶貧技術信息化」標準,投入資金120餘萬元,建成xx區扶貧技術培訓中心,建立智慧服務平台,覆蓋9個鄉鎮、xxx個扶貧企業、7個扶貧產業園區、xxx個貧困村。先後組織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9期,開辦遠程教育培訓525課時,為群眾解決各類疑難問題3000多個,打通了信息化扶貧「最後一公里」。
8、建立「10+1」扶持救助精準防貧機制。針對「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兩類臨貧易貧重點人群,建立了「10+1」扶持救助精準防貧機制。「10」,即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現代農業園區+扶貧產業園區」帶動等10項措施,對「兩非」戶進行扶持。「1」,即創設「精準防貧保險」,區財政列出專項資金xxx萬元,按照全區農村xx%人口比例購買保險,對可能致貧、返貧的貧困戶實施防貧救助。通過實施「10+1」扶持救助防貧機制,多渠道築起發生貧困的「截流閘」和「攔水壩」,增強了因病、因學、因災致貧的抵抗能力。
2、實施健康扶貧。組織xxx名醫師成立服務團隊,與貧困戶簽訂醫療服務協議,依託全區74座農村「健康小屋」,為貧困戶常年開展醫療健康服務。同時,組織中醫健康知識培訓,讓貧困戶掌握1-2項中醫適宜技術,為貧困戶購置了簡易保健器械。大力構建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免四減」(免收挂號費,減收5%治療費、xx%檢查費、xx%手術費、xx%住院床位費)救助、商業補充保險「五重保障」,落實分類救治政策,實行「一站式」結算,切實減輕貧困戶看病負擔。目前,貧困戶個人實際支付費用占總費用不足xx%。20xx年我區代表xx省(僅2縣區)通過了國家衛計委第三方評估。新華社以《xxxx:「健康扶貧」力阻「病根」變「窮根」》為題予以報道。
3、實施兜底扶貧。紮實開展低保、五保對象精準認定、精準核查工作,對已經脫貧、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及時予以清退,對擬申請的低保家庭、特困人員認真核查、及時納入。目前全區低保戶5xxx戶10xxx人,五保戶1xxx戶1xxx人,實現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態管理。今年1-8月份,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xxx萬元,特困供養資金xxx萬元,有效保障了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兜底作用。
4、實施危房改造扶貧。20xx年以來,我區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600多萬元,為300多個貧困戶,實施了危房改造,確保貧困戶住房安全。
5、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扶貧。20xx年以來,統籌財政扶貧資金,積極爭取美麗鄉村建設、行業幫扶等方面資金xx.x億元,用於貧困村、扶貧產業園區、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全面發力農村基礎設施集中攻堅,統籌推進「水、電、氣、訊」,加快建設383公里農村路網。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了農村垃圾市場化處理全覆蓋,加快推進廁所革命、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整治,極大改善了貧困村村容村貌,提升了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
6、實施金融扶貧。投入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資金3xxx萬元,與區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可為貧困戶和扶貧龍頭企業擔保貸款3億元,先後為2xxx戶貧困戶發放扶貧貸款3xx.x萬元,為12家扶貧企業發放扶貧貸款2xxx萬元。
7、實施智慧扶貧。按照「扶貧技術信息化」標準,投入資金120餘萬元,建成xx區扶貧技術培訓中心,建立智慧服務平台,覆蓋9個鄉鎮、xxx個扶貧企業、7個扶貧產業園區、xxx個貧困村。先後組織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9期,開辦遠程教育培訓525課時,為群眾解決各類疑難問題3000多個,打通了信息化扶貧「最後一公里」。
8、建立「10+1」扶持救助精準防貧機制。針對「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兩類臨貧易貧重點人群,建立了「10+1」扶持救助精準防貧機制。「10」,即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現代農業園區+扶貧產業園區」帶動等10項措施,對「兩非」戶進行扶持。「1」,即創設「精準防貧保險」,區財政列出專項資金xxx萬元,按照全區農村xx%人口比例購買保險,對可能致貧、返貧的貧困戶實施防貧救助。通過實施「10+1」扶持救助防貧機制,多渠道築起發生貧困的「截流閘」和「攔水壩」,增強了因病、因學、因災致貧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