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開展2018年度縣(區)黨委書記、市直工委(黨委)書記及部分市直單位、學校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現將縣委書記羅景鋒同志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摘要刊發,接受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監督。
一、履職情況
(一)強組織聚力量,在脫貧攻堅中築牢堡壘。堅持盡銳出戰,凝聚攻堅力量,選配27名優秀幹部充實到鄉鎮領導班子,精選313名駐村工作隊員,實現83個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均一支工作隊。2807名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出台《農村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實施方案》,推動黨員能人與貧困戶結對幫扶,為順利實現貧困縣摘帽提供人力保障。全面推進集體經濟強村工程,85個村集體收入達2萬元以上,其中48個村突破5萬元,農村服務群眾能力不斷提升。217名村組後備力量納入青年人才黨支部管理培養,鄉鎮「七小」全面建成,為鄉鎮幹部安心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抓創建強功能,在支部建設中提升組織力。把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作為提升黨建質量的突破口,聚焦「五個基本」要素,全力推進238個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出台《提升組織力實施意見》,52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實現整頓轉化,對28個黨組織進行調整優化,為掃黑除惡提供保障。向681個黨(總)支部統一配發《黨支部管理手冊》,規範黨支部工作痕跡管理,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達100%。推進制度規範落實,加大組織生活制度的督促落實力度,倒逼抓實基本制度、建強基本隊伍。推進發展黨員標準化,對163名新發展黨員進行全過程紀實記載。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全縣無信教黨員。抓好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合理調整補貼機制,村幹部補貼每人每月增加500元,落實兩新黨組織「15311」經費38萬元。
(三)抓典型育品牌,在示範引領中爭先創優。出台《基層黨建創新示範引領項目實施方案》,全面實施基層黨建示範創建工程。連續4年召開基層黨建現場推進會,分領域分層次培育一批基層黨建工作典型,示範帶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把縣委常委所在支部建設成為示範支部,充分發揮以上率下和引領示範作用。圍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打造民族團結誓詞碑黨性教育品牌,在裕和村拋地組創建黨史和民族團結傳承文化走廊。完成6個市級和20個縣級示範點創建工作,有效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對新興黨建業務了解得少,對「網際網路+黨建」思考不夠,對於新媒體運用掌握不全面。對組織力提升督促不夠,部分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效果不佳,有的組織活動主題不夠明確,黨味不濃,黨性教育效果不明顯。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黨建」工作。按照「組織工作規範化、黨員教育精準化、宣傳動員網絡化、服務群眾便捷化、黨建工作智慧化」思路,不斷加強和提升寧洱黨建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黨員信息庫,實現線下線上黨支部互為補充,建好「網上黨支部」。運用好「雲嶺先鋒」app,了解和督導好基層黨組織管理和服務黨員工作。關注好寧洱紅色驛站等微信平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加強意識形態監管,更好傾聽民情、感知民意、轉變作風。依託黨員信息庫、公務員信息庫、人才資料庫,積極開展「網際網路+黨員教育」「網際網路+幹部教育」「網際網路+人才培養」等方面探索研究,將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轉化為「最大正能量」。
(二)下更實功夫提升基層組織力。探索創新黨建活動的方式方法,帶頭堅持四定一選一統籌過好支部主題黨日,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強化黨員培訓,提升黨員素質。探索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使黨的工作有效覆蓋社會各類群體。擴大參與面、增強實效性,推動基層黨組織活動載體、工作方式、運行機制創新,使黨組織活動更好融入中心工作、黨員需求、群眾關切,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經費保障不力、考核剛性不足的三個問題,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
(三)壓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落實村(社區)幹部任職資格聯審和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推動農村基層幹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強化「領頭雁」培養,建強青年人才黨支部。結合我縣項目庫建設,促進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三規統一」格局,統籌推進各村產業發展,用好用活各類幫扶資金,力求集體經濟增收「連年翻」。發揮黨組織在產業發展、項目落實、扶貧幫困等工作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一、履職情況
(一)強組織聚力量,在脫貧攻堅中築牢堡壘。堅持盡銳出戰,凝聚攻堅力量,選配27名優秀幹部充實到鄉鎮領導班子,精選313名駐村工作隊員,實現83個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均一支工作隊。2807名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出台《農村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實施方案》,推動黨員能人與貧困戶結對幫扶,為順利實現貧困縣摘帽提供人力保障。全面推進集體經濟強村工程,85個村集體收入達2萬元以上,其中48個村突破5萬元,農村服務群眾能力不斷提升。217名村組後備力量納入青年人才黨支部管理培養,鄉鎮「七小」全面建成,為鄉鎮幹部安心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抓創建強功能,在支部建設中提升組織力。把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作為提升黨建質量的突破口,聚焦「五個基本」要素,全力推進238個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出台《提升組織力實施意見》,52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實現整頓轉化,對28個黨組織進行調整優化,為掃黑除惡提供保障。向681個黨(總)支部統一配發《黨支部管理手冊》,規範黨支部工作痕跡管理,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達100%。推進制度規範落實,加大組織生活制度的督促落實力度,倒逼抓實基本制度、建強基本隊伍。推進發展黨員標準化,對163名新發展黨員進行全過程紀實記載。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全縣無信教黨員。抓好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合理調整補貼機制,村幹部補貼每人每月增加500元,落實兩新黨組織「15311」經費38萬元。
(三)抓典型育品牌,在示範引領中爭先創優。出台《基層黨建創新示範引領項目實施方案》,全面實施基層黨建示範創建工程。連續4年召開基層黨建現場推進會,分領域分層次培育一批基層黨建工作典型,示範帶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把縣委常委所在支部建設成為示範支部,充分發揮以上率下和引領示範作用。圍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打造民族團結誓詞碑黨性教育品牌,在裕和村拋地組創建黨史和民族團結傳承文化走廊。完成6個市級和20個縣級示範點創建工作,有效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對新興黨建業務了解得少,對「網際網路+黨建」思考不夠,對於新媒體運用掌握不全面。對組織力提升督促不夠,部分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效果不佳,有的組織活動主題不夠明確,黨味不濃,黨性教育效果不明顯。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黨建」工作。按照「組織工作規範化、黨員教育精準化、宣傳動員網絡化、服務群眾便捷化、黨建工作智慧化」思路,不斷加強和提升寧洱黨建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黨員信息庫,實現線下線上黨支部互為補充,建好「網上黨支部」。運用好「雲嶺先鋒」app,了解和督導好基層黨組織管理和服務黨員工作。關注好寧洱紅色驛站等微信平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加強意識形態監管,更好傾聽民情、感知民意、轉變作風。依託黨員信息庫、公務員信息庫、人才資料庫,積極開展「網際網路+黨員教育」「網際網路+幹部教育」「網際網路+人才培養」等方面探索研究,將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轉化為「最大正能量」。
(二)下更實功夫提升基層組織力。探索創新黨建活動的方式方法,帶頭堅持四定一選一統籌過好支部主題黨日,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強化黨員培訓,提升黨員素質。探索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使黨的工作有效覆蓋社會各類群體。擴大參與面、增強實效性,推動基層黨組織活動載體、工作方式、運行機制創新,使黨組織活動更好融入中心工作、黨員需求、群眾關切,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經費保障不力、考核剛性不足的三個問題,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
(三)壓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落實村(社區)幹部任職資格聯審和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推動農村基層幹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強化「領頭雁」培養,建強青年人才黨支部。結合我縣項目庫建設,促進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三規統一」格局,統籌推進各村產業發展,用好用活各類幫扶資金,力求集體經濟增收「連年翻」。發揮黨組織在產業發展、項目落實、扶貧幫困等工作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