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支持鄉村產業發展。鄉村企業招用本市農村勞動力、應屆職業院校或高校畢業生,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提供免費招聘服務,降低鄉村企業用工成本;支持鄉村重點企業開展一企一策職工技能培訓,提升鄉村企業職工技能水平。
二是服務鄉村人力資源開發。推行訂單式、項目式和自主式培訓方式,提升農民就業能力;開發社區服務、養老服務等公益性崗位,促進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三是加強鄉村居民社會保障。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擴大農民參保覆蓋面,鼓勵農民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四是服務鄉村發展人才需求。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農業現代化崗位就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到鄉村創業創新,在3年內保留人事勞動關係。
五是支持村居班子及鄉村帶頭人建設。做好從優秀村「兩委」主幹考錄鎮(街)機關公務員、招聘鎮(街)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工作。
六是提升農村人社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平台建設,推進「15分鐘便民服務圈」和全程網辦服務平台,實現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就近辦、馬上辦」,提高審批服務效率。
二是服務鄉村人力資源開發。推行訂單式、項目式和自主式培訓方式,提升農民就業能力;開發社區服務、養老服務等公益性崗位,促進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三是加強鄉村居民社會保障。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擴大農民參保覆蓋面,鼓勵農民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四是服務鄉村發展人才需求。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農業現代化崗位就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到鄉村創業創新,在3年內保留人事勞動關係。
五是支持村居班子及鄉村帶頭人建設。做好從優秀村「兩委」主幹考錄鎮(街)機關公務員、招聘鎮(街)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工作。
六是提升農村人社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平台建設,推進「15分鐘便民服務圈」和全程網辦服務平台,實現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就近辦、馬上辦」,提高審批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