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素有「五嶽獨尊,雄鎮天下」之美譽的名稱,乃華夏的一個縮影,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千百年來吸引著赫赫帝王盛典登封,歷代名人競相留跡,四海遊客朝拜如雲。我們一起走進泰山,開始走過一家家賣工藝品街,賣一些小玩意兒,還有賣登山拐杖和遮陽傘的。很多人都買了拐杖,估計山高路陡,提前做好準備。
心懷期盼,這天天氣很熱,我們上山時是上午9點鐘,太陽炙烤著大地。山腳下,遊人雲集,我感到一陣陣燥熱。蝶舞一行抵達泰山腳下的天外村,在此前往中天門。放眼眺望那籠罩在晨霧裡的泰山,宛如是一位欲說還休的仙子,顯得那麼朦朧、羞澀,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頂禮膜拜。一路上,溝壑懸垂,轉眼間就抵達了中天門。
中天門位處泰山半山腰,常年籠罩在濃綠之中。雖是盛夏,可山上涼風徐徐,空氣清新。蝶舞一行將在此兵分二路,一路步行上山,另一路乘坐纜車上山;考慮到後面的行程還很累,決定乘纜車前行。登上纜車,向外望去,一股清新的山風吹進來,還帶著一絲絲樹葉的氣味,讓人心曠神怡。我向車窗外面望去:「好深的山谷啊!」鬱鬱蔥蔥的樹林高聳人云,滿山的青、滿眼的綠。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照射下來,斑斑駁駁。山谷深處,那些高大粗壯的楊樹、松樹的根部竟是從石縫中挺出來的,我不禁讚嘆:「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啊!」開始了8分鐘的「天游」,俯視那巍巍壯觀的起伏群山,跨越那蔥鬱的林海及疊嶂的樓閣廟宇,再往上則是山石疏朗,便見南天門赫然在目了。
行至南天門,便由「人間」踏入到了「天庭仙界」了。回首俯視,「十八盤」天梯高懸,亂雲飛渡,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呼之欲出。穿過南天門,在天街上漫步,山風浮動,衣袂飄飛;行進間,那山中驟然升起一層煙波,一陣雲霧,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心懷驀地打開,層雲盪胸,凡塵俗事盡拋腦後,遐意之極。隨後遊覽了金碧輝煌的碧霞祠,便繼續朝著玉皇頂進發。
行至到歷代摩崖石刻前,那濃郁的墨香猶在,飄逸的墨韻尚存。靜靜觀覽著歷代文人雅士吟詠題刻和碑記,撫摸那些字體,似仿佛觸摸到到歷代先賢們跳動的脈搏,一股懷古之情油然而生。繼續前行,遊覽了日觀峰,登上了最高峰玉皇頂,舉目四望,群山起伏,令人感受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氣勢,那千岩萬壑都融於縹緲的雲海之中,仿佛也承載著千年的厚重夏日的泰山佳境天成,氣候瞬息萬變,剛返回南天門時,天空便飄起了毛毛細雨,轉瞬間又逐漸變成傾盆大雨,那風卷著雨聲、溪聲、瀑聲,渾然一體,其勢如萬馬在山間奔騰。蝶舞決定領悟風雨下泰山的感覺,和女兒撐著雨傘,緩緩拾階而下,慢慢體味著「泰山新雨後,天氣涼如秋」的意境。信步「十八盤」,下到一半,回首仰望,越發感覺到泰山的巍峨、沉渾、峻秀、雄奇。
移步之間,過了「十八盤」,峰迴路轉,萬壑爭流,可謂是一步一景。隨著山石的降低,小草泥土、遊人訪客。山中到處是雨的印記,宛如一幅絕妙的寫意畫卷。徜徉在這靈動的畫卷中,享受著這清醒和空靈,真乃妙不可言。在小腿肚子的顫抖中,艱難地回到了中天門,大夥會齊,便登上返回的「仁者樂山」。此次泰山之行,仿佛就像在閱讀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耐人尋味。那泰山的一花一草,一樹一石,一蟲一水,一碑一字,路程,難忘的泰山之旅也即將結束。一石階一擔夫,一佛音一香火,都是那麼的令人難以忘懷,回味無窮……。
心懷期盼,這天天氣很熱,我們上山時是上午9點鐘,太陽炙烤著大地。山腳下,遊人雲集,我感到一陣陣燥熱。蝶舞一行抵達泰山腳下的天外村,在此前往中天門。放眼眺望那籠罩在晨霧裡的泰山,宛如是一位欲說還休的仙子,顯得那麼朦朧、羞澀,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頂禮膜拜。一路上,溝壑懸垂,轉眼間就抵達了中天門。
中天門位處泰山半山腰,常年籠罩在濃綠之中。雖是盛夏,可山上涼風徐徐,空氣清新。蝶舞一行將在此兵分二路,一路步行上山,另一路乘坐纜車上山;考慮到後面的行程還很累,決定乘纜車前行。登上纜車,向外望去,一股清新的山風吹進來,還帶著一絲絲樹葉的氣味,讓人心曠神怡。我向車窗外面望去:「好深的山谷啊!」鬱鬱蔥蔥的樹林高聳人云,滿山的青、滿眼的綠。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照射下來,斑斑駁駁。山谷深處,那些高大粗壯的楊樹、松樹的根部竟是從石縫中挺出來的,我不禁讚嘆:「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啊!」開始了8分鐘的「天游」,俯視那巍巍壯觀的起伏群山,跨越那蔥鬱的林海及疊嶂的樓閣廟宇,再往上則是山石疏朗,便見南天門赫然在目了。
行至南天門,便由「人間」踏入到了「天庭仙界」了。回首俯視,「十八盤」天梯高懸,亂雲飛渡,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呼之欲出。穿過南天門,在天街上漫步,山風浮動,衣袂飄飛;行進間,那山中驟然升起一層煙波,一陣雲霧,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心懷驀地打開,層雲盪胸,凡塵俗事盡拋腦後,遐意之極。隨後遊覽了金碧輝煌的碧霞祠,便繼續朝著玉皇頂進發。
行至到歷代摩崖石刻前,那濃郁的墨香猶在,飄逸的墨韻尚存。靜靜觀覽著歷代文人雅士吟詠題刻和碑記,撫摸那些字體,似仿佛觸摸到到歷代先賢們跳動的脈搏,一股懷古之情油然而生。繼續前行,遊覽了日觀峰,登上了最高峰玉皇頂,舉目四望,群山起伏,令人感受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氣勢,那千岩萬壑都融於縹緲的雲海之中,仿佛也承載著千年的厚重夏日的泰山佳境天成,氣候瞬息萬變,剛返回南天門時,天空便飄起了毛毛細雨,轉瞬間又逐漸變成傾盆大雨,那風卷著雨聲、溪聲、瀑聲,渾然一體,其勢如萬馬在山間奔騰。蝶舞決定領悟風雨下泰山的感覺,和女兒撐著雨傘,緩緩拾階而下,慢慢體味著「泰山新雨後,天氣涼如秋」的意境。信步「十八盤」,下到一半,回首仰望,越發感覺到泰山的巍峨、沉渾、峻秀、雄奇。
移步之間,過了「十八盤」,峰迴路轉,萬壑爭流,可謂是一步一景。隨著山石的降低,小草泥土、遊人訪客。山中到處是雨的印記,宛如一幅絕妙的寫意畫卷。徜徉在這靈動的畫卷中,享受著這清醒和空靈,真乃妙不可言。在小腿肚子的顫抖中,艱難地回到了中天門,大夥會齊,便登上返回的「仁者樂山」。此次泰山之行,仿佛就像在閱讀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耐人尋味。那泰山的一花一草,一樹一石,一蟲一水,一碑一字,路程,難忘的泰山之旅也即將結束。一石階一擔夫,一佛音一香火,都是那麼的令人難以忘懷,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