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轉變幹部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構建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群眾長效機制,根據中央和省委關於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強化社會管理、加強領導幹部直接聯繫群眾等要求和省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關於在全省推行領導幹部「民情家訪」制度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省市有關要求,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弘揚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圍繞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社會更和諧目標,在推進發展、體察民情、紓解民怨、改善民生中,不斷強化群眾觀念,增進群眾感情,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為黨長期執政贏得廣泛牢固的群眾基礎,匯聚起推動同城發展,加快綠色趕超的強大正能量。
二、參與人員及工作任務
「民情家訪」的參與人員:局科級領導幹部平均每月至少3次,「三送」駐村工作隊員在每月15天的駐點時間內科學安排進行「民情家訪」,其他幹部至少每半年走訪1次、每季度聯繫1次,深入群眾進行「民情家訪」。
「民情家訪」的主要任務:
1.宣傳政策法規。向基層群眾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好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維護穩定等政策的釋疑解惑工作,幫助群眾正確理解政策,真心擁護、自覺執行政策;向基層群眾宣講法規,幫助群眾學法、知法、守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學會用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2.了解民情民意。要深入農村、企業、學校等基層一線,採取開展「鄉間夜話」活動、面對面交流等方式,清楚所訪地方的基本情況、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困難群眾等,了解群眾需求、百姓疾苦、群眾意願,掌握群眾思想動態、群眾關注熱點、基層各種矛盾糾紛等。
3.聽取意見建議。到群眾中去,聽取意見,了解實情,掌握工作部署落實情況,檢驗政策和工作是否符合基層實際,有沒有給群眾帶來實惠;聽取群眾對局機關工作的意見建議,研究分析,總結基層創造的經驗,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不斷提高推動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工作水平。
4.化解矛盾糾紛。踐行一線工作法,到矛盾糾紛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糾紛,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變被動接訪為主動詢訪,變等待解決為現場處理,以民主協商、示範引導、說服教育的形式,充分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方式,與矛盾糾紛當事人進行法、理、情的溝通交流,最大限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5.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自身實際,力所能及地幫助基層協調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等問題,重點幫助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低保、就業、上學、看病、住房、環境衛生、社會保障等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6.增進群眾感情。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增強對百姓困難的切身感受,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三、家訪對象及主要形式
局科級幹部家訪對象:主要到「三送」駐點村、信訪包案等聯繫點的服務對象和群眾中家訪,重點對產業大戶、致富能手、低保戶、困難黨員、軍烈屬、殘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家庭、信訪戶等進行家訪,增強家訪工作的針對性。
其他「三送」幹部家訪對象:本人所駐點聯繫幫扶的每戶家庭。
家訪的主要形式:
1.開展「鄉間夜話」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利用晚上時間深入掛點聯繫鄉村開展「鄉間夜話」活動,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廣泛聽取他們對局機關的意見建議,幫助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利益訴求。
2.網絡聯訪。充分利用網絡聽政、微博、qq、手機微信、簡訊、電話等進行聯繫接訪,聽取群眾意見訴求。
3.定點接訪。定期到縣信訪局和縣96333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現場接訪,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涉及面廣的民生問題。駐村工作隊員定點定時到鄉鎮、村「三送」信息與服務站、點接待群眾,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反映,直接答覆來訪人的問題。
4.重點約訪。在開展「鄉間夜話」活動、網絡聯訪、定點接訪的基礎上,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約請家訪對象徵求意見,深入了解情況,詳細詢問困難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協調解決疑難問題和複雜矛盾,理順群眾情緒。
5.定期回訪。定期主動到反映問題的群眾家中進行回訪,了解所反映問題的處理過程及結果,聽取群眾對問題解決的滿意度,督促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抓好落實。
四、工作程序
1.收集民情。各領導幹部在開展「鄉間夜話」活動、網絡聯訪、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定期回訪過程中,要及時全面記錄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記好「民情日記」,分門別類建立「民情台賬」。同時,要採取張貼「聯繫牌」、發放徵求意見表、公開電子郵箱、設立群眾意見箱、公布電話、召開徵求意見會、填寫「連心冊」等方式,不斷拓寬民意訴求渠道,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2.辦理銷號。按照「誰家訪、誰負責,誰跟蹤、誰反饋」原則,建立問題整改台賬,辦理一個銷號一個。堅持凡合法合理有條件解決的,限期解決;需要多個部門協調或上下聯動解決的,向群眾作出解決期限承諾,按屬地管理、分工負責、歸口辦理、責任到人原則交辦,跟蹤問題解決進展情況;一時難以解決及不符合政策法律規定的,耐心細緻做好解釋說服工作。
3.反饋通報。已辦理的群眾問題,第一時間通過電話、網絡、信件等方式反饋;正在辦理的群眾問題,定期通報進展情況,直至辦結為止。充分運用96333群信通信息服務平台等群眾工作渠道採集的意見信息,按照「一口採集、多口使用,一方登記、多方共享」原則,建立統一的群眾工作平台,收集受理民意,及時分析辦理,及時公布反饋。
4.歸檔備案。每年的家訪情況,包括家訪的時間、家訪地點、家訪對象、家訪人數、收集問題情況、處理過程、處理結果、群眾反響等相關資料,要按照「一人一檔」的方法進行梳理分類,匯總成「民情家訪檔案」整理歸檔,備案備查。
五、工作機制
1.建立直接聯繫制度。結合「三送」工作,加強與群眾的聯繫溝通,完善聯繫牌、聯繫卡、連心冊,將領導幹部的姓名、單位、職務、聯繫電話、郵箱等信息,製作成「家訪聯繫卡」,送給家訪對象,方便群眾隨時隨地聯繫,接受群眾評議監督。
2.建立家訪公告制度。領導幹部原則上要掛牌、定點、定時開展「民情家訪」工作。家訪、接訪前,要提前1-2天通知鄉鎮、村等單位,鄉鎮、村要掛牌公示,將「民情家訪」幹部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聯繫電話、接訪時間、接訪地點等進行公示,方便群眾反映問題。
3.建立「民情日記」制度。按照人手一本的原則,發放「民情日記」。「民情日記」要隨身攜帶,記錄每次家訪、接訪、約訪、回訪情況,重點記錄家訪、接訪、約訪、回訪的對象,聽取的意見建議,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縣委將採取不定期抽查方式,對領導幹部的「民情日記」進行抽查,並在全縣範圍內進行通報。各鄉鎮也要對本鄉鎮內領導幹部的「民情日記」進行抽查,並建立定期通報制度。
4.建立考評督查制度。把「民情家訪」工作情況納入領導幹部述職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級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帶頭落實「民情家訪」工作要求,並加強對班子成員的監督、檢查,重點調度掌握解決了哪些問題,辦了哪些實事。不定期對「民情家訪」工作進行專項督查。
六、有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開展領導幹部「民情家訪」工作是加強。
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提高領導幹部做群眾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深化「三送」工作的重要載體,各股、室、隊要充分認識開展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加強組織領導。局主要負責同志是抓好「民情家訪」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抓關鍵環節,分管負責同志要具體抓、抓每個細節。
3.嚴格紀律要求。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縣委相關規定,領導幹部下基層要做到生活簡樸、輕車簡從、廉潔自律,不搞層層陪同,不給基層和群眾增加負擔,不影響基層工作秩序,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風,樹立幹部的良好形象,贏得群眾的信賴。要講究方式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多聽、多記、多解釋,不能好心辦錯事、好心辦壞事。
4.加大引導。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條幅、櫥窗、黑板報等宣傳手段,廣泛宣傳開展「民情家訪」工作的重大意義,營造活動濃厚氛圍,擴大活動的影響。同時,要注重挖掘、總結、推廣工作中湧現出來的一些好經驗、好典型、好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效應,進一步擴大「民情家訪」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把這項工作引向深入。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省市有關要求,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弘揚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圍繞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社會更和諧目標,在推進發展、體察民情、紓解民怨、改善民生中,不斷強化群眾觀念,增進群眾感情,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為黨長期執政贏得廣泛牢固的群眾基礎,匯聚起推動同城發展,加快綠色趕超的強大正能量。
二、參與人員及工作任務
「民情家訪」的參與人員:局科級領導幹部平均每月至少3次,「三送」駐村工作隊員在每月15天的駐點時間內科學安排進行「民情家訪」,其他幹部至少每半年走訪1次、每季度聯繫1次,深入群眾進行「民情家訪」。
「民情家訪」的主要任務:
1.宣傳政策法規。向基層群眾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好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維護穩定等政策的釋疑解惑工作,幫助群眾正確理解政策,真心擁護、自覺執行政策;向基層群眾宣講法規,幫助群眾學法、知法、守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學會用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2.了解民情民意。要深入農村、企業、學校等基層一線,採取開展「鄉間夜話」活動、面對面交流等方式,清楚所訪地方的基本情況、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困難群眾等,了解群眾需求、百姓疾苦、群眾意願,掌握群眾思想動態、群眾關注熱點、基層各種矛盾糾紛等。
3.聽取意見建議。到群眾中去,聽取意見,了解實情,掌握工作部署落實情況,檢驗政策和工作是否符合基層實際,有沒有給群眾帶來實惠;聽取群眾對局機關工作的意見建議,研究分析,總結基層創造的經驗,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不斷提高推動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工作水平。
4.化解矛盾糾紛。踐行一線工作法,到矛盾糾紛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糾紛,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變被動接訪為主動詢訪,變等待解決為現場處理,以民主協商、示範引導、說服教育的形式,充分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方式,與矛盾糾紛當事人進行法、理、情的溝通交流,最大限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5.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自身實際,力所能及地幫助基層協調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等問題,重點幫助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低保、就業、上學、看病、住房、環境衛生、社會保障等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6.增進群眾感情。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增強對百姓困難的切身感受,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三、家訪對象及主要形式
局科級幹部家訪對象:主要到「三送」駐點村、信訪包案等聯繫點的服務對象和群眾中家訪,重點對產業大戶、致富能手、低保戶、困難黨員、軍烈屬、殘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家庭、信訪戶等進行家訪,增強家訪工作的針對性。
其他「三送」幹部家訪對象:本人所駐點聯繫幫扶的每戶家庭。
家訪的主要形式:
1.開展「鄉間夜話」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利用晚上時間深入掛點聯繫鄉村開展「鄉間夜話」活動,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廣泛聽取他們對局機關的意見建議,幫助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利益訴求。
2.網絡聯訪。充分利用網絡聽政、微博、qq、手機微信、簡訊、電話等進行聯繫接訪,聽取群眾意見訴求。
3.定點接訪。定期到縣信訪局和縣96333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現場接訪,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涉及面廣的民生問題。駐村工作隊員定點定時到鄉鎮、村「三送」信息與服務站、點接待群眾,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反映,直接答覆來訪人的問題。
4.重點約訪。在開展「鄉間夜話」活動、網絡聯訪、定點接訪的基礎上,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約請家訪對象徵求意見,深入了解情況,詳細詢問困難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協調解決疑難問題和複雜矛盾,理順群眾情緒。
5.定期回訪。定期主動到反映問題的群眾家中進行回訪,了解所反映問題的處理過程及結果,聽取群眾對問題解決的滿意度,督促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抓好落實。
四、工作程序
1.收集民情。各領導幹部在開展「鄉間夜話」活動、網絡聯訪、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定期回訪過程中,要及時全面記錄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記好「民情日記」,分門別類建立「民情台賬」。同時,要採取張貼「聯繫牌」、發放徵求意見表、公開電子郵箱、設立群眾意見箱、公布電話、召開徵求意見會、填寫「連心冊」等方式,不斷拓寬民意訴求渠道,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2.辦理銷號。按照「誰家訪、誰負責,誰跟蹤、誰反饋」原則,建立問題整改台賬,辦理一個銷號一個。堅持凡合法合理有條件解決的,限期解決;需要多個部門協調或上下聯動解決的,向群眾作出解決期限承諾,按屬地管理、分工負責、歸口辦理、責任到人原則交辦,跟蹤問題解決進展情況;一時難以解決及不符合政策法律規定的,耐心細緻做好解釋說服工作。
3.反饋通報。已辦理的群眾問題,第一時間通過電話、網絡、信件等方式反饋;正在辦理的群眾問題,定期通報進展情況,直至辦結為止。充分運用96333群信通信息服務平台等群眾工作渠道採集的意見信息,按照「一口採集、多口使用,一方登記、多方共享」原則,建立統一的群眾工作平台,收集受理民意,及時分析辦理,及時公布反饋。
4.歸檔備案。每年的家訪情況,包括家訪的時間、家訪地點、家訪對象、家訪人數、收集問題情況、處理過程、處理結果、群眾反響等相關資料,要按照「一人一檔」的方法進行梳理分類,匯總成「民情家訪檔案」整理歸檔,備案備查。
五、工作機制
1.建立直接聯繫制度。結合「三送」工作,加強與群眾的聯繫溝通,完善聯繫牌、聯繫卡、連心冊,將領導幹部的姓名、單位、職務、聯繫電話、郵箱等信息,製作成「家訪聯繫卡」,送給家訪對象,方便群眾隨時隨地聯繫,接受群眾評議監督。
2.建立家訪公告制度。領導幹部原則上要掛牌、定點、定時開展「民情家訪」工作。家訪、接訪前,要提前1-2天通知鄉鎮、村等單位,鄉鎮、村要掛牌公示,將「民情家訪」幹部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聯繫電話、接訪時間、接訪地點等進行公示,方便群眾反映問題。
3.建立「民情日記」制度。按照人手一本的原則,發放「民情日記」。「民情日記」要隨身攜帶,記錄每次家訪、接訪、約訪、回訪情況,重點記錄家訪、接訪、約訪、回訪的對象,聽取的意見建議,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縣委將採取不定期抽查方式,對領導幹部的「民情日記」進行抽查,並在全縣範圍內進行通報。各鄉鎮也要對本鄉鎮內領導幹部的「民情日記」進行抽查,並建立定期通報制度。
4.建立考評督查制度。把「民情家訪」工作情況納入領導幹部述職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級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帶頭落實「民情家訪」工作要求,並加強對班子成員的監督、檢查,重點調度掌握解決了哪些問題,辦了哪些實事。不定期對「民情家訪」工作進行專項督查。
六、有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開展領導幹部「民情家訪」工作是加強。
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提高領導幹部做群眾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深化「三送」工作的重要載體,各股、室、隊要充分認識開展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加強組織領導。局主要負責同志是抓好「民情家訪」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抓關鍵環節,分管負責同志要具體抓、抓每個細節。
3.嚴格紀律要求。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縣委相關規定,領導幹部下基層要做到生活簡樸、輕車簡從、廉潔自律,不搞層層陪同,不給基層和群眾增加負擔,不影響基層工作秩序,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風,樹立幹部的良好形象,贏得群眾的信賴。要講究方式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多聽、多記、多解釋,不能好心辦錯事、好心辦壞事。
4.加大引導。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條幅、櫥窗、黑板報等宣傳手段,廣泛宣傳開展「民情家訪」工作的重大意義,營造活動濃厚氛圍,擴大活動的影響。同時,要注重挖掘、總結、推廣工作中湧現出來的一些好經驗、好典型、好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效應,進一步擴大「民情家訪」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把這項工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