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石家莊市關於今年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石分辦〔2021〕2號)要求,加強我區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我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市、區全會和區「兩會」安排部署,將垃圾分類工作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形成以法制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促進城市建設。
二、目標任務
城區在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基礎上提質提標,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不低於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今年是我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固強補弱、闖關奪隘的關鍵一年,年內要著力加強垃圾分類5個支撐體系建設。
(一)點面覆蓋體系。
1.統籌推進兩類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社區居民服務中心(鄉鎮)是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建立區、社居中心(鄉鎮)、居委會、物業四級聯動的工作體系,組織居民開展垃圾分類活動。統籌推進全區有物業企業管理小區和無物業企業管理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確保兩類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
(1)根據《河北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對有物業企業管理的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責任人。
(2)對無物業企業管理的小區,由社區居民服務中心負責統籌管理。
(3)紮實推進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提質提標工作,依據《石家莊市生活垃圾分類片區建設標準》加大「撤桶並點」模式推進力度。
2.全區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率先在公共機構(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垂管部門)、相關企業(包括工廠、賓館、飯店、超市、農貿市場、商鋪等)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切實提高全區垃圾分類水平。
3.推進公共區域生活垃圾分類。全區所有市政道路、廣場、公園、遊園、汽車站、各類辦事大廳及旅遊、文化、醫療、體育、娛樂、商業等公共場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由各管理主體依據《石家莊市生活垃圾分類技術操作規範》的要求進行設置管理。一般設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類投放桶,設置數量根據公共區域大小和平均人流量配備。對現有的投放桶,破損的要按規範要求及時予以更新。
4.推進示範片區建設。按照國家住建部明確要求推進街道示範片區建設工作,城區要實現「三個全覆蓋」,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
5.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穩步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欒城鎮為試點示範先行,其他鄉鎮要選取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基礎條件比較好的農村有序推動。
(二)硬體設施體系。
1.推進居民小區內集中投放點建設。著力推進「撤桶並點」模式,因地制宜確定分類投放點和投放督導員,明確專人進行引導和監管,糾正不規範投放行為。
2.規範生活垃圾分揀中心、有害垃圾暫存點。完善區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功能,健全大件垃圾拆解點、廢舊織物貯存點、有害垃圾貯存點、玻璃廢棄物貯存點、垃圾減量分類宣教平台、物聯網監管系統等,確保轄區內產生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有暫存之處,真正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品種相配套的收運處理體系。
(三)分類收運體系。
1.建立完善廚餘垃圾收運體系。城管大隊負責將城區內產生的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收運至廚餘垃圾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對廚餘垃圾的收運處理要做到「三個規範」:一要規範清運隊伍,由具有專業資質的企業進行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理,確保廚餘垃圾日產日清,並按規定的時間、路線和要求轉運至廚餘垃圾處理場所。二要規範收運車輛,廚餘垃圾的收運車輛應選用密閉、環保、高效、智能、標識統一的專用車輛。三要規範管理台帳,記錄廚餘垃圾來源、數量、去向等,並及時準確上報各類數據。
2.建立完善的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推廣全區有害垃圾集中回收日活動。居民小區及單位要設置廢電池、廢螢光燈管、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有害垃圾專用回收容器,產生的有害垃圾運至暫存場所,由有處理資質的企業進行規範處理。
3.建立完善其他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其他垃圾的收運處理按現有的收運模式組織實施,採用封閉、環保、無拋灑滴漏、標識統一的運輸車輛進行收集並運送至中節能公司進行焚燒發電處理。
4.建立完善可回收物收運處理體系。供銷社負責創新工作體制機制,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協同發展,在收集、轉運、處理等環節加強對接。通過財政獎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拓寬再生資源回收範圍,打通低價值可回收物的產業鏈,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確保可回收物回收量達到生活垃圾總量30%以上目標要求。
(四)社會動員體系。
1.全面抓好宣傳教育發動。宣傳教育工作是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區直各部門務必把宣傳發動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
(1)開設生活垃圾分類大講堂。定期邀請垃圾分類專業講師對全區公共機構和各級分類人員進行知識講解和觀念傳輸。
(2)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伍。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宣傳,進行知識普及和示範引導等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增強生態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3)利用好各種媒介。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宣傳、街邊立面廣告、led顯示屏、建築圍擋等公益宣傳欄,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4)積極開展各種大型宣傳活動,組織好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演講、知識競賽、文藝匯演等活動,在社會大力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濃厚分類氛圍。
2.持續推進中小學和幼兒園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由區教育局牽頭在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普及減量及分類的知識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垃圾減量、低碳環保的行為習慣,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良好社會氛圍。
3.強化業務培訓。區直各部門要不斷強化對垃圾分類工作相關從業人員物業、運營企業的業務知識培訓,真正將生活垃圾分類的前沿知識、典型方法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五)工作推進體系。
1.強化組織機構。按照省、市垃圾分類實施意見的要求,參照市級組織架構,組建區級工作專班和專門機構。社區居民服務中心(鄉鎮)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主體,要建立日常工作機構,社區居民服務中心主任(鄉鎮長)為第一責任人,明確一名副職具體負責,並配備3-5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居委會1-2名兼職工作人員,全力推進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也要配備專(兼)職人員,按要求做好本單位、本部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社區居民服務中心(鄉鎮)負責組建督導員隊伍,原則上按照300戶左右配置1-2名督導員,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強化黨建引領。把社區作為垃圾分類推進的主戰場,構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樓院長、物業服務企業、綜合服務站「六位一體」推進體系。發揮黨員社區報到作用,黨員每年要完成不少於6個小時的「桶邊指導」,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群眾自覺分類。
3.政府公職人員帶頭踐行。政府公職人員特別是機關黨員幹部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重要講話精神,培樹踐行垃圾必須分類的理念。區直機關要全面落實四項制度:一是培訓制度。機關各支部結合支部活動要開展一次掃盲式培訓,通過授課、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做到培訓全覆蓋、學習參觀全覆蓋,確保機關每一位黨員幹部熟知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二是承諾制度。全面推行人人承諾制度,機關黨員幹部要與支部簽訂個人垃圾分類承諾書,把垃圾分類作為重承諾、守信用、講誠信的主要內容,消除「模糊地帶」,提高分類精準度;三是點評制度。以黨支部為單位分組,以黨員幹部垃圾分類自我評價為主要形式,對照個人承諾內容,每季度對個人在辦公區域和家庭中分類實施情況進行自評,支部書記點評,形成人人講分類、人人會分類、人人要分類的工作氛圍,真正把垃圾分類體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四是考核制度。對各部門、單位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情況和所管理的黨員幹部個人垃圾分類的落實情況納入機關黨組織考核和黨員評議工作,對活動不明顯的機關單位和黨員幹部視情予以通報批評。
4.健全激勵機制。推廣積分兌換獎品等形式的正向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綠色賬戶模式。推行社區「紅黑榜」、小區「排名榜」,開展家庭、學校等分類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對「垃圾分類最美家庭」「垃圾分類優秀學校」等典型廣泛宣傳,並給予適當表彰。通過召開現場會的形式,推廣先進經驗及好的做法,以促進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有力開展。
5.加強督導考評。細化考評指標,嚴密組織考評。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進行考核督導並進行通報,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
(1)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管理範圍每月組織督導檢查,切實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
(2)各成員單位要強化抓行業就必須抓垃圾分類的意識,制定工作推進方案,每月對本系統、本行業進行一次督導考評,著力做好本部門垃圾分類工作及垃圾分類工作的日常監管。各成員單位每月督導考評情況在次月3日內報區分類辦,每季度研究解決相關問題情況後10日內報區分類辦。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區直各部門要充分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將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體現,是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核心內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補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短板、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要將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放到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高度加以認識,以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過創新的舉措、紮實的工作,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
(二)堅持條塊結合,強化職責分工,狠抓責任落實。區直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垃圾分類屬地主體責任。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垃圾分類的牽頭責任和主導責任,制定工作推動方案,列出詳細的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實施步驟和工作措施,建立分工合作、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形成條與塊、上與下的閉環責任鏈,系統化、聯動化、協作化推進各項具體工作。各部門要建立垃圾分類例會和專報制度,完善考核體系,健全相關台賬資料,將生活垃圾分類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廣泛深入動員,夯實分類工作群眾基礎。區直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廣泛性(涉及到每個家庭和各行業)、日常性(垃圾每日產生)、專業性(涉及環保生態建設等學科)、閉環性(涉及投放及收運諸多環節)、系統性(是個龐雜的社會工程),切實發揮婦聯、共青團、工商聯、文明辦等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宣傳、引導、服務、督導等措施,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做好群眾工作。要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國有企業等的示範引領和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建立互動互助、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垃圾分類聯動機制。
(四)有序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各鄉鎮結合本地實際,針對農村自然條件、產業特點和經濟實力等情況,選擇適宜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和技術路線,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市、區全會和區「兩會」安排部署,將垃圾分類工作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形成以法制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促進城市建設。
二、目標任務
城區在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基礎上提質提標,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不低於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今年是我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固強補弱、闖關奪隘的關鍵一年,年內要著力加強垃圾分類5個支撐體系建設。
(一)點面覆蓋體系。
1.統籌推進兩類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社區居民服務中心(鄉鎮)是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建立區、社居中心(鄉鎮)、居委會、物業四級聯動的工作體系,組織居民開展垃圾分類活動。統籌推進全區有物業企業管理小區和無物業企業管理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確保兩類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
(1)根據《河北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對有物業企業管理的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責任人。
(2)對無物業企業管理的小區,由社區居民服務中心負責統籌管理。
(3)紮實推進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提質提標工作,依據《石家莊市生活垃圾分類片區建設標準》加大「撤桶並點」模式推進力度。
2.全區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率先在公共機構(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垂管部門)、相關企業(包括工廠、賓館、飯店、超市、農貿市場、商鋪等)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切實提高全區垃圾分類水平。
3.推進公共區域生活垃圾分類。全區所有市政道路、廣場、公園、遊園、汽車站、各類辦事大廳及旅遊、文化、醫療、體育、娛樂、商業等公共場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由各管理主體依據《石家莊市生活垃圾分類技術操作規範》的要求進行設置管理。一般設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類投放桶,設置數量根據公共區域大小和平均人流量配備。對現有的投放桶,破損的要按規範要求及時予以更新。
4.推進示範片區建設。按照國家住建部明確要求推進街道示範片區建設工作,城區要實現「三個全覆蓋」,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
5.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穩步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欒城鎮為試點示範先行,其他鄉鎮要選取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基礎條件比較好的農村有序推動。
(二)硬體設施體系。
1.推進居民小區內集中投放點建設。著力推進「撤桶並點」模式,因地制宜確定分類投放點和投放督導員,明確專人進行引導和監管,糾正不規範投放行為。
2.規範生活垃圾分揀中心、有害垃圾暫存點。完善區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功能,健全大件垃圾拆解點、廢舊織物貯存點、有害垃圾貯存點、玻璃廢棄物貯存點、垃圾減量分類宣教平台、物聯網監管系統等,確保轄區內產生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有暫存之處,真正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品種相配套的收運處理體系。
(三)分類收運體系。
1.建立完善廚餘垃圾收運體系。城管大隊負責將城區內產生的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收運至廚餘垃圾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對廚餘垃圾的收運處理要做到「三個規範」:一要規範清運隊伍,由具有專業資質的企業進行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理,確保廚餘垃圾日產日清,並按規定的時間、路線和要求轉運至廚餘垃圾處理場所。二要規範收運車輛,廚餘垃圾的收運車輛應選用密閉、環保、高效、智能、標識統一的專用車輛。三要規範管理台帳,記錄廚餘垃圾來源、數量、去向等,並及時準確上報各類數據。
2.建立完善的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推廣全區有害垃圾集中回收日活動。居民小區及單位要設置廢電池、廢螢光燈管、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有害垃圾專用回收容器,產生的有害垃圾運至暫存場所,由有處理資質的企業進行規範處理。
3.建立完善其他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其他垃圾的收運處理按現有的收運模式組織實施,採用封閉、環保、無拋灑滴漏、標識統一的運輸車輛進行收集並運送至中節能公司進行焚燒發電處理。
4.建立完善可回收物收運處理體系。供銷社負責創新工作體制機制,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協同發展,在收集、轉運、處理等環節加強對接。通過財政獎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拓寬再生資源回收範圍,打通低價值可回收物的產業鏈,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確保可回收物回收量達到生活垃圾總量30%以上目標要求。
(四)社會動員體系。
1.全面抓好宣傳教育發動。宣傳教育工作是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區直各部門務必把宣傳發動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
(1)開設生活垃圾分類大講堂。定期邀請垃圾分類專業講師對全區公共機構和各級分類人員進行知識講解和觀念傳輸。
(2)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伍。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宣傳,進行知識普及和示範引導等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增強生態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3)利用好各種媒介。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宣傳、街邊立面廣告、led顯示屏、建築圍擋等公益宣傳欄,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4)積極開展各種大型宣傳活動,組織好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演講、知識競賽、文藝匯演等活動,在社會大力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濃厚分類氛圍。
2.持續推進中小學和幼兒園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由區教育局牽頭在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普及減量及分類的知識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垃圾減量、低碳環保的行為習慣,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良好社會氛圍。
3.強化業務培訓。區直各部門要不斷強化對垃圾分類工作相關從業人員物業、運營企業的業務知識培訓,真正將生活垃圾分類的前沿知識、典型方法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五)工作推進體系。
1.強化組織機構。按照省、市垃圾分類實施意見的要求,參照市級組織架構,組建區級工作專班和專門機構。社區居民服務中心(鄉鎮)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主體,要建立日常工作機構,社區居民服務中心主任(鄉鎮長)為第一責任人,明確一名副職具體負責,並配備3-5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居委會1-2名兼職工作人員,全力推進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也要配備專(兼)職人員,按要求做好本單位、本部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社區居民服務中心(鄉鎮)負責組建督導員隊伍,原則上按照300戶左右配置1-2名督導員,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強化黨建引領。把社區作為垃圾分類推進的主戰場,構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樓院長、物業服務企業、綜合服務站「六位一體」推進體系。發揮黨員社區報到作用,黨員每年要完成不少於6個小時的「桶邊指導」,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群眾自覺分類。
3.政府公職人員帶頭踐行。政府公職人員特別是機關黨員幹部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重要講話精神,培樹踐行垃圾必須分類的理念。區直機關要全面落實四項制度:一是培訓制度。機關各支部結合支部活動要開展一次掃盲式培訓,通過授課、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做到培訓全覆蓋、學習參觀全覆蓋,確保機關每一位黨員幹部熟知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二是承諾制度。全面推行人人承諾制度,機關黨員幹部要與支部簽訂個人垃圾分類承諾書,把垃圾分類作為重承諾、守信用、講誠信的主要內容,消除「模糊地帶」,提高分類精準度;三是點評制度。以黨支部為單位分組,以黨員幹部垃圾分類自我評價為主要形式,對照個人承諾內容,每季度對個人在辦公區域和家庭中分類實施情況進行自評,支部書記點評,形成人人講分類、人人會分類、人人要分類的工作氛圍,真正把垃圾分類體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四是考核制度。對各部門、單位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情況和所管理的黨員幹部個人垃圾分類的落實情況納入機關黨組織考核和黨員評議工作,對活動不明顯的機關單位和黨員幹部視情予以通報批評。
4.健全激勵機制。推廣積分兌換獎品等形式的正向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綠色賬戶模式。推行社區「紅黑榜」、小區「排名榜」,開展家庭、學校等分類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對「垃圾分類最美家庭」「垃圾分類優秀學校」等典型廣泛宣傳,並給予適當表彰。通過召開現場會的形式,推廣先進經驗及好的做法,以促進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有力開展。
5.加強督導考評。細化考評指標,嚴密組織考評。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進行考核督導並進行通報,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
(1)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管理範圍每月組織督導檢查,切實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
(2)各成員單位要強化抓行業就必須抓垃圾分類的意識,制定工作推進方案,每月對本系統、本行業進行一次督導考評,著力做好本部門垃圾分類工作及垃圾分類工作的日常監管。各成員單位每月督導考評情況在次月3日內報區分類辦,每季度研究解決相關問題情況後10日內報區分類辦。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區直各部門要充分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將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體現,是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核心內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補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短板、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要將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放到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高度加以認識,以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過創新的舉措、紮實的工作,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
(二)堅持條塊結合,強化職責分工,狠抓責任落實。區直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垃圾分類屬地主體責任。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垃圾分類的牽頭責任和主導責任,制定工作推動方案,列出詳細的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實施步驟和工作措施,建立分工合作、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形成條與塊、上與下的閉環責任鏈,系統化、聯動化、協作化推進各項具體工作。各部門要建立垃圾分類例會和專報制度,完善考核體系,健全相關台賬資料,將生活垃圾分類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廣泛深入動員,夯實分類工作群眾基礎。區直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廣泛性(涉及到每個家庭和各行業)、日常性(垃圾每日產生)、專業性(涉及環保生態建設等學科)、閉環性(涉及投放及收運諸多環節)、系統性(是個龐雜的社會工程),切實發揮婦聯、共青團、工商聯、文明辦等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宣傳、引導、服務、督導等措施,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做好群眾工作。要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國有企業等的示範引領和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建立互動互助、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垃圾分類聯動機制。
(四)有序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各鄉鎮結合本地實際,針對農村自然條件、產業特點和經濟實力等情況,選擇適宜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和技術路線,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