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好國家、省、市、縣有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精神,做好我縣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根據德州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德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德政辦字〔2020〕29號)要求和德州市機關事務保障中心《關於進一步做好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綜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務院有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快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全面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應分盡分、應收盡收。形成以黨政機關做表率、學校醫院做示範,黨員領導帶頭、幹部職工參與的良好格局。在不斷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全縣節約型機關建設水平,發揮公共機構應有的示範引領和表率作用。
二、實施範圍
齊河縣各級各類公共機構。
三、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上級有關工作要求,今年底,全縣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公共機構辦公區域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進一步做好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工作,切實發揮公共機構在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方面的示範帶頭作用。
四、分類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實施垃圾分類的主體。單位辦公和生產經營場所,應當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進行分類,集中供餐的單位應增加餐廚垃圾分類。要嚴格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19)進行標誌設置。按分類標準合理配置垃圾分類容器設施,在垃圾集中投放點張貼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嚴禁將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各類生活垃圾。
(一)有害垃圾。
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
1.廢充電電池和電路板:含汞、鎳氫、鎳鎘的充電電池和紐扣電池以及廢電路板。
2.廢燈管:日光燈管、螢光燈管、節能燈、led燈。
3.廢塗料溶劑:油漆和溶劑、礦物油、殺蟲劑和消毒劑及其包裝物,膠片、相紙、硒鼓墨盒等。
4.廢家用醫護用品:藥品及其包裝物、水銀溫度計、水銀血壓計。
(二)可回收物。
指易回收和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
1.廢棄電器電子類產品。
包括廢棄計算機、印表機、複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電視機、空調機等。
2.其他可回收物。
(1)廢紙:報紙、書刊雜誌、複印紙等紙張,紙板紙箱,紙質包裝等。
(2)廢塑料:塑料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膠及其製品。
(3)廢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窗玻璃等。
(4)廢金屬:易拉罐、罐頭盒、奶粉桶、玩具、餐具炊具、剪刀、鐵釘、衣架、金屬辦公用品等。
(5)廢織物:衣物、床單、棉被、鞋、窗簾、毛絨玩具等。
(6)廢大件可回收物:床及床墊、沙發、櫥櫃、桌椅、門窗等。
(三)廚餘垃圾。
指餐廳、廚房產生的易腐性垃圾。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及其果肉、果皮、果殼等。
2.米麵肉蛋類:米飯、麵條、豆製品、雞鴨魚肉、動物內臟、水產及其加工品、肉蛋及其加工品等。
3.食品調料:各類餅乾、糖果、巧克力、罐頭等食品,糖、味精等調料。
4.茶葉盆栽:茶葉、中藥、咖啡渣,盆栽植物殘枝落葉,動物飼料等。
(四)其他垃圾。
指除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混雜、難以分類的生活垃圾。
1.受污染與不宜再生利用的紙張:衛生紙、面巾紙、濕巾紙、其他受污染的紙類物質。
2.不宜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普通一次性電池、受污染的一次性用具、保鮮袋(膜)、婦女衛生用品、海綿、尿不濕、受污染織物等其他難回收利用物品。
3.灰土陶瓷:煙蒂、塵土、陶瓷及其他難以歸類和無利用價值物品。
五、具體措施
(一)加強宣傳培訓。各公共機構要定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教育培訓工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營造有利於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輿論氛圍,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引導幹部職工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行為意識。
(二)提倡示範帶動。各公共機構幹部職工要主動宣傳生活垃圾分類政策知識,當好分類宣傳員。敢於制止亂丟亂扔、混裝混運生活垃圾等現象,當好分類督導員。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引導身邊的人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當好分類示範員。全縣各級各類公共機構要結合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創建和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引導帶動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
(三)夯實學校教育基礎。教育系統主管部門要依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等平台,切實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深入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等活動,切實以生活垃圾分類為載體,培養一代人良好的文明習慣、公共意識和公民意識。
(四)開展志願者活動。各公共機構要在幹部職工中培育一支志願者隊伍,深入垃圾分類工作一線,融入幹部職工工作生活的日常,面對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和服務等活動,不斷提升志願者活動的專業性,使志願者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五)動員家庭積極參與。各公共機構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宣傳、主題實踐等活動,面向廣大家庭大力傳播生態思想和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引導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
(六)拓展交流渠道。各公共機構要積極推薦引導幹部職工關注「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助手」微信公眾號,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參與交流互動活動。積極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增強社會影響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節約型機關的重要抓手,作為精神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抓緊抓好。要堅持領導幹部帶頭,黨員以身作則,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形成「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二)明確任務分工。各公共機構要明確垃圾分類工作責任人,監督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避免垃圾混投混放。
今年底前,各公共機構要完成垃圾分類點設置工作,合署辦公樓的主管部門負責大樓內外公共區域的垃圾分類點的設置,獨立辦公各部門負責本部門垃圾分類點的設置。積極配合環衛部門布設分類垃圾桶相關設施和清運事宜。各公共機構要切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提高垃圾源頭分類實效,分類投放,不得亂扔亂放、私自出售或處理,上級領導適時對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於工作不重視,垃圾分類不徹底,造成工作被動的,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停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一是認真落實「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的要求,各公共機構食堂和所屬招待場所要停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從源頭減少使用塑料製品。二是繼續加大力度,按照要求做好自查自糾,倡導使用可降解、可重複使用的綠色塑料製品。三是全縣各級各類公共機構要真正發揮公共機構的示範引領作用,尤其在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中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實現源頭減量,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
(四)加大資金支撐保障。各公共機構在實施垃圾分類工作中要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確保設施配套、、績效考評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尤其對廚餘垃圾堆肥等簡單易行的再回收、再利用措施,要給予重點保障和支持。
(五)強化經驗總結。各公共機構要及時總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經驗和有效做法,建設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示範樣板,推動我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科學高效開展。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務院有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快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全面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應分盡分、應收盡收。形成以黨政機關做表率、學校醫院做示範,黨員領導帶頭、幹部職工參與的良好格局。在不斷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全縣節約型機關建設水平,發揮公共機構應有的示範引領和表率作用。
二、實施範圍
齊河縣各級各類公共機構。
三、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上級有關工作要求,今年底,全縣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公共機構辦公區域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進一步做好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工作,切實發揮公共機構在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方面的示範帶頭作用。
四、分類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實施垃圾分類的主體。單位辦公和生產經營場所,應當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進行分類,集中供餐的單位應增加餐廚垃圾分類。要嚴格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19)進行標誌設置。按分類標準合理配置垃圾分類容器設施,在垃圾集中投放點張貼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嚴禁將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各類生活垃圾。
(一)有害垃圾。
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
1.廢充電電池和電路板:含汞、鎳氫、鎳鎘的充電電池和紐扣電池以及廢電路板。
2.廢燈管:日光燈管、螢光燈管、節能燈、led燈。
3.廢塗料溶劑:油漆和溶劑、礦物油、殺蟲劑和消毒劑及其包裝物,膠片、相紙、硒鼓墨盒等。
4.廢家用醫護用品:藥品及其包裝物、水銀溫度計、水銀血壓計。
(二)可回收物。
指易回收和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
1.廢棄電器電子類產品。
包括廢棄計算機、印表機、複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電視機、空調機等。
2.其他可回收物。
(1)廢紙:報紙、書刊雜誌、複印紙等紙張,紙板紙箱,紙質包裝等。
(2)廢塑料:塑料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膠及其製品。
(3)廢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窗玻璃等。
(4)廢金屬:易拉罐、罐頭盒、奶粉桶、玩具、餐具炊具、剪刀、鐵釘、衣架、金屬辦公用品等。
(5)廢織物:衣物、床單、棉被、鞋、窗簾、毛絨玩具等。
(6)廢大件可回收物:床及床墊、沙發、櫥櫃、桌椅、門窗等。
(三)廚餘垃圾。
指餐廳、廚房產生的易腐性垃圾。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及其果肉、果皮、果殼等。
2.米麵肉蛋類:米飯、麵條、豆製品、雞鴨魚肉、動物內臟、水產及其加工品、肉蛋及其加工品等。
3.食品調料:各類餅乾、糖果、巧克力、罐頭等食品,糖、味精等調料。
4.茶葉盆栽:茶葉、中藥、咖啡渣,盆栽植物殘枝落葉,動物飼料等。
(四)其他垃圾。
指除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混雜、難以分類的生活垃圾。
1.受污染與不宜再生利用的紙張:衛生紙、面巾紙、濕巾紙、其他受污染的紙類物質。
2.不宜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普通一次性電池、受污染的一次性用具、保鮮袋(膜)、婦女衛生用品、海綿、尿不濕、受污染織物等其他難回收利用物品。
3.灰土陶瓷:煙蒂、塵土、陶瓷及其他難以歸類和無利用價值物品。
五、具體措施
(一)加強宣傳培訓。各公共機構要定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教育培訓工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營造有利於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輿論氛圍,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引導幹部職工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行為意識。
(二)提倡示範帶動。各公共機構幹部職工要主動宣傳生活垃圾分類政策知識,當好分類宣傳員。敢於制止亂丟亂扔、混裝混運生活垃圾等現象,當好分類督導員。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引導身邊的人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當好分類示範員。全縣各級各類公共機構要結合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創建和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引導帶動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
(三)夯實學校教育基礎。教育系統主管部門要依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等平台,切實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深入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等活動,切實以生活垃圾分類為載體,培養一代人良好的文明習慣、公共意識和公民意識。
(四)開展志願者活動。各公共機構要在幹部職工中培育一支志願者隊伍,深入垃圾分類工作一線,融入幹部職工工作生活的日常,面對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和服務等活動,不斷提升志願者活動的專業性,使志願者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五)動員家庭積極參與。各公共機構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宣傳、主題實踐等活動,面向廣大家庭大力傳播生態思想和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引導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
(六)拓展交流渠道。各公共機構要積極推薦引導幹部職工關注「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助手」微信公眾號,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參與交流互動活動。積極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增強社會影響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節約型機關的重要抓手,作為精神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抓緊抓好。要堅持領導幹部帶頭,黨員以身作則,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形成「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二)明確任務分工。各公共機構要明確垃圾分類工作責任人,監督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避免垃圾混投混放。
今年底前,各公共機構要完成垃圾分類點設置工作,合署辦公樓的主管部門負責大樓內外公共區域的垃圾分類點的設置,獨立辦公各部門負責本部門垃圾分類點的設置。積極配合環衛部門布設分類垃圾桶相關設施和清運事宜。各公共機構要切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提高垃圾源頭分類實效,分類投放,不得亂扔亂放、私自出售或處理,上級領導適時對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於工作不重視,垃圾分類不徹底,造成工作被動的,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停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一是認真落實「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的要求,各公共機構食堂和所屬招待場所要停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從源頭減少使用塑料製品。二是繼續加大力度,按照要求做好自查自糾,倡導使用可降解、可重複使用的綠色塑料製品。三是全縣各級各類公共機構要真正發揮公共機構的示範引領作用,尤其在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中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實現源頭減量,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
(四)加大資金支撐保障。各公共機構在實施垃圾分類工作中要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確保設施配套、、績效考評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尤其對廚餘垃圾堆肥等簡單易行的再回收、再利用措施,要給予重點保障和支持。
(五)強化經驗總結。各公共機構要及時總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經驗和有效做法,建設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示範樣板,推動我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科學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