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x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市相關文件精神,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作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重大舉措,以「創建生態x,共建美麗家園」為目標,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護」為切入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我縣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環境,努力讓空氣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潔、山川更清秀。一是全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積極策應全市關於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升級版」的要求,大力實施「一江三帶」工程,完成了x公里「堤外生態綠化帶、堤內園林景觀帶」建設。同時與x集團合作,投資x億元實施水環境治理項目,修復沿江破損山體,高標準提升沿江x個鄉鎮岸線綠化和鎮村污水設施建設,實現山體披綠、岸線復綠、水中漾綠、沿江透綠。二是全面創建國家綠色礦山。按照礦區環境生態化、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礦區社區和諧化的「五化」標準,成功創建國家綠色礦山x家,今年x月全省綠色礦山建設現場培訓會在我縣召開。三是全流域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重點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劣Ⅴ類水及黑臭水體整治、水庫退養和清河行動,在每個鄉鎮打造了一條示範河流,投入x萬元實施了「四河(x)兩湖(x)」全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
二、以「生態宜居」為關鍵,全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堅持以「乾淨、整潔、有序」為目標,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護」為抓手,著力提升村容村貌,讓鄉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一是推進村莊整治。堅持「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通過大力實施「整潔美麗、和諧宜居」鄉村建設,今年全縣實施x個新農村建設點,其中省級村點x個,市縣自建村點x個,新農村建設正在有序高效快速推進,成效明顯。培育示範典型,發揮引領效應,推動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示範引領,整體提升,形成縣有精品點、鄉有示範點引領鄉村建設示範帶動輻射效應,一批「美麗示範鄉鎮、美麗示範村莊、美麗示範農戶庭院」逐步展現。美麗示範線和沿江風光帶(三線一帶)建設縱深推進,目前,沿線房屋改造、環境整治、綠化提升配套設施建設等美化亮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明顯提升。
二是推進綠道提升。以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抓手,加大農村道路的暢通、拓展、維護力度,推進定x等幹道沿線、連接線和村組道路的綠化美化景觀化提升工作,圍繞集鎮出入口及交通幹線,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拆違、拆破、拆爛,美化、綠化、亮化,塑造了我縣x省道、x公路、x大道、x高速連接線等一批富有亮點的道路景觀。
三是推進污水治理。我縣擁有長江岸線x公里,是長江「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重要節點,保護一江清水刻不容緩。我縣因村制宜,分類梯次推進污水治理工作,全縣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村點x個。今年縣財政繼續投入x萬元,完成x個村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管網鋪設任務。今年,由x集團長江最美岸線(x段)示範項目組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投資x億元,將對全縣x個鄉(場、區)集鎮街道進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項目已完成部分方案設計。
四是推進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了城鄉環衛「全域一體化」第三方治理,實現了城市與農村、清掃與清運同步市場化,實現了城鄉生活垃圾統一清掃、統一收集、統一轉運和統一處理。同時,按照「一鄉一站」要求,實現了垃圾中轉站全覆蓋。x鄉和xx作為我縣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鄉鎮,已逐步開展實施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初步建立運行模式,為全縣鋪開提供經驗依據。
五是推進廁所革命。全縣共拆旱廁x座、改水廁x座、建公廁x座,基本建成了「城區步行10分鐘、農村幹線公路車行10分鐘有1座公廁」的「兩個10分鐘」如廁圈,並實現了「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千人以上村莊無害化衛生公廁覆蓋率100%,旅遊集散中心公廁覆蓋率100%,車站、公園等公共場所公廁達標率100%」。x「廁所革命」工作被推介為全國典型範例。
三、以「產業興旺」為重點,堅持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相結合
我縣始終堅持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實現了「美」與「富」的互促共進、相得益彰。一是做到「一片園區就是一片景區」。按照「一鄉一園、一園一業、一業一景」的思路,以景區標準建設園區,創建了省級農業示範園x家、市級x家,成功申報創建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二是做到「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景點」。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鄉村旅遊業等新業態,培育了x田園綜合體、x觀光園、x花谷等一批熱點項目,打造了蝦谷、花谷、慢谷、綠谷、藥谷的「五穀豐登」品牌。三是做到「一處民宿就是一處風景」。大力發展民宿經濟,積極開展「美麗示範鄉鎮、美麗示範村莊、美麗示範農戶庭院」創建活動,完成了x個美麗示範鄉鎮新農村建設全覆蓋、x個整村推進、x個美麗示範村莊、1000戶美麗示範農戶庭院建設。
四、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長效管護
探索建立「五定包干」村莊環境常態化長效管護機制,落實「政府主導、鎮村主責、群眾主體」,讓「一時美」變「時時美」。一是堅持政府主導。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關於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同時強化督查考核,將該項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評體系,配套出台了「考核辦法」和「考核細則」。二是落實鎮村主責。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人居環境治理監督網絡,實現了「縣職能部門全域監督,鎮包村幹部分村監督,村包組幹部分片監督」。三是突出群眾主體。強化村民自治,充分發揮村規民約、村民理事會、紅白喜事理事會、鄉賢理事會、鄉村振興促進會和公共衛生監督理事會等「一約五會」的作用,引導村民自覺管護環境,樹立文明新風。
雖然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宣傳發動有「虛弱」層面。少數鄉鎮特別是基層組織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認識不到位,部門責任壓實不夠,個別鄉鎮和村幹部有「等靠要」思想,坐等上級資金、項目投入,行動遲緩,存在不喊不抓、只喊不抓、不督不動的現象。一些基層幹部對整治要求認識不清,掌握政策不全面,有鬆懈畏難情緒,存在臨時搞突擊運動現象,少數地方發動群眾不深入,農民群眾沒有真正動員起來,存在政府幹、群眾看的現象。
二是整治提升有「軟弱」點位。農村旱廁改造,注重的是廁所內部的「改」,而沒有關注廁所之外的「治」,垃圾治理市場化運作機制不完善,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政府主導力度不夠,缺乏對居民垃圾分類意義的宣傳與教育,居民分類意識淡薄。少數鄉鎮環境保潔常態化不夠,整體工作標準不高,部分村莊院落亂堆亂放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背街小巷內零星垃圾較多,排水溝內時有漂浮垃圾。少數村莊旱廁改造僅求數量不求質量,存在標準不高、改後不好用甚至不能用現象。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缺乏有效管護。
三是工作機制有「薄弱」環節。少數鄉鎮還未建立鎮村聯動機制,部分鄉鎮沒有建立經費充足、人員到位、運轉有效、責任落實的工作機制,特別是對重點村、重點部位日常巡查機制不健全,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問題。有的鄉鎮「專干不專」,主要精力沒有放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面,在上級檢查情況反饋以後,甚至還無法準確找到垃圾堆放位置。
一、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我縣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環境,努力讓空氣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潔、山川更清秀。一是全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積極策應全市關於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升級版」的要求,大力實施「一江三帶」工程,完成了x公里「堤外生態綠化帶、堤內園林景觀帶」建設。同時與x集團合作,投資x億元實施水環境治理項目,修復沿江破損山體,高標準提升沿江x個鄉鎮岸線綠化和鎮村污水設施建設,實現山體披綠、岸線復綠、水中漾綠、沿江透綠。二是全面創建國家綠色礦山。按照礦區環境生態化、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礦區社區和諧化的「五化」標準,成功創建國家綠色礦山x家,今年x月全省綠色礦山建設現場培訓會在我縣召開。三是全流域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重點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劣Ⅴ類水及黑臭水體整治、水庫退養和清河行動,在每個鄉鎮打造了一條示範河流,投入x萬元實施了「四河(x)兩湖(x)」全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
二、以「生態宜居」為關鍵,全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堅持以「乾淨、整潔、有序」為目標,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護」為抓手,著力提升村容村貌,讓鄉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一是推進村莊整治。堅持「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通過大力實施「整潔美麗、和諧宜居」鄉村建設,今年全縣實施x個新農村建設點,其中省級村點x個,市縣自建村點x個,新農村建設正在有序高效快速推進,成效明顯。培育示範典型,發揮引領效應,推動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示範引領,整體提升,形成縣有精品點、鄉有示範點引領鄉村建設示範帶動輻射效應,一批「美麗示範鄉鎮、美麗示範村莊、美麗示範農戶庭院」逐步展現。美麗示範線和沿江風光帶(三線一帶)建設縱深推進,目前,沿線房屋改造、環境整治、綠化提升配套設施建設等美化亮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明顯提升。
二是推進綠道提升。以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抓手,加大農村道路的暢通、拓展、維護力度,推進定x等幹道沿線、連接線和村組道路的綠化美化景觀化提升工作,圍繞集鎮出入口及交通幹線,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拆違、拆破、拆爛,美化、綠化、亮化,塑造了我縣x省道、x公路、x大道、x高速連接線等一批富有亮點的道路景觀。
三是推進污水治理。我縣擁有長江岸線x公里,是長江「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重要節點,保護一江清水刻不容緩。我縣因村制宜,分類梯次推進污水治理工作,全縣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村點x個。今年縣財政繼續投入x萬元,完成x個村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管網鋪設任務。今年,由x集團長江最美岸線(x段)示範項目組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投資x億元,將對全縣x個鄉(場、區)集鎮街道進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項目已完成部分方案設計。
四是推進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了城鄉環衛「全域一體化」第三方治理,實現了城市與農村、清掃與清運同步市場化,實現了城鄉生活垃圾統一清掃、統一收集、統一轉運和統一處理。同時,按照「一鄉一站」要求,實現了垃圾中轉站全覆蓋。x鄉和xx作為我縣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鄉鎮,已逐步開展實施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初步建立運行模式,為全縣鋪開提供經驗依據。
五是推進廁所革命。全縣共拆旱廁x座、改水廁x座、建公廁x座,基本建成了「城區步行10分鐘、農村幹線公路車行10分鐘有1座公廁」的「兩個10分鐘」如廁圈,並實現了「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千人以上村莊無害化衛生公廁覆蓋率100%,旅遊集散中心公廁覆蓋率100%,車站、公園等公共場所公廁達標率100%」。x「廁所革命」工作被推介為全國典型範例。
三、以「產業興旺」為重點,堅持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相結合
我縣始終堅持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實現了「美」與「富」的互促共進、相得益彰。一是做到「一片園區就是一片景區」。按照「一鄉一園、一園一業、一業一景」的思路,以景區標準建設園區,創建了省級農業示範園x家、市級x家,成功申報創建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二是做到「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景點」。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鄉村旅遊業等新業態,培育了x田園綜合體、x觀光園、x花谷等一批熱點項目,打造了蝦谷、花谷、慢谷、綠谷、藥谷的「五穀豐登」品牌。三是做到「一處民宿就是一處風景」。大力發展民宿經濟,積極開展「美麗示範鄉鎮、美麗示範村莊、美麗示範農戶庭院」創建活動,完成了x個美麗示範鄉鎮新農村建設全覆蓋、x個整村推進、x個美麗示範村莊、1000戶美麗示範農戶庭院建設。
四、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長效管護
探索建立「五定包干」村莊環境常態化長效管護機制,落實「政府主導、鎮村主責、群眾主體」,讓「一時美」變「時時美」。一是堅持政府主導。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關於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同時強化督查考核,將該項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評體系,配套出台了「考核辦法」和「考核細則」。二是落實鎮村主責。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人居環境治理監督網絡,實現了「縣職能部門全域監督,鎮包村幹部分村監督,村包組幹部分片監督」。三是突出群眾主體。強化村民自治,充分發揮村規民約、村民理事會、紅白喜事理事會、鄉賢理事會、鄉村振興促進會和公共衛生監督理事會等「一約五會」的作用,引導村民自覺管護環境,樹立文明新風。
雖然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宣傳發動有「虛弱」層面。少數鄉鎮特別是基層組織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認識不到位,部門責任壓實不夠,個別鄉鎮和村幹部有「等靠要」思想,坐等上級資金、項目投入,行動遲緩,存在不喊不抓、只喊不抓、不督不動的現象。一些基層幹部對整治要求認識不清,掌握政策不全面,有鬆懈畏難情緒,存在臨時搞突擊運動現象,少數地方發動群眾不深入,農民群眾沒有真正動員起來,存在政府幹、群眾看的現象。
二是整治提升有「軟弱」點位。農村旱廁改造,注重的是廁所內部的「改」,而沒有關注廁所之外的「治」,垃圾治理市場化運作機制不完善,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政府主導力度不夠,缺乏對居民垃圾分類意義的宣傳與教育,居民分類意識淡薄。少數鄉鎮環境保潔常態化不夠,整體工作標準不高,部分村莊院落亂堆亂放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背街小巷內零星垃圾較多,排水溝內時有漂浮垃圾。少數村莊旱廁改造僅求數量不求質量,存在標準不高、改後不好用甚至不能用現象。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缺乏有效管護。
三是工作機制有「薄弱」環節。少數鄉鎮還未建立鎮村聯動機制,部分鄉鎮沒有建立經費充足、人員到位、運轉有效、責任落實的工作機制,特別是對重點村、重點部位日常巡查機制不健全,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問題。有的鄉鎮「專干不專」,主要精力沒有放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面,在上級檢查情況反饋以後,甚至還無法準確找到垃圾堆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