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主題教育,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重要內容,我理解,其核心要義就是通過重溫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在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中,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本色,不斷強化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不斷增強堅守初心、履行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下面,結合學習思考,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感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的是歷經千淘萬漉的「真金」。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長期走在世界前列,創造出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但近代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改變中華民族屈辱的命運,封建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等,先後在歷史舞台上粉墨登場,各社會階層都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和不屈不撓的鬥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等,這些鬥爭最終都沒能拯救中國。原因很多,我感到,最根本的是沒有一個根植於人民的先進政黨,沒有徹底的革命綱領,沒有堅強的領導核心。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使正在探索民族出路的中國人看到了「沉沉深夜」中的光明前景。革命先驅李大釗將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學說介紹到中國。隨著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有了以科學理論為行動指南的,有嚴密組織紀律性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先進政黨的指導。一個全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現,給中華民族帶來新的希望、新的生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中國共產黨成立為界,中華民族的歷史經歷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在此之前,中國社會不斷沉淪,國家景況一天一天壞下去,在此之後,中華民族復興浪潮不斷高漲,國家景況一天一天好起來;98年前,中國人民面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如今,中國人民擁有的是一個生機勃勃、大步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偉大社會主義祖國。這充分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適應了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黨為之奮鬥的綱領、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中國革命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後的正確選擇。
二、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感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的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指南。
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其固有矛盾的激化和演進,預示著未來社會革命的性質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馬克思、恩格斯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揭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科學。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統治鏈條出現了有利於革命的薄弱環節。列寧立足俄國實際,敏銳地提出「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或幾國獲得勝利」的論斷,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新的階段。經過反覆探索比較,在湧入中國的眾多西方思潮中,中國的先進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風雨如磐,大浪淘沙,選擇信仰很難,堅守信仰更難。在歷史的洗禮中,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使我們黨一成立就得以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起來,牢牢占據了人類思想理論的制高點,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這種先進性,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和之後中國其他政黨所不具備的,也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和一個根本依據。
三、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感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的是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人無信仰不立,黨無信仰不存。信仰的力量使蘇聯共產黨在只有20萬黨員的情況下奪取了政權,在有200萬黨員的情況下打敗了法西斯侵略者;然而,也正是因為信仰的坍塌,讓他們在有2000萬黨員時失去了政權。在中國,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再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今天又帶領著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這些,都是我們黨堅持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想的成果。正是這種由信仰而生的凝聚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隊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愛財、不為官、不怕死,就為這個事業,為心中主義的『真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釗,「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豪邁舉行刑場婚禮的周維雍、陳鐵軍,腹中滿是草、餓死不變節的楊靖宇,「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竹籤釘十指、誓死不叛黨的江姐,以及千千萬萬慷慨赴死的共產黨員,都用大義凜然的英雄壯舉詮釋著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莊嚴承諾,也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銳意進取,沉著應對一個又一個困難挑戰,形成並積極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現在,我們比歷史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歷史雄辯地證實,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理解「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不斷增進對黨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歷史認同和情感認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前進,堅定看齊追隨、自覺維護核心,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一、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感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的是歷經千淘萬漉的「真金」。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長期走在世界前列,創造出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但近代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改變中華民族屈辱的命運,封建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等,先後在歷史舞台上粉墨登場,各社會階層都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和不屈不撓的鬥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等,這些鬥爭最終都沒能拯救中國。原因很多,我感到,最根本的是沒有一個根植於人民的先進政黨,沒有徹底的革命綱領,沒有堅強的領導核心。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使正在探索民族出路的中國人看到了「沉沉深夜」中的光明前景。革命先驅李大釗將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學說介紹到中國。隨著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有了以科學理論為行動指南的,有嚴密組織紀律性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先進政黨的指導。一個全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現,給中華民族帶來新的希望、新的生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中國共產黨成立為界,中華民族的歷史經歷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在此之前,中國社會不斷沉淪,國家景況一天一天壞下去,在此之後,中華民族復興浪潮不斷高漲,國家景況一天一天好起來;98年前,中國人民面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如今,中國人民擁有的是一個生機勃勃、大步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偉大社會主義祖國。這充分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適應了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黨為之奮鬥的綱領、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中國革命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後的正確選擇。
二、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感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的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指南。
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其固有矛盾的激化和演進,預示著未來社會革命的性質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馬克思、恩格斯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揭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科學。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統治鏈條出現了有利於革命的薄弱環節。列寧立足俄國實際,敏銳地提出「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或幾國獲得勝利」的論斷,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新的階段。經過反覆探索比較,在湧入中國的眾多西方思潮中,中國的先進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風雨如磐,大浪淘沙,選擇信仰很難,堅守信仰更難。在歷史的洗禮中,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使我們黨一成立就得以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起來,牢牢占據了人類思想理論的制高點,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這種先進性,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和之後中國其他政黨所不具備的,也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和一個根本依據。
三、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感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的是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人無信仰不立,黨無信仰不存。信仰的力量使蘇聯共產黨在只有20萬黨員的情況下奪取了政權,在有200萬黨員的情況下打敗了法西斯侵略者;然而,也正是因為信仰的坍塌,讓他們在有2000萬黨員時失去了政權。在中國,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再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今天又帶領著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這些,都是我們黨堅持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想的成果。正是這種由信仰而生的凝聚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隊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愛財、不為官、不怕死,就為這個事業,為心中主義的『真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釗,「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豪邁舉行刑場婚禮的周維雍、陳鐵軍,腹中滿是草、餓死不變節的楊靖宇,「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竹籤釘十指、誓死不叛黨的江姐,以及千千萬萬慷慨赴死的共產黨員,都用大義凜然的英雄壯舉詮釋著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莊嚴承諾,也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銳意進取,沉著應對一個又一個困難挑戰,形成並積極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現在,我們比歷史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歷史雄辯地證實,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理解「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不斷增進對黨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歷史認同和情感認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前進,堅定看齊追隨、自覺維護核心,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