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一個極具紀念意義的年份,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勝利最終扭轉戰爭的不利局面,為革命勝利夯實了最重要的基礎。
《紅旗漫捲西風》紀錄片講述了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共產黨領導下,三大方面軍在四川經歷爬雪山、過草地、渡大河的艱苦歷程。沿中央紅軍和紅二、四方面軍在四川的長征行軍路線,實地實景採訪拍攝,並輔以多位黨史、軍史專家及紅軍後代,講述長征故事,這些故事非常震撼與真實,極大的觸及到我內心深處。
長征是中國工農紅軍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了這場戰略大轉移,其中紅一、二方面軍相繼經過四川;紅四方面軍則從川陝根據地出發,以古藺、敘永、冕寧、瀘定、巴中等發生過舉世聞名的重大歷史事件的縣為重點,充分運用對老紅軍等的人物訪談,對革命遺址、遺蹟的精心展示,對革命文物以及其背後的一個個革命故事的生動刻畫和細節呈現,充滿激情、線條清晰地生動地再現了80多年前,萬里長征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巴蜀大地上所留下的宏偉足跡,所書寫的燦爛篇章。紅軍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蹟,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不朽豐碑。長征中,紅軍在四川停留的時間最長,經過的地域最廣闊,遇到的環境最艱險,進行的鬥爭最堅決,指戰員付出的犧牲也最大:兩河口會議、巴西會議、毛爾蓋會議、一、二、四方面軍會師、過雪山草地、與張國燾「左」傾機會主義鬥爭等重大事件,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等著名戰役都發生在四川,紅軍長征在四川這塊土地上鐫刻下了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也書寫出了光耀千秋的革命業績。
看完該紀錄片後,我深切感受到,黨的事業和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和共產黨人歷經艱難萬險,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他們是依靠堅定的信念、強烈的意識、最終獲得了長征的勝利。我身處上海地鐵這個大家庭中,在工作中更要有堅定理想信念,發揚不畏艱難、不怕困難、不怕吃苦、不怕流血的長征精神,立足本職工作,在工作的實踐中做一名合格黨員。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紅旗漫捲西風 觀後感12篇[朗讀]
今天,教育局黨辦室組織了各學校黨支部在尚河半島太平洋電影院觀看大型紀錄片《紅旗漫捲西風》,我代表龍結鎮新蓮小學黨支部有幸參加觀看。該片集中表現的是長征精神。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準備與二、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五萬餘人。12月,黎平會議召開後,紅軍改變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占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也開始確立。會後,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鬥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後,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宣告結束。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省會寧地區會師,紅軍宣布長征勝利結束。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範。縱觀整個長征的過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都無不體現出中國紅軍將士「大無畏」,不怕艱難困苦,永久堅持的精神。紅軍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里,終於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鬥」的革命樂章。長征是充滿著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是酷暑嚴寒,還是飢餓乾渴。紅軍將士都抱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窮凶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大業,創造輝煌。80年前的長征是這樣,80年後的今天也應該是這樣。黨員幹部應該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可是有的黨員幹部在工作面前,不能勇挑重擔,畏畏縮縮,連自己的本分工作都不能很好的完成。怕吃苦。還有部分怕吃虧。漲工資時生怕給自己少算了,交黨費有生怕給自己多算了一分;更有退休黨員幹部,退休了,躲著不交黨費了。殊不知工作、工資來至於黨和政府,沒有共產黨的奮鬥,哪有今天的工資?覺醒吧,每一個人身體,受到醫保的恩澤,每一個人的精神,受到了教育的照耀,你的身心都是黨和政府投資造就的。醫療與教育給了我們每個人強健身體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以此造就了幸福的家庭。有什麼理由不交黨費,少交黨費?黨給了我們幾千工資,你給黨組織幾十就心疼!人民群眾也要發揚長征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大家富裕了,要聽從黨的召喚,不能鋪張浪費,要勤儉節約,居安思危,努力創建美好的明天。青少年學生要不斷的收入學習長征精神,讓長征精神照耀我們在學習上不斷克服困難,永不言敗,去不斷地取得勝利。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更加努力的去完成好明天的工作,把學校的整體建設推向前進,特別是先把當前的均衡迎檢的工作做紮實,讓自己放心,讓領導放心。讓長征精神永遠照耀共產黨人前進,永遠照耀人民群眾前進!長征是不朽的永遠的豐碑?
9月27日上海市民防辦組織觀看了《紅旗漫捲西風》,二萬五千里長征紀錄片。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準備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五萬餘人。12月,黎平會議召開後,紅軍改編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占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也開始確立。會後,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鬥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後,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宣告結束。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省會寧地區會師,紅軍宣布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精神的典範。縱觀整個長征的歷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都無不體現出中國紅軍將士「大無畏」,不怕艱難困苦,永久堅持的精神。紅軍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里,終於從100萬敵人中殺出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鬥」的革命樂章。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應該不斷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與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我會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學思踐悟、學做結合、知行合一,並把長征中堅持不懈、不畏艱險的精神發揮到工作中去,面對工作上的困難,不能退縮,要想辦法克服,虛心求教,盡心盡職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會始終保持著開拓進取的精氣神,並用長征精神時刻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中的承諾。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上海市民防救援隊伍技能訓練比武競賽活動中,我中心作為主辦單位,同時又是業務指導與裁判,各科室隊員曾多次頂著酷暑嘗試比賽項目的公平性與合理性,保證各區在比賽過程中能安全順利的完成任務,並能夠通過比賽實實在在的鍛鍊到業務能力,提高業務知識。我作為一名後勤保障人員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長征中勇於奉獻、不怕吃苦的精神。
上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在即,特救中心作為進博會負責安保工作的單位之一,我作為市民防總值班室應急值守中的一員更應該學習發揚和傳承先輩們的長征精神,以更積極飽滿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認真完成市政府交託給我們的工作。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準備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五萬餘人。12月,黎平會議召開後,紅軍改編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占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也開始確立。會後,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鬥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後,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宣告結束。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省會寧地區會師,紅軍宣布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精神的典範。縱觀整個長征的歷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都無不體現出中國紅軍將士「大無畏」,不怕艱難困苦,永久堅持的精神。紅軍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里,終於從100萬敵人中殺出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鬥」的革命樂章。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應該不斷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與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我會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學思踐悟、學做結合、知行合一,並把長征中堅持不懈、不畏艱險的精神發揮到工作中去,面對工作上的困難,不能退縮,要想辦法克服,虛心求教,盡心盡職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會始終保持著開拓進取的精氣神,並用長征精神時刻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中的承諾。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上海市民防救援隊伍技能訓練比武競賽活動中,我中心作為主辦單位,同時又是業務指導與裁判,各科室隊員曾多次頂著酷暑嘗試比賽項目的公平性與合理性,保證各區在比賽過程中能安全順利的完成任務,並能夠通過比賽實實在在的鍛鍊到業務能力,提高業務知識。我作為一名後勤保障人員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長征中勇於奉獻、不怕吃苦的精神。
上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在即,特救中心作為進博會負責安保工作的單位之一,我作為市民防總值班室應急值守中的一員更應該學習發揚和傳承先輩們的長征精神,以更積極飽滿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認真完成市政府交託給我們的工作。
在《紅旗漫捲西風》中我看到了那些只能在歷史書中書寫的畫面。在大渡河冰冷的瀘定橋上穿越熊熊火焰,抵達對岸;在冰天雪地的草原里,忍飢挨餓,睡雪窩,為了戰友,為了革命勇於犧牲自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病入膏肓的小孩將最後一把口糧喂進了背他的人民戰士的口中,感受到咀嚼才咽下最後一口氣,安心離開這個世界。長征路漫漫,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眾所周知,紅四方面軍歷經挫折、輾轉北上;紅二、六軍團突破重圍,轉戰雲貴、進入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以及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會師的長征史詩,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艱險的生動形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非凡的智慧和革命英雄氣概。
歷史越久遠,我們看的越清晰。黨的事業和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和共產黨人浴血奮戰歷經艱難萬險,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我們生長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更應該在思想上堅定理想信念,在今後的工作中,以長征精神激勵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堅定信念,勇於擔當,尤其在現在「創文」時期,時刻以黨員身份要求自己,為公交的美好明天,為快速公交10年紀念來臨之際貢獻自己的力量。
眾所周知,紅四方面軍歷經挫折、輾轉北上;紅二、六軍團突破重圍,轉戰雲貴、進入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以及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會師的長征史詩,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艱險的生動形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非凡的智慧和革命英雄氣概。
歷史越久遠,我們看的越清晰。黨的事業和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和共產黨人浴血奮戰歷經艱難萬險,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我們生長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更應該在思想上堅定理想信念,在今後的工作中,以長征精神激勵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堅定信念,勇於擔當,尤其在現在「創文」時期,時刻以黨員身份要求自己,為公交的美好明天,為快速公交10年紀念來臨之際貢獻自己的力量。
10月30日,為了讓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更好的「重溫紅色歲月、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地服部黨委組織我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集體觀看了黨史教育電影文獻紀錄片《紅旗漫捲西風》,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紮實的「電影黨課」。
紀錄片沿著紅軍長征的行軍路線,通過多位黨史、軍史專家的講述,以大量珍貴的影視資料,再現了紅軍長征的壯烈征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為保存實力北上抗日,中央紅軍主力決定進行戰略轉移。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會後,中央紅軍在毛澤東同志的指揮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一路北上於1935年10月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宣告結束。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3月下旬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開始長征,一路歷經挫折、輾轉北上。紅二、六軍團於1935年11月19日從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突破重圍、轉戰雲貴,進入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合。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在80多年後的今天;在這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在這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交匯期;更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路的每一步。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會不斷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與革命精神,並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貫徹到工作中去,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像習主席要求的那樣「學思踐悟、學做結合、知行合一」。我會時刻用長征精神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中的承諾。
紀錄片沿著紅軍長征的行軍路線,通過多位黨史、軍史專家的講述,以大量珍貴的影視資料,再現了紅軍長征的壯烈征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為保存實力北上抗日,中央紅軍主力決定進行戰略轉移。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會後,中央紅軍在毛澤東同志的指揮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一路北上於1935年10月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宣告結束。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3月下旬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開始長征,一路歷經挫折、輾轉北上。紅二、六軍團於1935年11月19日從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突破重圍、轉戰雲貴,進入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合。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在80多年後的今天;在這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在這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交匯期;更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路的每一步。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會不斷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與革命精神,並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貫徹到工作中去,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像習主席要求的那樣「學思踐悟、學做結合、知行合一」。我會時刻用長征精神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中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