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出台,有利於推進民事法律體系化,有效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提供製度保障,為執法和司法提供基本遵循,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紀檢監察組織作為政治機關、專責監督機關,應當主動走進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群眾工作貫穿監督全過程,以務實高效有力的監督推動和保障各項民生政策落地落實,督促有關主責單位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積極主動、設身處地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在紀檢監察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貫徹好《民法典》精神,進一步彰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進一步規範權力運行?筆者認為,各級紀檢監察幹部要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要立足自身職能職責,進一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要嚴格依紀依規依法辦事,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的能力。要慎用嚴用審查調查措施,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格權」。要履行好高度注意義務,切實保障審查調查對象的合法權益。要搞好實名舉報回復工作,讓信訪舉報人的知悉權監督權反向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要堅決懲治侵害群眾合法權益及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要加大民生監督力度,讓群眾平等地享受國家政策紅利。要強化作風建設,進一步暢通干群間的「連心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紀檢監察組織作為政治機關、專責監督機關,應當主動走進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群眾工作貫穿監督全過程,以務實高效有力的監督推動和保障各項民生政策落地落實,督促有關主責單位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積極主動、設身處地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在紀檢監察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貫徹好《民法典》精神,進一步彰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進一步規範權力運行?筆者認為,各級紀檢監察幹部要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要立足自身職能職責,進一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要嚴格依紀依規依法辦事,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的能力。要慎用嚴用審查調查措施,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格權」。要履行好高度注意義務,切實保障審查調查對象的合法權益。要搞好實名舉報回復工作,讓信訪舉報人的知悉權監督權反向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要堅決懲治侵害群眾合法權益及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要加大民生監督力度,讓群眾平等地享受國家政策紅利。要強化作風建設,進一步暢通干群間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