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年輕幹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作為一名年輕基層幹部,深受觸動,基層幹部作為最接近人民群眾的人,工作做得怎麼樣直接關係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我們要找準定位,隨時切換角色,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幹什麼,說暖心話、辦暖心事,做群眾的「暖寶寶」?
聽群眾言,做真誠信賴的「小樹洞」。民情民意如何第一時間為黨委政府所掌握?基層幹部的信息傳遞顯然是最合適的渠道,基層幹部每天與群眾近距離打交道,是同群眾直接交談說話最多的人,也最能從中體會到群眾的真實想法和情感。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群眾總會有話要說,既有各種各樣的利益訴求,也有些許不滿情緒,他們也希望有人能認認真真傾聽,為他們解決問題、紓解情緒,而這個最好的聽眾就是基層幹部。基層幹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敞開心扉,傾聽群眾的心聲,讓群眾暢所欲言。
要學會與群眾共情,做群眾袒露心聲的「樹洞」,聽懂群眾的真心話、牢騷話,掌握群眾最急、最盼的事,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向群眾講,做政策宣講的「大喇叭」。「能說會道」是基層幹部的「標配」,用最樸實、最親切、最簡單的「群眾語言」向群眾傳播黨的好聲音、宣傳黨的好政策,是基層幹部做好基層工作的必備技能。作為基層幹部,要主動認真研讀黨和國家各項惠農惠民政策,在讀懂、吃透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群眾實際進行翻譯,用好用活各類宣傳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村級服務平台、文化書屋、「村村響」、微信群等新興媒體,走進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話農事、說民生,用大白話與群眾交流溝通,心平氣和、不厭其煩地把對群眾生產生活管用、實用的政策講明白講清楚,將一項項惠農惠民政策宣傳到每一村每一戶每一個群眾。
與群眾親,做以心交心的「真朋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力量和智慧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黨員,如果與群眾的距離遠了,就與黨拉開了距離。
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黨員。」基層幹部離群眾最近,與群眾最親,要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傾聽群眾的真心話,體察群眾的情緒,感受群眾的疾苦,深入掌握實際情況,用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拉近和群眾的距離,贏得群眾的信任,通過換位思考用心體悟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要多向群眾請教學習,以群眾為鏡子,常思自己的不足,常學群眾的長處,用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用群眾創造的豐富經驗來解決問題,提高群眾思想覺悟,讓他們心熱起來、行動起來。
解群眾難,做排憂解難的「好幫手」。「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基層幹部,工作重點就是為群眾排憂解難,要時刻將群眾的安危冷暖銘刻在心,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的辦,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堅持不懈為群眾做好事。
要堅決攻克脫貧「最後一公里」的難點,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要全力疏通人居環境、空氣品質、黑臭水體等堵點,讓「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變成現實。
要紓解教育、醫療、住房、基礎設施等痛點,真正讓群眾幼有所育、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年輕幹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作為一名年輕基層幹部,深受觸動,基層幹部作為最接近人民群眾的人,工作做得怎麼樣直接關係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我們要找準定位,隨時切換角色,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幹什麼,說暖心話、辦暖心事,做群眾的「暖寶寶」?
聽群眾言,做真誠信賴的「小樹洞」。民情民意如何第一時間為黨委政府所掌握?基層幹部的信息傳遞顯然是最合適的渠道,基層幹部每天與群眾近距離打交道,是同群眾直接交談說話最多的人,也最能從中體會到群眾的真實想法和情感。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群眾總會有話要說,既有各種各樣的利益訴求,也有些許不滿情緒,他們也希望有人能認認真真傾聽,為他們解決問題、紓解情緒,而這個最好的聽眾就是基層幹部。基層幹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敞開心扉,傾聽群眾的心聲,讓群眾暢所欲言。
要學會與群眾共情,做群眾袒露心聲的「樹洞」,聽懂群眾的真心話、牢騷話,掌握群眾最急、最盼的事,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向群眾講,做政策宣講的「大喇叭」。「能說會道」是基層幹部的「標配」,用最樸實、最親切、最簡單的「群眾語言」向群眾傳播黨的好聲音、宣傳黨的好政策,是基層幹部做好基層工作的必備技能。作為基層幹部,要主動認真研讀黨和國家各項惠農惠民政策,在讀懂、吃透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群眾實際進行翻譯,用好用活各類宣傳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村級服務平台、文化書屋、「村村響」、微信群等新興媒體,走進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話農事、說民生,用大白話與群眾交流溝通,心平氣和、不厭其煩地把對群眾生產生活管用、實用的政策講明白講清楚,將一項項惠農惠民政策宣傳到每一村每一戶每一個群眾。
與群眾親,做以心交心的「真朋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力量和智慧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黨員,如果與群眾的距離遠了,就與黨拉開了距離。
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黨員。」基層幹部離群眾最近,與群眾最親,要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傾聽群眾的真心話,體察群眾的情緒,感受群眾的疾苦,深入掌握實際情況,用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拉近和群眾的距離,贏得群眾的信任,通過換位思考用心體悟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要多向群眾請教學習,以群眾為鏡子,常思自己的不足,常學群眾的長處,用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用群眾創造的豐富經驗來解決問題,提高群眾思想覺悟,讓他們心熱起來、行動起來。
解群眾難,做排憂解難的「好幫手」。「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基層幹部,工作重點就是為群眾排憂解難,要時刻將群眾的安危冷暖銘刻在心,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的辦,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堅持不懈為群眾做好事。
要堅決攻克脫貧「最後一公里」的難點,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要全力疏通人居環境、空氣品質、黑臭水體等堵點,讓「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變成現實。
要紓解教育、醫療、住房、基礎設施等痛點,真正讓群眾幼有所育、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