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學校開學後良好的秩序,師生的健康和安全,我校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一、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1、成立由校長為總指揮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
成員:xxxxxxxx
小組下設立演練評估組、疫情監測組、現場消毒組、信息排查組、隔離工作組、宣傳維穩組等。
2、演練評估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x
主要職責:
①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後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
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範圍等;
③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
流程。
3、疫情監測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x
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後,負責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後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4、現場消毒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x
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進入校園的師生、物品進行消毒;
②負責對出現疫情症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③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並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後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5、信息排查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
主要職責:
①排查隔離密切接觸者,出現疫情後,及時聯繫定點醫院,並通知學生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6、隔離工作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
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後,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
③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7、宣傳維穩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
主要職責:
①普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負責疫情發生後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②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不恐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場景設置及演練流程。
在開學前組織教職工開展三次全面的疫情防控應急演練,使。
各工作組熟練工作流程,落實演練環節,進一步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場景一:入校體溫檢測演練。
學校大門是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把好校園第一道關卡至關重要。演練從模擬學生排隊等候進入校園開始,早晨入校時學生戴好口罩,手持健康卡,並保持一米左右間距,分三條通道排隊進入學校。
入校時依次走過測溫區,檢測人員在二邊用測溫儀對學生逐個進行體溫檢測,並對學生自行車、書包等物品進行消毒。體溫正常、無其他症狀者,有序進入班級上課。
體溫異常的學生由專人帶至隔離區,送至複測區,由校醫再次用水銀溫度計對學生體溫進行檢測。同時將此生經過的通道消毒並封閉。
場景二:教室體溫檢測演練。
學生戴好口罩進入教室後,由班主任再次逐一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體溫全部正常,等候上課。疫情監測組對體溫檢測和消毒做好記錄。當檢測有學生溫度異常時,班主任老師馬上詢問該生情況,聯繫防疫員及時將學生臨時帶至隔離室處理,由消毒組派專人對教室進行清潔消毒。
場景三:晨午檢演練。
在學生上交健康卡的基礎上,每天進行晨檢、午檢,對缺勤學生進行電話跟蹤,了解其具體情況。在午餐前由班主任為學生進行測溫,疫情監測組做詳細記錄,如發現異常情況,由專人將學生送至隔離室,現場消毒組進行班內消毒,並對學生進行疏散,同時通知家長,逐級上報相關部門。
每天對教室進行至少3次通風,放學後進行一次徹底消毒,門把手、教學用品等隨時用酒精進行擦拭。
場景四:學生用餐演練。
學生、教職工實行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11:00——11:20,一、二年級;11:25——11:45,三、四年級;11:50——12:10,五、六年級。師生就餐時須佩戴口罩,進入食堂時需排隊洗手,進行間隔水龍頭洗手,用手部烘乾機烘乾。分兩隊排列取餐,隊伍間隔在1米以上。疫情監測組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按照異常情況處理。
食堂分發套餐,即取即走,實行分區用餐,到餐位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結束後立即佩戴口罩並離開。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間隔在1米以上,實行錯位就餐。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避免交叉感染。
用餐結束後,佩戴好口罩,檢查桌面保持乾淨,按一米距離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桶,餐盤、餐具分類送到相應回收桶。
用餐後食堂對全部餐具和就餐環境進行消毒。
場景五:下午放學演練。
把好離校關,下午放學後,為避免學生和家長大面積群體接觸,學校分時間段、分年級、分班級實行錯峰放學。時間安排:15:00一年級,15:30二年級,16:00三年級,16:30四年級,17:00五年級,17:30六年級。各班級按照規定時間準時放學,班級間間距為10米左右。班主任嚴控時間點,將學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點,確保學生安全。
放學時排隊,大家都保持一米的間距,家長隊伍和孩子隊伍面對面排列,家長在隊伍中的位子要和孩子保持一致,家長和孩子一一對應接自己的孩子,接到孩子的就立即回家,不聚集。
場景六:異常情況處置演練。
當發現學生體溫異常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教師報告給學校異常情況處置負責人,然後由專人帶領學生到指定隔離室,同時將同教室內學生轉移至備用教室之後,對教室進行消毒通風。具體步驟如下:
1.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疫情監測組、現場消毒組、信息排查組、隔離工作組相關教職工迅速進入崗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疫情監測組)。
2.隔離。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學生情緒後,再次測量體溫,並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現場消毒組對該。
班教室進行消毒。(現場消毒組、隔離工作組)。
3.送醫。立即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自駕接學生去醫院就醫;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學校公務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信息排查組、疫情監測組)。
4.排查。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工具、入校晨檢或就餐過程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體溫測量、記錄。(信息排查組)。
5.上報。如學生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上報區教體局和疾控中心。(疫情監測組)。
6.消毒。立即對隔離觀察區、疫情學生活動區域進行應急消毒處理。(現場消毒組)。
7.評估。綜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範圍,並將意見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最終決策。(疫情監測組)。
8.善後。加強校園輿情管理,引導全校師生不單獨接受採訪或對外談論,不拍攝和發布相關視頻,不主觀臆測、誇大其詞,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級部門正式發布的信息為準;積極做好患病學生的家訪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跟蹤觀察做好心理疏導;對所在班級其他學生也要做好跟蹤,提高日常體溫監測頻次。(維穩組、疫情監測組)。
三、總結反思及改進提高。
演練結束後把好總結關,對演練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查缺補漏,針對不足收集教職工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流程、細化措施,力爭人員到位、物質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本次應急演練全面檢驗了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了我校應對疫情的實戰操作能力。春已暖,花已開。我們要用最溫暖、最安全的方式,迎接每一個孩子的歸來。
一、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1、成立由校長為總指揮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
成員:xxxxxxxx
小組下設立演練評估組、疫情監測組、現場消毒組、信息排查組、隔離工作組、宣傳維穩組等。
2、演練評估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x
主要職責:
①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後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
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範圍等;
③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
流程。
3、疫情監測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x
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後,負責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後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4、現場消毒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x
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進入校園的師生、物品進行消毒;
②負責對出現疫情症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③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並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後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5、信息排查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
主要職責:
①排查隔離密切接觸者,出現疫情後,及時聯繫定點醫院,並通知學生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6、隔離工作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
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後,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
③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7、宣傳維穩組。
組長:xxx
成員:xxxxxxx
主要職責:
①普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負責疫情發生後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②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不恐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場景設置及演練流程。
在開學前組織教職工開展三次全面的疫情防控應急演練,使。
各工作組熟練工作流程,落實演練環節,進一步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場景一:入校體溫檢測演練。
學校大門是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把好校園第一道關卡至關重要。演練從模擬學生排隊等候進入校園開始,早晨入校時學生戴好口罩,手持健康卡,並保持一米左右間距,分三條通道排隊進入學校。
入校時依次走過測溫區,檢測人員在二邊用測溫儀對學生逐個進行體溫檢測,並對學生自行車、書包等物品進行消毒。體溫正常、無其他症狀者,有序進入班級上課。
體溫異常的學生由專人帶至隔離區,送至複測區,由校醫再次用水銀溫度計對學生體溫進行檢測。同時將此生經過的通道消毒並封閉。
場景二:教室體溫檢測演練。
學生戴好口罩進入教室後,由班主任再次逐一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體溫全部正常,等候上課。疫情監測組對體溫檢測和消毒做好記錄。當檢測有學生溫度異常時,班主任老師馬上詢問該生情況,聯繫防疫員及時將學生臨時帶至隔離室處理,由消毒組派專人對教室進行清潔消毒。
場景三:晨午檢演練。
在學生上交健康卡的基礎上,每天進行晨檢、午檢,對缺勤學生進行電話跟蹤,了解其具體情況。在午餐前由班主任為學生進行測溫,疫情監測組做詳細記錄,如發現異常情況,由專人將學生送至隔離室,現場消毒組進行班內消毒,並對學生進行疏散,同時通知家長,逐級上報相關部門。
每天對教室進行至少3次通風,放學後進行一次徹底消毒,門把手、教學用品等隨時用酒精進行擦拭。
場景四:學生用餐演練。
學生、教職工實行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11:00——11:20,一、二年級;11:25——11:45,三、四年級;11:50——12:10,五、六年級。師生就餐時須佩戴口罩,進入食堂時需排隊洗手,進行間隔水龍頭洗手,用手部烘乾機烘乾。分兩隊排列取餐,隊伍間隔在1米以上。疫情監測組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按照異常情況處理。
食堂分發套餐,即取即走,實行分區用餐,到餐位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結束後立即佩戴口罩並離開。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間隔在1米以上,實行錯位就餐。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避免交叉感染。
用餐結束後,佩戴好口罩,檢查桌面保持乾淨,按一米距離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桶,餐盤、餐具分類送到相應回收桶。
用餐後食堂對全部餐具和就餐環境進行消毒。
場景五:下午放學演練。
把好離校關,下午放學後,為避免學生和家長大面積群體接觸,學校分時間段、分年級、分班級實行錯峰放學。時間安排:15:00一年級,15:30二年級,16:00三年級,16:30四年級,17:00五年級,17:30六年級。各班級按照規定時間準時放學,班級間間距為10米左右。班主任嚴控時間點,將學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點,確保學生安全。
放學時排隊,大家都保持一米的間距,家長隊伍和孩子隊伍面對面排列,家長在隊伍中的位子要和孩子保持一致,家長和孩子一一對應接自己的孩子,接到孩子的就立即回家,不聚集。
場景六:異常情況處置演練。
當發現學生體溫異常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教師報告給學校異常情況處置負責人,然後由專人帶領學生到指定隔離室,同時將同教室內學生轉移至備用教室之後,對教室進行消毒通風。具體步驟如下:
1.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疫情監測組、現場消毒組、信息排查組、隔離工作組相關教職工迅速進入崗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疫情監測組)。
2.隔離。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學生情緒後,再次測量體溫,並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現場消毒組對該。
班教室進行消毒。(現場消毒組、隔離工作組)。
3.送醫。立即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自駕接學生去醫院就醫;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學校公務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信息排查組、疫情監測組)。
4.排查。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工具、入校晨檢或就餐過程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體溫測量、記錄。(信息排查組)。
5.上報。如學生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上報區教體局和疾控中心。(疫情監測組)。
6.消毒。立即對隔離觀察區、疫情學生活動區域進行應急消毒處理。(現場消毒組)。
7.評估。綜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範圍,並將意見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最終決策。(疫情監測組)。
8.善後。加強校園輿情管理,引導全校師生不單獨接受採訪或對外談論,不拍攝和發布相關視頻,不主觀臆測、誇大其詞,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級部門正式發布的信息為準;積極做好患病學生的家訪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跟蹤觀察做好心理疏導;對所在班級其他學生也要做好跟蹤,提高日常體溫監測頻次。(維穩組、疫情監測組)。
三、總結反思及改進提高。
演練結束後把好總結關,對演練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查缺補漏,針對不足收集教職工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流程、細化措施,力爭人員到位、物質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本次應急演練全面檢驗了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了我校應對疫情的實戰操作能力。春已暖,花已開。我們要用最溫暖、最安全的方式,迎接每一個孩子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