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聯繫群眾、深入細緻地做好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但伴隨著社會急速發展,少數黨員幹部脫離群眾的問題日漸突出,疏遠了黨群幹群關係,損害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以下所列脫離群眾表現當引起注意,並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加以糾正。
高高在上,其身不貼近群眾。個別黨員幹部長期與群眾「保持距離」,在工作單位、工作範圍內多局限於辦公室,聯繫基層多通過電話和書面彙報,很少深入基層一線,極少直接接觸群眾,難於了解群眾實際情況。特別有部分黨員領導幹部,受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思想影響,即使到了基層也高高在上,不肯或不能與群眾做深層次的交流談心,無法掌握群眾所思所想,黨群幹群關係程式化,逐漸疏遠。
浮於表面,其心不牽念群眾。一些黨員幹部在實際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實效。有時為了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急功近利,並不從基層和群眾實際情況出發。有的幹部雖然參加單位或黨組織的理論學習和組織活動,但多是蜻蜓點水,沒有理論聯繫實際,實際工作更是紙上談兵,使自身工作與群眾實際脫節。還有些黨員幹部雖然身處基層,但不與基層群眾同心同德,沒有帶真感情為群眾辦事,在心理和情感上脫離群眾。
作風不正,其言不親近群眾。部分黨員幹部愛打官腔,善講空話、套話,但不會說「老百姓的話」,與群眾難以親近。還有些黨員幹部在群眾中言語失范,說一些詆毀群眾、影響黨和政府形象的言論,降低了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公信力。如前段時間被曝光的承德市一鎮黨委書記邊接受宴請邊辱罵群眾的事件,正是其自身作風不正,導致其言語上傷害群眾感情,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無所擔當,其行不服務群眾。當前,一些黨員幹部責任意識淡薄,對工作馬虎應付,對失誤、疏忽不引以為戒,令群眾產生許多不滿。在處理一些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時,一些黨員幹部沒有擺正自身位置,有畏首畏尾、不敢負責的傾向,採取拖延、躲避等方法,導致矛盾越積越多,群眾意見越來越大。
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眾。一些黨員幹部到了工作單位不是研究如何把崗位工作搞好,而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甚至利用手中職權謀取私利,在集體資金、資源和資產管理處置中,違規侵占、損害集體和群眾權益,影響黨群幹群關係。
高高在上,其身不貼近群眾。個別黨員幹部長期與群眾「保持距離」,在工作單位、工作範圍內多局限於辦公室,聯繫基層多通過電話和書面彙報,很少深入基層一線,極少直接接觸群眾,難於了解群眾實際情況。特別有部分黨員領導幹部,受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思想影響,即使到了基層也高高在上,不肯或不能與群眾做深層次的交流談心,無法掌握群眾所思所想,黨群幹群關係程式化,逐漸疏遠。
浮於表面,其心不牽念群眾。一些黨員幹部在實際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實效。有時為了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急功近利,並不從基層和群眾實際情況出發。有的幹部雖然參加單位或黨組織的理論學習和組織活動,但多是蜻蜓點水,沒有理論聯繫實際,實際工作更是紙上談兵,使自身工作與群眾實際脫節。還有些黨員幹部雖然身處基層,但不與基層群眾同心同德,沒有帶真感情為群眾辦事,在心理和情感上脫離群眾。
作風不正,其言不親近群眾。部分黨員幹部愛打官腔,善講空話、套話,但不會說「老百姓的話」,與群眾難以親近。還有些黨員幹部在群眾中言語失范,說一些詆毀群眾、影響黨和政府形象的言論,降低了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公信力。如前段時間被曝光的承德市一鎮黨委書記邊接受宴請邊辱罵群眾的事件,正是其自身作風不正,導致其言語上傷害群眾感情,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無所擔當,其行不服務群眾。當前,一些黨員幹部責任意識淡薄,對工作馬虎應付,對失誤、疏忽不引以為戒,令群眾產生許多不滿。在處理一些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時,一些黨員幹部沒有擺正自身位置,有畏首畏尾、不敢負責的傾向,採取拖延、躲避等方法,導致矛盾越積越多,群眾意見越來越大。
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眾。一些黨員幹部到了工作單位不是研究如何把崗位工作搞好,而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甚至利用手中職權謀取私利,在集體資金、資源和資產管理處置中,違規侵占、損害集體和群眾權益,影響黨群幹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