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正在扎紮實實地推進。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這是將主題教育推向深入的重要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學習黨史國史,他曾反覆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真是波瀾壯闊、大氣磅礴,其苦難輝煌可歌可泣、可資可鑑。當前,在黨員幹部接受主題教育、探究和牢記初心使命的時候,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顯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個民族如果不能把握自己歷史的發展規律,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現在的位置和未來的走向。歷史是我們民族的根、黨的根,也是我們民族的魂、黨的魂。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就需要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走過哪些路、要到哪裡去,需要知道我們的過去是什麼、現在是什麼、將來又是什麼;就要搞清楚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成了中國人民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什麼新中國成立後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為什麼改革開放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還是要回到中國歷史當中去尋找答案?
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信;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也能對屢屢沉渣泛起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進行有力抵制和堅決回擊。歷史虛無主義,其目的在於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些人打著「反思歷史」「範式轉換」等旗號,以主觀代替客觀、以臆想代替史實、以枝節代替整體,大做翻案文章,顛倒黑白、否定崇高、消解革命、混淆是非,對社會輿論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搞亂了一部分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領域裡這場鬥爭的複雜性,認清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嚴重危害,通過黨史、新中國史中鮮活生動的史實,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以史為鑑,以史育人,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所發《通知》指出:「主題教育結束後,要形成長效機制,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作為黨員、幹部日常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持續抓下去,切實抓出成效。」我們刊物是198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創辦的,創刊30多年來,為宣傳新四軍、宣傳抗戰、宣傳革命歷史和革命優良傳統作風,做了一些工作,受到許多讀者包括中青年讀者的喜愛,得到幾屆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肯定。我們深感研究、學習、宣傳黨史國史軍史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同樣需要堅持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做長期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工作。《大江南北》作為黨史國史軍史的普及刊物,將通過這次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明確辦刊方向,繼續努力,把雜誌辦得更好。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主題教育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研討發言 19篇[朗讀]
黨員幹部通過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能獲得深刻認識,從而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解。
一是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幹什麼。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但是,黨的政治上的先進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時先進並不代表永遠先進,如果放鬆了自身建設,淡化了性質、迷失了方向、動搖了理想信念,這種政治上的先進性就會喪失,一切也就無從談起。一部黨史、新中國史,就是牢記初心使命,永葆黨的先進性,傳承紅色基因,為了理想信念不懈奮鬥的歷史?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領悟和思考我們黨一路走來,指引我們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麼?
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的、靠的是什麼。概括地說,答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即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二是深刻認識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什麼、為什麼。98年來,黨帶領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年、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8年的探索實踐中得來的,是植根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因此,稿子鋪公號整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充滿的自信是基於實踐檢驗、人民選擇、科學真理之上的具有深厚積澱和堅實根基的自信?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進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取得既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也歷經艱辛,需要倍加珍惜、永不動搖。深刻認識了這些,「四個自信」就會無比堅定。
三是深刻認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就是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正是因為做到了一切為了人民,才能夠緊緊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創造歷史偉業,否則將一事無成。正因為堅持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從人民中汲取力量,黨才能帶領人民不斷取得新的勝利。要做到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必須牢記自己是人民公僕而不是官老爺,切實把群眾路線貫徹到黨的全部工作中。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怎樣在密切聯繫群眾中成長、發展、壯大,怎樣靠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起家並從勝利走向勝利。
思考為什麼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什麼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其深刻道理在哪裡?
四是深刻認識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是什麼、該以怎樣的精神狀態承擔起這樣的使命。眺望98年奮鬥歷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
在此基礎上,向著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奮進,更是一場需要許多代人努力的更長的接力跑。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認真思考,我們這代中國共產黨人該怎樣把我們這一棒跑好,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這就需要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該擔當的歷史責任擔當起來,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
五是深刻認識對黨忠誠是什麼、怎麼做。忠誠是共產黨人必備的政治品格,是黨員入黨宣誓時的政治承諾。對黨忠誠是絕對的,就是說這份忠誠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對黨忠誠又是具體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椽巨筆公眾號,殺敵報國、嚴守秘密、視死如歸是對黨忠誠?
在建設和改革時期恪盡職守、敢於擔當、堅守本色,也是對黨忠誠。對黨忠誠還是實踐的,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踐諾,自覺主動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勤懇努力工作。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從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例中獲得深刻認識:正是因為千千萬萬黨員幹部對黨絕對忠誠,黨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戰勝各種困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進而深刻理解,新時代黨員幹部對黨忠誠最關鍵的要求,就是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幹什麼。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但是,黨的政治上的先進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時先進並不代表永遠先進,如果放鬆了自身建設,淡化了性質、迷失了方向、動搖了理想信念,這種政治上的先進性就會喪失,一切也就無從談起。一部黨史、新中國史,就是牢記初心使命,永葆黨的先進性,傳承紅色基因,為了理想信念不懈奮鬥的歷史?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領悟和思考我們黨一路走來,指引我們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麼?
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的、靠的是什麼。概括地說,答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即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二是深刻認識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什麼、為什麼。98年來,黨帶領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年、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8年的探索實踐中得來的,是植根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因此,稿子鋪公號整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充滿的自信是基於實踐檢驗、人民選擇、科學真理之上的具有深厚積澱和堅實根基的自信?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進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取得既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也歷經艱辛,需要倍加珍惜、永不動搖。深刻認識了這些,「四個自信」就會無比堅定。
三是深刻認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就是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正是因為做到了一切為了人民,才能夠緊緊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創造歷史偉業,否則將一事無成。正因為堅持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從人民中汲取力量,黨才能帶領人民不斷取得新的勝利。要做到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必須牢記自己是人民公僕而不是官老爺,切實把群眾路線貫徹到黨的全部工作中。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怎樣在密切聯繫群眾中成長、發展、壯大,怎樣靠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起家並從勝利走向勝利。
思考為什麼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什麼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其深刻道理在哪裡?
四是深刻認識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是什麼、該以怎樣的精神狀態承擔起這樣的使命。眺望98年奮鬥歷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
在此基礎上,向著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奮進,更是一場需要許多代人努力的更長的接力跑。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認真思考,我們這代中國共產黨人該怎樣把我們這一棒跑好,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這就需要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該擔當的歷史責任擔當起來,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
五是深刻認識對黨忠誠是什麼、怎麼做。忠誠是共產黨人必備的政治品格,是黨員入黨宣誓時的政治承諾。對黨忠誠是絕對的,就是說這份忠誠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對黨忠誠又是具體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椽巨筆公眾號,殺敵報國、嚴守秘密、視死如歸是對黨忠誠?
在建設和改革時期恪盡職守、敢於擔當、堅守本色,也是對黨忠誠。對黨忠誠還是實踐的,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踐諾,自覺主動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勤懇努力工作。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從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例中獲得深刻認識:正是因為千千萬萬黨員幹部對黨絕對忠誠,黨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戰勝各種困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進而深刻理解,新時代黨員幹部對黨忠誠最關鍵的要求,就是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九十八周年了,我學習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1921-1949)》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我們了解了黨在這近一個世紀裡風風雨雨的經歷,可以說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近百年中國的曲折歷史。
說到黨史和新中國史,作為每一個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但是在認識程度或認識角度上卻有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像我們這樣的中年人,在對黨史和新中國史的認識上除了從理論上學習領會之外,還停留在「文革」那個學生時期,只知道我們的黨是在不斷地同「左」傾、右傾路線鬥爭中發展過來的,在戰爭歷史上留給我們影響最深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取得了成功,遵義會議確立共產黨走向了正確道路。其實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發展,這一路與中國社會的變化與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以實事求是的姿態面對中國的現實,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麼強大。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必然需要。清王朝後期,國家制度的腐敗、科技的落後、帝國主義的侵略,廣大人民生活在貧困、落後、分裂、動盪、混亂的苦難深淵中。無論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以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改革派,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應對西方帝國主義侵略的主張,對內則提出振奮民氣,興利除弊的改革設想,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以曾國藩、李鴻章等朝廷重臣提出的「采西學」、「制洋器」,以「自強」「求福」為口號改革,都不是在以推翻封建王朝的制度上進行的社會變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主張以英國為標準,仿效法、日、俄,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同樣是在沒有動搖封建王朝制度基礎上進行的變革。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辛亥革命,通過武裝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但辛亥革命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順利地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最終革命的果實落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裡。中國的社會仍處在封建官僚與帝國主義的欺壓之下,人民百姓仍然過著受苦受難的苦難生活。
事實上,中國需要的是能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無產階級領導的政黨,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革命家創建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而且傳播了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把馬克思主義思想引進中國開闢道路,特別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先進理念和思想傳播到了中國,同樣的,李大釗介紹和講評十月革命,解讀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救國救民、以改造社會為己任,積極探索拯救中國的道路也受到民眾的相應和擁護。共產黨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舉著反帝反封建反土豪劣紳旗幟,從工人罷工、學生遊行,到武裝起義、建立紅色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運動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彰顯出無產階級政黨的革命徹底性。
當然,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的失敗。然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卻取得勝利,創建了紅色根據地,軍民平等、同甘共苦,消滅中國歷史上的剝削制度,走出了一條與中國國情相適合成功道路。中國共產黨就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同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也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中提速發展的,鄧小平倡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是走與中國國情相適合道路,把十年動亂摧垮的國民經濟奪了回來,向國強民富前進。
「摸著石頭過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來沒有先例,都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在不斷地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長處中思考。中國共產黨敢於面對現狀,在發展國民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不護短,目前,中國共產黨工作中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加了透明度,讓廣大市民來監督,來參與,有錯必究,知錯必改。
通過學習我們黨100年的光輝歷程,重溫我們黨從成立以來,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使我們明白,我們當前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紮實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為做鬥爭。在當今社會,一起都在迅速發展,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並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應該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必須堅持、認真學習、善於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切實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最終,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說到黨史和新中國史,作為每一個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但是在認識程度或認識角度上卻有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像我們這樣的中年人,在對黨史和新中國史的認識上除了從理論上學習領會之外,還停留在「文革」那個學生時期,只知道我們的黨是在不斷地同「左」傾、右傾路線鬥爭中發展過來的,在戰爭歷史上留給我們影響最深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取得了成功,遵義會議確立共產黨走向了正確道路。其實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發展,這一路與中國社會的變化與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以實事求是的姿態面對中國的現實,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麼強大。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必然需要。清王朝後期,國家制度的腐敗、科技的落後、帝國主義的侵略,廣大人民生活在貧困、落後、分裂、動盪、混亂的苦難深淵中。無論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以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改革派,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應對西方帝國主義侵略的主張,對內則提出振奮民氣,興利除弊的改革設想,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以曾國藩、李鴻章等朝廷重臣提出的「采西學」、「制洋器」,以「自強」「求福」為口號改革,都不是在以推翻封建王朝的制度上進行的社會變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主張以英國為標準,仿效法、日、俄,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同樣是在沒有動搖封建王朝制度基礎上進行的變革。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辛亥革命,通過武裝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但辛亥革命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順利地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最終革命的果實落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裡。中國的社會仍處在封建官僚與帝國主義的欺壓之下,人民百姓仍然過著受苦受難的苦難生活。
事實上,中國需要的是能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無產階級領導的政黨,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革命家創建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而且傳播了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把馬克思主義思想引進中國開闢道路,特別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先進理念和思想傳播到了中國,同樣的,李大釗介紹和講評十月革命,解讀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救國救民、以改造社會為己任,積極探索拯救中國的道路也受到民眾的相應和擁護。共產黨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舉著反帝反封建反土豪劣紳旗幟,從工人罷工、學生遊行,到武裝起義、建立紅色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運動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彰顯出無產階級政黨的革命徹底性。
當然,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的失敗。然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卻取得勝利,創建了紅色根據地,軍民平等、同甘共苦,消滅中國歷史上的剝削制度,走出了一條與中國國情相適合成功道路。中國共產黨就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同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也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中提速發展的,鄧小平倡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是走與中國國情相適合道路,把十年動亂摧垮的國民經濟奪了回來,向國強民富前進。
「摸著石頭過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來沒有先例,都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在不斷地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長處中思考。中國共產黨敢於面對現狀,在發展國民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不護短,目前,中國共產黨工作中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加了透明度,讓廣大市民來監督,來參與,有錯必究,知錯必改。
通過學習我們黨100年的光輝歷程,重溫我們黨從成立以來,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使我們明白,我們當前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紮實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為做鬥爭。在當今社會,一起都在迅速發展,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並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應該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必須堅持、認真學習、善於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切實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最終,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黨員幹部通過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能獲得深刻認識,從而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解。
一是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幹什麼。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但是,黨的政治上的先進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時先進並不代表永遠先進,如果放鬆了自身建設,淡化了性質、迷失了方向、動搖了理想信念,這種政治上的先進性就會喪失,一切也就無從談起。一部黨史、新中國史,就是牢記初心使命,永葆黨的先進性,傳承紅色基因,為了理想信念不懈奮鬥的歷史?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領悟和思考我們黨一路走來,指引我們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麼;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的、靠的是什麼。概括地說,答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即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二是深刻認識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什麼、為什麼。98年來,黨帶領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年、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8年的探索實踐中得來的,是植根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因此,公號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充滿的自信是基於實踐檢驗、人民選擇、科學真理之上的具有深厚積澱和堅實根基的自信?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進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取得既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也歷經艱辛,需要倍加珍惜、永不動搖。深刻認識了這些,「四個自信」就會無比堅定。
三是深刻認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就是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正是因為做到了一切為了人民,才能夠緊緊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創造歷史偉業,否則將一事無成。正因為堅持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從人民中汲取力量,黨才能帶領人民不斷取得新的勝利。要做到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必須牢記自己是人民公僕而不是官老爺,切實把群眾路線貫徹到黨的全部工作中。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怎樣在密切聯繫群眾中成長、發展、壯大,怎樣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起家並從勝利走向勝利;思考為什麼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什麼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其深刻道理在哪裡?
四是深刻認識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是什麼、該以怎樣的精神狀態承擔起這樣的使命。眺望98年奮鬥歷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在此基礎上,向著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奮進,更是一場需要許多代人努力的更長的接力跑?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認真思考,我們這代中國共產黨人該怎樣把我們這一棒跑好,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這就需要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該擔當的歷史責任擔當起來,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
五是深刻認識對黨忠誠是什麼、怎麼做。忠誠是共產黨人必備的政治品格,是黨員入黨宣誓時的政治承諾。對黨忠誠是絕對的,就是說這份忠誠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對黨忠誠又是具體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椽巨筆,殺敵報國、嚴守秘密、視死如歸是對黨忠誠;在建設和改革時期恪盡職守、敢於擔當、堅守本色,也是對黨忠誠。對黨忠誠還是實踐的,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踐諾,自覺主動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勤懇努力工作?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從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例中獲得深刻認識:正是因為千千萬萬黨員幹部對黨絕對忠誠,黨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戰勝各種困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進而深刻理解,新時代黨員幹部對黨忠誠最關鍵的要求,就是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幹什麼。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但是,黨的政治上的先進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時先進並不代表永遠先進,如果放鬆了自身建設,淡化了性質、迷失了方向、動搖了理想信念,這種政治上的先進性就會喪失,一切也就無從談起。一部黨史、新中國史,就是牢記初心使命,永葆黨的先進性,傳承紅色基因,為了理想信念不懈奮鬥的歷史?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領悟和思考我們黨一路走來,指引我們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麼;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的、靠的是什麼。概括地說,答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即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二是深刻認識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什麼、為什麼。98年來,黨帶領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年、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8年的探索實踐中得來的,是植根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因此,公號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充滿的自信是基於實踐檢驗、人民選擇、科學真理之上的具有深厚積澱和堅實根基的自信?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進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取得既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也歷經艱辛,需要倍加珍惜、永不動搖。深刻認識了這些,「四個自信」就會無比堅定。
三是深刻認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就是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正是因為做到了一切為了人民,才能夠緊緊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創造歷史偉業,否則將一事無成。正因為堅持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從人民中汲取力量,黨才能帶領人民不斷取得新的勝利。要做到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必須牢記自己是人民公僕而不是官老爺,切實把群眾路線貫徹到黨的全部工作中。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怎樣在密切聯繫群眾中成長、發展、壯大,怎樣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起家並從勝利走向勝利;思考為什麼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什麼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其深刻道理在哪裡?
四是深刻認識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是什麼、該以怎樣的精神狀態承擔起這樣的使命。眺望98年奮鬥歷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在此基礎上,向著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奮進,更是一場需要許多代人努力的更長的接力跑?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認真思考,我們這代中國共產黨人該怎樣把我們這一棒跑好,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這就需要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該擔當的歷史責任擔當起來,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
五是深刻認識對黨忠誠是什麼、怎麼做。忠誠是共產黨人必備的政治品格,是黨員入黨宣誓時的政治承諾。對黨忠誠是絕對的,就是說這份忠誠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對黨忠誠又是具體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椽巨筆,殺敵報國、嚴守秘密、視死如歸是對黨忠誠;在建設和改革時期恪盡職守、敢於擔當、堅守本色,也是對黨忠誠。對黨忠誠還是實踐的,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踐諾,自覺主動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勤懇努力工作?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從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例中獲得深刻認識:正是因為千千萬萬黨員幹部對黨絕對忠誠,黨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戰勝各種困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進而深刻理解,新時代黨員幹部對黨忠誠最關鍵的要求,就是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近日,中央發出通知,要求全黨全國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我們要堅決響應中央號召,立即行動起來。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首先要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我們要堅持大歷史觀,把黨史、新中國史與中國近代史聯繫起來學習、思考。古老的中國長期以來積貧積弱,自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用洋槍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都紛紛失敗了。孫中山搞舊民主主義,行不通;蔣介石搞買辦資產階級專政,與廣大人民利益背道而馳。只有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方向,通過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最終走向共產主義。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來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我們的初心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人民服務,我們的目標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當然,實現共產主義是分步驟、分階段的,過去已經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階段,現在是社會主義階段,社會主義階段還要經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還要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註定了她是與艱苦卓絕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她面臨的敵人是前所未有的,她面臨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她的責任擔當是前所未有的。建黨初期,因為工人階級的弱小、地主資產階級的強大而屢遭失敗;在我黨發展過程中,又因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而屢遭挫折;中間又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舉入侵而做出巨大犧牲;解放戰爭時期,又因敵強我弱而不得不付出巨大代價。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建設又因我國人口多、底子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而吃了不少苦頭。什麼叫艱苦卓絕?「四一二」大屠殺、二萬五千里長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全民抗戰、東北抗聯等等都是註腳。正因為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面臨的環境特別艱苦,遇到的敵人異常強大,肩負的任務非常特殊,所以很自然產生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鐵軍精神等等。共產黨人為什麼能戰勝艱難困苦,根源於我們黨的初心、黨的信念、黨的團結、黨的紀律?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更要弄清楚黨的先進性要求。要把學黨史與學習黨章結合起來,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必須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政治追求;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始終保持正確方向;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養成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充分體現了純潔的政治品格,形成了紅色基因,始終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所謂歷史思維,就是要從歷史長期發展中,把握規律,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把各個時期發生的事件放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去認識、去處置;所謂歷史眼光,就是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去審視問題、認識問題,弄清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歷史條件下的特殊性,防止和避免主觀隨意性;所謂歷史擔當,就是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使命和任務,現階段的使命擔當就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首先要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我們要堅持大歷史觀,把黨史、新中國史與中國近代史聯繫起來學習、思考。古老的中國長期以來積貧積弱,自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用洋槍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都紛紛失敗了。孫中山搞舊民主主義,行不通;蔣介石搞買辦資產階級專政,與廣大人民利益背道而馳。只有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方向,通過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最終走向共產主義。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來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我們的初心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人民服務,我們的目標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當然,實現共產主義是分步驟、分階段的,過去已經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階段,現在是社會主義階段,社會主義階段還要經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還要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註定了她是與艱苦卓絕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她面臨的敵人是前所未有的,她面臨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她的責任擔當是前所未有的。建黨初期,因為工人階級的弱小、地主資產階級的強大而屢遭失敗;在我黨發展過程中,又因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而屢遭挫折;中間又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舉入侵而做出巨大犧牲;解放戰爭時期,又因敵強我弱而不得不付出巨大代價。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建設又因我國人口多、底子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而吃了不少苦頭。什麼叫艱苦卓絕?「四一二」大屠殺、二萬五千里長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全民抗戰、東北抗聯等等都是註腳。正因為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面臨的環境特別艱苦,遇到的敵人異常強大,肩負的任務非常特殊,所以很自然產生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鐵軍精神等等。共產黨人為什麼能戰勝艱難困苦,根源於我們黨的初心、黨的信念、黨的團結、黨的紀律?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更要弄清楚黨的先進性要求。要把學黨史與學習黨章結合起來,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必須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政治追求;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始終保持正確方向;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養成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充分體現了純潔的政治品格,形成了紅色基因,始終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所謂歷史思維,就是要從歷史長期發展中,把握規律,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把各個時期發生的事件放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去認識、去處置;所謂歷史眼光,就是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去審視問題、認識問題,弄清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歷史條件下的特殊性,防止和避免主觀隨意性;所謂歷史擔當,就是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使命和任務,現階段的使命擔當就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