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今天,我們在此隆重聚會,共同慶祝xxx.剛才會上,我們共同重溫了入黨誓詞,隆重表彰了x個先進黨支部、x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和x位最美共產黨員,x位黨員代表談了精彩的事跡和深刻的感悟,倡樹了我們身邊的典型。首先,我代表xx黨工委、管委會向受表彰的先進黨支部和黨員同志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各條戰線辛苦工作的黨員、幹部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按照會議安排,結合xxx,由我給大家上一節示範黨課。下面,我想圍繞《不忘初心跟黨走爭做最美共產黨員》這一主題給大家做個探討與交流,談一談認識與體會,希望與大家共勉!'此,我主要從三個方面跟大家探討與交流,一齊與大家弄明白三個問題。
一、我們要弄明白當初為什麼要入黨?坐在會場的既有50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也有剛剛入黨不滿一年,甚至才遞交申請不久的入黨積極分子,那麼,在這裡我想先問問大家,「當初為什麼要入黨呢?」。現在「為什麼還要積極入黨呢」?對此,大家心裡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首先我來講兩個例子,讓大家聽一聽他們當初是為啥要入黨。去年有部很火的電視劇叫做《人民的名義》,我相信在座各位不少人都看 過。其中,有一段劇情講的是:省委書記沙瑞金把老革命「陳岩石」同志請來給省委常委上黨課,期間,陳岩石講到「我入黨,是因為解放軍隊伍攻打岩台時,不是共產黨員就沒有資格背炸藥包,參加尖刀班,只有共產黨員才有這個資格!」。當時陳老為黨虛報了兩歲,就是為了能向班長那樣背炸藥包、進尖刀班,當戰友們的榜樣,後來雖然因為虛報年齡而影響到了他的升遷,但他一生都為能搶到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而驕傲。革命年代,類似陳岩石這樣的共產黨員比比皆是,據權威數據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的期間,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萬人。難道這些人都是為了個人提拔、為了獲取個人利益而入黨的嗎?我想都不是,他們一定是受身邊共產黨員堅信革命必然勝利和不怕犧牲、捨生忘死的先進事跡感染而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員。應該說這是先進者一種特殊的光榮,這種光榮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正是因為這種先進和這種光榮,所以我們黨對入黨的條件和程序審查的非常嚴格,大家才感到入黨不容易、組織審查嚴,特別是現在比過去更嚴了。這裡也給大家講一下,過去我們入黨只需審查13項材料,而現在入黨要審查24項材料。因此,已經是黨員的同志們,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這份光榮,保持這份先進!當然,也許有人肯定會說「在革命年代,爭取到入黨資格,是為了加入尖刀班,能當「戰鬥英雄」。但是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入黨又是為了什啥呢?」巧的很,最近我在微信上看到一個叫 王恆林的80後小伙子寫的文章,文章中提到脫貧致富一段經歷:說的是「平遙縣郝橋村第一村民小組王恆林,妻子患有智障,自己因車禍胳膊骨折,孩子又上學,不能外出打工掙錢,只能留在家裡種地,但是種地每年收入卻無法滿足家庭的開支。郝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再廣在工作走訪中得知他有開拖拉機的技術後,就掏腰包借錢給王恆林買了一台拖拉機,讓他通過給村民耕地來兼耳收入。後來,又幫助王恆林流轉土地種植蓮藕,並養殖小龍蝦,還成功幫他申辦了家庭農場。後來,王恆林也在張書記的帶下入了黨。有人在問起王恆林入黨的原因時,他說:「我入黨想法其實挺簡單,那就是想跟張書記這樣幫助我們脫貧致富,做實事的人在一起,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也能有機會幫助和服務別人」。通過這個很小的事例,我想不難看出,張再廣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履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這一簡單而又偉大的誓言。那麼,類似千千萬萬個王恆林這樣的人在親身感受到黨的溫暖和培養,發自內心的對黨充滿了熱愛和感激,真心想跟黨走,從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那麼,通過這兩個事例,我也想請大家認真反思一下,我們當初又是「為什麼要入黨呢」,難道是為了當官發財?撈取好處?謀取個人利益嗎?我想大家回答和我一樣,絕對都不是的。也許大家的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是,我相信大家爭當「先進」,追隨「先進」的正確想法沒有什麼不同的!想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先鋒模範的作用而得到群眾認可,實現自身社會價值沒有什麼不同的!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更好的為群眾做好事和實事的願望沒有什麼不同的!下面,讓我們再一齊來弄明白下一個問題,那就是:第二、我們入黨後乾了什麼?又有那些差距呢?記得入黨的時候,我們都曾向黨宣誓,承諾要遵守好黨的章程,履行好黨員的義務。那麼在實際工作與生活中,我想請大家真反思一下,我們入黨後又都是怎麼做的呢?我們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到了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吃苦在前,享受在克已奉公,多做貢獻了?我們還是把個人利益看待高於一切,置國家、集體的利益於不顧,把群眾利益拋至一邊,在涉及個人利益問題上,一切金錢至上,比普通群眾的話還難說,事還難辦?
其至有個別黨員與幹部為達個人私利目的,打著為群眾謀利的幌,公開跳出來或者幕後操縱群眾,利用上訪、纏訪、鬧訪等非e常手段與黨和政府對立,來挑戰黨和國家的政策與工作的底線,失去一個共產黨員與幹部最起碼的責任與素質。這種發揮落後負面典型作用的幹部,難道不讓社會與身邊人難笑嗎?我們是認真參加黨支部組織的每月15日黨員學習教育及「三會一課」,認真學習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升思想道德修養,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還是長期不參加集體學習,不參加組織活動,不過組織生活,不按有關規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組織請示、報告重大問題,甚至連每月x元的黨費也不願意交呢?特別是外出打工黨員長期不與組織聯繫,不向組織彙報思想與工作。還有在家的個別黨員在黨組織通知開會與學習時,也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諉搪塞,即使是不情不願的來了。
一、我們要弄明白當初為什麼要入黨?坐在會場的既有50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也有剛剛入黨不滿一年,甚至才遞交申請不久的入黨積極分子,那麼,在這裡我想先問問大家,「當初為什麼要入黨呢?」。現在「為什麼還要積極入黨呢」?對此,大家心裡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首先我來講兩個例子,讓大家聽一聽他們當初是為啥要入黨。去年有部很火的電視劇叫做《人民的名義》,我相信在座各位不少人都看 過。其中,有一段劇情講的是:省委書記沙瑞金把老革命「陳岩石」同志請來給省委常委上黨課,期間,陳岩石講到「我入黨,是因為解放軍隊伍攻打岩台時,不是共產黨員就沒有資格背炸藥包,參加尖刀班,只有共產黨員才有這個資格!」。當時陳老為黨虛報了兩歲,就是為了能向班長那樣背炸藥包、進尖刀班,當戰友們的榜樣,後來雖然因為虛報年齡而影響到了他的升遷,但他一生都為能搶到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而驕傲。革命年代,類似陳岩石這樣的共產黨員比比皆是,據權威數據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的期間,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萬人。難道這些人都是為了個人提拔、為了獲取個人利益而入黨的嗎?我想都不是,他們一定是受身邊共產黨員堅信革命必然勝利和不怕犧牲、捨生忘死的先進事跡感染而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員。應該說這是先進者一種特殊的光榮,這種光榮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正是因為這種先進和這種光榮,所以我們黨對入黨的條件和程序審查的非常嚴格,大家才感到入黨不容易、組織審查嚴,特別是現在比過去更嚴了。這裡也給大家講一下,過去我們入黨只需審查13項材料,而現在入黨要審查24項材料。因此,已經是黨員的同志們,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這份光榮,保持這份先進!當然,也許有人肯定會說「在革命年代,爭取到入黨資格,是為了加入尖刀班,能當「戰鬥英雄」。但是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入黨又是為了什啥呢?」巧的很,最近我在微信上看到一個叫 王恆林的80後小伙子寫的文章,文章中提到脫貧致富一段經歷:說的是「平遙縣郝橋村第一村民小組王恆林,妻子患有智障,自己因車禍胳膊骨折,孩子又上學,不能外出打工掙錢,只能留在家裡種地,但是種地每年收入卻無法滿足家庭的開支。郝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再廣在工作走訪中得知他有開拖拉機的技術後,就掏腰包借錢給王恆林買了一台拖拉機,讓他通過給村民耕地來兼耳收入。後來,又幫助王恆林流轉土地種植蓮藕,並養殖小龍蝦,還成功幫他申辦了家庭農場。後來,王恆林也在張書記的帶下入了黨。有人在問起王恆林入黨的原因時,他說:「我入黨想法其實挺簡單,那就是想跟張書記這樣幫助我們脫貧致富,做實事的人在一起,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也能有機會幫助和服務別人」。通過這個很小的事例,我想不難看出,張再廣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履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這一簡單而又偉大的誓言。那麼,類似千千萬萬個王恆林這樣的人在親身感受到黨的溫暖和培養,發自內心的對黨充滿了熱愛和感激,真心想跟黨走,從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那麼,通過這兩個事例,我也想請大家認真反思一下,我們當初又是「為什麼要入黨呢」,難道是為了當官發財?撈取好處?謀取個人利益嗎?我想大家回答和我一樣,絕對都不是的。也許大家的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是,我相信大家爭當「先進」,追隨「先進」的正確想法沒有什麼不同的!想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先鋒模範的作用而得到群眾認可,實現自身社會價值沒有什麼不同的!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更好的為群眾做好事和實事的願望沒有什麼不同的!下面,讓我們再一齊來弄明白下一個問題,那就是:第二、我們入黨後乾了什麼?又有那些差距呢?記得入黨的時候,我們都曾向黨宣誓,承諾要遵守好黨的章程,履行好黨員的義務。那麼在實際工作與生活中,我想請大家真反思一下,我們入黨後又都是怎麼做的呢?我們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到了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吃苦在前,享受在克已奉公,多做貢獻了?我們還是把個人利益看待高於一切,置國家、集體的利益於不顧,把群眾利益拋至一邊,在涉及個人利益問題上,一切金錢至上,比普通群眾的話還難說,事還難辦?
其至有個別黨員與幹部為達個人私利目的,打著為群眾謀利的幌,公開跳出來或者幕後操縱群眾,利用上訪、纏訪、鬧訪等非e常手段與黨和政府對立,來挑戰黨和國家的政策與工作的底線,失去一個共產黨員與幹部最起碼的責任與素質。這種發揮落後負面典型作用的幹部,難道不讓社會與身邊人難笑嗎?我們是認真參加黨支部組織的每月15日黨員學習教育及「三會一課」,認真學習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升思想道德修養,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還是長期不參加集體學習,不參加組織活動,不過組織生活,不按有關規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組織請示、報告重大問題,甚至連每月x元的黨費也不願意交呢?特別是外出打工黨員長期不與組織聯繫,不向組織彙報思想與工作。還有在家的個別黨員在黨組織通知開會與學習時,也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諉搪塞,即使是不情不願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