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量。新春佳節團聚之際,正是家風傳承之時,帶著女兒回到老家東北,一家人圍坐,伴著爆竹和歡笑聲,一起品美味、嘮家常、敘親情,少的給老的拜年,兄妹間互道關愛,感悟平凡中的善意與感動,也體會家風在家庭中的傳承。千金總有散盡時,言傳身教中所蘊含的精神財富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回憶往事,我深切感到,良好的家風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裡一代又一代人,塑造我們的人格,凈化孩子們的心靈,這是打在我們身上的烙印,也是老一輩給我們留下的生命的教育、無聲的力量。
忠誠服從是軍人家庭的優良傳統。
我的家鄉四平市是一座英雄城,因為解放戰爭期間「四戰四平」而出名,被稱為「東方馬德里」。我生在軍人家、長在軍營里,深受紅色文化的洗禮,父親軍人的形象從來都是高大威武,充滿著正能量。父親對我要求嚴格,按照「準軍事化管理」的標準和方式教育我,也時常提醒在部隊的親友,特別是這次利用春節聚會機會,又一次就軍改中要服從組織安排、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統一家裡人的思想。作為工作在最高紀律檢查機關的黨員,同時又是軍人後代,絕對忠誠於黨、堅決服從組織既是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家風的傳承,必須內化於心、外化於形,以立足崗位敬業奉獻的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的入黨誓言。
堅持不懈是通往成功的途徑。
年三十吃團圓飯時,家人讓我把壓在床底的小提琴拿出來,拉上幾曲助興。女兒第一次看見我拉琴,也很是好奇。生澀的表演結束,幾個長輩就拉開了話匣子,「3歲時你媽媽就堅持送你去學琴,一送就是快十年,我們都很佩服」。回憶起這段往事,總會浮現媽媽一手扛著二八大自行車,一手牽著我翻過層層鐵軌送我去學琴的片段。每次在我抱怨學琴太遠、總練習一首曲子太枯燥、玩的時間太少時,媽媽都會耐心地和我說,做什麼事都不會一勞永逸,既然喜歡又選擇了,就不能半途而廢,練習也不是簡單機械地再來一次,每一次重複要有一丁點進步,這樣才會累積到成功。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感謝母親教給我這個道理,讓我把這份堅持牢記心中,在我求學、工作和生活遇到難邁的坎時,這些話、這些事成為我的精神支柱,讓我勇敢去面對、去克服、去挑戰、去堅持。在路上,只要沒到達終點站,就要風雨無阻,鍥而不捨?
吃虧是福是長輩們的人生感悟。
從小聽家裡人講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虧是福。家裡有幾位耄耋老人,他們與人為善,知足常樂,總是為其他人考慮,最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如今兒孫繞膝,頤養天年,一直保持心寬體健。老人常講,做人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千萬不能投機取巧鑽空子,不能貪小便宜,這樣遲早是要吃大虧的。長輩樹立了榜樣,促使晚輩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共同認同的準則,踏實過好自己的日子。吃虧是福不是自我麻痹的良藥,而是讓我們在物質利益上淡然大度,在名譽面前先人後己,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學會總結反思,不斷成長成熟。正如劉少奇教育子女「要肯於為大家的事情吃一點虧」一樣,遇到利益衝突時,把暫時的、個人利益犧牲一些,是謙恭禮讓的美德,展現的是心胸豁達的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六中全會上指出,領導幹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要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這不僅是對領導幹部的要求,更是對全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殷切期望。家風直接影響著民風、政風、黨風。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要保持忠誠乾淨擔當的本色,加強道德品行修煉,用價值觀傳承築起一道拒腐防變的堅固城牆,將潤澤人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碼轉化為自信的精神力量,努力做優良家風的實踐者和推進者。
忠誠服從是軍人家庭的優良傳統。
我的家鄉四平市是一座英雄城,因為解放戰爭期間「四戰四平」而出名,被稱為「東方馬德里」。我生在軍人家、長在軍營里,深受紅色文化的洗禮,父親軍人的形象從來都是高大威武,充滿著正能量。父親對我要求嚴格,按照「準軍事化管理」的標準和方式教育我,也時常提醒在部隊的親友,特別是這次利用春節聚會機會,又一次就軍改中要服從組織安排、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統一家裡人的思想。作為工作在最高紀律檢查機關的黨員,同時又是軍人後代,絕對忠誠於黨、堅決服從組織既是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家風的傳承,必須內化於心、外化於形,以立足崗位敬業奉獻的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的入黨誓言。
堅持不懈是通往成功的途徑。
年三十吃團圓飯時,家人讓我把壓在床底的小提琴拿出來,拉上幾曲助興。女兒第一次看見我拉琴,也很是好奇。生澀的表演結束,幾個長輩就拉開了話匣子,「3歲時你媽媽就堅持送你去學琴,一送就是快十年,我們都很佩服」。回憶起這段往事,總會浮現媽媽一手扛著二八大自行車,一手牽著我翻過層層鐵軌送我去學琴的片段。每次在我抱怨學琴太遠、總練習一首曲子太枯燥、玩的時間太少時,媽媽都會耐心地和我說,做什麼事都不會一勞永逸,既然喜歡又選擇了,就不能半途而廢,練習也不是簡單機械地再來一次,每一次重複要有一丁點進步,這樣才會累積到成功。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感謝母親教給我這個道理,讓我把這份堅持牢記心中,在我求學、工作和生活遇到難邁的坎時,這些話、這些事成為我的精神支柱,讓我勇敢去面對、去克服、去挑戰、去堅持。在路上,只要沒到達終點站,就要風雨無阻,鍥而不捨?
吃虧是福是長輩們的人生感悟。
從小聽家裡人講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虧是福。家裡有幾位耄耋老人,他們與人為善,知足常樂,總是為其他人考慮,最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如今兒孫繞膝,頤養天年,一直保持心寬體健。老人常講,做人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千萬不能投機取巧鑽空子,不能貪小便宜,這樣遲早是要吃大虧的。長輩樹立了榜樣,促使晚輩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共同認同的準則,踏實過好自己的日子。吃虧是福不是自我麻痹的良藥,而是讓我們在物質利益上淡然大度,在名譽面前先人後己,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學會總結反思,不斷成長成熟。正如劉少奇教育子女「要肯於為大家的事情吃一點虧」一樣,遇到利益衝突時,把暫時的、個人利益犧牲一些,是謙恭禮讓的美德,展現的是心胸豁達的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六中全會上指出,領導幹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要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這不僅是對領導幹部的要求,更是對全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殷切期望。家風直接影響著民風、政風、黨風。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要保持忠誠乾淨擔當的本色,加強道德品行修煉,用價值觀傳承築起一道拒腐防變的堅固城牆,將潤澤人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碼轉化為自信的精神力量,努力做優良家風的實踐者和推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