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客運車輛冬季流感及新冠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3、《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重點修正內容學習。
二月氣候因素特點:
二月份,臨近春節,氣溫經歷過一年的低點,開始出現回升的現象。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北方地區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接近近五年平均。
1、2月份,除內蒙古北部,東北地區,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候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國其餘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其中西北部分地區回升較為明顯。
2、2月份立春之後,日夜溫差較大,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二月道路環境因素特點:
1、臨近春節,返鄉人口明顯增多,學生又放假,雖然因為疫情防控,人流會控制,但是城鎮上行人採辦年貨逛街的人繁多,城鎮上行車,需要格外注意行車速度與行車間距,還要注意車輛的盲區,檢查車輛轉彎及倒車提示音效裝置是否有效。
2、臨近春節,交通變得比以往複雜,三輪車,麵包車,摩托車等車輛不按交通規則行車現象增多,運營司機需要提前有心理準備,安全行車,多停車讓行,不得開鬥氣車,暴躁車。
3、臨近春節,市區內部分道路會限制特殊車輛通行,需要提前關注城市交通動態,了解限行的時間段。
4、臨近春節,離城市較遠的地區,持刀搶劫現象時有發生,駕駛員需要掌握防搶的知識,被搶劫後的應急辦法。任何情況下,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二月工作任務因素特點:
二月臨近春節,全國大部分地區為了有效控制疫情擴散,都發出提倡外出打工人員不用返鄉回家過年的規定,減輕了春運的客流壓力,道路旅客運輸行業今年的工作任務較往年較為輕鬆,貨物運輸行業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工作壓力較為沉重。
二月可預見的肇事要因:
1、春運前期,貨物運輸任務繁重,易出現超速、超載、疲勞駕駛等危險的駕駛行為,需要注意合理的休息。
2、早晚溫差較大,駕駛員需要注意駕駛艙和外部的氣溫差,預防感冒,車內常備感冒藥,如果出現駕車途中頭昏眼花,停車服藥後等幾個小時再駕車。
3、城鄉道路三輪車、摩托車、麵包車不按交通規則行駛,容易出現事故。需要合理的控制車速與行車間距。
二月行車中注意事項及防範措施:
1、駕駛員應提高對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認識。
2、以人為本,根據生產任務合理調派車輛,做好駕駛員風險評估。
3、及時了解路況信息。駕車出行前,提前掌握路況信息,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做好道路風險評估工作。
4、服從企業的防疫政策,做到「不聚會、不闖卡、不傳謠」。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三章 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權利義務。
第五十五條 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第五十六條 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客運車輛冬季流感及新冠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冬春季天氣寒冷是新冠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也是人感染禽流感、諾如病毒、流感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客車駕駛員乘載著一車乘客的安全,更應做好預防措施,做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一、冬季常見傳染病。
(一)新冠肺炎。
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國內多地疫情散發,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尤其是元旦和春節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大,聚集性活動特別是室內活動多,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量增大,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
人感染禽流感。
冬春季節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高發季節,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之後的死亡率高達40%,主要感染來源是接觸染毒的活禽或去過受污染的活禽市場,入冬以來,我國少數地區也有病例報告。
諾如等腸道傳染病。
諾如病毒暴發疫情主要發生在托幼機構或學校,旅行團、遊輪、度假中心也常有諾如病毒暴發疫情發生。入冬以來,我國多地學校和托幼機構報告了諾如病毒的暴發。諾如病毒等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食用或飲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觸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後將手指放入口中、接觸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顧患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傳播。
流感等呼吸疾病。
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風疹、百日咳以及腺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三種傳播方式,分別為飛沫傳播、空氣傳播、接觸傳播。
二、防護措施。
1、駕駛員提醒乘客乘坐時須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的乘客,不得乘坐營運車輛。車輛營運過程中保持通風。禁止乘客攜帶野生動物、寵物及活禽乘坐營運車輛。
2、客運車輛在報班前進行內外部全面消殺,重點對車輛座椅、安全帶、行李架等旅客接觸的部位進行消殺,行駛途中旅客和司乘人員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同時對候車廳和車輛定期通風,保證每4小時一次。每台客運車輛消毒工作完成後,駕駛員對已消毒車輛信息簽字確認,消毒人員則在已消毒車輛貼上「此車已消毒」的標識。
3、駕駛員應在車廂內配備消毒液和噴壺,根據工作情況加強運營車輛消毒防護。車內消毒位置包括但不限於儀錶盤、方向盤、排擋位置、前后座椅、車門及車頂扶手等關鍵位置,採用含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洒或擦拭,也可採用有效的消毒濕巾進行擦拭,各位置擦拭頻率不少於3次;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當車輛上出現人員嘔吐時,應立即採用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干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後,再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加強車輛通風換氣。可採取開窗低速行駛,也可在停駛期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4、所屬客運企業落實車輛及相關設施設備消毒工作,每日不少於1次;加強窗口站點乘客和從業駕駛員體溫檢測,若體溫超過37.2℃,不得乘車、不得從事運營工作、不得進入,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5、當駕駛員在營運時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人員時,將車輛就近停放在安全位置,立即撥打「120」電話,由「120」通知屬地防疫部門啟動隔離措施等。如遇疑似或確診病例人員嘔吐時,車輛應交由專業人員作防污消毒處理,駕駛員按照要求進行隔離等。
6、駕駛員營運時須佩戴醫用口罩,避免用手碰眼睛、鼻子和嘴,不隨意觸摸其他物品和部位。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加強手部衛生措施,保持手部的清潔。與乘客之間儘量保持一定的距離。密切關注駕駛員及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疑似情況,要求及時就醫,並做好情況跟蹤,一旦確診,立即按規定程序上報。對於編造、散布謠言,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押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7、駕駛員還應提升自身體質,多運動、勤洗手、常泡腳、勤通風、多吃水果蔬菜,增強自身抵抗力,減少感冒的可能。
《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解讀。
為進一步深化道路客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道路客運市場活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需求,交通運輸部修訂發布了《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今年第17號,以下簡稱《客規》),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為便於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道路客運相關經營者更好地理解《客規》內容,切實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就《客規》出台背景及主要修訂內容等解讀如下。
一、主要修訂內容。
《客規》修訂後,包括總則、經營許可、客運經營管理、班車客運定製服務(新增)、客運站經營、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等8個部分。主要修訂內容如下:(一) 落實《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9〕6號)要求,調整客運許可層級,並對客運班線的劃分標準、類型及協商決定機製作相應調整。(二) 按照「放管服」改革精神,全面減少了許可管理事項,並增加了規範客運新模式發展和強化安全監管內容。1、優化客運許可。2、推行客運站許可告知承諾制度,簡化客運經營許可材料。3、放寬客運經營限制,激發市場活力。4、優化客運市場營商環境,保障公平競爭。5、規範客運定製服務,引導客運新模式健康發展。6、推進農村客運發展,提升均等化水平。7、強化客運安全監管,切實保障運營安全。
二、相關問題說明。
(一) 關於提升班車客運經營者經營自主權。本次《客規》修訂,簡化、優化了道路客運班線的許可事項,著力提升班車客運經營者在班次安排、運力調配、行駛路線、站點設置等方面的自主權。一是取消了許可事項中的班車類別(直達/普通)。二是將途經路線由許可事項調整為備案事項,經營者可以備案1條常用路線、1條備用路線。三是優化了日發班次要求,將日發班次調整為「日發班次下限」,即班車客運經營者可在滿足最低日發班次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增加班次,在自身運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無需再辦理加班車手續。
(二) 關於解決旅客就近上下車需求問題。
為充分發揮道路客運「門到門」「點到點」優勢,滿足旅客便捷乘車需求,《客規》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改革舉措。一是發展定製客運。明確定製客運車輛可以不進站,在客運班線的起訖地、中途停靠地讓所在的市縣城區根據乘客需求靈活停靠,由駕駛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實施行李物品安檢,由班車客運經營者和網絡平台依法落實實名制管理要求。二是發展客運站「一站多點」模式。鼓勵客運站在其所在的城區範圍內的客流密集地點設立停靠點,實行備案管理,由其所屬客運站負責安檢和實名制管理。三是放鬆中途下客管制。允許客運班車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交通限制措施的前提下,在起訖地、中途停靠地所在的市縣城區沿途下客(重大活動期間,客運班車應當按照相關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指定的配客站點上下旅客)。
(三) 關於強化道路客運安全管理要求。
強化道路客運安全事項告知。多起事故教訓表明,旅客和司乘人員不規範使用安全帶成為擴大人員傷亡的重要誘因,安全帶是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護人身安全的重要「生命帶」。在《客規》中,專門增加條款,明確「客運經營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發車前進行旅客系固安全帶等安全事項告知」,並增加了相應罰則,同時要求旅客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帶。
重點條款學習:
第四條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管理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遵循公平、公正、公開、便民的原則,打破地區封鎖和壟斷,促進道路運輸市場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出行需求。
道路客運及客運站經營者應當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優質服務。
鼓勵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相關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
第五條國家實行道路客運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制度,鼓勵道路客運經營者實行規模化、集約化、公司化經營,禁止掛靠經營。
第三十七條客運班車應當按照許可的起訖地、日發班次下限和備案的途經路線運行,在起訖地客運站點和中途停靠地客運站點(以下統稱配客站點)上下旅客。
客運班車不得在規定的配客站點外上客或者沿途攬客,無正當理由不得改變途經路線。客運班車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相關法規的前提下,可以在起訖地、中途停靠地所在的城市市區、縣城城區沿途下客。
重大活動期間,客運班車應當按照相關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指定的配客站點上下旅客。
第三十九條客運經營者不得強迫旅客乘車,不得將旅客交給他人運輸,不得甩客,不得敲詐旅客,不得使用低於規定的類型等級營運客車承運,不得阻礙其他經營者的正常經營活動。
第四十條嚴禁營運客車超載運行,在載客人數已滿的情況下,允許再搭乘不超過核定載客人數10%的免票兒童。
第四十一條客車不得違反規定載貨。客運站經營者受理客運班車行李艙載貨運輸業務的,應當對託運人有效身份信息進行登記,並對託運物品進行安全檢查或者開封驗視,不得受理有關法律法規禁止運送、可能危及運輸安全和託運人拒絕安全檢查的託運物品。
客運班車行李艙裝載託運物品時,應當不超過行李艙內徑尺寸、不大於客車允許最大總質量與整備質量和核定載客質量之差,併合理均衡配重;對於容易在艙內滾動、滑動的物品應當採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第四十二條客運經營者應當遵守有關運價規定,使用規定的票證,不得亂漲價、惡意壓價、亂收費。
第四十七條客運經營者應當加強車輛技術管理,建立客運車輛技術狀況檢查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知識、操作規程培訓,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駕駛員連續駕駛時間超過4個小時。
客運車輛駕駛員應當遵守道路運輸法規和道路運輸駕駛員操作規程,安全駕駛,文明服務。
第五十四條客運車輛駕駛員應當隨車攜帶《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等有關證件,在規定位置放置客運標誌牌。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客運車輛可以憑臨時班車客運標誌牌運行:
(一)在特殊時段或者發生突發事件,客運經營者不能滿足運力需求,使用其他客運經營者的客車開行加班車的。
(二)因車輛故障、維護等原因,需要調用其他客運經營者的客車接駁或者頂班的。
(三)班車客運標誌牌正在製作或者不慎滅失,等待領取的。
第六十八條網絡平台發現車輛存在超速、駕駛員疲勞駕駛、未按照規定的線路行駛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及時通報班車客運經營者。班車客運經營者應當及時糾正。
網絡平台使用不符合規定的經營者、車輛或者駕駛員開展定製客運,造成旅客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客運車輛冬季流感及新冠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3、《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重點修正內容學習。
二月氣候因素特點:
二月份,臨近春節,氣溫經歷過一年的低點,開始出現回升的現象。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北方地區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接近近五年平均。
1、2月份,除內蒙古北部,東北地區,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候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國其餘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其中西北部分地區回升較為明顯。
2、2月份立春之後,日夜溫差較大,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二月道路環境因素特點:
1、臨近春節,返鄉人口明顯增多,學生又放假,雖然因為疫情防控,人流會控制,但是城鎮上行人採辦年貨逛街的人繁多,城鎮上行車,需要格外注意行車速度與行車間距,還要注意車輛的盲區,檢查車輛轉彎及倒車提示音效裝置是否有效。
2、臨近春節,交通變得比以往複雜,三輪車,麵包車,摩托車等車輛不按交通規則行車現象增多,運營司機需要提前有心理準備,安全行車,多停車讓行,不得開鬥氣車,暴躁車。
3、臨近春節,市區內部分道路會限制特殊車輛通行,需要提前關注城市交通動態,了解限行的時間段。
4、臨近春節,離城市較遠的地區,持刀搶劫現象時有發生,駕駛員需要掌握防搶的知識,被搶劫後的應急辦法。任何情況下,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二月工作任務因素特點:
二月臨近春節,全國大部分地區為了有效控制疫情擴散,都發出提倡外出打工人員不用返鄉回家過年的規定,減輕了春運的客流壓力,道路旅客運輸行業今年的工作任務較往年較為輕鬆,貨物運輸行業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工作壓力較為沉重。
二月可預見的肇事要因:
1、春運前期,貨物運輸任務繁重,易出現超速、超載、疲勞駕駛等危險的駕駛行為,需要注意合理的休息。
2、早晚溫差較大,駕駛員需要注意駕駛艙和外部的氣溫差,預防感冒,車內常備感冒藥,如果出現駕車途中頭昏眼花,停車服藥後等幾個小時再駕車。
3、城鄉道路三輪車、摩托車、麵包車不按交通規則行駛,容易出現事故。需要合理的控制車速與行車間距。
二月行車中注意事項及防範措施:
1、駕駛員應提高對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認識。
2、以人為本,根據生產任務合理調派車輛,做好駕駛員風險評估。
3、及時了解路況信息。駕車出行前,提前掌握路況信息,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做好道路風險評估工作。
4、服從企業的防疫政策,做到「不聚會、不闖卡、不傳謠」。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三章 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權利義務。
第五十五條 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第五十六條 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客運車輛冬季流感及新冠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冬春季天氣寒冷是新冠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也是人感染禽流感、諾如病毒、流感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客車駕駛員乘載著一車乘客的安全,更應做好預防措施,做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一、冬季常見傳染病。
(一)新冠肺炎。
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國內多地疫情散發,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尤其是元旦和春節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大,聚集性活動特別是室內活動多,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量增大,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
人感染禽流感。
冬春季節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高發季節,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之後的死亡率高達40%,主要感染來源是接觸染毒的活禽或去過受污染的活禽市場,入冬以來,我國少數地區也有病例報告。
諾如等腸道傳染病。
諾如病毒暴發疫情主要發生在托幼機構或學校,旅行團、遊輪、度假中心也常有諾如病毒暴發疫情發生。入冬以來,我國多地學校和托幼機構報告了諾如病毒的暴發。諾如病毒等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食用或飲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觸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後將手指放入口中、接觸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顧患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傳播。
流感等呼吸疾病。
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風疹、百日咳以及腺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三種傳播方式,分別為飛沫傳播、空氣傳播、接觸傳播。
二、防護措施。
1、駕駛員提醒乘客乘坐時須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的乘客,不得乘坐營運車輛。車輛營運過程中保持通風。禁止乘客攜帶野生動物、寵物及活禽乘坐營運車輛。
2、客運車輛在報班前進行內外部全面消殺,重點對車輛座椅、安全帶、行李架等旅客接觸的部位進行消殺,行駛途中旅客和司乘人員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同時對候車廳和車輛定期通風,保證每4小時一次。每台客運車輛消毒工作完成後,駕駛員對已消毒車輛信息簽字確認,消毒人員則在已消毒車輛貼上「此車已消毒」的標識。
3、駕駛員應在車廂內配備消毒液和噴壺,根據工作情況加強運營車輛消毒防護。車內消毒位置包括但不限於儀錶盤、方向盤、排擋位置、前后座椅、車門及車頂扶手等關鍵位置,採用含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洒或擦拭,也可採用有效的消毒濕巾進行擦拭,各位置擦拭頻率不少於3次;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當車輛上出現人員嘔吐時,應立即採用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干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後,再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加強車輛通風換氣。可採取開窗低速行駛,也可在停駛期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4、所屬客運企業落實車輛及相關設施設備消毒工作,每日不少於1次;加強窗口站點乘客和從業駕駛員體溫檢測,若體溫超過37.2℃,不得乘車、不得從事運營工作、不得進入,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5、當駕駛員在營運時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人員時,將車輛就近停放在安全位置,立即撥打「120」電話,由「120」通知屬地防疫部門啟動隔離措施等。如遇疑似或確診病例人員嘔吐時,車輛應交由專業人員作防污消毒處理,駕駛員按照要求進行隔離等。
6、駕駛員營運時須佩戴醫用口罩,避免用手碰眼睛、鼻子和嘴,不隨意觸摸其他物品和部位。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加強手部衛生措施,保持手部的清潔。與乘客之間儘量保持一定的距離。密切關注駕駛員及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疑似情況,要求及時就醫,並做好情況跟蹤,一旦確診,立即按規定程序上報。對於編造、散布謠言,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押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7、駕駛員還應提升自身體質,多運動、勤洗手、常泡腳、勤通風、多吃水果蔬菜,增強自身抵抗力,減少感冒的可能。
《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解讀。
為進一步深化道路客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道路客運市場活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需求,交通運輸部修訂發布了《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今年第17號,以下簡稱《客規》),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為便於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道路客運相關經營者更好地理解《客規》內容,切實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就《客規》出台背景及主要修訂內容等解讀如下。
一、主要修訂內容。
《客規》修訂後,包括總則、經營許可、客運經營管理、班車客運定製服務(新增)、客運站經營、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等8個部分。主要修訂內容如下:(一) 落實《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9〕6號)要求,調整客運許可層級,並對客運班線的劃分標準、類型及協商決定機製作相應調整。(二) 按照「放管服」改革精神,全面減少了許可管理事項,並增加了規範客運新模式發展和強化安全監管內容。1、優化客運許可。2、推行客運站許可告知承諾制度,簡化客運經營許可材料。3、放寬客運經營限制,激發市場活力。4、優化客運市場營商環境,保障公平競爭。5、規範客運定製服務,引導客運新模式健康發展。6、推進農村客運發展,提升均等化水平。7、強化客運安全監管,切實保障運營安全。
二、相關問題說明。
(一) 關於提升班車客運經營者經營自主權。本次《客規》修訂,簡化、優化了道路客運班線的許可事項,著力提升班車客運經營者在班次安排、運力調配、行駛路線、站點設置等方面的自主權。一是取消了許可事項中的班車類別(直達/普通)。二是將途經路線由許可事項調整為備案事項,經營者可以備案1條常用路線、1條備用路線。三是優化了日發班次要求,將日發班次調整為「日發班次下限」,即班車客運經營者可在滿足最低日發班次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增加班次,在自身運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無需再辦理加班車手續。
(二) 關於解決旅客就近上下車需求問題。
為充分發揮道路客運「門到門」「點到點」優勢,滿足旅客便捷乘車需求,《客規》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改革舉措。一是發展定製客運。明確定製客運車輛可以不進站,在客運班線的起訖地、中途停靠地讓所在的市縣城區根據乘客需求靈活停靠,由駕駛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實施行李物品安檢,由班車客運經營者和網絡平台依法落實實名制管理要求。二是發展客運站「一站多點」模式。鼓勵客運站在其所在的城區範圍內的客流密集地點設立停靠點,實行備案管理,由其所屬客運站負責安檢和實名制管理。三是放鬆中途下客管制。允許客運班車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交通限制措施的前提下,在起訖地、中途停靠地所在的市縣城區沿途下客(重大活動期間,客運班車應當按照相關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指定的配客站點上下旅客)。
(三) 關於強化道路客運安全管理要求。
強化道路客運安全事項告知。多起事故教訓表明,旅客和司乘人員不規範使用安全帶成為擴大人員傷亡的重要誘因,安全帶是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護人身安全的重要「生命帶」。在《客規》中,專門增加條款,明確「客運經營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發車前進行旅客系固安全帶等安全事項告知」,並增加了相應罰則,同時要求旅客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帶。
重點條款學習:
第四條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管理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遵循公平、公正、公開、便民的原則,打破地區封鎖和壟斷,促進道路運輸市場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出行需求。
道路客運及客運站經營者應當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優質服務。
鼓勵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相關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
第五條國家實行道路客運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制度,鼓勵道路客運經營者實行規模化、集約化、公司化經營,禁止掛靠經營。
第三十七條客運班車應當按照許可的起訖地、日發班次下限和備案的途經路線運行,在起訖地客運站點和中途停靠地客運站點(以下統稱配客站點)上下旅客。
客運班車不得在規定的配客站點外上客或者沿途攬客,無正當理由不得改變途經路線。客運班車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相關法規的前提下,可以在起訖地、中途停靠地所在的城市市區、縣城城區沿途下客。
重大活動期間,客運班車應當按照相關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指定的配客站點上下旅客。
第三十九條客運經營者不得強迫旅客乘車,不得將旅客交給他人運輸,不得甩客,不得敲詐旅客,不得使用低於規定的類型等級營運客車承運,不得阻礙其他經營者的正常經營活動。
第四十條嚴禁營運客車超載運行,在載客人數已滿的情況下,允許再搭乘不超過核定載客人數10%的免票兒童。
第四十一條客車不得違反規定載貨。客運站經營者受理客運班車行李艙載貨運輸業務的,應當對託運人有效身份信息進行登記,並對託運物品進行安全檢查或者開封驗視,不得受理有關法律法規禁止運送、可能危及運輸安全和託運人拒絕安全檢查的託運物品。
客運班車行李艙裝載託運物品時,應當不超過行李艙內徑尺寸、不大於客車允許最大總質量與整備質量和核定載客質量之差,併合理均衡配重;對於容易在艙內滾動、滑動的物品應當採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第四十二條客運經營者應當遵守有關運價規定,使用規定的票證,不得亂漲價、惡意壓價、亂收費。
第四十七條客運經營者應當加強車輛技術管理,建立客運車輛技術狀況檢查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知識、操作規程培訓,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駕駛員連續駕駛時間超過4個小時。
客運車輛駕駛員應當遵守道路運輸法規和道路運輸駕駛員操作規程,安全駕駛,文明服務。
第五十四條客運車輛駕駛員應當隨車攜帶《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等有關證件,在規定位置放置客運標誌牌。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客運車輛可以憑臨時班車客運標誌牌運行:
(一)在特殊時段或者發生突發事件,客運經營者不能滿足運力需求,使用其他客運經營者的客車開行加班車的。
(二)因車輛故障、維護等原因,需要調用其他客運經營者的客車接駁或者頂班的。
(三)班車客運標誌牌正在製作或者不慎滅失,等待領取的。
第六十八條網絡平台發現車輛存在超速、駕駛員疲勞駕駛、未按照規定的線路行駛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及時通報班車客運經營者。班車客運經營者應當及時糾正。
網絡平台使用不符合規定的經營者、車輛或者駕駛員開展定製客運,造成旅客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