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勤于思考。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有句名言,一個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我們一些同志,學了不少,但想的不多,悟得更少,在學習上患了「消化不良症」,這樣的學習就很難有效果。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話道出了學習和思考的關係。學是基礎,思是關鍵。思考是一個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過程。思考是把書本上有益的養分轉化為自己能力素質的過程,只有常思考、常總結,學習才能有收穫,思想才能進步,工作才能創新。如果只是機械地學習、被動的接受、簡單的背記,沒有思考,再好的理論也難以吸收和消化。黨員幹部閱歷豐富,獨立思考能力強,必須帶著問題學習,養成邊學習邊思考的習慣,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聯繫實際,開動腦筋,對現實中的疑惑進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成系統的、感性的東西變成理性的,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形成自己獨立、科學的判斷。
二是注重交流。過去常講,讀書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是對的,因為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靜,需要沉下心來潛心學習。但還有一句講學習的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理解,這兩句話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分別講的是學習的兩個環節。學習特別是理論學習第一個環節就是學的時候要靜,但是光靜還不行,還要轉化到動,第二個環節也就是要善於交流。在當今時代,對黨員幹部來講,理論學習其實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活動。就像我們打球有球友、登山有驢友、看戲有票友,理論學習也要有書友。古語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裡面講的就有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從而達到自我提升的意思。有位哲學家也曾說過:「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交換之後,我們還是擁有一個蘋果。但是,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就會擁有兩種思想。」因此,我們要在潛心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與自己身邊的領導、同事、專家的交流,共同鑽研,共同提高,達到「1+1﹥2」的學習效果。
今天就與大家交流這些。理論學習是篇「大文章」,講得不一定正確,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二是注重交流。過去常講,讀書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是對的,因為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靜,需要沉下心來潛心學習。但還有一句講學習的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理解,這兩句話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分別講的是學習的兩個環節。學習特別是理論學習第一個環節就是學的時候要靜,但是光靜還不行,還要轉化到動,第二個環節也就是要善於交流。在當今時代,對黨員幹部來講,理論學習其實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活動。就像我們打球有球友、登山有驢友、看戲有票友,理論學習也要有書友。古語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裡面講的就有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從而達到自我提升的意思。有位哲學家也曾說過:「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交換之後,我們還是擁有一個蘋果。但是,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就會擁有兩種思想。」因此,我們要在潛心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與自己身邊的領導、同事、專家的交流,共同鑽研,共同提高,達到「1+1﹥2」的學習效果。
今天就與大家交流這些。理論學習是篇「大文章」,講得不一定正確,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