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在黨史學習中,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初心使命。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慶祝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在學習黨史中堅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於天。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不熄滅。一百年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英勇奮鬥,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有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脫貧攻堅,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疫情不退我不退」……這些從心底迸發出來的話語生動表達了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和堅貞。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就是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不斷增強歷史定力,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信?
在學習黨史中築牢初心使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回顧黨的歷史,為什麼我們黨在那麼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正如習近平總指出的,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學習百年黨史,就要永葆赤子之心,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習近平總的教誨語重心長?
在學習黨史中增強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敢於鬥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歷程,遇到的艱難險阻、經歷的生死考驗、背負的沉重壓力,世所罕見。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我們黨依靠鬥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鬥爭贏得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深沉的憂患意識提醒全黨。今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學習百年黨史,培養和保持頑強的鬥爭精神、堅韌的鬥爭意志、高超的鬥爭本領,在鬥爭中學會鬥爭,在鬥爭中成長提高,努力成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勇士,做到在複雜形勢面前不迷航、在艱巨鬥爭面前不退縮,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鞏固發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高度重視,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實際、守正創新,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我們要牢記總書記教誨,重點學習黨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慶祝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在學習黨史中堅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於天。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不熄滅。一百年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英勇奮鬥,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有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脫貧攻堅,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疫情不退我不退」……這些從心底迸發出來的話語生動表達了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和堅貞。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就是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不斷增強歷史定力,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信?
在學習黨史中築牢初心使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回顧黨的歷史,為什麼我們黨在那麼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正如習近平總指出的,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學習百年黨史,就要永葆赤子之心,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習近平總的教誨語重心長?
在學習黨史中增強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敢於鬥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歷程,遇到的艱難險阻、經歷的生死考驗、背負的沉重壓力,世所罕見。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我們黨依靠鬥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鬥爭贏得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深沉的憂患意識提醒全黨。今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學習百年黨史,培養和保持頑強的鬥爭精神、堅韌的鬥爭意志、高超的鬥爭本領,在鬥爭中學會鬥爭,在鬥爭中成長提高,努力成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勇士,做到在複雜形勢面前不迷航、在艱巨鬥爭面前不退縮,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鞏固發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高度重視,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實際、守正創新,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我們要牢記總書記教誨,重點學習黨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