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華誕,百年歲月崢嶸、百年征程砥礪、百年奮鬥前行、百年矢志初心。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帶頭學黨史、講黨史,以黨史學習念過往、望將來,做好精神的傳承者、征程的開路人。
一、以史為鏡,感悟「我將無我和不負人民」的初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句話提醒我們時常要給自己壓力,敲敲警鐘。搞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作為一名黨員思政課教師要更深入學習黨史知識,深挖黨史「富礦」,讓黨的初心在心底紮根,讓黨的使命在行動中傳承。
一要胸懷「國之大者」,投身「復興大業」。對於思政課教師來說,思政小課堂連接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立德樹人的使命,這關係到黨的事業後繼有人,薪火相傳,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這事關黨的執政安全,國家穩定,社會進步。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兩個大局,勇於擔當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和責任?
二要講好「人民立場」,培育「家國情懷」。大學生處於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不加審慎就會偏離軌道。思政課要講清楚新時代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奮鬥目標,幫助學生站穩人民立場,要引導他們心懷為人民建功立業的初心,樹立以人民幸福為己任的理想,涵育家國情懷,追求高遠的人生境界,激發學生自覺把實現自身價值與中國夢緊密聯繫起來,與民族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
二、以史增信,堅定「科學理論和實踐道路」的信心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不僅是一部光榮的奮鬥史,也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黨史之所以被稱為教科書,成為我們的必修課,是因為「那裡面有理論、有規律這些大學問和真學問」,我們要用好這本「活教材」,落實習總書記「八個統一」要求,講好思政課。
一要引導學生擁護黨的領導,緊跟黨的步伐。在課堂上重點講述黨史的主流,把黨的百年輝煌成就講出來,把黨在百年歷史當中形成的偉大的精神和光榮的傳統講出來,把黨在鬥爭、建設中的高度智慧講出來,從而起到教育人、啟迪人、激勵人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黨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當前大學生主要為00後,更加關注的是當下。通過我院問卷調查,學生對「四史」的學習需要進一步加強。受主客觀因素影響,他們容易被歷史虛無主義誤導。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總書記首次公開提出「樹立正確黨史觀」,我們思政課教師要以正確黨史觀為引領,幫助學生系統學習黨史國史,提升歷史思維能力。
三、以史立德,錘鍊「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的紅心
黨的百年奮鬥史蘊藏著光榮的傳統和智慧的光芒,我們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政治導向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和精神激勵功能。
一要做黨史故事的講述者。宣講黨史要接地氣,要創新宣講方式,通過「小故事「講「大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充分結合「理工思政」二十大精品育人活動,營造紅色文化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中點燃思想火花,激發他們向黨靠攏、向黨學習的無限熱情。
二要做紅色課堂的實踐者。思政課教師不僅要研讀經典文獻,更要理論聯繫實際。去年,我參加了學院組織的沙洲村黨史學習活動以及彭軍林工作室組織的貴州實踐研修活動,接受革命文化的精神洗禮,並將實踐研修成果運用到思政課教學中,獲得了湖南省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能力比賽三等獎。提升紅色課堂育人實效,一方面要挖掘本土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另一方面要繼續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發揮育人作用。
四、以史力行,秉持「為黨育人和為國育才」的責任心
學好黨史不僅體現在思想上,更重要體現在行動中,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作為思政課專任教師,要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一要做到對教學有態度。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提高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不能把課上成「販賣」、「水課」。尤其是授課之前,教師要把教學內容內化於心,做到真懂真通真用,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把有意義的課程講得有意思。
二要做到對學生有真情。「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青年教師有其獨特的年齡優勢,和學生更有共同語言,更容易和學生同頻共振,及時掌握學生真實的學習生活狀態、思想動態。我們要善於運用這些優勢,轉化為教學的成效,真心實意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語言和方式,將新知識、新思想等教學內容賦予時代特徵和學生視角,讓思政教育有溫度。
三要做到對教育有情懷。「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按照思政課教師的「六要」標準,傳遞給學生正確的價值導向,強化理想信念和政治情懷,提升學生思想境界。
風風雨雨百年黨史,唯有常回頭,方能向前走。今天的我們,作為歷史的「劇中人」,要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歷史深處把握好現在,讓自己無愧於心,無愧於時代,無愧于思政課教師光榮的職責,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以史為鏡,感悟「我將無我和不負人民」的初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句話提醒我們時常要給自己壓力,敲敲警鐘。搞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作為一名黨員思政課教師要更深入學習黨史知識,深挖黨史「富礦」,讓黨的初心在心底紮根,讓黨的使命在行動中傳承。
一要胸懷「國之大者」,投身「復興大業」。對於思政課教師來說,思政小課堂連接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立德樹人的使命,這關係到黨的事業後繼有人,薪火相傳,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這事關黨的執政安全,國家穩定,社會進步。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兩個大局,勇於擔當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和責任?
二要講好「人民立場」,培育「家國情懷」。大學生處於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不加審慎就會偏離軌道。思政課要講清楚新時代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奮鬥目標,幫助學生站穩人民立場,要引導他們心懷為人民建功立業的初心,樹立以人民幸福為己任的理想,涵育家國情懷,追求高遠的人生境界,激發學生自覺把實現自身價值與中國夢緊密聯繫起來,與民族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
二、以史增信,堅定「科學理論和實踐道路」的信心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不僅是一部光榮的奮鬥史,也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黨史之所以被稱為教科書,成為我們的必修課,是因為「那裡面有理論、有規律這些大學問和真學問」,我們要用好這本「活教材」,落實習總書記「八個統一」要求,講好思政課。
一要引導學生擁護黨的領導,緊跟黨的步伐。在課堂上重點講述黨史的主流,把黨的百年輝煌成就講出來,把黨在百年歷史當中形成的偉大的精神和光榮的傳統講出來,把黨在鬥爭、建設中的高度智慧講出來,從而起到教育人、啟迪人、激勵人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黨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當前大學生主要為00後,更加關注的是當下。通過我院問卷調查,學生對「四史」的學習需要進一步加強。受主客觀因素影響,他們容易被歷史虛無主義誤導。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總書記首次公開提出「樹立正確黨史觀」,我們思政課教師要以正確黨史觀為引領,幫助學生系統學習黨史國史,提升歷史思維能力。
三、以史立德,錘鍊「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的紅心
黨的百年奮鬥史蘊藏著光榮的傳統和智慧的光芒,我們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政治導向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和精神激勵功能。
一要做黨史故事的講述者。宣講黨史要接地氣,要創新宣講方式,通過「小故事「講「大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充分結合「理工思政」二十大精品育人活動,營造紅色文化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中點燃思想火花,激發他們向黨靠攏、向黨學習的無限熱情。
二要做紅色課堂的實踐者。思政課教師不僅要研讀經典文獻,更要理論聯繫實際。去年,我參加了學院組織的沙洲村黨史學習活動以及彭軍林工作室組織的貴州實踐研修活動,接受革命文化的精神洗禮,並將實踐研修成果運用到思政課教學中,獲得了湖南省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能力比賽三等獎。提升紅色課堂育人實效,一方面要挖掘本土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另一方面要繼續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發揮育人作用。
四、以史力行,秉持「為黨育人和為國育才」的責任心
學好黨史不僅體現在思想上,更重要體現在行動中,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作為思政課專任教師,要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一要做到對教學有態度。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提高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不能把課上成「販賣」、「水課」。尤其是授課之前,教師要把教學內容內化於心,做到真懂真通真用,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把有意義的課程講得有意思。
二要做到對學生有真情。「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青年教師有其獨特的年齡優勢,和學生更有共同語言,更容易和學生同頻共振,及時掌握學生真實的學習生活狀態、思想動態。我們要善於運用這些優勢,轉化為教學的成效,真心實意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語言和方式,將新知識、新思想等教學內容賦予時代特徵和學生視角,讓思政教育有溫度。
三要做到對教育有情懷。「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按照思政課教師的「六要」標準,傳遞給學生正確的價值導向,強化理想信念和政治情懷,提升學生思想境界。
風風雨雨百年黨史,唯有常回頭,方能向前走。今天的我們,作為歷史的「劇中人」,要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歷史深處把握好現在,讓自己無愧於心,無愧於時代,無愧于思政課教師光榮的職責,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