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認識有偏差。一是黨員黨性意識淡薄。村、社區等基層黨組織中的黨員大多是自由人,有相當一部分放鬆了理論學習,眼睛盯在錢上,黨員意識、先鋒意識淡薄。更有一些基層老黨員退休後,不學習、不看報,思想言論甚至比落後群眾還落後,在群眾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有的黨員脫離組織,做隱身黨員、口袋黨員,不認真履行義務。究其根源在於黨員黨性意識淡化,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內政治生活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二是黨組織書記認識不到位。基層黨組織書記是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者,其素質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支部書記的能力素質和工作經驗,但是由於基層黨組織書記素質良莠不齊,沒經過系統培訓,黨務知識匱乏,因此對黨內政治生活認識模糊不清,對黨員不教育、不管理,放任自流,管黨治黨責任履行不到位。根本原因在於基層黨組織書記管黨意識不強,履職不到位,沒有很好地擔負起黨內政治生活的第一責任人職責。
(二)民主決策走形式。一是黨務公開透明不夠。一些本應該讓所有黨員知道的事情,一些基層黨組織卻總是捂著、蓋著,不讓黨員知道;一些本應該讓所有黨員去監督的事情,總是應付迴避,不讓黨員監督。該公開的不公開或少公開,公開的內容也缺乏實質性、真實性,做表面文章,使廣大黨員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黨的一些情況,無法知情。二是有「一言堂」現象。部分基層黨組織「一把手」存在家長作風,在決策過程中沒有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或者聽不進不同意見,往往是先定調後討論,討論時許多正確的意見和建議被「保留」,決策時「一致通過」,出現失誤,用「集體研究決定」作擋箭牌,造成了班子內部不團結,黨員群眾有怨氣。三是民主意識淡薄。一些黨員認為黨內政治生活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高高掛起」,對重大決策不關心、不參與,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權利,安於接受既成事實,黨的生活缺少生機和活力。產生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個別黨員領導幹部有"官本位"思想,黨員民主權利意識淡薄,黨務公開的監督制約機制還不健全。
(三)組織生活質量低。一是形式內容單一。大多數基層黨組織活動以會議形式過組織生活,習慣於念報紙、讀文件、看電教片、傳達上級講話;多以支部書記單向灌輸的方式進行,缺少互動性,形式單調,內容枯燥,黨員參加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二是評議流於形式。雖然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得到有效恢復,但評議質量相對不高,存在自我批評避重就輕,相互批評蜻蜓點水,不敢提意見、奉行好人主義現象仍然存在,達不到教育幫助的效果。三是不能長期堅持。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上,個別基層黨組織存在活動次數少、間隔周期長的實際情況,往往閒時活動,忙時不動,或者上級黨組織有布置就活動,沒有布置就不活動,有的甚至半年以上沒有正常開展組織生活,制度形同「擺設」。主要原因在於對「三會一課」這一傳統的組織生活方式不夠重視,形式和內容都不能很好地吸引黨員,沒有良好的約束機制和長效機制。
(四)上級黨組織和組織部門對基層黨內政治生活指導不利,滿足於定製度、發文件,缺少及時指導和監督檢查。
(二)民主決策走形式。一是黨務公開透明不夠。一些本應該讓所有黨員知道的事情,一些基層黨組織卻總是捂著、蓋著,不讓黨員知道;一些本應該讓所有黨員去監督的事情,總是應付迴避,不讓黨員監督。該公開的不公開或少公開,公開的內容也缺乏實質性、真實性,做表面文章,使廣大黨員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黨的一些情況,無法知情。二是有「一言堂」現象。部分基層黨組織「一把手」存在家長作風,在決策過程中沒有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或者聽不進不同意見,往往是先定調後討論,討論時許多正確的意見和建議被「保留」,決策時「一致通過」,出現失誤,用「集體研究決定」作擋箭牌,造成了班子內部不團結,黨員群眾有怨氣。三是民主意識淡薄。一些黨員認為黨內政治生活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高高掛起」,對重大決策不關心、不參與,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權利,安於接受既成事實,黨的生活缺少生機和活力。產生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個別黨員領導幹部有"官本位"思想,黨員民主權利意識淡薄,黨務公開的監督制約機制還不健全。
(三)組織生活質量低。一是形式內容單一。大多數基層黨組織活動以會議形式過組織生活,習慣於念報紙、讀文件、看電教片、傳達上級講話;多以支部書記單向灌輸的方式進行,缺少互動性,形式單調,內容枯燥,黨員參加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二是評議流於形式。雖然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得到有效恢復,但評議質量相對不高,存在自我批評避重就輕,相互批評蜻蜓點水,不敢提意見、奉行好人主義現象仍然存在,達不到教育幫助的效果。三是不能長期堅持。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上,個別基層黨組織存在活動次數少、間隔周期長的實際情況,往往閒時活動,忙時不動,或者上級黨組織有布置就活動,沒有布置就不活動,有的甚至半年以上沒有正常開展組織生活,制度形同「擺設」。主要原因在於對「三會一課」這一傳統的組織生活方式不夠重視,形式和內容都不能很好地吸引黨員,沒有良好的約束機制和長效機制。
(四)上級黨組織和組織部門對基層黨內政治生活指導不利,滿足於定製度、發文件,缺少及時指導和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