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公司註銷合併商譽怎麼處理
子公司註銷合併商譽的處理方式如下:
被合併方原有的商譽不是在合併產生的,而是原來就存在的,按照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的相關規定,合併中不改變被合併方資產的價值,以賬麵價值合併。所以商譽的價值也不能改變,也就是按被合併企業商譽的賬麵價值列示於合併財務報表中。
商譽的初始確認的會計處理。
1、在新準則體系下,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涉及到商譽的會計處理。
購買方對合併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中國就商譽的初始確認及計量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規定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差額式的間接計量。
按照中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涉及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首先應區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對於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新準則規定相關資產和負債均以賬麵價值計量,合併溢價只能調整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並不確認商譽。
2、非同一控制下合併成本的內容。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購買方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分別根據準則確定合併成本以及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並比較兩者之間的大小。其中合併成本應包括以下三項內容:
(1)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2)為進行企業合併而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
(3)合併合同或協議中所約定的未來事項對合併成本的可能影響金額,但該金額計入合併成本的前提是:在購買日能夠合理估計該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並且對合併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若合併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則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商譽;而若前者小於後者,則首先應對兩者的計量進行覆核,如果經覆核後前者仍然小於後者,則將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也就是說,新準則對於正商譽和負商譽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正商譽,新準則規定要單獨確認為一項資產。結合第2號準則的要求,在確認商譽的同時還應對按合併成本所確定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進行相應的調整。對負商譽沒有採用遞延收益的方式分期計入損益,而是在合併當期一次性計入損益。
不形成母子公司關係的企業合併交易,即吸收合併和新設合併,購買日購買方的賬務處理中就能夠單獨確認商譽,從而在合併後存續企業的單獨資產負債表中單項列示,而形成母子公司關係的控股合併交易。
因在合併日賬務中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入賬的合併成本中就包括商譽價值,所以在合併日購買方的單獨資產負債表中商譽並未單獨列報,而是包含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中,而在合併日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才需要單獨列報合併商譽。
二、公司合併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公司合併可以採取吸收合併或者新設合併。
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併,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併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併,合併各方解散。
公司合併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通過訂立合併協議,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合併為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
公司的合併具有以下特點:
(1)公司的合併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合成為一個公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之間以訂立合併協議的形式產生的。
(2)公司的合併必須依法定程序進行。公司的合併一般是公司之間自由的台並,但這種自由的前提必須是遵守法律,有些公司的合併還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
(3)公司合併是一種法律行為。公司合併屬一種合同行為,作為合同行為來說,首先是合同各方達成協議;其次這種協議必須是依法訂立的,否則這種行為無效。
公司合併的形式是指公司合併過程中合併各方以什麼形式並為一個公司?
根據本條的規定,公司合併可以採取以下兩種形式:
(1)吸收合併。吸收合併又稱存續合併,它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合併時,其中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公司並人另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接受被合併公司的公司,應當於公司合併以後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繼續享有法人地位;被兼并的公司法人資格消滅,成為另一個公司的組成部分,應當宣告停業,併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註銷手續。如果合併的幾個公司強弱懸殊,一般會採取吸收合併的方式,由實力強大的公司吸收另一個或幾個公司。
(2)新設合併。新設合併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組合成為一個新公司的法律行為。這種合併是以原來所有公司的法人資格消滅為前提的。以這種形式進行合併以後,原公司應當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註銷登記手續。新設立的公司應當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設立登記手續,取得法人資格。當然,新設立的公司應當符合公司法規定的設立公司的條件。當兩個或者多個地位大致相同的公司同時存在,並且任何一個公司都不願意被並人另一個公司時,新設合併就是比較可取的方式。
子公司註銷合併商譽的處理方式如下:
被合併方原有的商譽不是在合併產生的,而是原來就存在的,按照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的相關規定,合併中不改變被合併方資產的價值,以賬麵價值合併。所以商譽的價值也不能改變,也就是按被合併企業商譽的賬麵價值列示於合併財務報表中。
商譽的初始確認的會計處理。
1、在新準則體系下,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涉及到商譽的會計處理。
購買方對合併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中國就商譽的初始確認及計量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規定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差額式的間接計量。
按照中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涉及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首先應區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對於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新準則規定相關資產和負債均以賬麵價值計量,合併溢價只能調整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並不確認商譽。
2、非同一控制下合併成本的內容。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購買方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分別根據準則確定合併成本以及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並比較兩者之間的大小。其中合併成本應包括以下三項內容:
(1)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2)為進行企業合併而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
(3)合併合同或協議中所約定的未來事項對合併成本的可能影響金額,但該金額計入合併成本的前提是:在購買日能夠合理估計該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並且對合併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若合併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則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商譽;而若前者小於後者,則首先應對兩者的計量進行覆核,如果經覆核後前者仍然小於後者,則將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也就是說,新準則對於正商譽和負商譽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正商譽,新準則規定要單獨確認為一項資產。結合第2號準則的要求,在確認商譽的同時還應對按合併成本所確定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進行相應的調整。對負商譽沒有採用遞延收益的方式分期計入損益,而是在合併當期一次性計入損益。
不形成母子公司關係的企業合併交易,即吸收合併和新設合併,購買日購買方的賬務處理中就能夠單獨確認商譽,從而在合併後存續企業的單獨資產負債表中單項列示,而形成母子公司關係的控股合併交易。
因在合併日賬務中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入賬的合併成本中就包括商譽價值,所以在合併日購買方的單獨資產負債表中商譽並未單獨列報,而是包含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中,而在合併日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才需要單獨列報合併商譽。
二、公司合併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公司合併可以採取吸收合併或者新設合併。
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併,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併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併,合併各方解散。
公司合併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通過訂立合併協議,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合併為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
公司的合併具有以下特點:
(1)公司的合併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合成為一個公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之間以訂立合併協議的形式產生的。
(2)公司的合併必須依法定程序進行。公司的合併一般是公司之間自由的台並,但這種自由的前提必須是遵守法律,有些公司的合併還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
(3)公司合併是一種法律行為。公司合併屬一種合同行為,作為合同行為來說,首先是合同各方達成協議;其次這種協議必須是依法訂立的,否則這種行為無效。
公司合併的形式是指公司合併過程中合併各方以什麼形式並為一個公司?
根據本條的規定,公司合併可以採取以下兩種形式:
(1)吸收合併。吸收合併又稱存續合併,它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合併時,其中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公司並人另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接受被合併公司的公司,應當於公司合併以後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繼續享有法人地位;被兼并的公司法人資格消滅,成為另一個公司的組成部分,應當宣告停業,併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註銷手續。如果合併的幾個公司強弱懸殊,一般會採取吸收合併的方式,由實力強大的公司吸收另一個或幾個公司。
(2)新設合併。新設合併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組合成為一個新公司的法律行為。這種合併是以原來所有公司的法人資格消滅為前提的。以這種形式進行合併以後,原公司應當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註銷登記手續。新設立的公司應當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設立登記手續,取得法人資格。當然,新設立的公司應當符合公司法規定的設立公司的條件。當兩個或者多個地位大致相同的公司同時存在,並且任何一個公司都不願意被並人另一個公司時,新設合併就是比較可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