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
14.【參考答案】法律責任的歸責,也叫法律責任的歸結,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和確認。不同的法律責任具有不同的構成要件。責任的成立與否,取決於行為人的行為及其後果是否符合責任的構成要件。
歸責是一個複雜的責任判斷過程,判斷、確認、追究以及免除責任時必須依照一定的原則。歸責的原則是特定法律制度價值取向的體現,一方面,指導著法律責任的立法,另一方面,指導著法律實施中對責任的認定與歸結。在我國,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包括責任法定原則、因果關係原則、責任與處罰相稱原則、責任自負原則等。
(1)責任法定原則,是指法律責任作為一種否定的法律後果應當由法律規範預先規定,包括在法律規範的邏輯結構之中,當出現違法行為或法定事由時,按照事先規定的責任性質、責任範圍、責任方式追究行為人的責任。其包括以下內容: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責任的唯一法律依據,罪刑法定;由特定的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機構歸責;反對責任擅斷;反對有害追溯;同時,允許人民法院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準確認定和歸結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2)因果關係原則,不僅包括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還包括人的意志、心理、思想等主觀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其內容包括: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區分這種因果關係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3)責任與處罰相稱原則,其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歸責原則上的體現。其內容是:法律責任的性質與違法行為性質應當相適應;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應當與違法行為的危害或者損害相適應;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還應當與行為人主觀惡性相適應。
(4)責任自負原則,是指違法行為人應當對自己的違法行為負責,既要保證責任人受到法律追究,又要保證無責任者不受法律追究。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14.【參考答案】法律責任的歸責,也叫法律責任的歸結,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和確認。不同的法律責任具有不同的構成要件。責任的成立與否,取決於行為人的行為及其後果是否符合責任的構成要件。
歸責是一個複雜的責任判斷過程,判斷、確認、追究以及免除責任時必須依照一定的原則。歸責的原則是特定法律制度價值取向的體現,一方面,指導著法律責任的立法,另一方面,指導著法律實施中對責任的認定與歸結。在我國,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包括責任法定原則、因果關係原則、責任與處罰相稱原則、責任自負原則等。
(1)責任法定原則,是指法律責任作為一種否定的法律後果應當由法律規範預先規定,包括在法律規範的邏輯結構之中,當出現違法行為或法定事由時,按照事先規定的責任性質、責任範圍、責任方式追究行為人的責任。其包括以下內容: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責任的唯一法律依據,罪刑法定;由特定的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機構歸責;反對責任擅斷;反對有害追溯;同時,允許人民法院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準確認定和歸結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2)因果關係原則,不僅包括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還包括人的意志、心理、思想等主觀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其內容包括: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區分這種因果關係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3)責任與處罰相稱原則,其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歸責原則上的體現。其內容是:法律責任的性質與違法行為性質應當相適應;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應當與違法行為的危害或者損害相適應;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還應當與行為人主觀惡性相適應。
(4)責任自負原則,是指違法行為人應當對自己的違法行為負責,既要保證責任人受到法律追究,又要保證無責任者不受法律追究。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