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信用卡透支後未償還,滯納金應如何計算
2013年1月31日,a銀行與李某等五人簽訂了一份《牡丹貸記卡分期付款合同》,a銀行向李某等五持卡人提供分期付款額度400萬元用於消費,分期付款期限為兩年,持卡人在辦理貸記卡分期付款後,應在次月25日前向還款賬戶(貸記卡)償還本期應還款,李某的申請獲a銀行同意後,a銀行向李某發放了牡丹信用卡,卡號:6222300439877237。2013年2月25日,a銀行向李某發放了消費額度799900元。2013年3月22日,李某申請24期分期付款,每期還款33329元。2013年6月15日,李某首次出現逾期還款,李某分別於2013年9月16日、2013年9月23日、2013年9月24日還款10000元、4666.040元及16000元。截止2014年3月20日李某已拖欠至12期,尚欠的到期本金為366247.90元,待分期本金為335594元,本金合計701841.9元,透支利息為27282.13元。
法院判決:應及時償還借貸利息
法院認為:李某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視為放棄答辯、質證及舉證權利,應自行承擔相應的不利後果。關於a銀行的訴訟請求,2014年3月20日李某已拖欠至12期,尚欠的到期本金為366247.90元,待分期本金為335594元,本金合計701841.9元,透支利息為27282.13元,李某應予償還。
律師說法:如何計算本案的滯納金
a銀行請求每月按照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滯納金,符合合同的約定,予以支持。在計算滯納金的金額上,a銀行實際按照上月賬單的10%計算,其中包括了滯納金、手續費等費用,實際計算與合同約定的計算方法不同,合同約定為最低還款額為未還款上一期賬單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和當期賬單透支餘額10%的總和,兩者相比較a銀行多計算了包括上期滯納金在內的費用再計收滯納金,a銀行的計算方法實際上重複計收了滯納金,無法律和合同依據。在計收滯納金的期間上,a銀行請求滯納金計算到還清之日止,金融借款合同為貸款人提供資金給借款人使用,借款人因此支付借款利息的合同,借款利息為借款人使用a銀行資金而應支出的相應對價,本案中的滯納金為李某在支付借款利息之外,未能償還最低還款額而支出的額外費用,因此滯納金非利息,a銀行在收取借款利息至清償之日止的同時請求滯納金至清償之日止,混淆了滯納金和利息的區別,明顯加重了借款人的負擔,綜上,a銀行在滯納金的基數和期間計算有誤,不予支持。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2013年1月31日,a銀行與李某等五人簽訂了一份《牡丹貸記卡分期付款合同》,a銀行向李某等五持卡人提供分期付款額度400萬元用於消費,分期付款期限為兩年,持卡人在辦理貸記卡分期付款後,應在次月25日前向還款賬戶(貸記卡)償還本期應還款,李某的申請獲a銀行同意後,a銀行向李某發放了牡丹信用卡,卡號:6222300439877237。2013年2月25日,a銀行向李某發放了消費額度799900元。2013年3月22日,李某申請24期分期付款,每期還款33329元。2013年6月15日,李某首次出現逾期還款,李某分別於2013年9月16日、2013年9月23日、2013年9月24日還款10000元、4666.040元及16000元。截止2014年3月20日李某已拖欠至12期,尚欠的到期本金為366247.90元,待分期本金為335594元,本金合計701841.9元,透支利息為27282.13元。
法院判決:應及時償還借貸利息
法院認為:李某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視為放棄答辯、質證及舉證權利,應自行承擔相應的不利後果。關於a銀行的訴訟請求,2014年3月20日李某已拖欠至12期,尚欠的到期本金為366247.90元,待分期本金為335594元,本金合計701841.9元,透支利息為27282.13元,李某應予償還。
律師說法:如何計算本案的滯納金
a銀行請求每月按照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滯納金,符合合同的約定,予以支持。在計算滯納金的金額上,a銀行實際按照上月賬單的10%計算,其中包括了滯納金、手續費等費用,實際計算與合同約定的計算方法不同,合同約定為最低還款額為未還款上一期賬單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和當期賬單透支餘額10%的總和,兩者相比較a銀行多計算了包括上期滯納金在內的費用再計收滯納金,a銀行的計算方法實際上重複計收了滯納金,無法律和合同依據。在計收滯納金的期間上,a銀行請求滯納金計算到還清之日止,金融借款合同為貸款人提供資金給借款人使用,借款人因此支付借款利息的合同,借款利息為借款人使用a銀行資金而應支出的相應對價,本案中的滯納金為李某在支付借款利息之外,未能償還最低還款額而支出的額外費用,因此滯納金非利息,a銀行在收取借款利息至清償之日止的同時請求滯納金至清償之日止,混淆了滯納金和利息的區別,明顯加重了借款人的負擔,綜上,a銀行在滯納金的基數和期間計算有誤,不予支持。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