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名妓愛上窮書生,為了愛情傾盡所有,最後卻落了個人財兩空
俗話說「戲子無情,妓子無意。」
在戲文里,無數愛情故事中都演繹了公子與戲子男才女貌,郎情妾意後,戲子為了金錢利益與公子逢場作戲,最後公子落得個傾家蕩產的悽慘下場。
可是又有幾人能夠想到,哪怕是身份卑微的她們,也有真情流露之時,只不過她們作為風塵女子,經歷了太多的人間冷暖虛情假意,很難再對他人動心,不過一旦動心那就是至死不渝的真心實意。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眾多愛情故事當中,就流傳了這樣一則故事。一位青樓名妓,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一位窮困潦倒的書生,名妓為他傾盡所有,最終卻落得個人財兩空、服毒自盡的下場。
一、千里姻緣一線牽
相傳,長安青樓第一名妓若一心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當時正赴京趕考路過此處的書生鞦韆尋。
二人因雨結緣,蘭亭相會,接觸之下互生愛慕,彼此約定終生,但奈何造化弄人。
若一心身為長安城第一名妓,不僅長得天生麗質,哪怕沒有濃妝淡抹的修飾也堪稱絕色佳人,而且若一心還彈得一手好琴。
基於此點,每日裡願意千金一擲,一睹美人芳容的公子哥不勝繁多,甚至有許多富家闊少,寧願花費重金也要與若一心共度春宵。
可是若一心有一個規矩,那就是賣藝不賣身,除非碰到心儀之人,不然哪怕是客人花費再多的銀兩,也休想走進她的閨房半步。
一日,若一心閒來無事,在街中閒逛,突然天降小雨。
無奈之下,只能在一處涼亭內躲雨,就在她剛到涼亭不久,就發現一位落魄書生慌忙地跑進涼亭,一臉愁容地對著仰望天空發獃,這個書生正是鞦韆尋。
鞦韆尋家境貧苦,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讀,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奈何條件有限,家中實在沒有多餘的銀兩供他上京趕考,無奈之下的他只得早早提前從家中出發,一路打著零工湊著盤纏,一路前往京城。
此時的鞦韆尋身上已無半分錢財,正在為生計以及住宿發愁。
偏趕上天降雨水,他只能無奈躲進涼亭,暗自神傷為今晚的住宿發愁,卻沒有注意到同在涼亭中的若一心。
若一心看著剛剛跑進來的書生,發現他身上的衣衫已經盡皆被雨水打透著實可憐。她忍不住上前怯生生地說道:「公子,看您衣衫浸濕,不如隨我回去喝杯熱茶暖身子吧!」。
此時的鞦韆尋才發現亭中的美人,乍一看就被她的美貌所傾倒,一顆心發放春日之筍,從悲涼之中煥發了生機。
二人因雨結緣,原本無論是出身,還是地域都相差千里之外的兩個人,卻在緣分的驅使下走到了一起,他們之間的愛情也在接觸中逐漸升溫。
二、十里紅妝、不負卿
鞦韆尋與若一心回到青樓之後,便被若一心安頓在了她的閨房之中,隨著二人的逐漸熟絡,鞦韆尋將自己的一系列遭遇對若一心托盤而出。
隨著對鞦韆尋了解的深入,若一心也逐漸對這個滿懷抱負的書生心生愛意,二人逐漸步入愛河。
若一心明白,鞦韆尋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然而目前她心上人最大的困擾就是上京的盤纏。
彼時,若一心苦惱了,雖然她乃是長安第一名妓,可是她向來賣藝不賣身,除了客人偶爾給的打賞之外,就只有那每月青樓所發的可憐的月錢,哪怕傾其所有,都不足以支撐鞦韆尋這一路的開銷。
於是,若一心為了心上人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接客賣身掙錢。
得知此事的鞦韆尋傷痛欲絕,若一心對他的付出,他無以為報,等若一心將足夠的銀兩交給鞦韆尋後,鞦韆尋便與其約定待到他金榜題名日,十里紅妝不負卿。
會考時間將至,鞦韆尋不得不與若一心分別。
若一心滿懷激動地目送著鞦韆尋離去,她的心中雖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一種期盼,她期盼鞦韆尋金榜題名,期盼著她的心上人身著紅袍向自己提親,這一等便是月余。
不久後就是發榜的日子,鞦韆尋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榜首,他沒有辜負若若一心的祈願,最終金榜題名。
興奮的淚水打濕了她的眼眶,可就在若一心為鞦韆尋慶祝之時,卻傳來了另一則消息,狀元郎喜成駙馬,不日將與公主結婚。
這一消息對於若一心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她急忙找人給鞦韆尋送信,問他可記得當初的十里紅妝之約?回信很快就被那人送回,心中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是卻讓若一心傷心欲絕。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以爾青樓素女身,怎配我這狀元郎?」。
好一句「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
若一心萬萬沒有想到,她寧可放棄自己的底線,以身賺錢傾盡所有為他的心上人籌足盤纏,可是卻供養了一個白眼狼。
三、世間安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狀元郎大婚之日,若一心身披紅袍嫁衣,在她曾經與鞦韆尋預定終身的閨房之中,再一次彈奏起當年時她為鞦韆尋彈奏過的曲子,只不過曲中再無往日的愛意,有的只是無盡的悲痛。
一曲人斷腸、二曲百獸哀,曲終之後便毅然服毒自盡。
一轉多年,當鞦韆尋為其父母養老送終之後,便與公主和離,他找到了若一心的埋骨之地,在其旁邊蓋了一座茅屋,靜靜地守在若一心的墓碑旁邊,慢慢地為她講述當年之事。
原來當年鞦韆尋高中狀元,他的文采被公主相中,公主想皇上請命,以鞦韆尋父母的性命要挾,讓他必須成為駙馬。
鞦韆尋百般求饒未果,只能應了公主,他不敢告訴若一心實情,更怕給若一心惹來殺身之禍,所以只能狠心斷情。實際上當年鞦韆尋寫給若一心的信還有下半部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以爾青樓素女身,怎配我這狀元郎?非是我把情分忘,實乃他人心機藏。殿試場上文采狂,竟惹公主來端詳。道是龍門恩澤長,未敢忘卻紅袖香。青雲高寒不勝地,卿留人間攬春光。」。
鞦韆尋與若一心的愛情故事最終落下帷幕,這一段故事可歌可泣,到最後也終是說不清誰負了誰,要怪就只怪造物弄人,他們出生在了那個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
俗話說「戲子無情,妓子無意。」
在戲文里,無數愛情故事中都演繹了公子與戲子男才女貌,郎情妾意後,戲子為了金錢利益與公子逢場作戲,最後公子落得個傾家蕩產的悽慘下場。
可是又有幾人能夠想到,哪怕是身份卑微的她們,也有真情流露之時,只不過她們作為風塵女子,經歷了太多的人間冷暖虛情假意,很難再對他人動心,不過一旦動心那就是至死不渝的真心實意。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眾多愛情故事當中,就流傳了這樣一則故事。一位青樓名妓,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一位窮困潦倒的書生,名妓為他傾盡所有,最終卻落得個人財兩空、服毒自盡的下場。
一、千里姻緣一線牽
相傳,長安青樓第一名妓若一心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當時正赴京趕考路過此處的書生鞦韆尋。
二人因雨結緣,蘭亭相會,接觸之下互生愛慕,彼此約定終生,但奈何造化弄人。
若一心身為長安城第一名妓,不僅長得天生麗質,哪怕沒有濃妝淡抹的修飾也堪稱絕色佳人,而且若一心還彈得一手好琴。
基於此點,每日裡願意千金一擲,一睹美人芳容的公子哥不勝繁多,甚至有許多富家闊少,寧願花費重金也要與若一心共度春宵。
可是若一心有一個規矩,那就是賣藝不賣身,除非碰到心儀之人,不然哪怕是客人花費再多的銀兩,也休想走進她的閨房半步。
一日,若一心閒來無事,在街中閒逛,突然天降小雨。
無奈之下,只能在一處涼亭內躲雨,就在她剛到涼亭不久,就發現一位落魄書生慌忙地跑進涼亭,一臉愁容地對著仰望天空發獃,這個書生正是鞦韆尋。
鞦韆尋家境貧苦,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讀,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奈何條件有限,家中實在沒有多餘的銀兩供他上京趕考,無奈之下的他只得早早提前從家中出發,一路打著零工湊著盤纏,一路前往京城。
此時的鞦韆尋身上已無半分錢財,正在為生計以及住宿發愁。
偏趕上天降雨水,他只能無奈躲進涼亭,暗自神傷為今晚的住宿發愁,卻沒有注意到同在涼亭中的若一心。
若一心看著剛剛跑進來的書生,發現他身上的衣衫已經盡皆被雨水打透著實可憐。她忍不住上前怯生生地說道:「公子,看您衣衫浸濕,不如隨我回去喝杯熱茶暖身子吧!」。
此時的鞦韆尋才發現亭中的美人,乍一看就被她的美貌所傾倒,一顆心發放春日之筍,從悲涼之中煥發了生機。
二人因雨結緣,原本無論是出身,還是地域都相差千里之外的兩個人,卻在緣分的驅使下走到了一起,他們之間的愛情也在接觸中逐漸升溫。
二、十里紅妝、不負卿
鞦韆尋與若一心回到青樓之後,便被若一心安頓在了她的閨房之中,隨著二人的逐漸熟絡,鞦韆尋將自己的一系列遭遇對若一心托盤而出。
隨著對鞦韆尋了解的深入,若一心也逐漸對這個滿懷抱負的書生心生愛意,二人逐漸步入愛河。
若一心明白,鞦韆尋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然而目前她心上人最大的困擾就是上京的盤纏。
彼時,若一心苦惱了,雖然她乃是長安第一名妓,可是她向來賣藝不賣身,除了客人偶爾給的打賞之外,就只有那每月青樓所發的可憐的月錢,哪怕傾其所有,都不足以支撐鞦韆尋這一路的開銷。
於是,若一心為了心上人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接客賣身掙錢。
得知此事的鞦韆尋傷痛欲絕,若一心對他的付出,他無以為報,等若一心將足夠的銀兩交給鞦韆尋後,鞦韆尋便與其約定待到他金榜題名日,十里紅妝不負卿。
會考時間將至,鞦韆尋不得不與若一心分別。
若一心滿懷激動地目送著鞦韆尋離去,她的心中雖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一種期盼,她期盼鞦韆尋金榜題名,期盼著她的心上人身著紅袍向自己提親,這一等便是月余。
不久後就是發榜的日子,鞦韆尋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榜首,他沒有辜負若若一心的祈願,最終金榜題名。
興奮的淚水打濕了她的眼眶,可就在若一心為鞦韆尋慶祝之時,卻傳來了另一則消息,狀元郎喜成駙馬,不日將與公主結婚。
這一消息對於若一心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她急忙找人給鞦韆尋送信,問他可記得當初的十里紅妝之約?回信很快就被那人送回,心中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是卻讓若一心傷心欲絕。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以爾青樓素女身,怎配我這狀元郎?」。
好一句「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
若一心萬萬沒有想到,她寧可放棄自己的底線,以身賺錢傾盡所有為他的心上人籌足盤纏,可是卻供養了一個白眼狼。
三、世間安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狀元郎大婚之日,若一心身披紅袍嫁衣,在她曾經與鞦韆尋預定終身的閨房之中,再一次彈奏起當年時她為鞦韆尋彈奏過的曲子,只不過曲中再無往日的愛意,有的只是無盡的悲痛。
一曲人斷腸、二曲百獸哀,曲終之後便毅然服毒自盡。
一轉多年,當鞦韆尋為其父母養老送終之後,便與公主和離,他找到了若一心的埋骨之地,在其旁邊蓋了一座茅屋,靜靜地守在若一心的墓碑旁邊,慢慢地為她講述當年之事。
原來當年鞦韆尋高中狀元,他的文采被公主相中,公主想皇上請命,以鞦韆尋父母的性命要挾,讓他必須成為駙馬。
鞦韆尋百般求饒未果,只能應了公主,他不敢告訴若一心實情,更怕給若一心惹來殺身之禍,所以只能狠心斷情。實際上當年鞦韆尋寫給若一心的信還有下半部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以爾青樓素女身,怎配我這狀元郎?非是我把情分忘,實乃他人心機藏。殿試場上文采狂,竟惹公主來端詳。道是龍門恩澤長,未敢忘卻紅袖香。青雲高寒不勝地,卿留人間攬春光。」。
鞦韆尋與若一心的愛情故事最終落下帷幕,這一段故事可歌可泣,到最後也終是說不清誰負了誰,要怪就只怪造物弄人,他們出生在了那個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