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模式即: 「3」指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 「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
考生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再選科目按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3+1+2」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文理科「固定組合」考試模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權」。改變了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錄取學生的模式,向「兩依據、一參考」招生錄取模式轉變。突破了單一高考錄取路徑,向「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改革之後將不再有文理科的區分,「3+1+2」模式下共有12種組合方式可供學生自主選擇,文理交融,有利於考生揚長避短,增大考生的選擇空間。
考生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再選科目按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3+1+2」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文理科「固定組合」考試模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權」。改變了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錄取學生的模式,向「兩依據、一參考」招生錄取模式轉變。突破了單一高考錄取路徑,向「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改革之後將不再有文理科的區分,「3+1+2」模式下共有12種組合方式可供學生自主選擇,文理交融,有利於考生揚長避短,增大考生的選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