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腎小管酸中毒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20~40歲,女性多於男性。典型者表現為高氯性酸中毒,由於排h+障礙,尿不能酸化,故尿ph常>6,由於近端腎小管功能尚好,能重吸收hco-3,尿hco-3排量並不很多。因遠端腎小管k+-h+交換減少,以致大量k+丟失,ca2+、na+亦從尿中大量排出,故常伴有低鉀血症、低鈉血症及低鈣血症而出現相應症狀。不少患者常因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而表現多尿、煩渴、多飲。嚴重者可因長期低血鈣、酸中毒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而並發骨損害(佝僂病或骨軟化症)。由於尿鈣增多,尿呈鹼性,磷酸鈣在鹼性尿中易於沉澱而發生腎結石或腎鈣化,晚期可因損害腎小球而出現尿毒症。少數患者可伴有神經性耳聾。部分病情較輕者並無全身性酸中毒表現,血碳酸氫鹽濃度正常,而腎小管酸化尿功能確有障礙,稱為「不完全性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對不可解釋的低鉀血症,雙側腎結石或腎鈣化而無酸中毒的患者,應考慮不完全性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的可能性。氯化銨負荷試驗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可確診。
型腎小管酸中毒有哪些臨床表現[朗讀]
@p2p
頂0
加入收藏
相關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