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摧毀了驅動福島核電廠冷卻系統的柴油發電系統,導致三座反應爐過熱、爐心熔毀。為了應對事故,東京電力公司向已經損壞的堆芯注入海水和淡水用於冷卻,這些水都沾染了放射性核元素,據核算,這些核污水已達約120萬噸。
去年11月,日本會計檢察院發布一份檢查書表示日本第一核電站出現41道新裂縫。彼時,裂縫主要集中在污水泄漏保護層,包括日本民眾在內的全球許多機構認為,泄露的污水很可能會對周邊海域造成不同程度污染,但日本政府卻聲稱核電站沒有任何問題。
據最新消息,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污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污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污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表示,在依據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將福島核事故中的受污染水稀釋後排放入海,不會對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造成影響。但有日本媒體指出,經東京電力公司處理後的上述受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氚難以被清除,此外該污水中還會殘留其他放射性物質。
而今年8月的美國《科學》雜誌也發文表示福島核電站核污水處理罐中還含多种放射性成分,將污水釋放到海洋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
對此,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可能在10月過後,就此事作正式決定。
去年11月,日本會計檢察院發布一份檢查書表示日本第一核電站出現41道新裂縫。彼時,裂縫主要集中在污水泄漏保護層,包括日本民眾在內的全球許多機構認為,泄露的污水很可能會對周邊海域造成不同程度污染,但日本政府卻聲稱核電站沒有任何問題。
據最新消息,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污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污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污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表示,在依據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將福島核事故中的受污染水稀釋後排放入海,不會對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造成影響。但有日本媒體指出,經東京電力公司處理後的上述受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氚難以被清除,此外該污水中還會殘留其他放射性物質。
而今年8月的美國《科學》雜誌也發文表示福島核電站核污水處理罐中還含多种放射性成分,將污水釋放到海洋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
對此,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可能在10月過後,就此事作正式決定。